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季汉长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平六年六月十六日,非常吉利的日子,然而大汉朝公卿们的脸上却一点都没有喜庆之意。
崇德殿,由汉明帝刘庄所修葺,用以代替前朝正殿却非殿。位于雒阳南宫中心,章台门之后,毗邻尚书台,是东汉王朝大朝会的场所。
公卿们早早的就候在南宫崇德殿外,一个个神情凝重,似乎要进行一场大战一般。也因此,神态举止都较为放松的刘备、李澈和荀攸显然颇为引人注目。
倒是荀彧也在他们身旁,却颇为守礼,无丝毫逾矩,引得荀攸时不时的斜眼打量他。
荀彧也没有说教的意思,只是做好自己,然而位在前列的荀爽瞅到这边的情况,显然有些不快,眼神危险的盯上了荀攸。
荀攸浑然不觉,满心欢喜的跟刘备讲起了昨夜之事,显然觉得颇为刺激,刘备也是不停地颔首。虽然已经从李澈那里听过一遍,但是荀攸重复的时候,刘备还是丝毫没有失礼,任由荀攸倾诉。
李澈有些好笑的打量这叔侄二人,不管荀彧如此做法究竟是出于本心,还是严格要求自己。显然他活得是比荀攸累不少,这两人的结局也能看出不少问题。
《三国志》的记载颇为耐人寻味,荀彧是“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很有灵性的一段话,其后曹操也不再谈及他这位“吾之子房”。
而荀攸死后,却是“太祖言则流涕”。待遇相差颇大,不能不说是与二人为人处世的原则有关。
相较之下,李澈虽然佩服荀彧的君子之风,却更喜欢亲近荀攸这般洒脱的性子,与荀彧交谈,总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不管是长相,还是举止。
时间缓缓流逝,东方已见日光,这时才有小黄门宣百官入殿。这时辰显然比正常的朝会晚了不少,公卿们在店外都侯了很久了,但没人提出异议。昨夜之事毕竟分属意外,天子受惊后需要休息也是正常的。
李澈几人也随着队伍缓缓向前,确实是缓缓的,因为入殿面见天子,需要“趋步”而行,即微微弯腰低头的小碎步往前走。
觉得这样矫情、难受,那就往高位走啊,至少最前面那两位很明显可以“入殿不趋”,李澈看着还是颇为羡慕的。
……
到了殿内,一通礼仪完毕,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大佬们安安稳稳的入座,而李澈这种六百石的芝麻官显然只能站在风中凌乱了。
御座上的刘辩虽然精神显得有些萎靡,但比之之前几次觐见,显得成熟了许多,神情坚毅,凛然有皇者气。身边的何太后却是默然不言,只是静静而坐。
他开口道:“今日朝会,首要之事便是定下先帝何时入陵,刘卿,司空府可有定议?”
虽然灵帝棺椁未曾受到大的冲击,但昨日显然是无法入陵,提及此事,公卿们显然对白波贼又是恨得牙痒痒,这是在大汉王朝的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司空刘弘奏道:“太史令已观天象、明历法,六月二十一正合先帝入陵。”
太史令,秦朝始置,西汉沿革,掌编纂史书与天文历法,东汉不再掌史书,秩六百石,专掌天时、星历,丧、娶妻等时节禁忌。
太史令为九卿之首的太常... -->>
中平六年六月十六日,非常吉利的日子,然而大汉朝公卿们的脸上却一点都没有喜庆之意。
崇德殿,由汉明帝刘庄所修葺,用以代替前朝正殿却非殿。位于雒阳南宫中心,章台门之后,毗邻尚书台,是东汉王朝大朝会的场所。
公卿们早早的就候在南宫崇德殿外,一个个神情凝重,似乎要进行一场大战一般。也因此,神态举止都较为放松的刘备、李澈和荀攸显然颇为引人注目。
倒是荀彧也在他们身旁,却颇为守礼,无丝毫逾矩,引得荀攸时不时的斜眼打量他。
荀彧也没有说教的意思,只是做好自己,然而位在前列的荀爽瞅到这边的情况,显然有些不快,眼神危险的盯上了荀攸。
荀攸浑然不觉,满心欢喜的跟刘备讲起了昨夜之事,显然觉得颇为刺激,刘备也是不停地颔首。虽然已经从李澈那里听过一遍,但是荀攸重复的时候,刘备还是丝毫没有失礼,任由荀攸倾诉。
李澈有些好笑的打量这叔侄二人,不管荀彧如此做法究竟是出于本心,还是严格要求自己。显然他活得是比荀攸累不少,这两人的结局也能看出不少问题。
《三国志》的记载颇为耐人寻味,荀彧是“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很有灵性的一段话,其后曹操也不再谈及他这位“吾之子房”。
而荀攸死后,却是“太祖言则流涕”。待遇相差颇大,不能不说是与二人为人处世的原则有关。
相较之下,李澈虽然佩服荀彧的君子之风,却更喜欢亲近荀攸这般洒脱的性子,与荀彧交谈,总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不管是长相,还是举止。
时间缓缓流逝,东方已见日光,这时才有小黄门宣百官入殿。这时辰显然比正常的朝会晚了不少,公卿们在店外都侯了很久了,但没人提出异议。昨夜之事毕竟分属意外,天子受惊后需要休息也是正常的。
李澈几人也随着队伍缓缓向前,确实是缓缓的,因为入殿面见天子,需要“趋步”而行,即微微弯腰低头的小碎步往前走。
觉得这样矫情、难受,那就往高位走啊,至少最前面那两位很明显可以“入殿不趋”,李澈看着还是颇为羡慕的。
……
到了殿内,一通礼仪完毕,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大佬们安安稳稳的入座,而李澈这种六百石的芝麻官显然只能站在风中凌乱了。
御座上的刘辩虽然精神显得有些萎靡,但比之之前几次觐见,显得成熟了许多,神情坚毅,凛然有皇者气。身边的何太后却是默然不言,只是静静而坐。
他开口道:“今日朝会,首要之事便是定下先帝何时入陵,刘卿,司空府可有定议?”
虽然灵帝棺椁未曾受到大的冲击,但昨日显然是无法入陵,提及此事,公卿们显然对白波贼又是恨得牙痒痒,这是在大汉王朝的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司空刘弘奏道:“太史令已观天象、明历法,六月二十一正合先帝入陵。”
太史令,秦朝始置,西汉沿革,掌编纂史书与天文历法,东汉不再掌史书,秩六百石,专掌天时、星历,丧、娶妻等时节禁忌。
太史令为九卿之首的太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