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好水篇 (2/2)
文学巴士 www.wx84.cc,从陈桥到崖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攻击刘蟠堡,只是一座军寨,却打不下来,且再不敢围攻,就此撤回本国。
战斗结束,另一个人的表演却刚开始:汉奸张元。这位在大宋科举落第的秀才大喜若狂,回西夏途中。在两国交界的一座寺庙里留下这样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落款“大夏国太师、尚令张元随大驾至此题”万千同胞的鲜血,终于成就他千古不灭的骂名!
从公论上,好水川之战是败了,但败得壮烈!在当时,仁宗皇帝就只有抚恤追悼,绝对没有处罚。18日,任福、王珪、武英、赵律、桑怿等都被追赠。
识英雄重英雄的蒙古人在修宋史时这样评价“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违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几烈士者哉”他们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国尽忠。纵然打了败仗,可无损于烈士的英名!正如不能以胜败论英雄。
20日,宋仁宗3岁的次子赵昕去世。
好水川硝烟散尽,争论却未休。为什么会兵败?怎么会全军覆灭?这要有个说法。韩琦在第一时间上书朝廷。把败军之罪都揽在自己身上。
但夏竦派人去打扫战场,在任福的身上搜到了韩琦当初亲手写的军令。责任明确了,是任福违规。擅自行动,与韩琦无关。但他作为战区统帅,终究罪责难逃,4月3日,他被贬为秦州知州。
韩琦长叹一声,只好卸职去地方上任。但他不知道:前面有一幕让他终生难堪的场景在等着他,那比好水川兵败还要耻辱!
他快走到渭州时,突然几千名百姓涌了出来,他们披麻带孝,举着灵幡,抛洒纸钱,都是好水川阵亡的将士遗属。他们攀住韩琦马头痛哭,高喊他名字“韩相公,我儿随你出征,现在你回来了,我儿子在哪”
韩琦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难道真的错了吗?这一战到底该不该打?历代史书给出的答案都是韩琦自不量力、好大喜功,直到面临这时的惨状,才知懊悔。尤其每当写到这里,都不会忘了把范仲淹一句话调出来对应“此情此景,再难置胜负于度外”
多有先见之明!但事情要分开看,谁对谁错,本无法分辨。而从整个历史走向来看,这两人的做法截然不同,但又相辅相成。哪来的谁高谁低、谁对谁错?
这是后话,单就这时的拦路招魂事件来说,韩琦完全没被这样污辱的罪责!
而两天后4月5日,范仲淹被贬为耀州知州。事情从年初,李元昊诈降,范仲淹写了“称臣八条”的书信让韩周去见李元昊说起。
话说韩周一去一回,共用了40多天,在西夏被接待的最高规格,只是见到了西夏高官野利仁荣。李元昊呢?他正在好水川忙着养鸽子呢!
韩周回来,带了封超长的“国书”共26页之多。至于其内容,宋史没记载,只有4个字的形容词——“书辞益慢”比以前的谩书更难堪,战胜后的李元昊趾高气扬,根本就不当范仲淹是回事。
皮球被踢回了范仲淹手里,这成了个难题。26页的谩书,不管有多无礼,都是国家级文件,无论哪位臣子接到了,都必须上交中央。可这样的东西交上去,信不信皇帝、宰相们一个个排队拿斧子砍你?但还不得不交。于是范仲淹就做了些…小手脚。他把26页长信中最不堪入目的20页当着西夏使者的面都烧了,让那人滚回去告诉李元昊:宋朝的亲切是有底线的,热脸必须换来热的屁股!
西夏人走了后,范仲淹拿起笔来,想了又想,把剩下6页纸一一重写润色,以范公的文字功底,这封信立即旧貌换新颜,可以面对大宋天子了。这是不是犯罪了呢?是不是对皇帝不忠,犯了臣子的第一条大罪了呢?也是也不是。古往今来,没任何一位圣人是没妥协或作假的。尤其孔大圣人,快饿死时说的话,完全可以吃饱了就反悔!所以范仲淹此时行为也就好理解了。
但修饰版的谩书送上去后,效果仍过于麻辣。皇帝和大臣们都怒了,首先一条“人臣无外交”别说换回来的是谩顺表,范仲淹都犯了欺君之罪!宰相宋庠提议:把范仲淹砍头!但有人反对,参知政事杜衍强调:现在缺的是办事人,范仲淹一直在办,虽这次蠢了点…但换你,你不犯错?话一出口,群情激昂,谏官集团们终于找到了发力点,这些喜欢且擅长上纲上线的大学士大才子们马上就要互相大吐口水…
可被一个人扫了兴。当朝第一人大宰相吕夷简发话:都闭嘴,我支持范仲淹!这次他犯错了,降职处罚就可以了。其它的都谈不到!
于是这一年4月间,西北战场上宋朝两大主管高官:韩琦、范仲淹都被降一级,这就造成了一事实:主战的,打了败仗。主和的,被踢黑了脸。那这事得怎么办了呢?打还是和?这真的是个问题…
但又不是问题。宋朝方面根本就不必为此操心,李元昊都会给他们一一安排好。何时发动战争、在哪打,西夏方面说了算…
6日,陈执中全面接手西北军政大权,夏竦降职任永兴军。
5月17日,追封出生即夭折的长子,赐名赵昉。
因夏竦、陈执中两人不和,朝廷又和了一把稀泥,把陕西大权重新一分为二。夏竦在鄜州,陈执中在泾州。24日,又把范仲淹调回了庆州。
时间进入阴历的七月,西北边疆开始了盛夏天气,很闷,但让人放心。一般来说,寒带的游牧民族们这时会更闷更热,根本就没半点操刀子砍人的心。但高人、怪人,一般都是反向思维非常灵敏的特殊人类…(未完待续。。)
攻击刘蟠堡,只是一座军寨,却打不下来,且再不敢围攻,就此撤回本国。
战斗结束,另一个人的表演却刚开始:汉奸张元。这位在大宋科举落第的秀才大喜若狂,回西夏途中。在两国交界的一座寺庙里留下这样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落款“大夏国太师、尚令张元随大驾至此题”万千同胞的鲜血,终于成就他千古不灭的骂名!
从公论上,好水川之战是败了,但败得壮烈!在当时,仁宗皇帝就只有抚恤追悼,绝对没有处罚。18日,任福、王珪、武英、赵律、桑怿等都被追赠。
识英雄重英雄的蒙古人在修宋史时这样评价“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违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几烈士者哉”他们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为国尽忠。纵然打了败仗,可无损于烈士的英名!正如不能以胜败论英雄。
20日,宋仁宗3岁的次子赵昕去世。
好水川硝烟散尽,争论却未休。为什么会兵败?怎么会全军覆灭?这要有个说法。韩琦在第一时间上书朝廷。把败军之罪都揽在自己身上。
但夏竦派人去打扫战场,在任福的身上搜到了韩琦当初亲手写的军令。责任明确了,是任福违规。擅自行动,与韩琦无关。但他作为战区统帅,终究罪责难逃,4月3日,他被贬为秦州知州。
韩琦长叹一声,只好卸职去地方上任。但他不知道:前面有一幕让他终生难堪的场景在等着他,那比好水川兵败还要耻辱!
他快走到渭州时,突然几千名百姓涌了出来,他们披麻带孝,举着灵幡,抛洒纸钱,都是好水川阵亡的将士遗属。他们攀住韩琦马头痛哭,高喊他名字“韩相公,我儿随你出征,现在你回来了,我儿子在哪”
韩琦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难道真的错了吗?这一战到底该不该打?历代史书给出的答案都是韩琦自不量力、好大喜功,直到面临这时的惨状,才知懊悔。尤其每当写到这里,都不会忘了把范仲淹一句话调出来对应“此情此景,再难置胜负于度外”
多有先见之明!但事情要分开看,谁对谁错,本无法分辨。而从整个历史走向来看,这两人的做法截然不同,但又相辅相成。哪来的谁高谁低、谁对谁错?
这是后话,单就这时的拦路招魂事件来说,韩琦完全没被这样污辱的罪责!
而两天后4月5日,范仲淹被贬为耀州知州。事情从年初,李元昊诈降,范仲淹写了“称臣八条”的书信让韩周去见李元昊说起。
话说韩周一去一回,共用了40多天,在西夏被接待的最高规格,只是见到了西夏高官野利仁荣。李元昊呢?他正在好水川忙着养鸽子呢!
韩周回来,带了封超长的“国书”共26页之多。至于其内容,宋史没记载,只有4个字的形容词——“书辞益慢”比以前的谩书更难堪,战胜后的李元昊趾高气扬,根本就不当范仲淹是回事。
皮球被踢回了范仲淹手里,这成了个难题。26页的谩书,不管有多无礼,都是国家级文件,无论哪位臣子接到了,都必须上交中央。可这样的东西交上去,信不信皇帝、宰相们一个个排队拿斧子砍你?但还不得不交。于是范仲淹就做了些…小手脚。他把26页长信中最不堪入目的20页当着西夏使者的面都烧了,让那人滚回去告诉李元昊:宋朝的亲切是有底线的,热脸必须换来热的屁股!
西夏人走了后,范仲淹拿起笔来,想了又想,把剩下6页纸一一重写润色,以范公的文字功底,这封信立即旧貌换新颜,可以面对大宋天子了。这是不是犯罪了呢?是不是对皇帝不忠,犯了臣子的第一条大罪了呢?也是也不是。古往今来,没任何一位圣人是没妥协或作假的。尤其孔大圣人,快饿死时说的话,完全可以吃饱了就反悔!所以范仲淹此时行为也就好理解了。
但修饰版的谩书送上去后,效果仍过于麻辣。皇帝和大臣们都怒了,首先一条“人臣无外交”别说换回来的是谩顺表,范仲淹都犯了欺君之罪!宰相宋庠提议:把范仲淹砍头!但有人反对,参知政事杜衍强调:现在缺的是办事人,范仲淹一直在办,虽这次蠢了点…但换你,你不犯错?话一出口,群情激昂,谏官集团们终于找到了发力点,这些喜欢且擅长上纲上线的大学士大才子们马上就要互相大吐口水…
可被一个人扫了兴。当朝第一人大宰相吕夷简发话:都闭嘴,我支持范仲淹!这次他犯错了,降职处罚就可以了。其它的都谈不到!
于是这一年4月间,西北战场上宋朝两大主管高官:韩琦、范仲淹都被降一级,这就造成了一事实:主战的,打了败仗。主和的,被踢黑了脸。那这事得怎么办了呢?打还是和?这真的是个问题…
但又不是问题。宋朝方面根本就不必为此操心,李元昊都会给他们一一安排好。何时发动战争、在哪打,西夏方面说了算…
6日,陈执中全面接手西北军政大权,夏竦降职任永兴军。
5月17日,追封出生即夭折的长子,赐名赵昉。
因夏竦、陈执中两人不和,朝廷又和了一把稀泥,把陕西大权重新一分为二。夏竦在鄜州,陈执中在泾州。24日,又把范仲淹调回了庆州。
时间进入阴历的七月,西北边疆开始了盛夏天气,很闷,但让人放心。一般来说,寒带的游牧民族们这时会更闷更热,根本就没半点操刀子砍人的心。但高人、怪人,一般都是反向思维非常灵敏的特殊人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