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中华之帝国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处于两者之间以维护三皇同盟。三皇同盟没有针对任何国家但却又针对任何国家。除了巴尔干问题外德国希望借三皇同盟震慑法国,俄国希望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航线重建黑海舰队明显和英国做对,除此这外三皇同盟里还有一条隐隐针对中国,就是俄国如果和非欧陆国家开战德国和奥匈允许中立或给予支持。
-------------------------------------------------------------------------1873年第二大的事情就是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了这也是曾国藩忙的焦头烂额的原因了。这次的经济危机对帝国的直接影响不大但间接影响不小。主要原因是帝国商人对金融市场的冷淡和实业发展的积极,中国传统商人都基本停留在生产商品出售的阶段,对金融市场的*作都是几大财团的人,尤其是这次更是皇家财团带着帝国各大财团做空股市买空卖空给这次经济危机以及强有力的援助。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源于5月9日维也纳的债券交易,24小时内股票贬值了几亿盾;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瘫痪和有价证券交易中止。维也纳的交易所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欧洲各国停止对美国的资本输出,导致美国纽约银行不再对铁路公司和工业界拨款,于是在9月18日,随着拥有北太平洋铁路大量债券的泽依-库克金融公司宣告破产,一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全面爆发。
自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危机。但与以往各次危机比较,1873年的危机“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的强烈程度来说”,却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所经历过的危机中“最大的一次”。
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往危机过程中,遭受重创的主要是轻工业。例如在英国,棉纺织业曾经是前4次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和部门。1873年危机虽然最初表现为交易所混乱和信用危机,但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过剩却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无论是最先爆发危机的美国和德国,还是后来的英国,重工业在这一次经济周期的高涨和危机阶段都处于中心地位。危机期间,美国纺织业的生产只缩减了18-20%;德国1875年的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0%,1876年情况又趋于好转,各棉纺织厂消费的棉花甚至高于危机前的繁荣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73、1874年仍在继续发展,生产量和出口量都没有下降。
这场经济危机真正让帝国损失惨重的还是海外的资本投资,即使有央行的调控和预警,还是有一部分大资本家在美国和德国的资本市场损失惨重。前者是世界资本市场的自由地后者是帝国扶持的小弟,这两处是很多中国资本家前往的地方。还好损失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至于让那些商人跳楼什么的,不过国外跳楼的人就多了。
这场经济危机对于帝国这样大的国家其实不会有多大的冲击,反而帝国的工厂可以从这次重工业的生产过剩中从欧洲美国获得更多的工业机械用于工厂的扩建和生产扩大,至于生产的商品完全不用担心市场销售毕竟现在的帝国本土是一个拥有近7亿人口(加上东瀛省的人口)的市场,另外帝国还有更庞大的殖民地市场。
就在曾国藩担心德国商品会大量涌入帝国殖民地从而对帝国殖民地市场造成冲击时(注:中国和德国在开罗会议上有协定允许德国低价购买中国殖民地的原料和允许德国商品以低关说进入帝国殖民地销售,至于本土市场虽然帝国政府承诺中国市场全面开放但关税和高额的运费让很多欧美商品止步,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其实是高关税下的开放),南太平洋却爆发了一场硝石战争。
...
...
处于两者之间以维护三皇同盟。三皇同盟没有针对任何国家但却又针对任何国家。除了巴尔干问题外德国希望借三皇同盟震慑法国,俄国希望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航线重建黑海舰队明显和英国做对,除此这外三皇同盟里还有一条隐隐针对中国,就是俄国如果和非欧陆国家开战德国和奥匈允许中立或给予支持。
-------------------------------------------------------------------------1873年第二大的事情就是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了这也是曾国藩忙的焦头烂额的原因了。这次的经济危机对帝国的直接影响不大但间接影响不小。主要原因是帝国商人对金融市场的冷淡和实业发展的积极,中国传统商人都基本停留在生产商品出售的阶段,对金融市场的*作都是几大财团的人,尤其是这次更是皇家财团带着帝国各大财团做空股市买空卖空给这次经济危机以及强有力的援助。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源于5月9日维也纳的债券交易,24小时内股票贬值了几亿盾;接踵而至的,是信用全面瘫痪和有价证券交易中止。维也纳的交易所危机很快蔓延到欧洲的其他交易所。由欧洲各国停止对美国的资本输出,导致美国纽约银行不再对铁路公司和工业界拨款,于是在9月18日,随着拥有北太平洋铁路大量债券的泽依-库克金融公司宣告破产,一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全面爆发。
自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危机。但与以往各次危机比较,1873年的危机“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的强烈程度来说”,却是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所经历过的危机中“最大的一次”。
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往危机过程中,遭受重创的主要是轻工业。例如在英国,棉纺织业曾经是前4次危机的主要发源地和部门。1873年危机虽然最初表现为交易所混乱和信用危机,但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过剩却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无论是最先爆发危机的美国和德国,还是后来的英国,重工业在这一次经济周期的高涨和危机阶段都处于中心地位。危机期间,美国纺织业的生产只缩减了18-20%;德国1875年的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0%,1876年情况又趋于好转,各棉纺织厂消费的棉花甚至高于危机前的繁荣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73、1874年仍在继续发展,生产量和出口量都没有下降。
这场经济危机真正让帝国损失惨重的还是海外的资本投资,即使有央行的调控和预警,还是有一部分大资本家在美国和德国的资本市场损失惨重。前者是世界资本市场的自由地后者是帝国扶持的小弟,这两处是很多中国资本家前往的地方。还好损失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至于让那些商人跳楼什么的,不过国外跳楼的人就多了。
这场经济危机对于帝国这样大的国家其实不会有多大的冲击,反而帝国的工厂可以从这次重工业的生产过剩中从欧洲美国获得更多的工业机械用于工厂的扩建和生产扩大,至于生产的商品完全不用担心市场销售毕竟现在的帝国本土是一个拥有近7亿人口(加上东瀛省的人口)的市场,另外帝国还有更庞大的殖民地市场。
就在曾国藩担心德国商品会大量涌入帝国殖民地从而对帝国殖民地市场造成冲击时(注:中国和德国在开罗会议上有协定允许德国低价购买中国殖民地的原料和允许德国商品以低关说进入帝国殖民地销售,至于本土市场虽然帝国政府承诺中国市场全面开放但关税和高额的运费让很多欧美商品止步,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其实是高关税下的开放),南太平洋却爆发了一场硝石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