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大明保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兵工厂是流贼保安军对生产武器的作坊的称呼,就类似于朝庭的兵仗局什么的。”这些日子里张绍堂一直在研究保安军,对保安军内部一些组织机构也有所了解。“兵工厂”这个词不断的进入他的耳中,据说保安军精良的武器和犀利的火器都是兵工厂生产的,所以张绍堂对兵工厂的印象很深,以至于有了建立起自己的兵工厂的想法。
“那样能行吗?”对于生产武器什么的洪承畴并不十分懂,他也没认为为将者需要懂这些东西。
“一定能行的,流贼在穷山恶水间,许多人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那么犀利的火器,我们可征调整个三边地区的工匠组成兵工厂,肯定能造出比他们更好的。另外我们还可以请圣上调拨军器局、火药局的工匠过来,这要比直接向圣上要银子容易的多。”
张绍堂对于当今皇上对银子的热爱有时确实难以理解。
“为什么不继续叫兵器局、兵仗局,非得叫什么兵工厂?”洪承畴还在纠结于这个奇怪的名字。
“这个必须得叫工厂,工厂就是工匠制造器物的地方,如果还是开办兵器局,朝庭必然要派官员过来管理,只不过将京师的那一套搬到山西来了,到时生产出来的东西照样不能用。我们要改换个名义让朝庭不能向兵工厂插手,再派得力的人去管理,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也比朝庭运来的要好。”张绍堂这些年在官场上行走,自己没当过官,可接触的官场阴暗面更多,他已对大明朝的官员完全失望了,什么事只要有他们插手肯定会办砸。
“如此甚好,你想想措辞,写一封奏折,我送上去,我想此事能成。”洪承畴被张绍堂完全说动了,他管着三边地区,如果集中各省工匠的力量加上自己人的管理肯定能生产出好的武器来。所以他一事不烦二主,直接让张绍堂起草奏折。
张绍堂也不推辞,这些天他一直在考虑此事,对于奏折要怎么写早已了然于胸。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写出了草稿,拿来给洪承畴看。
洪承畴一看这奏折还真是按照崇祯皇帝的胃口写的,奏折上首先说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三边地区决定动员管辖区内的商户为三边的军队服务,征调商户有工匠场地建立三边兵工厂,朝庭只需将原先拨付给军器局、兵仗局的银子转给商户三边地区的武器就由这些兵工厂统一生产,就不用在京师生产再长途运送到三边地区了。为保证武器的质量请皇帝在京师军器局中选调一千名工匠到山西指导武器的生产。武器的质量关系到将士的生命,绝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武器进入三边地区。
洪承畴看后十分满意,没作任何更改,将奏折亲亲自抄写了一份,用上了三边总督的大印,派人送到了京师,同时运用自己在朝中的关系上下活动,争取这份奏折能够通过。
奏折送到了内阁大臣手中,洪承畴打过招呼的大臣当然不发表意见,一切等候圣上裁决,其他人看过奏折心里暗中不爽,这洪承畴要自己造武器,是要将朝庭拨付的银子直接拿走,朝中的官员就少了克扣的... -->>
“兵工厂是流贼保安军对生产武器的作坊的称呼,就类似于朝庭的兵仗局什么的。”这些日子里张绍堂一直在研究保安军,对保安军内部一些组织机构也有所了解。“兵工厂”这个词不断的进入他的耳中,据说保安军精良的武器和犀利的火器都是兵工厂生产的,所以张绍堂对兵工厂的印象很深,以至于有了建立起自己的兵工厂的想法。
“那样能行吗?”对于生产武器什么的洪承畴并不十分懂,他也没认为为将者需要懂这些东西。
“一定能行的,流贼在穷山恶水间,许多人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那么犀利的火器,我们可征调整个三边地区的工匠组成兵工厂,肯定能造出比他们更好的。另外我们还可以请圣上调拨军器局、火药局的工匠过来,这要比直接向圣上要银子容易的多。”
张绍堂对于当今皇上对银子的热爱有时确实难以理解。
“为什么不继续叫兵器局、兵仗局,非得叫什么兵工厂?”洪承畴还在纠结于这个奇怪的名字。
“这个必须得叫工厂,工厂就是工匠制造器物的地方,如果还是开办兵器局,朝庭必然要派官员过来管理,只不过将京师的那一套搬到山西来了,到时生产出来的东西照样不能用。我们要改换个名义让朝庭不能向兵工厂插手,再派得力的人去管理,生产出来的东西怎么也比朝庭运来的要好。”张绍堂这些年在官场上行走,自己没当过官,可接触的官场阴暗面更多,他已对大明朝的官员完全失望了,什么事只要有他们插手肯定会办砸。
“如此甚好,你想想措辞,写一封奏折,我送上去,我想此事能成。”洪承畴被张绍堂完全说动了,他管着三边地区,如果集中各省工匠的力量加上自己人的管理肯定能生产出好的武器来。所以他一事不烦二主,直接让张绍堂起草奏折。
张绍堂也不推辞,这些天他一直在考虑此事,对于奏折要怎么写早已了然于胸。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写出了草稿,拿来给洪承畴看。
洪承畴一看这奏折还真是按照崇祯皇帝的胃口写的,奏折上首先说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三边地区决定动员管辖区内的商户为三边的军队服务,征调商户有工匠场地建立三边兵工厂,朝庭只需将原先拨付给军器局、兵仗局的银子转给商户三边地区的武器就由这些兵工厂统一生产,就不用在京师生产再长途运送到三边地区了。为保证武器的质量请皇帝在京师军器局中选调一千名工匠到山西指导武器的生产。武器的质量关系到将士的生命,绝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武器进入三边地区。
洪承畴看后十分满意,没作任何更改,将奏折亲亲自抄写了一份,用上了三边总督的大印,派人送到了京师,同时运用自己在朝中的关系上下活动,争取这份奏折能够通过。
奏折送到了内阁大臣手中,洪承畴打过招呼的大臣当然不发表意见,一切等候圣上裁决,其他人看过奏折心里暗中不爽,这洪承畴要自己造武器,是要将朝庭拨付的银子直接拿走,朝中的官员就少了克扣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