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危险啊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人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又有人说,在各有各的不幸的家庭里,也与家中的女主人大有关系。我不是很清楚人们最终会怎么看我,但是,说说你的母亲也是题中之议。
***晚年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中国,二是发动“文化*革命”。我想,如果日后有历史学家认为,***的一生对国家有一半功劳,一半错误,也许有不少人认同。说实话,***从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二十余年的奋斗成为开国之君,是有不少过人之处的。以我出生的1957年为界,此前的***确实表现出气吞万里如虎的王者风范。就连他在此前写的字,也代表着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最高境界。他的一些文章,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等,确实是经典之作。诠释着他骨子里涌动的:“只要路线正确,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王者气概跃然纸上。我从小受到***思想的熏陶,对中国共*党人尤其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十分推崇。我的体会是:在和平时期,一个人只要思想开拓,愿意适应社会,而又肯于吃苦,那就一定能做到:没有钱,可以有钱;没有物质,可以有物质;没有事业,可以有事业。
人们在评价堪称“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叶剑英时,也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在长征途中立场坚定,在危急之中送了一封信使***和党中央脱离险境,从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辉煌乃至全国胜利的基础;二是1976年运筹帷幄打倒“四人帮”,直接导致***复出,从而挽救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才有了今天中国的逐渐强盛。以至现在的国人无不享受着前人改革开放的成果。叶先生一派儒将风度,时而写写诗,时而练练字,时而陪总理见见外宾,再追溯到他协助***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处理和重庆的协调工作,他对祖国和人民所建立的功绩不可谓不大。但他作为元帅,在具体的军功的计算上,比起解放战争中逐鹿中原、七战七捷的粟裕大将来,好像稍逊一筹。但是,叶剑英的贡献是奠基性的,是关键的,说他尽显诸葛武侯的羽扇纶巾风采,也不为过。
你看,***有天大的胆识,气魄过人;叶剑英有极高的成功率,办事总在点子上,而且是十大元帅中晚景最好的,好像应了一句俗话:“有福之人不用忙”。
平心而论,你母亲也做了很多事。凑巧的是,起码也有两件事值得记取:一是嫁到夏家,成了你的母亲;二是力主举家迁往深圳,并果断地买好车票把我推上开往深圳的客车面试,从而展开了全家及后代在深圳的生存之旅。
当我的脑海里翻检你母亲近三十年在家庭中一幅幅生活画卷时,一个有趣的影像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1982年3月14日(农历壬戍年2月19日),是我和你母亲约定相亲的日子。七时三十分,我吃过早饭正准备到你外公家,一个青色的小鸟从窗户飞进房里,我迅速把窗户关好,邀请几个同事观赏一番。然后,到车站接到爷爷、奶奶一起到了外公家定亲。到了晚上才把小鸟放飞。
一晃近三十年过去了。你母亲有很多优点,譬如:做人很圆滑、不计前嫌,有男人的粗犷、比较大气、不重金钱、有决断力,等等。此外,在应对生活中碰到的黑白两道纠缠时,也曾牛刀小试,初露锋芒,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与沉着,胜过不少须眉。
在品味你母亲优点的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共和国建国初期***总理在日内瓦宴请美国影星卓别林吃北京烤鸭时,卓别林说的“小小缺点”的故事。
据说,当年周总理看到卓别林吃得正香时,便诚恳地问他:“味道怎么样?”
卓别林边吃边点头说:“不错!不错!但就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
卓别林用他那世人熟知的小三角眼斜瞟了***关切的目光,然后慢悠悠地说道:“就是使我不能多吃。”
***会心地笑着,临别时便送给他两个北京烤鸭。
……
话说回来,你母亲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你能说出她的二、三个“小小缺点”来吗?
孩子:我可以与你分享我对人生的缺点作用的研究成果:
第一,人的任何缺点都会在其人生道路上留下痕迹。
第二,当一个人的缺点质量大于其优点的质量时,等待他的将是失败人生。
第三,当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时,他的人生历程处于不规则美(病态美)状态,有可能一生非常辉煌,也有可能一塌糊涂。
第四,在人生进程中有时是人们的优点在发挥主要作用,有时是缺点在发挥主要作用。
第五,人们的“小小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影响其一生的欲说还羞的遗憾,也是后悔的温床。
第六,当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以下“小小缺点”:一是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二是不肯学习和提高自己,三是任性胡为。那么,此人危矣!
孩子!当我把目光注视到你身上的时候,便没有那么轻松了。也不全是因为埋怨你,也许是因为父辈希望你去做事、去创业、去传承夏家一脉,所以显得沉重。诚然,我以长辈通常惯有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看到你准备得不太充分,积累得不太厚实,心里是着急的。你能否分析出:在你身上集中了父亲、母亲的优点多呢,还是缺点多?或者又有哪些是自己特有的缺点,而你准备怎样去克服呢?
当然,你也别太紧张,祖宗在天之灵也不见得对我就非常满意。史料记载,“夏”这个姓氏本身就是辉煌的标志。你想想:如讲官场上的辉煌,我们这些后代怎么能赶得上老祖宗呢?
五、树立“没有最好,只能更好”的思想理念,不要忽视小事,乐于从小事做起,努力把小事做好。要懂得小中有大,大中寓小的道理。
早在2001年,在我写的一篇与你学习有关的文章中就点评过郎平小姐以及她所崇尚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运动员出身的郎平不仅因为她长就被人们赞之为“铁榔头”的拳头,为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建立了奇勋而使国人不能忘怀,就说她那与时俱进的思维也使万千须眉黯然失色。她所崇尚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是她实践的写照。你看她,当运动员行,当教练员更行:在国外,指导那些大大咧咧的外国小姐得心应手;在国内,调教感情细腻的神州姑娘更是驾轻就熟。曾几何时,把“五连冠”后一盘散沙的中国女排硬拉到奥运会银牌的领奖台上。这与她前、后任的中国女排的几个男教头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你看:在悉尼奥运会赛场上的中国女排主教练,不是把两手抱在耷拉着的脑袋上无脸见人吗?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中国男排也曾经有一个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在国外干了一段时间后回来当起国家队主教练,他把运动员闭门造车般训练了一、两年后,就吹起了牛皮说:中国队弄个世界第三不太奇怪。结果带队在亚洲一打,却输给了世界排名十名之后的日本、南韩,这汉子的身份马上就由国家队主教练变为中国的“排坛名宿”。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笑星冯巩、牛群在相声《拍卖》中,把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施拉普纳那光溜溜脑袋上长着的几根头发当作国宝进行“拍卖”。从此,中国足球队就成为国人的一块心病。说来也奇怪,中国队打欧洲、拉美强队输球是合理的,但是出战只有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资源的国家挑选出来的国家队如巴林、卡塔尔、阿曼也难有斩获。数十年来,中国队真的是捧也起不来,打也不成才,钱也烧不活,骂也不理睬。不少高官、市长、企业家在分析自身工作时喜欢把它作为比照物唠叨一番。
人们会问:是十三亿中国人中找不到25个健壮的小伙子吗?不是,生龙活虎的中国人多的是;是缺乏有足球意识的教练吗?不是,外国著名教练进来不少;是球队的生活待遇不好以至没有积极性吗?不是,中国球员是高收入者;是没有时间练球以至技艺不精吗?也不是,已经职业化了;是足球没有“从娃娃抓起”吗?更加不是,送到巴西学球的娃娃现在都当上父亲了!
“哎呀呀,气杀我也!”——京剧里的对白说,不问也罢!
然而,与足球有关的故事自然又让我不得不说出一个外国男子汉的名字——希丁克。从1984年开始到我写这段话时止,此君总是在演绎着他的传奇:他于1984年开始担任埃因霍温队的助理教练,两年后被扶正帅位。此后第一年就率领该队获荷甲冠军,一年后便包揽了荷兰联赛、杯赛、欧洲冠军杯赛冠军,进而实现荷甲三连冠。1998年,他率领荷兰国家队征战法国世界杯,一路过关夺隘挺进四强,虽然在强大的巴西队脚下止步,但是,虽败犹荣,他的功绩仍然受到追捧。2002年,在韩日世界杯上身披韩国队帅服的他,令旗挥处,奇迹立现:杀入四强,实现了韩国乃至亚洲球队历史性的突破。后来,卸下韩国队帅袍的希丁克,又接掌了澳大利亚国家队的帅印,把一群从未在世界杯赛场上赢过一场比赛的“澳洲袋鼠”调教得有板有眼,准备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一展丰采。看样子,新的神奇又要出现了。
有人说,希丁克是“万金油”——哪儿都能用得着他。而我呢,则稍有点个人的感慨:每当在赛场边上看到希丁克那西瓜皮似的老脸,脑海里就会念念有词:“是金子,放在哪儿都会发光。”
话说回来,中国人是聪明的、坚毅的,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尚能奋发图强,用二十年时间的奋斗让世界刮目相看,而长期找不到原因的中国足球队却成了人们用于鞭策自己的最好的思想遗产(作者2010年2月16日插注:2009年年中,也就是本书全本在网上公开发表一年多以后,中国足球圈爆发了震撼力极强的职业地震:圈内包括中国足协高官在内的数百人涉案。从此,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道路以来所涉及的以假、赌、黑为特征的罪恶黑幕被慢慢揭开,直让国人在惊愕之余大开眼界。有趣的是:就在中国足协的头儿刚刚被羁押不久的虎年春节前夕,十余年来一直走着下坡路,早已不是日本、南韩对手的中国男子足球队奉命参加东亚四强赛,竟然以不败战绩夺冠,尤其是三比零完胜韩国人,从而结束了32年逢韩必败的历史,让人们啧啧称奇。)。
通过观察当今体坛人士成败兴衰的各种个案以及随之而来的口水战,我很自然地联想起小时候看电影《南征北战》的感受。在这部以消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为素材的影片里,有一个国军将领在吃了败仗后对懊恼的张军长说:“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共军狡猾。”这也许是真话。一位参加了该战役的国民党退伍老兵看了《南征北战》后对我说:“国军是输了,但没有那么狼狈。”在内战硝烟散去五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共军将领也正面评价国军五大主力的作战能力。但是,当人们在失败后才挖空心思寻找失败的托词,确实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我在开始写本文的时候,传出郎平已被聘请为美国队主教练。我想,不论她能否再次成功,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对郎平的看法上,我和狡猾的美国人有共同语言。有趣的是,郎平当了三个月美国女排主教练后,于2005年七月带队参加世界大奖赛中国杭州站比赛,见到熟悉的中国记者朋友,她无奈地说:“她们都是各大学的学生,只有业余时间参加训练,不像国内。”而到了2005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2005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上,这支美国队痛快淋漓地直落三局3:0把奥运会冠军中国队斩于马下。
有个记者在《跟“师傅”再学点本事》的小标题下写道:“中美之战,师傅胜了徒弟。”——这师傅就是郎平。
人啊,比较显示智慧,结果体现水平。
应该指出,我并不是盲目崇拜论者,我所信奉的理念是“没有最好,只能更好”,我强调“只能”,是竞争的需要,是排他性的、无选择余地的,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意思。深圳有个“玉凤金龙大酒楼”,1995年初,当它投资了3000万元后,还需要500万元才能开业而又筹措无门时,我写了有保留的意见,然后签字贷款给了它500万元。如期开业后生意奇好,当时堪称业界的“深圳最好”,但是经营者天天想着“我是最好”而不再进取,到了2001年就算垮了。
“不可睡懒觉!”——这是龟兔赛跑故事诠释的内涵,我看可以作为家训传承。
你也应该知道,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明史,曾几何时,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英国也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而当年强大的中国、英国,后来都被建国才二、三百年的美国远远地抛在后边,中国还在近代受到不少国家的欺负,人民生灵涂炭。
这个教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的看法是:无论自己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孰强、孰弱,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牢牢记住:“只能更好”,并为更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还有一句在民间流传的话也可为正确的思想理念加以弘扬,它就是:宁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2005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个谈话交流节目,说一个女高级工程师因工厂倒闭、儿子上大学导致家庭拮据而当了保姆,观众既同情她的遭遇,也为她的母爱和豁达的情怀而感动。在我看来,赞扬她是应该的,但她的教训更珍贵:一个人如果在人生道路顺心时缺乏危机意识,不努力继续学习,而且不积极、不主动、不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他就会危机四伏。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人们常常讲的危机意识。你从五、六岁开始,每当听到电视里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会专注的听着,并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也不知道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动过多少回。她不但音韵激悦,催人奋进,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警示,确是对华夏儿孙最好的鞭策和激励。
细节奠定成功,小处铸就伟人。
一个人那怕再有鸿鹄之志,也要从基础做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人是如此,做事业也是如此。你看,刘邦、朱元璋、蒋介石、***,哪个不是如此?当代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也是从打工起步最后功成名就的吗!他信在当上泰国总理后第一次访问刚刚发生9.11事件后的美国,保安人员要求他从酒店的厨房通过,这使他立即联想到年轻时第一次到美国读书在酒店厨房打杂工的情景。从厨房杂工到富商、再到国家总理,他信深有感触地说:“世上任何事情,只要你努力去做没有实现不了的。”
是啊!宋朝的陆游老先生说得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孩子:当你碰到大、小事情要做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把它做好。不要迁就自己:“这一次没关系”。那些嘴上老是挂着“没关系”、“无所谓”的人,还不见得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心中老是想着这也没关系、那也无所谓,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无所作为之辈。
乐于从小事做起,乐于把小事做好。
有一则故事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因为重庆地方太小,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卫生环境自然很差,时任国民党中常委的书法家于佑任先生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告示贴在街上,有个有心人看到是于老的墨宝,便小心翼翼的撕下来,拿到家里把每一个字剪开,重新裱成“小处不可随便”而珍藏起来,数十年后成为一段佳话。孩子:在社会上,由于一句话的得与失、一件小事影响整个人生进程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有的公司聘用员工喜欢看小事。为什么呢?因为在大的方面,人们都很注意,都包装得很好,实际上用包装掩盖了真我。但在一些小事上体现出的个人秉性就是真我的表现。所以,你既然是一个好人,你就要在大、小事情上一样重视,做到表里如一、大小如一。
事实上,注意小事,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古人不是说了吗:“一点水可以见太阳”,又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六、要注意把握现实与理想、梦想、幻想的分寸,牢牢掌握事业成功的临界点。
什么叫临界点呢?就是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实现条件。我认为,它是应用和管理领域的绝妙应用软件。人们通常说的“分寸”、“恰到好处”等词汇也许可以作它的注释。
在实践中,上至国家管理下至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临界理论的大小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就说做菜吧:清蒸鲈鱼,烹饪时间多了一分钟——老了,少了一分钟——不熟。把握在熟与不熟之间的临界点上出锅——刚熟。若请三人一尝——张三说:“真甜。”李四说:“真香。”王大麻子说:“真嫩!简直就是美的享受。”再譬如人们说话吧:说多了,“罗嗦”;不说呢,“怎么哑了?”只有当你与人说话在时间、场合、数量、态度等方面都做得恰到好处时,听的人的感觉才会舒服。在经商方面,说话是否适度更是自己能否达至目的的前提。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可以不知道临界理论的名称或概念,但不可以不懂得运用临界理论。假如真有这样的人,那他一定无法自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了。
现在,我用你比较熟悉的数学概念来说说“现实”、“理想”、“梦想”、“幻想”等问题:“现实”是一个点,从这个点可以分别划出三条线连接“理想”、“梦想”、“幻想”,而确定这三条线中哪条长、哪条短,就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拿我来说吧:我的“理想”是想当作家。我年轻时想,作家是一个多么崇高的职业,曹雪芹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代人如痴如醉,流传至今。而那些达官贵人则没有这么好运,正如他借书中人物之口说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是啊!现在只有他当年勒紧裤带写的书还在。然而,“现实”是:我老是写小说、散文、诗歌都没有市场,也混不到饭来吃。这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这个“理想”不适合我,我唯有选择回头。正因为如此,这人哪,一说现实便使得我这一生中到现在还没有去过北京,所写的小说、散文就更不用说了;但我的论文、文章、报告早已越过长江、黄河而到了北京,有的还进了人民大会堂等大雅之堂。
讲到“梦想”,我可能更幸运一点。早在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时,村里那些老叔公们就说我:“不会在村里呆很久的,你看看他的眼睛发出的蓝光,就知道是一个官坯子”。
听了这话,我除了努力劳动以外,也梦想着走出村门。1976年,当我到县党校参加武装干部训练,看到包括你母亲在内的果林场的“上山下乡知青”时,我想着日后要比他们更有模样地来到这里看看。果真,四年后的1980年,已经成为国家干部的我又来到这果林场,该场场长主动陪着我们采摘他们栽种的水果。
说得更早一点,我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曾经坐客车从大柘→石正的公路上走,闻到车上散发的汽油味、看到一路的青山绿水,我突发奇想:如果有朝一日我也是这样坐车出去,然后“少小离家老大回”般坐车回来看看这些山水多好啊!果然,1978年春,我就是以这条路为起点坐车到了广州成为国家干部;1992年春,我又从这条路出发到了深圳,开始了二次创业。三年后的1995年8月18日,当我开着自己的全新丰田轿车,奔驰在新建的205、206国道上,到达家乡地界看着那袅袅炊烟时,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
我还有一个“梦想”值得一提:1991年1月21日至2月11日,我和你及你母亲因故到广州,住在县里买在广州沙河的套房里。以当时广州的房价看,那套90平方米的房子大至四万元能买到。我走在沙河云山大酒店旁的街道上,心里在思考:在大城市里能买两套房子多好啊!(发这个梦的时候,家里也算是万元户了),四年后的1995年,我们家花了比广州多十几倍的价格,在深圳购买了两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
还有一件更离奇的事也说给你听:1987年10月,全家回到村里为爷爷落土建墓。10月15日晚上9时20分,举行爷爷骨灰金缸入土仪式。11时余,大家回到家时有一条不小的蛇走进了自家的房里,大家忙碌了一阵也没有打着。第二天又到重新安葬大姑夏萍遗骨的紫云洞山上察看,据当时办事的叔公说:“阿萍落土的时候正好水口村的哑巴经过,嘴上‘哇哇哇’说个不停,说是‘万户’啊?”满屋的人都笑了。当晚,侄子跟我谈起稀土生意的事。此后,不到半年,凭着乡亲对我的信赖,我只花了三、四个晚上的时间帮乡亲销售稀土,便很正当的成了当时人们十分羡慕的“万元户”。
你可能看到我说的“梦想”,好像不经意间就成为“现实”了。是的,这是因为有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线条比较短,并且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收缩,以扩大其实现的客观必然性。一旦它们两者的点(临界点)融合在一起时立即把握住,这样便成功了。
然而,假如你看了我的日记,你会发现:我在官场上和工作上的经历却是一波三折的:
1980年国家提倡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而我正是这种“四化”干部,没有转正就被组织上确定为领导干部“第三梯队”而加以培养,这也招至了许多异样目光。就说专业职务评定吧,1981年我刚转为正式国家干部就被评为经济员,1987年8月22日,我被中国工商银行××分行评定为经济师。当时,由××分行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昌签署并加盖分行公章的评审结论是:“夏天同志大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八年。该同志具有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和办法;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提出重要意见;具有较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评委会从七个方面进行评审考核,评分为七十五点五分,评定夏天同志具备经济师任职资格。”
奇怪的是,到了1988年4月20日在评审表备注栏上加了这样一段话:“根据省行……会议精神,对……青年干部,要从严掌握的原则,经地分行中级评委会复议,确认夏天同志具备助理经济师任职资格。”
且不说我主管县银行信贷工作后所处理的、被省分行信贷处对县政府负责人据以赞誉为“过硬信贷队伍”的“××县五级电站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也不说受命于××分行行长而写的被省银行和××分行领导津津乐道的秘密文件《关于我县稀土开发情况》等对广东省金融系统和广东经济的贡献,单说我以助师职称来到深圳,而深圳特区总公司却以三总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的作用在挖掘我的潜能。每当单位作项目研究、边际贡献分析等重要决策时,无论有多少中、高级职称人员参与,总是把我推到核心地位,我的书面意见一般就是单位的正式结论。重返金融部门后也是如此,1998年春,深圳市民银行主动把《高级经济师呈批表》送到我的办公室,一再叮嘱我抓紧呈报。
你看,在两地对待人才的人文观念上,一边是尽量的压一压,反正一样干活,无伤大雅;另一边是用... -->>
有人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又有人说,在各有各的不幸的家庭里,也与家中的女主人大有关系。我不是很清楚人们最终会怎么看我,但是,说说你的母亲也是题中之议。
***晚年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中国,二是发动“文化*革命”。我想,如果日后有历史学家认为,***的一生对国家有一半功劳,一半错误,也许有不少人认同。说实话,***从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二十余年的奋斗成为开国之君,是有不少过人之处的。以我出生的1957年为界,此前的***确实表现出气吞万里如虎的王者风范。就连他在此前写的字,也代表着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最高境界。他的一些文章,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等,确实是经典之作。诠释着他骨子里涌动的:“只要路线正确,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王者气概跃然纸上。我从小受到***思想的熏陶,对中国共*党人尤其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们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十分推崇。我的体会是:在和平时期,一个人只要思想开拓,愿意适应社会,而又肯于吃苦,那就一定能做到:没有钱,可以有钱;没有物质,可以有物质;没有事业,可以有事业。
人们在评价堪称“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叶剑英时,也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在长征途中立场坚定,在危急之中送了一封信使***和党中央脱离险境,从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辉煌乃至全国胜利的基础;二是1976年运筹帷幄打倒“四人帮”,直接导致***复出,从而挽救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才有了今天中国的逐渐强盛。以至现在的国人无不享受着前人改革开放的成果。叶先生一派儒将风度,时而写写诗,时而练练字,时而陪总理见见外宾,再追溯到他协助***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处理和重庆的协调工作,他对祖国和人民所建立的功绩不可谓不大。但他作为元帅,在具体的军功的计算上,比起解放战争中逐鹿中原、七战七捷的粟裕大将来,好像稍逊一筹。但是,叶剑英的贡献是奠基性的,是关键的,说他尽显诸葛武侯的羽扇纶巾风采,也不为过。
你看,***有天大的胆识,气魄过人;叶剑英有极高的成功率,办事总在点子上,而且是十大元帅中晚景最好的,好像应了一句俗话:“有福之人不用忙”。
平心而论,你母亲也做了很多事。凑巧的是,起码也有两件事值得记取:一是嫁到夏家,成了你的母亲;二是力主举家迁往深圳,并果断地买好车票把我推上开往深圳的客车面试,从而展开了全家及后代在深圳的生存之旅。
当我的脑海里翻检你母亲近三十年在家庭中一幅幅生活画卷时,一个有趣的影像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1982年3月14日(农历壬戍年2月19日),是我和你母亲约定相亲的日子。七时三十分,我吃过早饭正准备到你外公家,一个青色的小鸟从窗户飞进房里,我迅速把窗户关好,邀请几个同事观赏一番。然后,到车站接到爷爷、奶奶一起到了外公家定亲。到了晚上才把小鸟放飞。
一晃近三十年过去了。你母亲有很多优点,譬如:做人很圆滑、不计前嫌,有男人的粗犷、比较大气、不重金钱、有决断力,等等。此外,在应对生活中碰到的黑白两道纠缠时,也曾牛刀小试,初露锋芒,表现出少有的冷静与沉着,胜过不少须眉。
在品味你母亲优点的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共和国建国初期***总理在日内瓦宴请美国影星卓别林吃北京烤鸭时,卓别林说的“小小缺点”的故事。
据说,当年周总理看到卓别林吃得正香时,便诚恳地问他:“味道怎么样?”
卓别林边吃边点头说:“不错!不错!但就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
卓别林用他那世人熟知的小三角眼斜瞟了***关切的目光,然后慢悠悠地说道:“就是使我不能多吃。”
***会心地笑着,临别时便送给他两个北京烤鸭。
……
话说回来,你母亲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你能说出她的二、三个“小小缺点”来吗?
孩子:我可以与你分享我对人生的缺点作用的研究成果:
第一,人的任何缺点都会在其人生道路上留下痕迹。
第二,当一个人的缺点质量大于其优点的质量时,等待他的将是失败人生。
第三,当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时,他的人生历程处于不规则美(病态美)状态,有可能一生非常辉煌,也有可能一塌糊涂。
第四,在人生进程中有时是人们的优点在发挥主要作用,有时是缺点在发挥主要作用。
第五,人们的“小小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影响其一生的欲说还羞的遗憾,也是后悔的温床。
第六,当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以下“小小缺点”:一是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二是不肯学习和提高自己,三是任性胡为。那么,此人危矣!
孩子!当我把目光注视到你身上的时候,便没有那么轻松了。也不全是因为埋怨你,也许是因为父辈希望你去做事、去创业、去传承夏家一脉,所以显得沉重。诚然,我以长辈通常惯有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看到你准备得不太充分,积累得不太厚实,心里是着急的。你能否分析出:在你身上集中了父亲、母亲的优点多呢,还是缺点多?或者又有哪些是自己特有的缺点,而你准备怎样去克服呢?
当然,你也别太紧张,祖宗在天之灵也不见得对我就非常满意。史料记载,“夏”这个姓氏本身就是辉煌的标志。你想想:如讲官场上的辉煌,我们这些后代怎么能赶得上老祖宗呢?
五、树立“没有最好,只能更好”的思想理念,不要忽视小事,乐于从小事做起,努力把小事做好。要懂得小中有大,大中寓小的道理。
早在2001年,在我写的一篇与你学习有关的文章中就点评过郎平小姐以及她所崇尚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运动员出身的郎平不仅因为她长就被人们赞之为“铁榔头”的拳头,为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建立了奇勋而使国人不能忘怀,就说她那与时俱进的思维也使万千须眉黯然失色。她所崇尚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是她实践的写照。你看她,当运动员行,当教练员更行:在国外,指导那些大大咧咧的外国小姐得心应手;在国内,调教感情细腻的神州姑娘更是驾轻就熟。曾几何时,把“五连冠”后一盘散沙的中国女排硬拉到奥运会银牌的领奖台上。这与她前、后任的中国女排的几个男教头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你看:在悉尼奥运会赛场上的中国女排主教练,不是把两手抱在耷拉着的脑袋上无脸见人吗?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中国男排也曾经有一个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在国外干了一段时间后回来当起国家队主教练,他把运动员闭门造车般训练了一、两年后,就吹起了牛皮说:中国队弄个世界第三不太奇怪。结果带队在亚洲一打,却输给了世界排名十名之后的日本、南韩,这汉子的身份马上就由国家队主教练变为中国的“排坛名宿”。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笑星冯巩、牛群在相声《拍卖》中,把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施拉普纳那光溜溜脑袋上长着的几根头发当作国宝进行“拍卖”。从此,中国足球队就成为国人的一块心病。说来也奇怪,中国队打欧洲、拉美强队输球是合理的,但是出战只有几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资源的国家挑选出来的国家队如巴林、卡塔尔、阿曼也难有斩获。数十年来,中国队真的是捧也起不来,打也不成才,钱也烧不活,骂也不理睬。不少高官、市长、企业家在分析自身工作时喜欢把它作为比照物唠叨一番。
人们会问:是十三亿中国人中找不到25个健壮的小伙子吗?不是,生龙活虎的中国人多的是;是缺乏有足球意识的教练吗?不是,外国著名教练进来不少;是球队的生活待遇不好以至没有积极性吗?不是,中国球员是高收入者;是没有时间练球以至技艺不精吗?也不是,已经职业化了;是足球没有“从娃娃抓起”吗?更加不是,送到巴西学球的娃娃现在都当上父亲了!
“哎呀呀,气杀我也!”——京剧里的对白说,不问也罢!
然而,与足球有关的故事自然又让我不得不说出一个外国男子汉的名字——希丁克。从1984年开始到我写这段话时止,此君总是在演绎着他的传奇:他于1984年开始担任埃因霍温队的助理教练,两年后被扶正帅位。此后第一年就率领该队获荷甲冠军,一年后便包揽了荷兰联赛、杯赛、欧洲冠军杯赛冠军,进而实现荷甲三连冠。1998年,他率领荷兰国家队征战法国世界杯,一路过关夺隘挺进四强,虽然在强大的巴西队脚下止步,但是,虽败犹荣,他的功绩仍然受到追捧。2002年,在韩日世界杯上身披韩国队帅服的他,令旗挥处,奇迹立现:杀入四强,实现了韩国乃至亚洲球队历史性的突破。后来,卸下韩国队帅袍的希丁克,又接掌了澳大利亚国家队的帅印,把一群从未在世界杯赛场上赢过一场比赛的“澳洲袋鼠”调教得有板有眼,准备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一展丰采。看样子,新的神奇又要出现了。
有人说,希丁克是“万金油”——哪儿都能用得着他。而我呢,则稍有点个人的感慨:每当在赛场边上看到希丁克那西瓜皮似的老脸,脑海里就会念念有词:“是金子,放在哪儿都会发光。”
话说回来,中国人是聪明的、坚毅的,在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尚能奋发图强,用二十年时间的奋斗让世界刮目相看,而长期找不到原因的中国足球队却成了人们用于鞭策自己的最好的思想遗产(作者2010年2月16日插注:2009年年中,也就是本书全本在网上公开发表一年多以后,中国足球圈爆发了震撼力极强的职业地震:圈内包括中国足协高官在内的数百人涉案。从此,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道路以来所涉及的以假、赌、黑为特征的罪恶黑幕被慢慢揭开,直让国人在惊愕之余大开眼界。有趣的是:就在中国足协的头儿刚刚被羁押不久的虎年春节前夕,十余年来一直走着下坡路,早已不是日本、南韩对手的中国男子足球队奉命参加东亚四强赛,竟然以不败战绩夺冠,尤其是三比零完胜韩国人,从而结束了32年逢韩必败的历史,让人们啧啧称奇。)。
通过观察当今体坛人士成败兴衰的各种个案以及随之而来的口水战,我很自然地联想起小时候看电影《南征北战》的感受。在这部以消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为素材的影片里,有一个国军将领在吃了败仗后对懊恼的张军长说:“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共军狡猾。”这也许是真话。一位参加了该战役的国民党退伍老兵看了《南征北战》后对我说:“国军是输了,但没有那么狼狈。”在内战硝烟散去五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共军将领也正面评价国军五大主力的作战能力。但是,当人们在失败后才挖空心思寻找失败的托词,确实是人生莫大的悲哀。
我在开始写本文的时候,传出郎平已被聘请为美国队主教练。我想,不论她能否再次成功,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对郎平的看法上,我和狡猾的美国人有共同语言。有趣的是,郎平当了三个月美国女排主教练后,于2005年七月带队参加世界大奖赛中国杭州站比赛,见到熟悉的中国记者朋友,她无奈地说:“她们都是各大学的学生,只有业余时间参加训练,不像国内。”而到了2005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2005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上,这支美国队痛快淋漓地直落三局3:0把奥运会冠军中国队斩于马下。
有个记者在《跟“师傅”再学点本事》的小标题下写道:“中美之战,师傅胜了徒弟。”——这师傅就是郎平。
人啊,比较显示智慧,结果体现水平。
应该指出,我并不是盲目崇拜论者,我所信奉的理念是“没有最好,只能更好”,我强调“只能”,是竞争的需要,是排他性的、无选择余地的,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意思。深圳有个“玉凤金龙大酒楼”,1995年初,当它投资了3000万元后,还需要500万元才能开业而又筹措无门时,我写了有保留的意见,然后签字贷款给了它500万元。如期开业后生意奇好,当时堪称业界的“深圳最好”,但是经营者天天想着“我是最好”而不再进取,到了2001年就算垮了。
“不可睡懒觉!”——这是龟兔赛跑故事诠释的内涵,我看可以作为家训传承。
你也应该知道,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明史,曾几何时,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英国也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而当年强大的中国、英国,后来都被建国才二、三百年的美国远远地抛在后边,中国还在近代受到不少国家的欺负,人民生灵涂炭。
这个教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的看法是:无论自己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孰强、孰弱,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牢牢记住:“只能更好”,并为更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还有一句在民间流传的话也可为正确的思想理念加以弘扬,它就是:宁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2005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个谈话交流节目,说一个女高级工程师因工厂倒闭、儿子上大学导致家庭拮据而当了保姆,观众既同情她的遭遇,也为她的母爱和豁达的情怀而感动。在我看来,赞扬她是应该的,但她的教训更珍贵:一个人如果在人生道路顺心时缺乏危机意识,不努力继续学习,而且不积极、不主动、不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他就会危机四伏。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人们常常讲的危机意识。你从五、六岁开始,每当听到电视里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会专注的听着,并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也不知道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动过多少回。她不但音韵激悦,催人奋进,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警示,确是对华夏儿孙最好的鞭策和激励。
细节奠定成功,小处铸就伟人。
一个人那怕再有鸿鹄之志,也要从基础做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人是如此,做事业也是如此。你看,刘邦、朱元璋、蒋介石、***,哪个不是如此?当代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也是从打工起步最后功成名就的吗!他信在当上泰国总理后第一次访问刚刚发生9.11事件后的美国,保安人员要求他从酒店的厨房通过,这使他立即联想到年轻时第一次到美国读书在酒店厨房打杂工的情景。从厨房杂工到富商、再到国家总理,他信深有感触地说:“世上任何事情,只要你努力去做没有实现不了的。”
是啊!宋朝的陆游老先生说得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孩子:当你碰到大、小事情要做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把它做好。不要迁就自己:“这一次没关系”。那些嘴上老是挂着“没关系”、“无所谓”的人,还不见得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心中老是想着这也没关系、那也无所谓,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无所作为之辈。
乐于从小事做起,乐于把小事做好。
有一则故事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因为重庆地方太小,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卫生环境自然很差,时任国民党中常委的书法家于佑任先生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告示贴在街上,有个有心人看到是于老的墨宝,便小心翼翼的撕下来,拿到家里把每一个字剪开,重新裱成“小处不可随便”而珍藏起来,数十年后成为一段佳话。孩子:在社会上,由于一句话的得与失、一件小事影响整个人生进程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有的公司聘用员工喜欢看小事。为什么呢?因为在大的方面,人们都很注意,都包装得很好,实际上用包装掩盖了真我。但在一些小事上体现出的个人秉性就是真我的表现。所以,你既然是一个好人,你就要在大、小事情上一样重视,做到表里如一、大小如一。
事实上,注意小事,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古人不是说了吗:“一点水可以见太阳”,又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六、要注意把握现实与理想、梦想、幻想的分寸,牢牢掌握事业成功的临界点。
什么叫临界点呢?就是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实现条件。我认为,它是应用和管理领域的绝妙应用软件。人们通常说的“分寸”、“恰到好处”等词汇也许可以作它的注释。
在实践中,上至国家管理下至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临界理论的大小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就说做菜吧:清蒸鲈鱼,烹饪时间多了一分钟——老了,少了一分钟——不熟。把握在熟与不熟之间的临界点上出锅——刚熟。若请三人一尝——张三说:“真甜。”李四说:“真香。”王大麻子说:“真嫩!简直就是美的享受。”再譬如人们说话吧:说多了,“罗嗦”;不说呢,“怎么哑了?”只有当你与人说话在时间、场合、数量、态度等方面都做得恰到好处时,听的人的感觉才会舒服。在经商方面,说话是否适度更是自己能否达至目的的前提。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可以不知道临界理论的名称或概念,但不可以不懂得运用临界理论。假如真有这样的人,那他一定无法自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了。
现在,我用你比较熟悉的数学概念来说说“现实”、“理想”、“梦想”、“幻想”等问题:“现实”是一个点,从这个点可以分别划出三条线连接“理想”、“梦想”、“幻想”,而确定这三条线中哪条长、哪条短,就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拿我来说吧:我的“理想”是想当作家。我年轻时想,作家是一个多么崇高的职业,曹雪芹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代人如痴如醉,流传至今。而那些达官贵人则没有这么好运,正如他借书中人物之口说的: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是啊!现在只有他当年勒紧裤带写的书还在。然而,“现实”是:我老是写小说、散文、诗歌都没有市场,也混不到饭来吃。这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这个“理想”不适合我,我唯有选择回头。正因为如此,这人哪,一说现实便使得我这一生中到现在还没有去过北京,所写的小说、散文就更不用说了;但我的论文、文章、报告早已越过长江、黄河而到了北京,有的还进了人民大会堂等大雅之堂。
讲到“梦想”,我可能更幸运一点。早在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时,村里那些老叔公们就说我:“不会在村里呆很久的,你看看他的眼睛发出的蓝光,就知道是一个官坯子”。
听了这话,我除了努力劳动以外,也梦想着走出村门。1976年,当我到县党校参加武装干部训练,看到包括你母亲在内的果林场的“上山下乡知青”时,我想着日后要比他们更有模样地来到这里看看。果真,四年后的1980年,已经成为国家干部的我又来到这果林场,该场场长主动陪着我们采摘他们栽种的水果。
说得更早一点,我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曾经坐客车从大柘→石正的公路上走,闻到车上散发的汽油味、看到一路的青山绿水,我突发奇想:如果有朝一日我也是这样坐车出去,然后“少小离家老大回”般坐车回来看看这些山水多好啊!果然,1978年春,我就是以这条路为起点坐车到了广州成为国家干部;1992年春,我又从这条路出发到了深圳,开始了二次创业。三年后的1995年8月18日,当我开着自己的全新丰田轿车,奔驰在新建的205、206国道上,到达家乡地界看着那袅袅炊烟时,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
我还有一个“梦想”值得一提:1991年1月21日至2月11日,我和你及你母亲因故到广州,住在县里买在广州沙河的套房里。以当时广州的房价看,那套90平方米的房子大至四万元能买到。我走在沙河云山大酒店旁的街道上,心里在思考:在大城市里能买两套房子多好啊!(发这个梦的时候,家里也算是万元户了),四年后的1995年,我们家花了比广州多十几倍的价格,在深圳购买了两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
还有一件更离奇的事也说给你听:1987年10月,全家回到村里为爷爷落土建墓。10月15日晚上9时20分,举行爷爷骨灰金缸入土仪式。11时余,大家回到家时有一条不小的蛇走进了自家的房里,大家忙碌了一阵也没有打着。第二天又到重新安葬大姑夏萍遗骨的紫云洞山上察看,据当时办事的叔公说:“阿萍落土的时候正好水口村的哑巴经过,嘴上‘哇哇哇’说个不停,说是‘万户’啊?”满屋的人都笑了。当晚,侄子跟我谈起稀土生意的事。此后,不到半年,凭着乡亲对我的信赖,我只花了三、四个晚上的时间帮乡亲销售稀土,便很正当的成了当时人们十分羡慕的“万元户”。
你可能看到我说的“梦想”,好像不经意间就成为“现实”了。是的,这是因为有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线条比较短,并且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收缩,以扩大其实现的客观必然性。一旦它们两者的点(临界点)融合在一起时立即把握住,这样便成功了。
然而,假如你看了我的日记,你会发现:我在官场上和工作上的经历却是一波三折的:
1980年国家提倡干部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而我正是这种“四化”干部,没有转正就被组织上确定为领导干部“第三梯队”而加以培养,这也招至了许多异样目光。就说专业职务评定吧,1981年我刚转为正式国家干部就被评为经济员,1987年8月22日,我被中国工商银行××分行评定为经济师。当时,由××分行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罗昌签署并加盖分行公章的评审结论是:“夏天同志大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八年。该同志具有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和办法;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提出重要意见;具有较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评委会从七个方面进行评审考核,评分为七十五点五分,评定夏天同志具备经济师任职资格。”
奇怪的是,到了1988年4月20日在评审表备注栏上加了这样一段话:“根据省行……会议精神,对……青年干部,要从严掌握的原则,经地分行中级评委会复议,确认夏天同志具备助理经济师任职资格。”
且不说我主管县银行信贷工作后所处理的、被省分行信贷处对县政府负责人据以赞誉为“过硬信贷队伍”的“××县五级电站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也不说受命于××分行行长而写的被省银行和××分行领导津津乐道的秘密文件《关于我县稀土开发情况》等对广东省金融系统和广东经济的贡献,单说我以助师职称来到深圳,而深圳特区总公司却以三总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的作用在挖掘我的潜能。每当单位作项目研究、边际贡献分析等重要决策时,无论有多少中、高级职称人员参与,总是把我推到核心地位,我的书面意见一般就是单位的正式结论。重返金融部门后也是如此,1998年春,深圳市民银行主动把《高级经济师呈批表》送到我的办公室,一再叮嘱我抓紧呈报。
你看,在两地对待人才的人文观念上,一边是尽量的压一压,反正一样干活,无伤大雅;另一边是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