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季汉长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或许带不来好事,但坏起事来也容易。
他们就是士林的风向标,也是言论的喉舌,搞掉一个边让容易,所有清谈名士的非议却足以让任何人头疼。
反正之前输的是边让,大度一点也没什么,曹操就是太小心眼了,直到杀了边让才后悔。
心结解开,边让也放松了不少,傲气不再,但那种不羁的名士风采却很让人欣赏。也难怪在汉朝之后,魏晋时代以这种清谈名士为上,其姿态卓然,确实让人向往。
另一边,荀攸低声对荀彧道:“小叔父,真的不跟我们走?京城恐怕安宁不了多久了。”
荀彧却不正面回答,望着孟津皱眉道:“最大的乱源就在那里,诸公却认为其不过疥癞之患,对其的警惕性越来越差,真以为几千兵马就能看住他?”
“何车骑希望董卓作为诱饵,能牵制住大将军手上大半的兵力,他力挺董卓,太后竟然也默许了此事,公卿们也很难办啊。太傅与大将军想来是很想把董卓赶出去,甚至是直接干掉的。”荀攸摇着杯子,一脸无奈的苦笑。
荀彧眺望滚滚黄河,再将目光投向更北方,幽幽叹道:“乱局确实快了啊,卢公在北方连战连捷,皇甫公所部万人也迫入了河东,再加上黑山贼落井下石,白波战败在即。待到卢公班师,董卓再难翻身。”
郭太不是简单的贼寇,白波实力也很强,历史上曾经打败了牛辅,但显然卢植、皇甫嵩更不简单。
作为大汉朝最后的几员名将之一,精擅剿抚要诀的卢植堪称剿匪专业户,打的白波贼连连败退,曾经聚众十余万的白波,如今恐怕只有几万人了。
等到卢植班师回朝,以其功绩,三公里面必然有人要让位了。而卢植素来忌惮且厌恶董卓,到时候何苗恐怕都难保住董钟颖的性命。
董卓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的谋划,恐怕今年内就要揭晓。不管他成不成,这大汉朝都经不住再一次折腾了。
想到这里,荀攸冷笑道:“公卿们应该感谢张然明不是董卓,否则的话,二十年前那一关都不好过。”
二十年前窦武陈蕃诛宦,事情泄露,窦武起兵进行兵变,恰好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诣京城,宦官矫诏命张奂统领五营士兵攻杀了窦武。
荀攸的意思很明白,若是把张奂换成董卓,恐怕转身就砍了宦官,做了权臣,不会因为杀害忠良而后悔心伤。
荀彧叹道:“政事当由政决,朝中诸公如今却偏偏喜欢依仗武力,大兵一至,强者为雄,这恰恰是武人们的优势。或许大汉的武人们大多数都是如张然明、丁建阳一般的忠良,但只要出了一个董卓,那便是泼天大祸啊。”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八月,拜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中郎将卢植大破白波贼于河东。
——《后汉书·孝灵帝纪》
或许带不来好事,但坏起事来也容易。
他们就是士林的风向标,也是言论的喉舌,搞掉一个边让容易,所有清谈名士的非议却足以让任何人头疼。
反正之前输的是边让,大度一点也没什么,曹操就是太小心眼了,直到杀了边让才后悔。
心结解开,边让也放松了不少,傲气不再,但那种不羁的名士风采却很让人欣赏。也难怪在汉朝之后,魏晋时代以这种清谈名士为上,其姿态卓然,确实让人向往。
另一边,荀攸低声对荀彧道:“小叔父,真的不跟我们走?京城恐怕安宁不了多久了。”
荀彧却不正面回答,望着孟津皱眉道:“最大的乱源就在那里,诸公却认为其不过疥癞之患,对其的警惕性越来越差,真以为几千兵马就能看住他?”
“何车骑希望董卓作为诱饵,能牵制住大将军手上大半的兵力,他力挺董卓,太后竟然也默许了此事,公卿们也很难办啊。太傅与大将军想来是很想把董卓赶出去,甚至是直接干掉的。”荀攸摇着杯子,一脸无奈的苦笑。
荀彧眺望滚滚黄河,再将目光投向更北方,幽幽叹道:“乱局确实快了啊,卢公在北方连战连捷,皇甫公所部万人也迫入了河东,再加上黑山贼落井下石,白波战败在即。待到卢公班师,董卓再难翻身。”
郭太不是简单的贼寇,白波实力也很强,历史上曾经打败了牛辅,但显然卢植、皇甫嵩更不简单。
作为大汉朝最后的几员名将之一,精擅剿抚要诀的卢植堪称剿匪专业户,打的白波贼连连败退,曾经聚众十余万的白波,如今恐怕只有几万人了。
等到卢植班师回朝,以其功绩,三公里面必然有人要让位了。而卢植素来忌惮且厌恶董卓,到时候何苗恐怕都难保住董钟颖的性命。
董卓绝非坐以待毙之人,他的谋划,恐怕今年内就要揭晓。不管他成不成,这大汉朝都经不住再一次折腾了。
想到这里,荀攸冷笑道:“公卿们应该感谢张然明不是董卓,否则的话,二十年前那一关都不好过。”
二十年前窦武陈蕃诛宦,事情泄露,窦武起兵进行兵变,恰好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诣京城,宦官矫诏命张奂统领五营士兵攻杀了窦武。
荀攸的意思很明白,若是把张奂换成董卓,恐怕转身就砍了宦官,做了权臣,不会因为杀害忠良而后悔心伤。
荀彧叹道:“政事当由政决,朝中诸公如今却偏偏喜欢依仗武力,大兵一至,强者为雄,这恰恰是武人们的优势。或许大汉的武人们大多数都是如张然明、丁建阳一般的忠良,但只要出了一个董卓,那便是泼天大祸啊。”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八月,拜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中郎将卢植大破白波贼于河东。
——《后汉书·孝灵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