文学巴士 www.wx84.cc,重生一九零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收到大批物资后暂退入越境,先经营新基地,再伺机而动?
对此。吴禄z和参谋部经过了反番的商议,定下了两套方案。视形势而随机应变。而从陈文强的心理来说,他是希望趁热打铁,把声势作足,然后再视情况暂时退避或者转战他地。
防城、钦州、廉州……如果动作够快、够猛。在清军调集兵力大举来攻前,是大有可能拿下的。这不仅是政治影响,还能够缴获大量的钱粮物资,为革命军长期坚持、招兵买马打下一个好的物质基础。毕竟不能指望每一个参加革命军的士兵,都是轻财重义,为革命甘洒热血的志士。
当然,招兵买马不同于争取那些给钱给枪就干“革命”的会党和游杂武装。即便目前还不是确切知道革命为何物,即便思想并不进步,即便是为了能改变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免受剥削欺压而参军的。也一样能够成为好战士。
说得通俗一些,对现状不满却能遵守纪律、服从号令的淳朴的农家子弟,将是以后革命军大量扩充的合格兵员。革命不就是要改变不平、贫困、残苛的现状吗。有着朴素的要求,日后思想境界的提升也是可以期待的。
先纯后广,陈文强的思路和做法,现在正逐渐地成为现实。你不能指望革命军中个个都是进步而坚定的革命者,但你可以让革命军的战士知道革命的好处,支持并拥护革命。思想境界的提升或许是缓慢的。但物质方面的改变却是可以快速实现的。
打土豪、分田地还用不着,劣绅恶霸自然不必客气。简单的是只要把苛捐杂税免除掉些。把贪腐的官府摧毁掉,老百姓自然便会有所感觉,有所触动,甚至会为继续维持这样的宽松而去奋力战斗。
“先生——”一个报务员从船舱中跑出,交给陈文强一份电文,这是停靠在防城港的运输矿石的货船发来的,报告着情况。
没有异常,很好。陈文强点了点头,吩咐报务员继续工作,接收这两小时一份的例行电报。
说到对新科技的运用和把握,陈文强是远超同代人的。虽然北洋军也有无线电报,但在运用上却是乏善可陈。而陈文强不仅要建立与革命军的即时联系,还想着建立起依靠无线电报的情报网。虽然当时的无线电报设备比较笨重,不易携带,但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
而要说到情报和潜伏工作,复兴会也远远走在了各方势力的前面。这得益于陈文强整理的相关特工的资料、教材,在当时,这些绝对是先进知识的存在。以东京和上海作为基地,经过培训的复兴会会员散布于中国各地,由点及线,通过各种密码编辑的情报先到支部,再到上海整理汇总,通报给各级领导。
其中,依托于陈文强的产业扩张,大量的复兴会会员被指示加入其中。虽然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老板就是复兴会的大头目,但陈文强却能够借复兴会牢牢地控制着这些产业。比如铁路巡警和商团,其中就有很多复兴会会员,陈文强甚至都记得他们的名字和联络暗号,并不动声色地提拔他们,以更把握地控制着能够公开存在的武装力量。
思绪在飘飞,陈文强在甲板上眺望大海,顿觉海天辽阔,胸怀为之一畅。
海平稳,安谧,让人觉得懒洋洋的。象是一匹与天空浑成一体,然而比天的蓝更深、更亮也更纯的绸缎。隐隐约约象是看到了绸缎的摆拂,看到了在笔直的水平线上下时隐时现、时聚时合的曲线,看到了昙花一现的生生灭灭的雪白浪花。
平静中蕴含着力量,大海是变幻莫测的,如同形势的发展。虽然陈文强预想着革命大爆发的时间,但这又怎能测算?就象历史上的武昌起义,更象是一次意外的兵乱,但就是这场筹划并不周密,甚至可以称得上仓促的事件,却又意外地取得了胜利。
“沉蕴中的爆发。”陈文强用力伸展开双臂,精神振奋。
……………
天空泛出朱砂色的光带,不久,光带变成樱桃红和玫瑰红。
零星的枪声打破了黎明的沉寂,防城的清军发现了急袭而来的革命军。枪声密集起来,双方在城上城下开始猛烈对射。时间不大,西门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大地在爆炸声中剧烈颤抖,天空一片刺眼的血红!
视线全都变得模糊,爆炸腾起的烟雾和灰尘将城门挡住了,混沌一片,连枪声似乎也被全部掩盖。嘹亮的军号刺人耳膜地吹响,革命军士兵呐喊着发起了冲锋。
前所未有的大爆炸,瞬间便使城门附近的清军心惊胆裂,丧失了还击能力。离炸点近的敌人有的呆滞、迟钝,有的在巨响中失去了听力;有的则在被震伤内脏,手足无力,连枪都拿不起来;有的敌人则已经爬不起来,被震死当场。
震荡的大地平静了,硝烟在一片哭嚎和惨叫声中渐渐散去。人们能够看到革命军已经冲上了被炸塌的城门,冲进了城内,枪声如爆豆般响起,战斗在城内展开,胜利已经没有悬念。
相对于人多势众,但武器严重缺乏、人员缺乏训练的同盟会历次起义,复兴会革命军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不仅武器装备齐全,弹药充足,士兵们更是都经过了军训,甚至有相当多的万宁起义的老兵。再加上比较正规的军官培训,革命军的骨骼是坚硬的,作风是凶悍的。
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这将是一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强军,是一支有理想、有信仰的强军。
城被攻破,清军的心理防线立刻土崩瓦解,革命军在城内的进展迅速,基本没有了坚强的抵抗。巡防营左哨刘辉廷率部投降,右哨李耀堂率部投降,中哨官长被击毙,部下弃械投降;知县宋鼎元及其幕僚眷属十数人被擒……旗帜在防城城头竖起,猎猎飘扬。
……………(未完待续)
接收到大批物资后暂退入越境,先经营新基地,再伺机而动?
对此。吴禄z和参谋部经过了反番的商议,定下了两套方案。视形势而随机应变。而从陈文强的心理来说,他是希望趁热打铁,把声势作足,然后再视情况暂时退避或者转战他地。
防城、钦州、廉州……如果动作够快、够猛。在清军调集兵力大举来攻前,是大有可能拿下的。这不仅是政治影响,还能够缴获大量的钱粮物资,为革命军长期坚持、招兵买马打下一个好的物质基础。毕竟不能指望每一个参加革命军的士兵,都是轻财重义,为革命甘洒热血的志士。
当然,招兵买马不同于争取那些给钱给枪就干“革命”的会党和游杂武装。即便目前还不是确切知道革命为何物,即便思想并不进步,即便是为了能改变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免受剥削欺压而参军的。也一样能够成为好战士。
说得通俗一些,对现状不满却能遵守纪律、服从号令的淳朴的农家子弟,将是以后革命军大量扩充的合格兵员。革命不就是要改变不平、贫困、残苛的现状吗。有着朴素的要求,日后思想境界的提升也是可以期待的。
先纯后广,陈文强的思路和做法,现在正逐渐地成为现实。你不能指望革命军中个个都是进步而坚定的革命者,但你可以让革命军的战士知道革命的好处,支持并拥护革命。思想境界的提升或许是缓慢的。但物质方面的改变却是可以快速实现的。
打土豪、分田地还用不着,劣绅恶霸自然不必客气。简单的是只要把苛捐杂税免除掉些。把贪腐的官府摧毁掉,老百姓自然便会有所感觉,有所触动,甚至会为继续维持这样的宽松而去奋力战斗。
“先生——”一个报务员从船舱中跑出,交给陈文强一份电文,这是停靠在防城港的运输矿石的货船发来的,报告着情况。
没有异常,很好。陈文强点了点头,吩咐报务员继续工作,接收这两小时一份的例行电报。
说到对新科技的运用和把握,陈文强是远超同代人的。虽然北洋军也有无线电报,但在运用上却是乏善可陈。而陈文强不仅要建立与革命军的即时联系,还想着建立起依靠无线电报的情报网。虽然当时的无线电报设备比较笨重,不易携带,但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
而要说到情报和潜伏工作,复兴会也远远走在了各方势力的前面。这得益于陈文强整理的相关特工的资料、教材,在当时,这些绝对是先进知识的存在。以东京和上海作为基地,经过培训的复兴会会员散布于中国各地,由点及线,通过各种密码编辑的情报先到支部,再到上海整理汇总,通报给各级领导。
其中,依托于陈文强的产业扩张,大量的复兴会会员被指示加入其中。虽然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老板就是复兴会的大头目,但陈文强却能够借复兴会牢牢地控制着这些产业。比如铁路巡警和商团,其中就有很多复兴会会员,陈文强甚至都记得他们的名字和联络暗号,并不动声色地提拔他们,以更把握地控制着能够公开存在的武装力量。
思绪在飘飞,陈文强在甲板上眺望大海,顿觉海天辽阔,胸怀为之一畅。
海平稳,安谧,让人觉得懒洋洋的。象是一匹与天空浑成一体,然而比天的蓝更深、更亮也更纯的绸缎。隐隐约约象是看到了绸缎的摆拂,看到了在笔直的水平线上下时隐时现、时聚时合的曲线,看到了昙花一现的生生灭灭的雪白浪花。
平静中蕴含着力量,大海是变幻莫测的,如同形势的发展。虽然陈文强预想着革命大爆发的时间,但这又怎能测算?就象历史上的武昌起义,更象是一次意外的兵乱,但就是这场筹划并不周密,甚至可以称得上仓促的事件,却又意外地取得了胜利。
“沉蕴中的爆发。”陈文强用力伸展开双臂,精神振奋。
……………
天空泛出朱砂色的光带,不久,光带变成樱桃红和玫瑰红。
零星的枪声打破了黎明的沉寂,防城的清军发现了急袭而来的革命军。枪声密集起来,双方在城上城下开始猛烈对射。时间不大,西门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大地在爆炸声中剧烈颤抖,天空一片刺眼的血红!
视线全都变得模糊,爆炸腾起的烟雾和灰尘将城门挡住了,混沌一片,连枪声似乎也被全部掩盖。嘹亮的军号刺人耳膜地吹响,革命军士兵呐喊着发起了冲锋。
前所未有的大爆炸,瞬间便使城门附近的清军心惊胆裂,丧失了还击能力。离炸点近的敌人有的呆滞、迟钝,有的在巨响中失去了听力;有的则在被震伤内脏,手足无力,连枪都拿不起来;有的敌人则已经爬不起来,被震死当场。
震荡的大地平静了,硝烟在一片哭嚎和惨叫声中渐渐散去。人们能够看到革命军已经冲上了被炸塌的城门,冲进了城内,枪声如爆豆般响起,战斗在城内展开,胜利已经没有悬念。
相对于人多势众,但武器严重缺乏、人员缺乏训练的同盟会历次起义,复兴会革命军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不仅武器装备齐全,弹药充足,士兵们更是都经过了军训,甚至有相当多的万宁起义的老兵。再加上比较正规的军官培训,革命军的骨骼是坚硬的,作风是凶悍的。
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这将是一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强军,是一支有理想、有信仰的强军。
城被攻破,清军的心理防线立刻土崩瓦解,革命军在城内的进展迅速,基本没有了坚强的抵抗。巡防营左哨刘辉廷率部投降,右哨李耀堂率部投降,中哨官长被击毙,部下弃械投降;知县宋鼎元及其幕僚眷属十数人被擒……旗帜在防城城头竖起,猎猎飘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