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我的年号是景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纵观大明历史,飘没这个词从明初一直存在到了明末。
不得不说,大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贪腐还是非常下得去手的,作为一个贫苦的孤儿,无产阶级的一员,对于当时欺压汉人的蒙古人恨之入骨,对于那些没有节操卖祖求荣的汉人更是恨到骨子里,因为这些人对于汉人的压榨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更何况无论什么时候,叛徒都是最招人记恨的。
因此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在编制大明律的过程中,就亲自主持了《受赃》一篇的制定,对于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直接剥皮实草,放在各地官府衙门门口展览。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文人来说,老子来当官不就是为了过人上人的生活么?你定的俸禄这么低,用来养活家人都费劲,还怎么体现出官员的优越性?
但是官还不能不当,先不提老朱的屠刀有多锋利,单单就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那句谚语,便足以让这些文人趋之若鹜了,否则即使自己发财了,也不过是给别人准备的。
一面是太祖的屠刀,一面是低廉的俸禄,想要当一个明朝的贪官,面对的困难不亚于蜀道——难于上青天。
然后中国数千年的官场智慧不是白给的。
大明的官员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讨论,最终发明了漂没。
所谓漂没,就是指在运输货物中的损耗。
在大明朝,因为科技的不发达,没有火车之类的专业大批量运输工具,运输时一般都是征发的服徭役的百姓,没有专业的运输知识,再加上负责的官员不用心,因此,朝廷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耗,有用船运货时沉的,有被风吹雨淋不能用的,总之,各种各样的损耗加起来,大概有运输货物的三成之多。
当然,这都是官员们忽悠皇帝的手段。
实际上,运输货物的损失远没有这么多,这其中的差额自然就被各级官吏合法的留下了。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一次运输一百万两白银的货物,一般只能运到七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货物就被漂没掉了。
这次王振给朱祁钰争取下来这个活计,其实并没有安什么好心。
一方面是为了打压文官,朱祁钰这次接了这个差事,那么那群文官自然就没法漂没了,也算是从经济方面打击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算是给朱祁钰一个见面礼,毕竟三成的漂没对于朱祁钰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
当然,作为促成此事的中间人,朱祁钰自然也要给王公公一笔银子,权当是中介费。
朱祁钰做了这么久的物流生意,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所以当他听完王振的叙述,立刻便理解了王振的意思。
所以他问道:“此事户部也已经应允?”
王振的回答干脆而且霸道,这事是皇帝陛下定的,户部那群贪官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没有反对的空间。
朱祁钰想了想:“好吧,既然是陛下旨意,那本王就接下这个差事,必将全力以赴,不负陛下圣恩和王公公的厚望。”
王振一听,心说你郕王也是个明白人,随即笑道:“那内臣这就回禀陛下,估计陛下知道王爷勇于任事,必然心怀大慰,到时候还会有赏赐下来。”
朱祁钰正色道:“都是为了大明效力,为陛下效力,本王不敢居功。”
王振笑道:“王爷过谦了。”
二人相视一笑。
互相吹捧完毕,王振便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把英宗赏赐给朱祁钰的玉带和银子交给了他。
等到王振走后,朱祁钰的好心情好像全都被王振带走了似的,眉头紧锁着,心里思考如何完成这个差事。
思索了半天,朱祁钰决定放弃。
对于这年头大明这群官吏来说,黄老之治才是他们的治国手段,具体事情有师爷和六房小吏去处理,他们只需要素手谈心性就好。
征集粮食这个事,没一个月完不成,下面的刁民肯定会抗税不交,小吏们需要一个村一个村的搞定,手段还不能太严厉,否则激起民变,自己的官帽子不保是小事,百姓民不聊生才是大事。
当然,小事不能有,大事的话有上面抗,自己大不了辞官回乡就好了,反正太祖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又不能跳出来找自己算账。
再说了,这事朱祁钰只负责运输,没征齐大不了不起运,自己一个堂堂王爷,没人敢拿自己怎么... -->>
纵观大明历史,飘没这个词从明初一直存在到了明末。
不得不说,大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贪腐还是非常下得去手的,作为一个贫苦的孤儿,无产阶级的一员,对于当时欺压汉人的蒙古人恨之入骨,对于那些没有节操卖祖求荣的汉人更是恨到骨子里,因为这些人对于汉人的压榨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更何况无论什么时候,叛徒都是最招人记恨的。
因此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在编制大明律的过程中,就亲自主持了《受赃》一篇的制定,对于贪污六十两以上的官员直接剥皮实草,放在各地官府衙门门口展览。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文人来说,老子来当官不就是为了过人上人的生活么?你定的俸禄这么低,用来养活家人都费劲,还怎么体现出官员的优越性?
但是官还不能不当,先不提老朱的屠刀有多锋利,单单就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那句谚语,便足以让这些文人趋之若鹜了,否则即使自己发财了,也不过是给别人准备的。
一面是太祖的屠刀,一面是低廉的俸禄,想要当一个明朝的贪官,面对的困难不亚于蜀道——难于上青天。
然后中国数千年的官场智慧不是白给的。
大明的官员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讨论,最终发明了漂没。
所谓漂没,就是指在运输货物中的损耗。
在大明朝,因为科技的不发达,没有火车之类的专业大批量运输工具,运输时一般都是征发的服徭役的百姓,没有专业的运输知识,再加上负责的官员不用心,因此,朝廷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损耗,有用船运货时沉的,有被风吹雨淋不能用的,总之,各种各样的损耗加起来,大概有运输货物的三成之多。
当然,这都是官员们忽悠皇帝的手段。
实际上,运输货物的损失远没有这么多,这其中的差额自然就被各级官吏合法的留下了。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一次运输一百万两白银的货物,一般只能运到七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货物就被漂没掉了。
这次王振给朱祁钰争取下来这个活计,其实并没有安什么好心。
一方面是为了打压文官,朱祁钰这次接了这个差事,那么那群文官自然就没法漂没了,也算是从经济方面打击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算是给朱祁钰一个见面礼,毕竟三成的漂没对于朱祁钰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
当然,作为促成此事的中间人,朱祁钰自然也要给王公公一笔银子,权当是中介费。
朱祁钰做了这么久的物流生意,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所以当他听完王振的叙述,立刻便理解了王振的意思。
所以他问道:“此事户部也已经应允?”
王振的回答干脆而且霸道,这事是皇帝陛下定的,户部那群贪官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没有反对的空间。
朱祁钰想了想:“好吧,既然是陛下旨意,那本王就接下这个差事,必将全力以赴,不负陛下圣恩和王公公的厚望。”
王振一听,心说你郕王也是个明白人,随即笑道:“那内臣这就回禀陛下,估计陛下知道王爷勇于任事,必然心怀大慰,到时候还会有赏赐下来。”
朱祁钰正色道:“都是为了大明效力,为陛下效力,本王不敢居功。”
王振笑道:“王爷过谦了。”
二人相视一笑。
互相吹捧完毕,王振便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把英宗赏赐给朱祁钰的玉带和银子交给了他。
等到王振走后,朱祁钰的好心情好像全都被王振带走了似的,眉头紧锁着,心里思考如何完成这个差事。
思索了半天,朱祁钰决定放弃。
对于这年头大明这群官吏来说,黄老之治才是他们的治国手段,具体事情有师爷和六房小吏去处理,他们只需要素手谈心性就好。
征集粮食这个事,没一个月完不成,下面的刁民肯定会抗税不交,小吏们需要一个村一个村的搞定,手段还不能太严厉,否则激起民变,自己的官帽子不保是小事,百姓民不聊生才是大事。
当然,小事不能有,大事的话有上面抗,自己大不了辞官回乡就好了,反正太祖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又不能跳出来找自己算账。
再说了,这事朱祁钰只负责运输,没征齐大不了不起运,自己一个堂堂王爷,没人敢拿自己怎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