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时空过客425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接下来短暂的几个转场画面里,东北抗联的战士们沿着山路摸黑行进到了背荫河镇附近。
在这期间,他们又汇合了由赵一蔓带领的珠河民兵大队,使得整个队伍变得更加庞大起来。
随后,程刚则与其他几名指挥员一同,到了目标附近的一处山头上观察敌情。
“看见那座烟囱没有?烟囱底下就是日本人建的‘中马城’了,让战士们注意隐蔽,敌人的警觉性很高,动作太大的话很容易被他们发现。”
“乖乖,这碉堡修得可真够严实的,对了,他们这大半夜的烧什么炉子啊?烟还挺大的。”一名配角举着望远镜,好奇地问道。
“焚化炉。”程刚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所有被他们研究完的实验体,全部都丢到那炉子里烧掉了。”
“那…那不就是……”配角先是愣了一会,随后又是一阵反胃的表情,接着很快就变成了痛苦与愤恨。
而程刚只是沉重点头道:“没错,就是大家想的那样,所以我们不仅要趁早铲除这个贼窝,以后也必须把这些侵略者彻底消灭干净。
同志们,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等把这中马城打下来之后,大家想怎么处理都行。
现在正式开始执行作战计划,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没有的话就过来对表吧。”
随着程刚发话,在场的其他同志纷纷拿出了怀中包得严严实实的手表。
导演在这里非常注意细节,当时的抗日联军虽然有程刚时不时的支援,但手表手电依然是个稀罕物。
而因为此次计划的复杂程度,不仅需要攻克敌人的堡垒,而且还得始终提防周围方向可能的援军,对于时间的把控极其严格,所以手表也极其奢侈地下放到了排一级。
根据亲历者回忆,他们中不少人还是直到作战前,才被临时派发了一只表,虽然战后很快就上交了,可大家还是宝贝得不行。
就着手电筒的微光对好时间,大部分指挥员就此分散开来,只剩下了程刚、赵尚至以及赵一蔓三人。
等其他同志走后,赵尚至犹豫了一会,终究还是咬咬牙说道:“程部长,要不等会还是让我上吧,这次行动实在太危险了,万一你出了什么意外,大家都没法跟组织上交代啊!”
紧接着赵一蔓也劝道:“没错,程刚同志,这摄像机我应该也会用,等下就让我去吧。”
无论从言语还是动作上,都能看出这两位东北抗联的代表人物,对于程刚表示出了非同一般的关心。
不过这也很好理解,熟悉历史的观众都知道,东北抗日联军能够在当时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逐渐转化成了一支真正属于党的部队,由程刚同志开辟的地下后勤线路,堪称功不可没。
只是面对两人的好意,这时正在摆弄着一台蔡司手持摄像机的程刚,却是以一种相当轻松的口吻解释了起来:
“哈哈,刚刚不是都说好了嘛,大家各自都有安排,尚至同志需要统筹指挥各分队的行动,一蔓同志带领民兵做好后勤工作,这些在后头都是缺不得的呀。
至于我嘛,等会放完炮就没事了,等战士们把目标打下来,我再进去拍个照,能有什么危险的,别的话就不说了啊,省的变成乌鸦嘴咯。”
最后那两句,程刚几乎是用着哄小孩子的语气说出来的,不仅把另外两位同志给憋住了,同时也让屏幕外的观众哭笑不得。
也幸亏眼下故事的主人公尚在人世,并且神志还算清醒,否则最终拍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义正言辞又不接地气的对话,反而没得现在这般味道。
当然,这种小场面的文戏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真正的重头戏就上来了。
头号角色率先从空中登场,前方指挥部通过电台与后方机场保持联络,第一时间就确定好了飞机的起飞时间。
两架由初教-1(波-2)改装而来的对敌攻击机,一共搭载了四枚重达100kg的航空炸弹。
这时的两位飞行员,手上就没有开头那种先进的无线电导航技术了,漆黑的夜里,只有沿途战士们搭建起来火堆可以为他们指引方向。
尤其是即将临近战场的时候,飞行员还需要立即关闭发动机,凭借飞机本身良好的滑翔性能,飞临目标上空悄无声息地投弹。
看似驾轻就熟的操作,实际上却是无数个日夜奋战训练后的结果,期间的任何一处误差,都有可能给整场战斗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不过这些细节对于观众们来说就有点太复杂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还是放在飞机身上。
尤其是发动机关闭后贴地滑翔,从战士们的头顶上飞过的那一段镜头,简直是帅呆了。
“放!”刚才飞机掠过去的正是程刚所在的炮兵阵地,时间掐地相当准确,就在飞机马上抵达目标上空的时候,一门60mm迫击炮发射出第一枚弹药。
只不过这次发射的并不是炮弹,而是照明弹,当天空被镁粉燃烧的光芒彻底照亮时,镜头转向飞机驾驶舱内,两位飞行员都已经戴好了墨镜,并迅速识别出了轰炸目标。
同时也是在这个时候,整个中马城才真正落入了观众的眼中。
“它的周围是三米多高的围墙,墙顶上架设着两道铁丝网,中间还有一道高压电网。
围墙四角各修筑一座坚固的炮楼,安设两盏活动式探照灯,墙外挖有两米半宽的护城壕。
正门朝北,一座吊桥横跨在护城壕上;吊桥里侧是两扇黑漆城门,由两名日本兵持枪把守。
这里夏国人一律不许靠近。火车经过背荫河站,也要将车窗帘布放下,严禁旅客向车外看望。”
 ... -->>
接下来短暂的几个转场画面里,东北抗联的战士们沿着山路摸黑行进到了背荫河镇附近。
在这期间,他们又汇合了由赵一蔓带领的珠河民兵大队,使得整个队伍变得更加庞大起来。
随后,程刚则与其他几名指挥员一同,到了目标附近的一处山头上观察敌情。
“看见那座烟囱没有?烟囱底下就是日本人建的‘中马城’了,让战士们注意隐蔽,敌人的警觉性很高,动作太大的话很容易被他们发现。”
“乖乖,这碉堡修得可真够严实的,对了,他们这大半夜的烧什么炉子啊?烟还挺大的。”一名配角举着望远镜,好奇地问道。
“焚化炉。”程刚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所有被他们研究完的实验体,全部都丢到那炉子里烧掉了。”
“那…那不就是……”配角先是愣了一会,随后又是一阵反胃的表情,接着很快就变成了痛苦与愤恨。
而程刚只是沉重点头道:“没错,就是大家想的那样,所以我们不仅要趁早铲除这个贼窝,以后也必须把这些侵略者彻底消灭干净。
同志们,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等把这中马城打下来之后,大家想怎么处理都行。
现在正式开始执行作战计划,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没有的话就过来对表吧。”
随着程刚发话,在场的其他同志纷纷拿出了怀中包得严严实实的手表。
导演在这里非常注意细节,当时的抗日联军虽然有程刚时不时的支援,但手表手电依然是个稀罕物。
而因为此次计划的复杂程度,不仅需要攻克敌人的堡垒,而且还得始终提防周围方向可能的援军,对于时间的把控极其严格,所以手表也极其奢侈地下放到了排一级。
根据亲历者回忆,他们中不少人还是直到作战前,才被临时派发了一只表,虽然战后很快就上交了,可大家还是宝贝得不行。
就着手电筒的微光对好时间,大部分指挥员就此分散开来,只剩下了程刚、赵尚至以及赵一蔓三人。
等其他同志走后,赵尚至犹豫了一会,终究还是咬咬牙说道:“程部长,要不等会还是让我上吧,这次行动实在太危险了,万一你出了什么意外,大家都没法跟组织上交代啊!”
紧接着赵一蔓也劝道:“没错,程刚同志,这摄像机我应该也会用,等下就让我去吧。”
无论从言语还是动作上,都能看出这两位东北抗联的代表人物,对于程刚表示出了非同一般的关心。
不过这也很好理解,熟悉历史的观众都知道,东北抗日联军能够在当时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逐渐转化成了一支真正属于党的部队,由程刚同志开辟的地下后勤线路,堪称功不可没。
只是面对两人的好意,这时正在摆弄着一台蔡司手持摄像机的程刚,却是以一种相当轻松的口吻解释了起来:
“哈哈,刚刚不是都说好了嘛,大家各自都有安排,尚至同志需要统筹指挥各分队的行动,一蔓同志带领民兵做好后勤工作,这些在后头都是缺不得的呀。
至于我嘛,等会放完炮就没事了,等战士们把目标打下来,我再进去拍个照,能有什么危险的,别的话就不说了啊,省的变成乌鸦嘴咯。”
最后那两句,程刚几乎是用着哄小孩子的语气说出来的,不仅把另外两位同志给憋住了,同时也让屏幕外的观众哭笑不得。
也幸亏眼下故事的主人公尚在人世,并且神志还算清醒,否则最终拍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义正言辞又不接地气的对话,反而没得现在这般味道。
当然,这种小场面的文戏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真正的重头戏就上来了。
头号角色率先从空中登场,前方指挥部通过电台与后方机场保持联络,第一时间就确定好了飞机的起飞时间。
两架由初教-1(波-2)改装而来的对敌攻击机,一共搭载了四枚重达100kg的航空炸弹。
这时的两位飞行员,手上就没有开头那种先进的无线电导航技术了,漆黑的夜里,只有沿途战士们搭建起来火堆可以为他们指引方向。
尤其是即将临近战场的时候,飞行员还需要立即关闭发动机,凭借飞机本身良好的滑翔性能,飞临目标上空悄无声息地投弹。
看似驾轻就熟的操作,实际上却是无数个日夜奋战训练后的结果,期间的任何一处误差,都有可能给整场战斗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不过这些细节对于观众们来说就有点太复杂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还是放在飞机身上。
尤其是发动机关闭后贴地滑翔,从战士们的头顶上飞过的那一段镜头,简直是帅呆了。
“放!”刚才飞机掠过去的正是程刚所在的炮兵阵地,时间掐地相当准确,就在飞机马上抵达目标上空的时候,一门60mm迫击炮发射出第一枚弹药。
只不过这次发射的并不是炮弹,而是照明弹,当天空被镁粉燃烧的光芒彻底照亮时,镜头转向飞机驾驶舱内,两位飞行员都已经戴好了墨镜,并迅速识别出了轰炸目标。
同时也是在这个时候,整个中马城才真正落入了观众的眼中。
“它的周围是三米多高的围墙,墙顶上架设着两道铁丝网,中间还有一道高压电网。
围墙四角各修筑一座坚固的炮楼,安设两盏活动式探照灯,墙外挖有两米半宽的护城壕。
正门朝北,一座吊桥横跨在护城壕上;吊桥里侧是两扇黑漆城门,由两名日本兵持枪把守。
这里夏国人一律不许靠近。火车经过背荫河站,也要将车窗帘布放下,严禁旅客向车外看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