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桃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家请的媒人上门很快,赶在小年之前,就提着一对银雁和四色礼品上门了。
这是六礼中的第一步,纳采。
如今这年头,京城里婚丧之事铺张得厉害,纳采在旧礼里原是一对活雁即可,如今倒是活雁难寻,多数人家都喜用金雁,且还要加上许多各色礼品。似刘家这般以一对银雁下聘,且还是空心的,已经算得上寒酸。
媒人倒是满脸笑容:“刘翰林最崇古礼,不喜铺张,府上可莫嫌怠慢。”
这到底是大事,既然现在蒋锡一家子还没搬出去住,自然就是阖府上下的喜事,人都聚到了前厅。小于氏也一样笑得满面春风:“看你说的,既是古礼,哪有怠慢的说法?”
曹氏看着那两只银雁,眼角余光瞥见几个丫鬟彼此悄悄使着眼色,心里便有些不自在起来。她是个不会掩饰的,虽然极力想要不露痕迹,眼角眉梢还是露了些出来。
这些官媒人都是人精中的尖子,善会察颜观色,立刻就看出了曹氏的心思,便笑道:“这回来,少不得还要求府上姑娘的庚帖回去合个八字。”说着顿了一顿,便笑道,“原这事儿该是过几日再登门的,可刘翰林如今在外头,刘太太怕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办事不便,便央我来商议,索性今日就请了姑娘的庚帖家去。”
按古礼,求庚帖这事儿应该在纳采之后,隔几天再次上门,还要再带礼物,专门来求才是。虽说蒋燕华的八字其实早已经拿去合过了,可这步骤却不能少。众人听了前半句话,已有人在暗笑——刘家看来是穷极了,为了省一份礼物,索性将问名和纳采两步合一。待听到了后半句,曹氏便忍不住道:“刘翰林去了哪里?”
官媒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便笑道:“这不是蓝田洛南两县今年刚遭了疫,皇上悯恤,着人去这两县查看过冬及明年备春耕诸事,选的是户部的一位大人。刘翰林也是贫家出身,便特地点了他跟着去,免得下头虚报了。”
其实这话大有水分。皇帝着人去疫区查看是真的,但刘之敬却并不是什么人亲点的。事实上皇帝根本没下过旨意让翰林院也去人,这差事是刘之敬自己讨来的。当然从程序上来说,也算是上官点了他去,但被官媒加了“特地”二字,听起来就仿佛他得了什么人特别重视似的,十分风光的样子。
曹氏哪里知道这里头的门道,还当刘之敬真是特别得上官青睐才能跟着出去,顿时方才的不悦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这些日子她也打听过,知道庶吉士是在翰林院观政,以后好到各部或外放为官的,自然是越得上头的青睐,将来前程越好。因此方才的嫌弃都化了一天高兴,连忙叫人取出写好的庚帖,交到了媒人手上。
这庚帖却是蒋锡亲手写的。用泥金红帖,上头不但有生辰八字,且注明了蒋燕华的名字,只下头的祖宗三代写的却是蒋家人。
曹氏原是提着心的,只怕蒋锡将祖、父处都写成陈家人的名字,待拿到手蒋燕华瞧了,说写的是蒋家人,这才松了口气,这几日都熬汤熬水的,对蒋锡着实小意体贴。
这官媒人也是识几个字的,接过帖子瞧了各色齐全,便也不久坐,收起帖子便笑嘻嘻告辞了。
媒人一走,小于氏便笑向曹氏道:“这可要恭喜三弟妹了。想来好日子也要近了,这嫁妆三弟妹且要快些准备起来,我们这些做伯母的,也要等着给燕姐儿添妆呢。”
这话一说,曹氏心里顿时又忐忑起来。蒋燕华要备嫁妆,自然是蒋锡掏银子,可这次的事儿闹成这样,蒋锡究竟会给蒋燕华备多少嫁妆呢?
这个问题,桃华也正在跟蒋锡谈论。
谈及婚嫁的事儿,姑娘家不宜出面,故而桃华并没有去前头,只是听桔梗儿跑回来报了消息,重点说明了刘家只送一对空心银雁及顺便就将庚帖讨走,当然也说了刘之敬不在京城的原因。
桃华听完只是笑了笑,问蒋锡道:“爹爹看,给燕姐儿准备多少嫁妆?”
蒋锡想了一下:“虽说她是陈家人,但这些年,她也是真孝顺我的,公中出一千五百两,我给她添五百两,再替你太太添五百两吧。”
合计起来就是两千五百两银子,这笔钱若放在无锡是拿得出手了,可若在京城却就微薄了些。嫁妆里若有田地庄铺是最好的,可在京城这边,两千五百两银子就是都拿来置办田地铺子都办不了多少,更何况还要打头面,做家具……
桃华心里盘算了一下:“那我也添五百两吧。总要手里有几个活动钱才好。”
蒋锡并不阻拦:“你给她添,那是你们姐妹情意,爹不拦着。不过你也不必多想,我原是想着给她备两千两的,如今三千两已经不少了,咱们家里就是这样,她虽是嫁到翰林家,也没有占了你的东西的道理。”
桃华忍不住笑了:“爹,我知道——”说到底,蒋燕华再改姓,也不可能跟蒋锡的亲女儿一样。要说三千两银子也不少了,即使在京城,如果是嫁到平民百姓家,这已经是一笔难得丰厚的嫁妆了。
两人才说着,那边茯苓已经过来请蒋锡了:“官媒已经取了庚帖去,太太请老爷去看看刘家的纳采礼。”
就那么几样礼没什么好看的,这自然只是个借口,果然蒋锡才过去,说了几句话,曹氏就小心翼翼地道:“八字已经合过,都说燕姐儿是旺夫的,与刘翰林八字极相和,想来刘家那边也要急着将事办了。只是燕姐儿的嫁妆……”
蒋锡就知道她要提这事,当即将方才的话说了,淡淡道:“京城这边,田地是难买的,铺子也要着人寻一寻看能否盘到,另外的家具首饰之类,你自己筹划便是。至于陪嫁的人,如今伺候她的人她都可带过去。”
曹氏听见三千两的数目,心里刚是一喜,随即就听见田地庄铺都不确定,便有些着急:“老爷,这——”她也知道须得有这些东西,才能一直有进项,若只有家具首饰,看起来丰厚,其实却是坐吃山空。
“京城不比无锡,你也该知道。”京城周边买一亩地的钱到了无锡少说能买一亩半,且还都是有主的,想买到合适的还得碰运气,铺子就更不必说了。
曹氏心里一盘算,顿时觉得三千两也置办不出什么东西来,只得吞吞吐吐地道:“老爷,刘家到底是翰林……”
蒋锡这几天为着蒋方回的事心情都极差,连从大内借回来的孤本都有些读不下去,自然更没有心情与曹氏纠缠什么嫁妆,不耐地道:“那也要看看刘家下多少聘礼。”
所谓有来才有往,如今的规矩差不多都是男家下聘之后,女家在原聘礼上再添一份价值基本相当的做为嫁妆。若从今日纳采礼来看,恐怕很难想像刘家能下三千两的聘礼,这么算来,蒋燕华的嫁妆已经是格外丰厚了,刘家根本无可挑剔。
曹氏被堵住了,对着桌上那一对空心银雁无话可说,只得眼睁睁看着蒋锡出去,这才露出一脸愁容来:“这可如何是好?”
茯苓忙安慰道:“太太别急,说不定刘家下的聘礼多,到时候……”说到这里自己也说不下去了,要说刘家的聘礼会高于三千两,这也实在有点欺心。
蒋燕华从里屋出来,低声道:“娘,三千两不少了。”她虽不管家,却也知道蒋家一年药堂庄子加起来进项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蒋锡肯拿出这笔钱来,已经着实不算少了。
曹氏愁道:“可这是在京城,你嫁的还是翰林,嫁妆少了,岂不叫人笑话?就是京城里东西都贵,这日子也不好过。”
蒋燕华苦笑了一下,随即又振作起来:“好女不穿嫁时衣,若是他自己挣出来,又何愁日子过得不好?”
关于嫁妆的问题,考虑的并不只是曹氏一个人。此刻,刘太太正在跟官媒在屋里说话,面前桌子上摆着蒋燕华的庚帖。
刘之敬不在,庚帖自是交到刘太太手中,只是她虽有个翰林儿子,自己却只略识得几个简单的字,拿着庚帖也看不明白。不过她自有精明之处,将先头小于氏给的那张写了八字的帖子拿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比着对照过,发现并无错漏,这才放下心来。
官媒倒也少见这等精细人,不禁笑道:“老太太难道还怕订错了亲不成?”
刘太太将庚帖收起来,笑道:“你别笑话,我不识几个字,儿子不在家,我也怕出什么差错不是?”
官媒笑道:“能出什么差错,我今日去蒋家,人家也都是欢欢喜喜的。这不是,庚帖都就便给了我,换了别人家,怕是不肯的。可见府上跟蒋家这亲事是天作之合,才能这般顺利呢。”
刘太太... -->>
刘家请的媒人上门很快,赶在小年之前,就提着一对银雁和四色礼品上门了。
这是六礼中的第一步,纳采。
如今这年头,京城里婚丧之事铺张得厉害,纳采在旧礼里原是一对活雁即可,如今倒是活雁难寻,多数人家都喜用金雁,且还要加上许多各色礼品。似刘家这般以一对银雁下聘,且还是空心的,已经算得上寒酸。
媒人倒是满脸笑容:“刘翰林最崇古礼,不喜铺张,府上可莫嫌怠慢。”
这到底是大事,既然现在蒋锡一家子还没搬出去住,自然就是阖府上下的喜事,人都聚到了前厅。小于氏也一样笑得满面春风:“看你说的,既是古礼,哪有怠慢的说法?”
曹氏看着那两只银雁,眼角余光瞥见几个丫鬟彼此悄悄使着眼色,心里便有些不自在起来。她是个不会掩饰的,虽然极力想要不露痕迹,眼角眉梢还是露了些出来。
这些官媒人都是人精中的尖子,善会察颜观色,立刻就看出了曹氏的心思,便笑道:“这回来,少不得还要求府上姑娘的庚帖回去合个八字。”说着顿了一顿,便笑道,“原这事儿该是过几日再登门的,可刘翰林如今在外头,刘太太怕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办事不便,便央我来商议,索性今日就请了姑娘的庚帖家去。”
按古礼,求庚帖这事儿应该在纳采之后,隔几天再次上门,还要再带礼物,专门来求才是。虽说蒋燕华的八字其实早已经拿去合过了,可这步骤却不能少。众人听了前半句话,已有人在暗笑——刘家看来是穷极了,为了省一份礼物,索性将问名和纳采两步合一。待听到了后半句,曹氏便忍不住道:“刘翰林去了哪里?”
官媒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便笑道:“这不是蓝田洛南两县今年刚遭了疫,皇上悯恤,着人去这两县查看过冬及明年备春耕诸事,选的是户部的一位大人。刘翰林也是贫家出身,便特地点了他跟着去,免得下头虚报了。”
其实这话大有水分。皇帝着人去疫区查看是真的,但刘之敬却并不是什么人亲点的。事实上皇帝根本没下过旨意让翰林院也去人,这差事是刘之敬自己讨来的。当然从程序上来说,也算是上官点了他去,但被官媒加了“特地”二字,听起来就仿佛他得了什么人特别重视似的,十分风光的样子。
曹氏哪里知道这里头的门道,还当刘之敬真是特别得上官青睐才能跟着出去,顿时方才的不悦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这些日子她也打听过,知道庶吉士是在翰林院观政,以后好到各部或外放为官的,自然是越得上头的青睐,将来前程越好。因此方才的嫌弃都化了一天高兴,连忙叫人取出写好的庚帖,交到了媒人手上。
这庚帖却是蒋锡亲手写的。用泥金红帖,上头不但有生辰八字,且注明了蒋燕华的名字,只下头的祖宗三代写的却是蒋家人。
曹氏原是提着心的,只怕蒋锡将祖、父处都写成陈家人的名字,待拿到手蒋燕华瞧了,说写的是蒋家人,这才松了口气,这几日都熬汤熬水的,对蒋锡着实小意体贴。
这官媒人也是识几个字的,接过帖子瞧了各色齐全,便也不久坐,收起帖子便笑嘻嘻告辞了。
媒人一走,小于氏便笑向曹氏道:“这可要恭喜三弟妹了。想来好日子也要近了,这嫁妆三弟妹且要快些准备起来,我们这些做伯母的,也要等着给燕姐儿添妆呢。”
这话一说,曹氏心里顿时又忐忑起来。蒋燕华要备嫁妆,自然是蒋锡掏银子,可这次的事儿闹成这样,蒋锡究竟会给蒋燕华备多少嫁妆呢?
这个问题,桃华也正在跟蒋锡谈论。
谈及婚嫁的事儿,姑娘家不宜出面,故而桃华并没有去前头,只是听桔梗儿跑回来报了消息,重点说明了刘家只送一对空心银雁及顺便就将庚帖讨走,当然也说了刘之敬不在京城的原因。
桃华听完只是笑了笑,问蒋锡道:“爹爹看,给燕姐儿准备多少嫁妆?”
蒋锡想了一下:“虽说她是陈家人,但这些年,她也是真孝顺我的,公中出一千五百两,我给她添五百两,再替你太太添五百两吧。”
合计起来就是两千五百两银子,这笔钱若放在无锡是拿得出手了,可若在京城却就微薄了些。嫁妆里若有田地庄铺是最好的,可在京城这边,两千五百两银子就是都拿来置办田地铺子都办不了多少,更何况还要打头面,做家具……
桃华心里盘算了一下:“那我也添五百两吧。总要手里有几个活动钱才好。”
蒋锡并不阻拦:“你给她添,那是你们姐妹情意,爹不拦着。不过你也不必多想,我原是想着给她备两千两的,如今三千两已经不少了,咱们家里就是这样,她虽是嫁到翰林家,也没有占了你的东西的道理。”
桃华忍不住笑了:“爹,我知道——”说到底,蒋燕华再改姓,也不可能跟蒋锡的亲女儿一样。要说三千两银子也不少了,即使在京城,如果是嫁到平民百姓家,这已经是一笔难得丰厚的嫁妆了。
两人才说着,那边茯苓已经过来请蒋锡了:“官媒已经取了庚帖去,太太请老爷去看看刘家的纳采礼。”
就那么几样礼没什么好看的,这自然只是个借口,果然蒋锡才过去,说了几句话,曹氏就小心翼翼地道:“八字已经合过,都说燕姐儿是旺夫的,与刘翰林八字极相和,想来刘家那边也要急着将事办了。只是燕姐儿的嫁妆……”
蒋锡就知道她要提这事,当即将方才的话说了,淡淡道:“京城这边,田地是难买的,铺子也要着人寻一寻看能否盘到,另外的家具首饰之类,你自己筹划便是。至于陪嫁的人,如今伺候她的人她都可带过去。”
曹氏听见三千两的数目,心里刚是一喜,随即就听见田地庄铺都不确定,便有些着急:“老爷,这——”她也知道须得有这些东西,才能一直有进项,若只有家具首饰,看起来丰厚,其实却是坐吃山空。
“京城不比无锡,你也该知道。”京城周边买一亩地的钱到了无锡少说能买一亩半,且还都是有主的,想买到合适的还得碰运气,铺子就更不必说了。
曹氏心里一盘算,顿时觉得三千两也置办不出什么东西来,只得吞吞吐吐地道:“老爷,刘家到底是翰林……”
蒋锡这几天为着蒋方回的事心情都极差,连从大内借回来的孤本都有些读不下去,自然更没有心情与曹氏纠缠什么嫁妆,不耐地道:“那也要看看刘家下多少聘礼。”
所谓有来才有往,如今的规矩差不多都是男家下聘之后,女家在原聘礼上再添一份价值基本相当的做为嫁妆。若从今日纳采礼来看,恐怕很难想像刘家能下三千两的聘礼,这么算来,蒋燕华的嫁妆已经是格外丰厚了,刘家根本无可挑剔。
曹氏被堵住了,对着桌上那一对空心银雁无话可说,只得眼睁睁看着蒋锡出去,这才露出一脸愁容来:“这可如何是好?”
茯苓忙安慰道:“太太别急,说不定刘家下的聘礼多,到时候……”说到这里自己也说不下去了,要说刘家的聘礼会高于三千两,这也实在有点欺心。
蒋燕华从里屋出来,低声道:“娘,三千两不少了。”她虽不管家,却也知道蒋家一年药堂庄子加起来进项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蒋锡肯拿出这笔钱来,已经着实不算少了。
曹氏愁道:“可这是在京城,你嫁的还是翰林,嫁妆少了,岂不叫人笑话?就是京城里东西都贵,这日子也不好过。”
蒋燕华苦笑了一下,随即又振作起来:“好女不穿嫁时衣,若是他自己挣出来,又何愁日子过得不好?”
关于嫁妆的问题,考虑的并不只是曹氏一个人。此刻,刘太太正在跟官媒在屋里说话,面前桌子上摆着蒋燕华的庚帖。
刘之敬不在,庚帖自是交到刘太太手中,只是她虽有个翰林儿子,自己却只略识得几个简单的字,拿着庚帖也看不明白。不过她自有精明之处,将先头小于氏给的那张写了八字的帖子拿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比着对照过,发现并无错漏,这才放下心来。
官媒倒也少见这等精细人,不禁笑道:“老太太难道还怕订错了亲不成?”
刘太太将庚帖收起来,笑道:“你别笑话,我不识几个字,儿子不在家,我也怕出什么差错不是?”
官媒笑道:“能出什么差错,我今日去蒋家,人家也都是欢欢喜喜的。这不是,庚帖都就便给了我,换了别人家,怕是不肯的。可见府上跟蒋家这亲事是天作之合,才能这般顺利呢。”
刘太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