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西巡 (1/2)
文学巴士 www.wx84.cc,风起代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月中旬,安同绕过漠南返回盛乐。
安同此番出使后燕,并未见到慕容垂,只见到了最不受慕容垂待见的儿子慕容麟。
当年,慕容垂携诸子逃亡秦国,慕容麟半路逃跑,告发便宜老爹,后来又告发兄长慕容令偷袭龙城,慕容令因此殒命。
这能待见才怪!慕容垂没来个大义灭亲算是仁至义尽了!
虽然没见到慕容垂,但好歹是换回了麦种。
以良马换取麦种,慕容麟没有拒绝的道理,更何况有着广泛民意支持燕国并不缺少粮食。
拓跋珪命人将麦种送往屯田处,按照预计,霜降之前应该可以结束耕作。
九月,拓跋珪踏上西巡之路。巡视领地,也是鲜卑首领的日常生活。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巡视当然不需要御驾,是以拓跋珪带上张衮、全旭、长孙道生、于栗磾及千余骑士便出发了。
过白渠水,一路西行,拓跋珪也发现了制度不完善的好处,不用恪守礼仪、祖制。
时下,屯田大业刚刚开始,田地、农人多集中于一处,道途所见确实是一副凋零之象。
拓跋珪西巡之意不是体察民情,民情不用体察,往最差的方向想象即可。
临近冬季,拓跋珪将大河西面铁弗部的危险程度提升两级。铁弗部与拓跋部的恩怨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如今已是五世之仇,距离九世之仇只差四代。
对于代代反骨仔的铁弗部,拓跋珪没敢掉以轻心,铁弗首领刘卫辰虽然屡降屡叛,节操为人不耻,但他能周旋于秦国、代国两个大国之间,收服柔然,也不失为一时之才。
燕凤对他的评价是狡猾多变,算是很中肯的评价。
不一日,便至云中旧城,也是昔年拓跋珪被俘虏的地方……。
目视滚滚东流的荒干水,拓跋珪不由心生感慨,昔年的亡国贵胄、垂髫小童,已经成为掌控二十万民众的王者。
一别经年,再次回首往事,恍如隔世。
曾经纵横沙场、所向披靡的邓羌已化为尘土;言出法随,总御玄朔的天王苻坚面对慕容冲进退失据,早已没了当初一鼓平江南、挥师定西域的志气;万年秦王姚苌、燕王慕容垂皆已垂垂老矣;非常人的吕光也已不在壮年……
唯有舞勺之年的自己,雄姿英发,肇定王基,帝业正起。
想到王基、帝业,拓跋珪忽然想起一件忘诸脑后的大事,低喃道“西巡之后必须重订国号,早早立下正统,为将来对付僭晋作准备!”
拓跋珪没有入云中城,长孙嵩闻讯赶出,二人于白渠水畔谈起民情。
长孙嵩还是过去的儒雅模样,只不过神色有些疲惫,这也难怪,如今代国的统治阶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几乎没人有治理国家、治理百姓的经验,更别说不到而立之年的长孙嵩了。
对于曾经雪中送炭的长孙嵩,拓跋珪略显恩宠,令他近前三步之内答话,“治理百姓与治理部民可有不同?”
“大有不同,治理百姓,事事皆需考虑,比治理部民难上不止一筹”长孙嵩话中不免抱怨,但更多的是主政一方的喜悦。
拓跋珪笑着颔首,又一一问起人口情况、田亩几何、土地品质、屯田状况、凿渠引水……事宜。
“臣到任之后,按照王上之令施粥赈济,发放救济,百姓多有归附!计有一千四百户,五千余人,臣任命勤于稼蔷者为保、甲长,令其组织屯垦,效果显著”。
&n... -->>
八月中旬,安同绕过漠南返回盛乐。
安同此番出使后燕,并未见到慕容垂,只见到了最不受慕容垂待见的儿子慕容麟。
当年,慕容垂携诸子逃亡秦国,慕容麟半路逃跑,告发便宜老爹,后来又告发兄长慕容令偷袭龙城,慕容令因此殒命。
这能待见才怪!慕容垂没来个大义灭亲算是仁至义尽了!
虽然没见到慕容垂,但好歹是换回了麦种。
以良马换取麦种,慕容麟没有拒绝的道理,更何况有着广泛民意支持燕国并不缺少粮食。
拓跋珪命人将麦种送往屯田处,按照预计,霜降之前应该可以结束耕作。
九月,拓跋珪踏上西巡之路。巡视领地,也是鲜卑首领的日常生活。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巡视当然不需要御驾,是以拓跋珪带上张衮、全旭、长孙道生、于栗磾及千余骑士便出发了。
过白渠水,一路西行,拓跋珪也发现了制度不完善的好处,不用恪守礼仪、祖制。
时下,屯田大业刚刚开始,田地、农人多集中于一处,道途所见确实是一副凋零之象。
拓跋珪西巡之意不是体察民情,民情不用体察,往最差的方向想象即可。
临近冬季,拓跋珪将大河西面铁弗部的危险程度提升两级。铁弗部与拓跋部的恩怨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如今已是五世之仇,距离九世之仇只差四代。
对于代代反骨仔的铁弗部,拓跋珪没敢掉以轻心,铁弗首领刘卫辰虽然屡降屡叛,节操为人不耻,但他能周旋于秦国、代国两个大国之间,收服柔然,也不失为一时之才。
燕凤对他的评价是狡猾多变,算是很中肯的评价。
不一日,便至云中旧城,也是昔年拓跋珪被俘虏的地方……。
目视滚滚东流的荒干水,拓跋珪不由心生感慨,昔年的亡国贵胄、垂髫小童,已经成为掌控二十万民众的王者。
一别经年,再次回首往事,恍如隔世。
曾经纵横沙场、所向披靡的邓羌已化为尘土;言出法随,总御玄朔的天王苻坚面对慕容冲进退失据,早已没了当初一鼓平江南、挥师定西域的志气;万年秦王姚苌、燕王慕容垂皆已垂垂老矣;非常人的吕光也已不在壮年……
唯有舞勺之年的自己,雄姿英发,肇定王基,帝业正起。
想到王基、帝业,拓跋珪忽然想起一件忘诸脑后的大事,低喃道“西巡之后必须重订国号,早早立下正统,为将来对付僭晋作准备!”
拓跋珪没有入云中城,长孙嵩闻讯赶出,二人于白渠水畔谈起民情。
长孙嵩还是过去的儒雅模样,只不过神色有些疲惫,这也难怪,如今代国的统治阶层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几乎没人有治理国家、治理百姓的经验,更别说不到而立之年的长孙嵩了。
对于曾经雪中送炭的长孙嵩,拓跋珪略显恩宠,令他近前三步之内答话,“治理百姓与治理部民可有不同?”
“大有不同,治理百姓,事事皆需考虑,比治理部民难上不止一筹”长孙嵩话中不免抱怨,但更多的是主政一方的喜悦。
拓跋珪笑着颔首,又一一问起人口情况、田亩几何、土地品质、屯田状况、凿渠引水……事宜。
“臣到任之后,按照王上之令施粥赈济,发放救济,百姓多有归附!计有一千四百户,五千余人,臣任命勤于稼蔷者为保、甲长,令其组织屯垦,效果显著”。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