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我在中唐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十月时,韩愈在耐心备战吏部铨选。与韩愈不同的是,浪子元稹可静不下心来。
元稹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五岁时参加“礼记、尚书”的明经考试,实现两经擢第,幼年得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他弃了崔莺莺到长安参加皇帝举办的制科考试不中。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他,又弃了崔莺莺往京师参加吏部科目选不中。
今年他守选七年之期已满,准备参加吏部铨选。
前两次考试他都没中,元稹深刻反省缘由。他博学多才,并不是才学不足,那只能是名气不望。于是他没像上次落榜一样回蒲州找崔莺莺求安慰,而是积极得参加长安名人雅士的聚会,以求名望。
在元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和京师的文人混了个脸熟。但他一明经进士还是被一些人瞧不起。
后来他无意间泄漏些男女情事竟引得不少人嬉笑追捧。于是,他不惜以自己的风流韵事做笑柄,广为传播。谁曾想他的做法没到几天就和不少人打成一片,没过多久就在长安混出了才名。
其实李宁开始觉得元稹和欧阳儋半斤八两,一个诱骗少女,另一个婚内出轨,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欧阳儋敢作敢当,情人弥留之际还亲自去河东看望,最终后悔不已,痛哭殉情。
元稹的做法就让李宁嫌弃了,你说你偷情就偷情呗,还死不承认,将罪名推到他人身上。为了远大的前途,才不得已这样说,或许也情有可原。
但是,让李宁感到更气人的是,元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自己都大肆宣传,毫不避讳,生怕人不知道似的。
所以李宁亲自出手教了元稹怎么做人。李宁做法简单粗暴,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他举办了一场重九登高诗会。一些可能知道内情人如吕温、郑方、崔护等人都被请了来。
元稹害怕不小心露馅就没敢参加,此后他再也不敢提及会真诗和偷情之事。但元稹并不因此罢休,他本就是极为有才,又长得帅气好看,关键是年轻未婚。
元稹是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生人,刚刚加冠,如今不过二十有二。他正是青春年少之际,又高又帅又有才。加上之前的会真诗,元稹还真可谓第一风流才子。
李宁就算是想去抹黑,恐怕都不是见易事,平康坊的众多娘子可不吃素的。翩翩少年的模样不知道迷晕了多少平康坊的娘子。反正,元稹出入平康坊都是受到里面的娘子夹道欢迎的,不许要花一分钱,说不准还会被倒贴。怪不得像白居易这样的人都乐意和他交朋友,谁不想喝不要钱的花酒呢。
李宁在东海那次也见过元稹一面,不得不承认元稹确实长得好看,有吃软饭的潜质。
李宁也没和元稹一般见识,派人揭他的老底,这么做总归不好。他也不想这么一个才子就这么毁了,不然后世又得损失多少诗歌名作。
(还是毁了他吧,我们还可以少背许多诗歌!——后世中小学生。)
李宁才不管后世中小学生的心声呢,他现在一心钻研活字印刷术。“真后悔当初怎么没选理科呢!”
一个月后,李宁如愿得创造了活字印刷术,把杜佑的通典印了一百套,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李宁得了赏赐便邀李纪书铺的这些合伙人李振、纪逸、纪昆、李珩、李拙在东海楼吃饭喝酒。酒酣耳热之际,众人聊到日后的规划。
纪逸今年加冠,准备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李振也准备两年后加冠就参加科举。
十五岁的纪昆说他准备从军,日后子承父业做个将军。
纪逸笑着说:“昆侄儿,我说你最近怎么不去平康坊,突然和李九郎关系异常亲密。”
纪昆立即挥起拳头佯怒:“都说不能叫我昆侄儿了,再叫我可不认你这小叔,照打你信不信。”
纪逸只好哄道:“我信、我信,日后都叫你昆弟还不成嘛。”
纪昆这才坐下,接着说:“元九郎最近也不去平康坊了,我一人去多没意思。”
&nb... -->>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十月时,韩愈在耐心备战吏部铨选。与韩愈不同的是,浪子元稹可静不下心来。
元稹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十五岁时参加“礼记、尚书”的明经考试,实现两经擢第,幼年得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他弃了崔莺莺到长安参加皇帝举办的制科考试不中。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他,又弃了崔莺莺往京师参加吏部科目选不中。
今年他守选七年之期已满,准备参加吏部铨选。
前两次考试他都没中,元稹深刻反省缘由。他博学多才,并不是才学不足,那只能是名气不望。于是他没像上次落榜一样回蒲州找崔莺莺求安慰,而是积极得参加长安名人雅士的聚会,以求名望。
在元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和京师的文人混了个脸熟。但他一明经进士还是被一些人瞧不起。
后来他无意间泄漏些男女情事竟引得不少人嬉笑追捧。于是,他不惜以自己的风流韵事做笑柄,广为传播。谁曾想他的做法没到几天就和不少人打成一片,没过多久就在长安混出了才名。
其实李宁开始觉得元稹和欧阳儋半斤八两,一个诱骗少女,另一个婚内出轨,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欧阳儋敢作敢当,情人弥留之际还亲自去河东看望,最终后悔不已,痛哭殉情。
元稹的做法就让李宁嫌弃了,你说你偷情就偷情呗,还死不承认,将罪名推到他人身上。为了远大的前途,才不得已这样说,或许也情有可原。
但是,让李宁感到更气人的是,元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自己都大肆宣传,毫不避讳,生怕人不知道似的。
所以李宁亲自出手教了元稹怎么做人。李宁做法简单粗暴,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他举办了一场重九登高诗会。一些可能知道内情人如吕温、郑方、崔护等人都被请了来。
元稹害怕不小心露馅就没敢参加,此后他再也不敢提及会真诗和偷情之事。但元稹并不因此罢休,他本就是极为有才,又长得帅气好看,关键是年轻未婚。
元稹是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生人,刚刚加冠,如今不过二十有二。他正是青春年少之际,又高又帅又有才。加上之前的会真诗,元稹还真可谓第一风流才子。
李宁就算是想去抹黑,恐怕都不是见易事,平康坊的众多娘子可不吃素的。翩翩少年的模样不知道迷晕了多少平康坊的娘子。反正,元稹出入平康坊都是受到里面的娘子夹道欢迎的,不许要花一分钱,说不准还会被倒贴。怪不得像白居易这样的人都乐意和他交朋友,谁不想喝不要钱的花酒呢。
李宁在东海那次也见过元稹一面,不得不承认元稹确实长得好看,有吃软饭的潜质。
李宁也没和元稹一般见识,派人揭他的老底,这么做总归不好。他也不想这么一个才子就这么毁了,不然后世又得损失多少诗歌名作。
(还是毁了他吧,我们还可以少背许多诗歌!——后世中小学生。)
李宁才不管后世中小学生的心声呢,他现在一心钻研活字印刷术。“真后悔当初怎么没选理科呢!”
一个月后,李宁如愿得创造了活字印刷术,把杜佑的通典印了一百套,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李宁得了赏赐便邀李纪书铺的这些合伙人李振、纪逸、纪昆、李珩、李拙在东海楼吃饭喝酒。酒酣耳热之际,众人聊到日后的规划。
纪逸今年加冠,准备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李振也准备两年后加冠就参加科举。
十五岁的纪昆说他准备从军,日后子承父业做个将军。
纪逸笑着说:“昆侄儿,我说你最近怎么不去平康坊,突然和李九郎关系异常亲密。”
纪昆立即挥起拳头佯怒:“都说不能叫我昆侄儿了,再叫我可不认你这小叔,照打你信不信。”
纪逸只好哄道:“我信、我信,日后都叫你昆弟还不成嘛。”
纪昆这才坐下,接着说:“元九郎最近也不去平康坊了,我一人去多没意思。”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