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崇祯 (2/2)
文学巴士 www.wx84.cc,农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罢,你来找我作甚?”
张与可收起了书本,从竹屋之中走了出来,带着这人来到了黄桷树下。
杨三老一见是张与可的亲戚,而且还听到说这位是涪州县令,当下很快便给二人烧了茶,将自己的位置也给让了出来。
“二件事,大事儿!”
坐下来之后,来人收起了嬉笑,镇定的看着面前的张与可说道。
“好事,坏事儿?莫要在我面前卖关子了!”
张与可皱了一下眉头,端起了茶杯说道。
“说不得好事儿,也说不得坏事儿。”来人也跟着喝了一口茶:“第一件事儿,阉党危险了,魏忠贤死期到了!”
“哦?皇上偏爱魏忠贤,怎的能让他死了?”
张与可吃了一惊。
“第二件事儿,皇上已经是先帝……”
来人怪异的一笑,缓缓道来。
“皇上驾崩了?多久的事情?”
张与可吃了一惊。
“八月,当今圣上是先帝的胞弟信王……”
渐渐地二人的声音小了下来,显然这接下来的对话,已经不能拿给外人听了。
高仲在一边只听了一个大概,可是心里却是已经很明白了,而今已经是天启七年,明年就是崇祯元年。
而明亡于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还有十七年的命。
崇祯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剿灭阉党,第二件事就是召见袁崇焕,现在怕是那个小皇帝已经开始在谋划这两件事情了吧。
高仲握着笔看着滚滚流动的小溪皱起了眉头,在后世男人聊大明,女人说清宫,所以高仲对于大明王朝还是有些了解的。
有人说,明亡就是亡在这崇祯上任之后所做的两件事上,而他从政后的十六年全都是在为他所做的这两件事情擦屁股。
第一件,剿灭阉党,却是让东林党一家独大,而他的皇权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扶持使得政令难以通行,到了最后李自成攻入京城连一个救驾的人都没有。
第二件事,提拔袁崇焕,抗击后金,可是却鲜有成效,甚至让京师陷入包围,而袁崇焕也被崇祯皇帝给杀了。
研究明史的很多人都说,若是没有这两件事情大明王朝还可以继续支撑很多年,可是因为这两件事而导致的恶劣影响,使得大明王朝走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现在高仲远在西南,而且还是一个八岁的毛孩子,人微言轻,想要改变历史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
“对了,表哥,那娃子便是涪州文人口中‘鸿是江边鸟’吧,这娃子,怎看上去和你像的很?”
忽然张与可的表弟朝着张与可说道。
“高仲过来,我和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表弟冯吕。”
这个时候张与可朝着高仲大声叫喊起来:“也是现任涪州知县。”
“冯大人好!”
高仲走了过来朝着冯吕跪了下来,见着官员下跪这是古代的规矩。
说罢,你来找我作甚?”
张与可收起了书本,从竹屋之中走了出来,带着这人来到了黄桷树下。
杨三老一见是张与可的亲戚,而且还听到说这位是涪州县令,当下很快便给二人烧了茶,将自己的位置也给让了出来。
“二件事,大事儿!”
坐下来之后,来人收起了嬉笑,镇定的看着面前的张与可说道。
“好事,坏事儿?莫要在我面前卖关子了!”
张与可皱了一下眉头,端起了茶杯说道。
“说不得好事儿,也说不得坏事儿。”来人也跟着喝了一口茶:“第一件事儿,阉党危险了,魏忠贤死期到了!”
“哦?皇上偏爱魏忠贤,怎的能让他死了?”
张与可吃了一惊。
“第二件事儿,皇上已经是先帝……”
来人怪异的一笑,缓缓道来。
“皇上驾崩了?多久的事情?”
张与可吃了一惊。
“八月,当今圣上是先帝的胞弟信王……”
渐渐地二人的声音小了下来,显然这接下来的对话,已经不能拿给外人听了。
高仲在一边只听了一个大概,可是心里却是已经很明白了,而今已经是天启七年,明年就是崇祯元年。
而明亡于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还有十七年的命。
崇祯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剿灭阉党,第二件事就是召见袁崇焕,现在怕是那个小皇帝已经开始在谋划这两件事情了吧。
高仲握着笔看着滚滚流动的小溪皱起了眉头,在后世男人聊大明,女人说清宫,所以高仲对于大明王朝还是有些了解的。
有人说,明亡就是亡在这崇祯上任之后所做的两件事上,而他从政后的十六年全都是在为他所做的这两件事情擦屁股。
第一件,剿灭阉党,却是让东林党一家独大,而他的皇权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扶持使得政令难以通行,到了最后李自成攻入京城连一个救驾的人都没有。
第二件事,提拔袁崇焕,抗击后金,可是却鲜有成效,甚至让京师陷入包围,而袁崇焕也被崇祯皇帝给杀了。
研究明史的很多人都说,若是没有这两件事情大明王朝还可以继续支撑很多年,可是因为这两件事而导致的恶劣影响,使得大明王朝走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现在高仲远在西南,而且还是一个八岁的毛孩子,人微言轻,想要改变历史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前进。
“对了,表哥,那娃子便是涪州文人口中‘鸿是江边鸟’吧,这娃子,怎看上去和你像的很?”
忽然张与可的表弟朝着张与可说道。
“高仲过来,我和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表弟冯吕。”
这个时候张与可朝着高仲大声叫喊起来:“也是现任涪州知县。”
“冯大人好!”
高仲走了过来朝着冯吕跪了下来,见着官员下跪这是古代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