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太平天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仅仅二十三岁就与张树声、潘鼎新、唐殿魁等人并列,跻身于“李家军”四大金刚行列的吴长庆,要说起心理面曾经对太平天国的仇视,在四大金刚之中那是只有张树声能跟他有一比。张树声一门老小父子兄弟七人都命丧太平红军之手,而他呢,照样和太平天国也有着杀父之血海的深仇。
当年赖汉英一光复安徽首府庐州,曾经由优贡(优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中的一种。按清制,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但同治年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被拔选教职的吴长庆之父吴廷香,几乎就和李鸿章父子同时,也在老家庐江县南乡开始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本想籍此千载难逢的天下大乱之际,投笔从戎以谋求更大官场利益的吴廷香“每战必奋勇当先、毫无惧色”。遗憾的是,他的命运实在的不济。在四处临时纠集起来的满清军队反扑庐州的过程中,吴廷香所辖的团练也就仅仅经过两仗,就在庐州城下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不说,吴廷香自身也是战死于阵中。
当时就尾追在威风凛凛的父亲背后,亲眼看着乃父被那颗凌空飞来的炮弹打得已分不清本来面目的吴长庆,哀痛得两只血红的眼睛差点儿没从眼框子里掉出来。他怀抱父亲的尸首,跪地指着庐州城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誓与太平军为敌,绝不共戴天。
当然,随着他的大清军队连战连败,在安徽父仇虽然始终未报,但吴廷香的死却给儿子吴长庆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由于大清朝廷在吴廷香死后曾谕旨赐恤,并赏给了云骑尉的世职,吴长庆不但承袭父荫,还凭借着被广为流传的当年庐州城下他的那一幕精彩表演,在李鸿章的提携下步步高升。
可就是这么一个死心塌地,在加入忠义救*时曾经高举右手,引吭慷慨唱颂要“为了我大清奋斗终生”的吴长庆,却在卫辉这座“孤岛”上一下子却变得含糊起来了。
那位比他大两岁,曾一起发誓要“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磕头兄弟唐殿魁,英年不幸,早早地却先他而去了。身捷手快,丢掉标统的那身行头混杂在降兵之中,侥幸没被对手辨认出来才免遭一劫的唐殿魁兄弟唐定奎,居然被作为送信的普通降兵,遣来了卫辉城。
其实,连唐定奎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身份早被张宗禹知道了。憋足一口气要彻底打个翻身仗的张宗禹,是揣着明白使糊涂,像面对普通降兵一样,经过一番简洁地教育之后,有意地放了唐定奎。
从唐定奎那里,吴长庆得知唐殿魁死的英勇,重围之中,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掩护兄弟唐定奎逃脱,他在吸引了蜂涌上来的太平红军注意力之后,最后选择了用那把曾经心爱得不得了的俄国造短枪,一枪击穿了自己的脑袋。当吴长庆觉着这位有着丧兄之痛的唐定奎,理应是更加平添对太平天国乱匪之仇恨,也就斗志更该坚定的时候,唐定奎却犹如一只被霜打了的茄子,哀叹起他们唐家就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唐定奎成了独苗,张树声早早地也成了一根独苗,吴长庆呢?他自己也是个独苗。
这场大战才开始多少天啊,想想以前,李鸿章和洋顾问们幻想的有多好,什么只要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就会有一支又一支经过俄国人武装起来的的忠义救*诞生,彻底扭转大清目前的颓势。什么即便打起来也不怕,俄国人拥有强大的预备力量,可以随时解救处于危难之中的朋友们。可实际呢?
实际上是俄国人连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先不要说俄国人的所谓强大的预备力量在哪里,战事一开始,派驻忠义救*的俄国顾问团居然没有一个人在前线,而是都还聚集在卫辉城中花天酒地。当然,吴长庆知道,顾问团被聚集在卫辉,也不能全怪人家贪图享乐,毕竟这是李鸿章耍弄的一个招数。为了拯救那位被软禁起来的太后,李大人是假借招待,其实是软禁了这些顾问们,隔绝他们与京城联军总部的联系。
可当顾问们的软禁一解除,吴长庆奉了张树声的指令,作为忠义救*代表,请求马尔雅诺夫顾问立即火速催调俄国盟军支援卫辉会战的时候,一见太平红军发动了如此大规模的战役,那位马尔雅诺夫顾问竟然反过头来,张口提出要抽调他当时在卫辉城中的兵马,去援救东线的俄军。在被他坚决的否定之后,马尔雅诺夫气急败坏,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带上整个的顾问团去向不明。
俄国朋友绝不仗义,而作为两军对垒的太平红军,倒是很有可取之处。开始时吴长庆很是感到有些奇怪,这打仗最讲究的是行踪诡秘、不露声色,偏偏这太平红军不同。刨除正面的战场,几乎周边太平红军的每一个大动作,似乎都是有人在有意无意中向卫辉城里传递着。什么开州、滑县被围,濮州、大名府被困,即便是“遥远的”东昌府城聊城被团团包围,乃至禹城、德州方向太平红军大举出击的消息,都能传到他的耳朵里。至于马尔雅诺夫上校所率的顾问团在奔往聊城途中,就变成了太平红军嘴边儿一碟小菜的消息,自然也不会遗漏掉。
早在“蒲津渡事件”一出现,无论是联军总部,还是忠义救*中以李鸿章为首的将领们,都毫无例外地认定,尽管在济南的和谈代表团通过各种手段在竭力争取,但太平天国方面绝对不会把已经到手的蒲津渡还回来。因为,那是通向山西腹地的桥头堡,一旦大战爆发,太平天国方面势必利用掌握在手的蒲津渡,直接进入山西,进而威胁京师。
可现在,通过案头出现的那一份份情报,吴长庆明白了,当初的那些假设简直就都是一派胡言。太平天国方面真正要打击的就是俄国人,其次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忠义救*。不彻底整趴下他们,太平天国方面就绝不会罢手的。
>
仅仅二十三岁就与张树声、潘鼎新、唐殿魁等人并列,跻身于“李家军”四大金刚行列的吴长庆,要说起心理面曾经对太平天国的仇视,在四大金刚之中那是只有张树声能跟他有一比。张树声一门老小父子兄弟七人都命丧太平红军之手,而他呢,照样和太平天国也有着杀父之血海的深仇。
当年赖汉英一光复安徽首府庐州,曾经由优贡(优贡是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中的一种。按清制,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但同治年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被拔选教职的吴长庆之父吴廷香,几乎就和李鸿章父子同时,也在老家庐江县南乡开始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本想籍此千载难逢的天下大乱之际,投笔从戎以谋求更大官场利益的吴廷香“每战必奋勇当先、毫无惧色”。遗憾的是,他的命运实在的不济。在四处临时纠集起来的满清军队反扑庐州的过程中,吴廷香所辖的团练也就仅仅经过两仗,就在庐州城下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不说,吴廷香自身也是战死于阵中。
当时就尾追在威风凛凛的父亲背后,亲眼看着乃父被那颗凌空飞来的炮弹打得已分不清本来面目的吴长庆,哀痛得两只血红的眼睛差点儿没从眼框子里掉出来。他怀抱父亲的尸首,跪地指着庐州城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誓与太平军为敌,绝不共戴天。
当然,随着他的大清军队连战连败,在安徽父仇虽然始终未报,但吴廷香的死却给儿子吴长庆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由于大清朝廷在吴廷香死后曾谕旨赐恤,并赏给了云骑尉的世职,吴长庆不但承袭父荫,还凭借着被广为流传的当年庐州城下他的那一幕精彩表演,在李鸿章的提携下步步高升。
可就是这么一个死心塌地,在加入忠义救*时曾经高举右手,引吭慷慨唱颂要“为了我大清奋斗终生”的吴长庆,却在卫辉这座“孤岛”上一下子却变得含糊起来了。
那位比他大两岁,曾一起发誓要“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的磕头兄弟唐殿魁,英年不幸,早早地却先他而去了。身捷手快,丢掉标统的那身行头混杂在降兵之中,侥幸没被对手辨认出来才免遭一劫的唐殿魁兄弟唐定奎,居然被作为送信的普通降兵,遣来了卫辉城。
其实,连唐定奎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身份早被张宗禹知道了。憋足一口气要彻底打个翻身仗的张宗禹,是揣着明白使糊涂,像面对普通降兵一样,经过一番简洁地教育之后,有意地放了唐定奎。
从唐定奎那里,吴长庆得知唐殿魁死的英勇,重围之中,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掩护兄弟唐定奎逃脱,他在吸引了蜂涌上来的太平红军注意力之后,最后选择了用那把曾经心爱得不得了的俄国造短枪,一枪击穿了自己的脑袋。当吴长庆觉着这位有着丧兄之痛的唐定奎,理应是更加平添对太平天国乱匪之仇恨,也就斗志更该坚定的时候,唐定奎却犹如一只被霜打了的茄子,哀叹起他们唐家就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唐定奎成了独苗,张树声早早地也成了一根独苗,吴长庆呢?他自己也是个独苗。
这场大战才开始多少天啊,想想以前,李鸿章和洋顾问们幻想的有多好,什么只要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就会有一支又一支经过俄国人武装起来的的忠义救*诞生,彻底扭转大清目前的颓势。什么即便打起来也不怕,俄国人拥有强大的预备力量,可以随时解救处于危难之中的朋友们。可实际呢?
实际上是俄国人连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先不要说俄国人的所谓强大的预备力量在哪里,战事一开始,派驻忠义救*的俄国顾问团居然没有一个人在前线,而是都还聚集在卫辉城中花天酒地。当然,吴长庆知道,顾问团被聚集在卫辉,也不能全怪人家贪图享乐,毕竟这是李鸿章耍弄的一个招数。为了拯救那位被软禁起来的太后,李大人是假借招待,其实是软禁了这些顾问们,隔绝他们与京城联军总部的联系。
可当顾问们的软禁一解除,吴长庆奉了张树声的指令,作为忠义救*代表,请求马尔雅诺夫顾问立即火速催调俄国盟军支援卫辉会战的时候,一见太平红军发动了如此大规模的战役,那位马尔雅诺夫顾问竟然反过头来,张口提出要抽调他当时在卫辉城中的兵马,去援救东线的俄军。在被他坚决的否定之后,马尔雅诺夫气急败坏,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带上整个的顾问团去向不明。
俄国朋友绝不仗义,而作为两军对垒的太平红军,倒是很有可取之处。开始时吴长庆很是感到有些奇怪,这打仗最讲究的是行踪诡秘、不露声色,偏偏这太平红军不同。刨除正面的战场,几乎周边太平红军的每一个大动作,似乎都是有人在有意无意中向卫辉城里传递着。什么开州、滑县被围,濮州、大名府被困,即便是“遥远的”东昌府城聊城被团团包围,乃至禹城、德州方向太平红军大举出击的消息,都能传到他的耳朵里。至于马尔雅诺夫上校所率的顾问团在奔往聊城途中,就变成了太平红军嘴边儿一碟小菜的消息,自然也不会遗漏掉。
早在“蒲津渡事件”一出现,无论是联军总部,还是忠义救*中以李鸿章为首的将领们,都毫无例外地认定,尽管在济南的和谈代表团通过各种手段在竭力争取,但太平天国方面绝对不会把已经到手的蒲津渡还回来。因为,那是通向山西腹地的桥头堡,一旦大战爆发,太平天国方面势必利用掌握在手的蒲津渡,直接进入山西,进而威胁京师。
可现在,通过案头出现的那一份份情报,吴长庆明白了,当初的那些假设简直就都是一派胡言。太平天国方面真正要打击的就是俄国人,其次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忠义救*。不彻底整趴下他们,太平天国方面就绝不会罢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