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汴水秋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废生活方式拒绝了政客的拉拢,但他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影响着那个时代,政治迫害时刻就在眼前,司马昭也不会放过这个影响极深的大师,对于他的孤高采取了极宽大放任的态度。当阮籍无意中说出喜欢山东东平的风土人情时,司马昭立即任命他为东平太守。阮籍上任后命人拆了府衙戒备森严的墙壁,将府衙等于搬到了大街上,精简法度,处理政务,当东平得到安顿后,骑驴回到了洛阳交差,对于这样的风流名士,司马昭也不好意思采用世俗的方法处理,只好对他放任自流。李白曾这样赞叹阮籍的洒脱: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
后世的李白,是读着阮籍的诗篇,一路沿广武古战场寻到开封吹台。探寻阮籍的足迹,李白是阮籍的崇拜者,无论酒风和特立独行的个性,都受到阮籍的影响。在李白的千古名篇梁园吟里写道:“却忆蓬泽阮公咏,因吟绿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开封在阮籍所在的晋朝,已是没落的小城,远不及陈留的繁华,徘徊大梁遗迹,看到遍地废池乔木,信陵故宅的三贤祠塑像和吹台的荒凉梁园遗迹,阮籍百感交集,有许多话要说,但他深知自己处境的艰难,只能用极隐晦的语言欲言又止,抒发自己的感想:“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官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骄奢淫逸的当权者又何尝不是疯狂迫害贤者,大好河山在这些当权者的淫威下有岂能不招致亡国之患,晋朝的灭亡已是在旦夕之间。
阮籍再一个对抗世俗的手段就是青白眼了,阮籍三岁丧父,母亲出世后,面对许多来吊唁的人,阮籍只是披头散发,目光呆滞,形容枯槁,既不还礼,也不哭拜,来客得到的也只是他的白眼。但这不是全部,一个同样是龙章凤姿的青年人携着酒和琴来到了灵堂,用美酒和琴声送别阮籍最挚爱的母亲,这种大违礼法的做法,却使阮籍露出了浓烈深情的青眼,这样的风骨,这样的才情,让他成为了阮籍一生的知己,他就是嵇康,阮籍和嵇康也成为魏晋时期魏晋风骨的代表。嵇康没有阮籍的那样的颓废,他靠打铁为生,活的更健康积极,刚峻激烈,没有象阮籍一样靠醉酒避世,但有阮籍一样的孤标傲世,正是他的激烈让他招致了杀身之祸,一曲广陵散,送走了一个伟大魏晋名士的生命。第二年,53岁的阮籍终于在痛苦中走完了一生。
乱世无处不在的杀身之祸,象阮籍这样名重天下的名士更是时刻处境险恶,各种势力都向拉拢阮籍来装点门面,他用特有的孤傲冲破了虚伪的礼教的束缚和名纲利索的羁绊,掀起了率意而行、酣放恣肆的任达之风,形成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魏晋风骨。在他的影响下,两晋时代,上至朝庭诸公、高官大吏,下到山林隐士、名士清流,纷纷发啸,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阮籍就是这样一位开一代孤高风骨的魏晋名士,也许今天看来,他的天天酒醉不醒,似乎毫无缘由的痛哭长啸显得不可理喻和几分荒唐,但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借醉酒掩盖清醒,借放荡不羁来对抗虚伪的礼教,出淤泥而不染,是真名士自风流。
今天的啸台已是一堆荒丘,从东晋江微陈留志:“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陈留有阮公啸台。”乐史寰宇记:“阮籍台在尉氏县东南二十里。籍每追名贤携酌长啸于此。”看来,晋代这里就已是阮籍啸台,1700年,沧海桑田,阮籍所处的时代早已走进历史的烟尘,关于他的记忆渐渐被世人淡漠。
荒芜的啸台,孤寂的村庄,旷野茫茫,孤雀惊飞,难见当年阮籍啸歌伤怀的影子,据说,阮氏后人曾打算重修啸台,但看来没有什么行动。孤傲的遗世风骨,一代魏晋风流名士,今日惟有啸台。
废生活方式拒绝了政客的拉拢,但他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影响着那个时代,政治迫害时刻就在眼前,司马昭也不会放过这个影响极深的大师,对于他的孤高采取了极宽大放任的态度。当阮籍无意中说出喜欢山东东平的风土人情时,司马昭立即任命他为东平太守。阮籍上任后命人拆了府衙戒备森严的墙壁,将府衙等于搬到了大街上,精简法度,处理政务,当东平得到安顿后,骑驴回到了洛阳交差,对于这样的风流名士,司马昭也不好意思采用世俗的方法处理,只好对他放任自流。李白曾这样赞叹阮籍的洒脱: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
后世的李白,是读着阮籍的诗篇,一路沿广武古战场寻到开封吹台。探寻阮籍的足迹,李白是阮籍的崇拜者,无论酒风和特立独行的个性,都受到阮籍的影响。在李白的千古名篇梁园吟里写道:“却忆蓬泽阮公咏,因吟绿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开封在阮籍所在的晋朝,已是没落的小城,远不及陈留的繁华,徘徊大梁遗迹,看到遍地废池乔木,信陵故宅的三贤祠塑像和吹台的荒凉梁园遗迹,阮籍百感交集,有许多话要说,但他深知自己处境的艰难,只能用极隐晦的语言欲言又止,抒发自己的感想:“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官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骄奢淫逸的当权者又何尝不是疯狂迫害贤者,大好河山在这些当权者的淫威下有岂能不招致亡国之患,晋朝的灭亡已是在旦夕之间。
阮籍再一个对抗世俗的手段就是青白眼了,阮籍三岁丧父,母亲出世后,面对许多来吊唁的人,阮籍只是披头散发,目光呆滞,形容枯槁,既不还礼,也不哭拜,来客得到的也只是他的白眼。但这不是全部,一个同样是龙章凤姿的青年人携着酒和琴来到了灵堂,用美酒和琴声送别阮籍最挚爱的母亲,这种大违礼法的做法,却使阮籍露出了浓烈深情的青眼,这样的风骨,这样的才情,让他成为了阮籍一生的知己,他就是嵇康,阮籍和嵇康也成为魏晋时期魏晋风骨的代表。嵇康没有阮籍的那样的颓废,他靠打铁为生,活的更健康积极,刚峻激烈,没有象阮籍一样靠醉酒避世,但有阮籍一样的孤标傲世,正是他的激烈让他招致了杀身之祸,一曲广陵散,送走了一个伟大魏晋名士的生命。第二年,53岁的阮籍终于在痛苦中走完了一生。
乱世无处不在的杀身之祸,象阮籍这样名重天下的名士更是时刻处境险恶,各种势力都向拉拢阮籍来装点门面,他用特有的孤傲冲破了虚伪的礼教的束缚和名纲利索的羁绊,掀起了率意而行、酣放恣肆的任达之风,形成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魏晋风骨。在他的影响下,两晋时代,上至朝庭诸公、高官大吏,下到山林隐士、名士清流,纷纷发啸,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阮籍就是这样一位开一代孤高风骨的魏晋名士,也许今天看来,他的天天酒醉不醒,似乎毫无缘由的痛哭长啸显得不可理喻和几分荒唐,但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借醉酒掩盖清醒,借放荡不羁来对抗虚伪的礼教,出淤泥而不染,是真名士自风流。
今天的啸台已是一堆荒丘,从东晋江微陈留志:“阮嗣宗善啸,声与琴谐,陈留有阮公啸台。”乐史寰宇记:“阮籍台在尉氏县东南二十里。籍每追名贤携酌长啸于此。”看来,晋代这里就已是阮籍啸台,1700年,沧海桑田,阮籍所处的时代早已走进历史的烟尘,关于他的记忆渐渐被世人淡漠。
荒芜的啸台,孤寂的村庄,旷野茫茫,孤雀惊飞,难见当年阮籍啸歌伤怀的影子,据说,阮氏后人曾打算重修啸台,但看来没有什么行动。孤傲的遗世风骨,一代魏晋风流名士,今日惟有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