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朝风暮雨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几间茅舍、几丛芭蕉、几杆翠竹,构成了杜甫草堂。无虚饰、不矫情,一点一滴流露的都是自然纯朴之气。
要不是有穿梭的游人来往,这里可称得上是一处清静所在。
去成都,当地的朋友说,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看看。
到的那一日,夏末的天空中飘着雨丝。飘雨的天似乎更适合杜甫草堂,适合草堂主人。杜甫起伏波折的一生,好像总是和凄风苦雨相伴的。
草堂掩映在公园的深处,也是竹林的深处、绿色的深处。随着幽径前行,随着杜甫诗词刻廊,随着后人雕刻的杜甫塑像,一步一步,在婉回曲折间,在一种肃然的氛围中,逐步挨近那几间竹篱茅舍。
虽然筑墙的黄泥与屋上披挂的茅草,早已不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实物,但后人亦是穷尽了想象与琢磨,尽全力复原,从而修建为缅怀诗圣的纪念胜地。茅屋里象征性地陈列了桌、床、椅等简单的生活物品,安排布置成了一个简易之家的样子。但令我独感兴趣的是诗人读书写诗时的窗口,一抬头,便可见那几丛芭蕉。雨天里,诗人听着那雨打芭蕉的声音,是不是更增添了几丝悲凉、愁苦;月夜里,看着沐浴着月光的花叶,会不会也有清朗拂胸、浪漫盈怀?
记得进入草堂大廨时,在两边廊柱上有一副长联,上面写道:“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月白风清,形容的不仅是草堂的质朴风雅,也是诗人的高洁豁朗的胸怀。
二
在杜甫草堂里,有一尊杜甫塑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说来,那塑像是有点夸张的,夸张的部分是杜甫的上身,极瘦,面目清癯,目光迥然间却透着一股悲愤。
据史料记载,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想来诗人是喜欢浣花溪的,于是便在此处割草搭棚、拓泥为坯,编了竹篱,开了菜畦,在经过了颠沛流离之后,欲在这里安身立命,过一种期望已久的田园生活。
大抵文人都怀有一种归隐的情怀,在花幽鸟啼中度过经历了喧哗起伏之后归于沉寂的残生。
四十多岁的杜甫,其诗才在草堂得以潜放,居然做成了二百多首诗歌,占据了一生全部诗作的六分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的诗句在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中,令人耳目一新,映射出杜甫当时当地轻松愉悦的情绪。终于了却了风尘之倦,结束了漂泊之程,杜甫自忖,草堂虽简,也可安居下几粒芥子之命吧。
客居成都,但忧国情怀、思乡之念,似无一日放下。此情此念,在雨打芭蕉之时、月白风清之夜,更会袭上心头。民不聊生于烽烟之中,他乡再好非故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兴高采烈地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心向洛阳的诗人却不曾想到,不久后曾经扶助他的友人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再次踏上漂泊之途。十一年后,杜甫去世。
三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的繁华地带。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公园,迎接着四海之客。
草堂的门槛几欲要被游人踏平,而杜甫昔日吟诗的窗下,不知被多少人投来好奇与钦慕的目光。而草堂门前的石桌石凳,则成了大家拍照留念的地方。
想必草堂的安静要等到落雪的季节。旅游淡季,来造访者稀少,使这里真正成为一处静谧的学者之室。无人叩门,即便真有两三人,也是可以围炉煮酒话曾经的风雅之客吧。
此时我们虽然冒雨而来,园中的空气中渗染着一丝冷意,但体会不到杜甫当年沁骨的世事寒凉。他那副单薄身躯里不仅承担着自我的宦途失意与家贫子逝的伤痛,还承载着天下寒士的无从依傍与穷途之人的凄惨无奈。事非亲历,我们用再多的形容词来描绘诗人的感受,都会流于浅薄。
在杜甫纪念馆里,有一张路线图,上面标记着杜甫一生的流离奔波。这种行走,不是主动意义上的轻松的游览观光,像他的好友李白那样“踏破山河万朵”而是世情所迫,被催逼着从一处赶往另一处,将暂时的家建立在永无定所的途中。
难得的成都四年,给了诗人一家暂时安顿的一段岁月。这草堂,便包裹住了一颗在乱世中始终忐忑的心。
今日位于高楼大厦间的草堂,竹林茅舍,池塘溪流,曲径红亭。园外园内,繁华与质朴相对,喧哗与清雅比衬。在园里走走,在瞻仰诗人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似乎也得到了放牧与安憩。
一
几间茅舍、几丛芭蕉、几杆翠竹,构成了杜甫草堂。无虚饰、不矫情,一点一滴流露的都是自然纯朴之气。
要不是有穿梭的游人来往,这里可称得上是一处清静所在。
去成都,当地的朋友说,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看看。
到的那一日,夏末的天空中飘着雨丝。飘雨的天似乎更适合杜甫草堂,适合草堂主人。杜甫起伏波折的一生,好像总是和凄风苦雨相伴的。
草堂掩映在公园的深处,也是竹林的深处、绿色的深处。随着幽径前行,随着杜甫诗词刻廊,随着后人雕刻的杜甫塑像,一步一步,在婉回曲折间,在一种肃然的氛围中,逐步挨近那几间竹篱茅舍。
虽然筑墙的黄泥与屋上披挂的茅草,早已不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实物,但后人亦是穷尽了想象与琢磨,尽全力复原,从而修建为缅怀诗圣的纪念胜地。茅屋里象征性地陈列了桌、床、椅等简单的生活物品,安排布置成了一个简易之家的样子。但令我独感兴趣的是诗人读书写诗时的窗口,一抬头,便可见那几丛芭蕉。雨天里,诗人听着那雨打芭蕉的声音,是不是更增添了几丝悲凉、愁苦;月夜里,看着沐浴着月光的花叶,会不会也有清朗拂胸、浪漫盈怀?
记得进入草堂大廨时,在两边廊柱上有一副长联,上面写道:“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月白风清,形容的不仅是草堂的质朴风雅,也是诗人的高洁豁朗的胸怀。
二
在杜甫草堂里,有一尊杜甫塑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说来,那塑像是有点夸张的,夸张的部分是杜甫的上身,极瘦,面目清癯,目光迥然间却透着一股悲愤。
据史料记载,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想来诗人是喜欢浣花溪的,于是便在此处割草搭棚、拓泥为坯,编了竹篱,开了菜畦,在经过了颠沛流离之后,欲在这里安身立命,过一种期望已久的田园生活。
大抵文人都怀有一种归隐的情怀,在花幽鸟啼中度过经历了喧哗起伏之后归于沉寂的残生。
四十多岁的杜甫,其诗才在草堂得以潜放,居然做成了二百多首诗歌,占据了一生全部诗作的六分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的诗句在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中,令人耳目一新,映射出杜甫当时当地轻松愉悦的情绪。终于了却了风尘之倦,结束了漂泊之程,杜甫自忖,草堂虽简,也可安居下几粒芥子之命吧。
客居成都,但忧国情怀、思乡之念,似无一日放下。此情此念,在雨打芭蕉之时、月白风清之夜,更会袭上心头。民不聊生于烽烟之中,他乡再好非故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兴高采烈地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心向洛阳的诗人却不曾想到,不久后曾经扶助他的友人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再次踏上漂泊之途。十一年后,杜甫去世。
三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的繁华地带。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公园,迎接着四海之客。
草堂的门槛几欲要被游人踏平,而杜甫昔日吟诗的窗下,不知被多少人投来好奇与钦慕的目光。而草堂门前的石桌石凳,则成了大家拍照留念的地方。
想必草堂的安静要等到落雪的季节。旅游淡季,来造访者稀少,使这里真正成为一处静谧的学者之室。无人叩门,即便真有两三人,也是可以围炉煮酒话曾经的风雅之客吧。
此时我们虽然冒雨而来,园中的空气中渗染着一丝冷意,但体会不到杜甫当年沁骨的世事寒凉。他那副单薄身躯里不仅承担着自我的宦途失意与家贫子逝的伤痛,还承载着天下寒士的无从依傍与穷途之人的凄惨无奈。事非亲历,我们用再多的形容词来描绘诗人的感受,都会流于浅薄。
在杜甫纪念馆里,有一张路线图,上面标记着杜甫一生的流离奔波。这种行走,不是主动意义上的轻松的游览观光,像他的好友李白那样“踏破山河万朵”而是世情所迫,被催逼着从一处赶往另一处,将暂时的家建立在永无定所的途中。
难得的成都四年,给了诗人一家暂时安顿的一段岁月。这草堂,便包裹住了一颗在乱世中始终忐忑的心。
今日位于高楼大厦间的草堂,竹林茅舍,池塘溪流,曲径红亭。园外园内,繁华与质朴相对,喧哗与清雅比衬。在园里走走,在瞻仰诗人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似乎也得到了放牧与安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