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沧阳映红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把褪了颜色红得发白的大红伞,一张平放着灰色的大理石的旧木桌,一把摇晃着吱呀作响的黑漆老式办公椅上,坐着一个身穿冷灰色的中山装,戴着老花眼镜,神情冷峻肃穆,身子骨清瘦健朗,约在六旬年纪左右的老人,正在人来人往、车来车去的大街旁,一锤一錾的雕刻着,那些用黑色的墨汁,写在石碑上隽永的名字,这就是乡村小镇的刻碑人,给我的最初的深刻印象。
早在细雨纷飞愁云惨淡的清明时节前,乡村小镇上的人们,就开始为祖先准备清明扫墓祭祀的事情忙碌开来了,尽其可能的为逝去的亲人,尽一个活在世间的子孙后代,纪念祖先的朴素心愿。这世间原本来是没有任何一座坟墓存在的,只是活着的亲人,为了怀念在大地上迅速消失得无踪无影的祖先灵魂,同时也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祖先在世时所作的种种功勋事业,及其对家庭与家人的许多好处和贡献,用厚重的不易被岁月轻易腐蚀的坚硬石头,在风景如画近山傍水的好地方,堆砌而成的祖先灵魂栖息地,并栽上耐得岁寒经得风雨的苍松翠柏,围绕祖先百年以后最后的归宿之地,还用古朴大方、遒劲有力的隶篆行楷等传统书法,漆红墨黑地刊刻在坟墓中间镶嵌的大理石碑上,把祖先的名字及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传略,何年何月何时,儿孙再修整坟墓重立墓碑的时间,都一一铭刻在上。
一块块冰冷如昨、陈旧如昔的大理石碑文上,记载着一代代祖先,作为悠悠红尘过客的来龙去脉流传于世,渐渐地凝固成乡村小镇,人们的记事编年史,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棺椁墓葬的古老文化风俗,更让后人在年年岁岁的清明时节,风雨无阻地前来荒郊野外,瞻仰建立在田野山岗上的一座座高大雄伟的祖先坟墓,化钱烧纸,缅怀祖先,追忆岁月悄无声息的流逝,从此才知道岁月变迁,亲情永恒,才知道与时间一样的珍贵,是人们流淌在血液里的千年不变的亲缘血脉关系,才知道铭刻在这坚硬的碑石上那古老的文字,写下的永久的回忆历久弥新,才真正懂得人世间最经久耐读的书页,就是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人间真情,才真正懂得在流金岁月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怀古思今、敬老尊贤、爱国爱家、崇仁乐道。
如果把整个清明时节为亲人扫墓祭祀,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看其中富有传统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浓郁的人情味儿,看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世代血脉亲缘关系与亲情的情感世界里,看淳朴善良的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尤其是纪念祖先怀念亲人的清明时节,念念不忘,言传身教,秉承祖先留下的优良传统文化,溯本追源,把它当成爱国爱家相当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来看,把祖先的墓地都当成了传统的爱国爱家的教育基地来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辗转流传千古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与古老文明,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放文明的鲜花,这也是整个小镇上的人们向前进取的无穷动力,也是接力棒似的把祖先的留下的家训遗规好的一面,发扬光大,继往开来,变革成促使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对人对己都有很多精神文明附加价值的深刻内涵的民风民俗。
于是乡村小镇的刻碑人,在这如此庄重肃穆的历史背景下,便显得与众不同,在这里雕刻的不仅仅只是冷冰冰的大理石墓碑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方块汉字,也不仅仅是拂去石屑拭去灰尘流露出来的,那些深深浅浅的石刻痕迹与行云流水般韵味的大理石石面,更不止是用漆红墨黑填写的,与生命默默相关的那些新鲜气息和冷酷味道。乡村小镇的刻碑人,在这阳光普照怀念韵味日愈浓重的时候,担负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也显得存在的意义与往常的日子有些不同,每当他承接每一块显现着云山雾水般奇妙诡异的大理石花纹墓碑时,就仿佛是接受了一桩神圣的使命赋予的特殊意义一样,他总爱用沉静的目光,打量着这冰冷的厚重的大理石面上,看看这方圆横竖的有限空间里,该怎样安排,才把墓碑上的百十个字,安排得妥妥当当,用什么字体书写,刻下来才会好看。此时死者的尊讳与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生平传略,还有立碑人血脉亲缘关系的一长串名字,尊长顺序,男女老少,怎样排列,才显得恰如其分。在人名、辈份、时间确认无误以后,才在用尖细的铅笔画就的淡淡的方格痕迹里,才在用狼毫毛笔饱醮浓墨,一气呵成写就的古朴凝重的碑文里,放心大胆地深刻浅凿,笔力千钧,刻刀也稳重如山,另外使力用刀这些极见功夫修养的事,必然是自己亲手亲力而为之,绝不肯假手于人。乡村小镇的刻碑人,不仅对自己的刻碑手艺要求极高,更对顾客的与自己约定的交付时间,特别讲求诚实守信,不敢稍为耽搁顾客的宝贵时间,因为许多顾客家中准备在清明时节,为祖先扫墓祭祀的时间,都是事先一再筹划安排好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绝不能有半点失误或者再出什么差错,为此加班加点都要赶出,不能失信,以至于坐失了许多找上门来的雕刻生意,老人只是淡然一笑,绝不肯粗制滥造,只图赚钱毁坏名声,失了信誉,断了财路,只是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人生意愿一再研究打磨。
现在的顾客可是极其挑剔、难以伺候的上帝,不仅刻碑的师傅要挑着手艺好的才请,而且刻碑的工价钱也要十分的公道合理,才有得顾客找上门来预订碑刻。谁不想尽量... -->>
一把褪了颜色红得发白的大红伞,一张平放着灰色的大理石的旧木桌,一把摇晃着吱呀作响的黑漆老式办公椅上,坐着一个身穿冷灰色的中山装,戴着老花眼镜,神情冷峻肃穆,身子骨清瘦健朗,约在六旬年纪左右的老人,正在人来人往、车来车去的大街旁,一锤一錾的雕刻着,那些用黑色的墨汁,写在石碑上隽永的名字,这就是乡村小镇的刻碑人,给我的最初的深刻印象。
早在细雨纷飞愁云惨淡的清明时节前,乡村小镇上的人们,就开始为祖先准备清明扫墓祭祀的事情忙碌开来了,尽其可能的为逝去的亲人,尽一个活在世间的子孙后代,纪念祖先的朴素心愿。这世间原本来是没有任何一座坟墓存在的,只是活着的亲人,为了怀念在大地上迅速消失得无踪无影的祖先灵魂,同时也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祖先在世时所作的种种功勋事业,及其对家庭与家人的许多好处和贡献,用厚重的不易被岁月轻易腐蚀的坚硬石头,在风景如画近山傍水的好地方,堆砌而成的祖先灵魂栖息地,并栽上耐得岁寒经得风雨的苍松翠柏,围绕祖先百年以后最后的归宿之地,还用古朴大方、遒劲有力的隶篆行楷等传统书法,漆红墨黑地刊刻在坟墓中间镶嵌的大理石碑上,把祖先的名字及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传略,何年何月何时,儿孙再修整坟墓重立墓碑的时间,都一一铭刻在上。
一块块冰冷如昨、陈旧如昔的大理石碑文上,记载着一代代祖先,作为悠悠红尘过客的来龙去脉流传于世,渐渐地凝固成乡村小镇,人们的记事编年史,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棺椁墓葬的古老文化风俗,更让后人在年年岁岁的清明时节,风雨无阻地前来荒郊野外,瞻仰建立在田野山岗上的一座座高大雄伟的祖先坟墓,化钱烧纸,缅怀祖先,追忆岁月悄无声息的流逝,从此才知道岁月变迁,亲情永恒,才知道与时间一样的珍贵,是人们流淌在血液里的千年不变的亲缘血脉关系,才知道铭刻在这坚硬的碑石上那古老的文字,写下的永久的回忆历久弥新,才真正懂得人世间最经久耐读的书页,就是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人间真情,才真正懂得在流金岁月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怀古思今、敬老尊贤、爱国爱家、崇仁乐道。
如果把整个清明时节为亲人扫墓祭祀,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看其中富有传统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浓郁的人情味儿,看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世代血脉亲缘关系与亲情的情感世界里,看淳朴善良的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尤其是纪念祖先怀念亲人的清明时节,念念不忘,言传身教,秉承祖先留下的优良传统文化,溯本追源,把它当成爱国爱家相当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来看,把祖先的墓地都当成了传统的爱国爱家的教育基地来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辗转流传千古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与古老文明,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放文明的鲜花,这也是整个小镇上的人们向前进取的无穷动力,也是接力棒似的把祖先的留下的家训遗规好的一面,发扬光大,继往开来,变革成促使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功在当代,利及千秋,对人对己都有很多精神文明附加价值的深刻内涵的民风民俗。
于是乡村小镇的刻碑人,在这如此庄重肃穆的历史背景下,便显得与众不同,在这里雕刻的不仅仅只是冷冰冰的大理石墓碑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方块汉字,也不仅仅是拂去石屑拭去灰尘流露出来的,那些深深浅浅的石刻痕迹与行云流水般韵味的大理石石面,更不止是用漆红墨黑填写的,与生命默默相关的那些新鲜气息和冷酷味道。乡村小镇的刻碑人,在这阳光普照怀念韵味日愈浓重的时候,担负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也显得存在的意义与往常的日子有些不同,每当他承接每一块显现着云山雾水般奇妙诡异的大理石花纹墓碑时,就仿佛是接受了一桩神圣的使命赋予的特殊意义一样,他总爱用沉静的目光,打量着这冰冷的厚重的大理石面上,看看这方圆横竖的有限空间里,该怎样安排,才把墓碑上的百十个字,安排得妥妥当当,用什么字体书写,刻下来才会好看。此时死者的尊讳与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生平传略,还有立碑人血脉亲缘关系的一长串名字,尊长顺序,男女老少,怎样排列,才显得恰如其分。在人名、辈份、时间确认无误以后,才在用尖细的铅笔画就的淡淡的方格痕迹里,才在用狼毫毛笔饱醮浓墨,一气呵成写就的古朴凝重的碑文里,放心大胆地深刻浅凿,笔力千钧,刻刀也稳重如山,另外使力用刀这些极见功夫修养的事,必然是自己亲手亲力而为之,绝不肯假手于人。乡村小镇的刻碑人,不仅对自己的刻碑手艺要求极高,更对顾客的与自己约定的交付时间,特别讲求诚实守信,不敢稍为耽搁顾客的宝贵时间,因为许多顾客家中准备在清明时节,为祖先扫墓祭祀的时间,都是事先一再筹划安排好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绝不能有半点失误或者再出什么差错,为此加班加点都要赶出,不能失信,以至于坐失了许多找上门来的雕刻生意,老人只是淡然一笑,绝不肯粗制滥造,只图赚钱毁坏名声,失了信誉,断了财路,只是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人生意愿一再研究打磨。
现在的顾客可是极其挑剔、难以伺候的上帝,不仅刻碑的师傅要挑着手艺好的才请,而且刻碑的工价钱也要十分的公道合理,才有得顾客找上门来预订碑刻。谁不想尽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