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陈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沈炯 虞荔 弟寄 马枢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炯 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释褐王国常侍,迁为尚书左民侍郎,出为吴令。侯景之难, 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师,以炯监郡。京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遣使召炯,委 以书记之任。炯固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炯解衣将就戮,碍于路间桑树,乃更 牵往他所,或遽救之,仅而获免。子仙爱其才,终逼之令掌书记。及子仙为王僧辩 所败,僧辩素闻其名,于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炯。 及简文遇害,四方岳牧皆上表于江陵劝进,僧辩令炯制表,其文甚工,当时莫有逮 者。
高祖南下,与僧辩会于白茅湾,登坛设盟,炯为其文。及侯景东奔至吴郡,获 炯妻虞氏,子行简,并杀之,炯弟携其母逃而获免。侯景平,梁元帝愍其妻子婴戮, 特封原乡县侯,邑五百户。僧辩为司徒,以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为给事黄门侍 郎,领尚书左丞。
荆州陷,为西魏所虏,魏人甚礼之,授炯仪同三司。炯以母老在东,恒思归国, 恐魏人爱其文才而留之,恒闭门却扫,无所交游。时有文章,随即弃毁,不令流布。 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其辞曰:“臣闻乔山虽掩,鼎湖 之灵可祠,有鲁既荒,大庭之迹无泯。伏惟陛下降德猗兰,纂灵豊谷。汉道既登, 神仙可望,射之罘于海浦,礼日观而称功,横中流于汾河,指柏梁而高宴,何其乐 也,岂不然欤!既而运属上仙,道穷晏驾,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宛出 人间,陵云故基,共原田而膴,别风馀址,对陵阜而茫茫,羁旅缧臣,能不落泪! 昔承明既厌,严助东归,驷马可乘,长卿西返,恭闻故实,窃有愚心。黍稷非馨, 敢忘徼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 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绍泰二年至都, 除司农卿,迁御史中丞。
高祖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中丞如故。以母老表请归养,诏不许。文帝嗣位, 又表曰:“臣婴生不幸,弱冠而孤,母子零丁,兄弟相长。谨身为养,仕不择官, 宦成梁朝,命存乱世,冒危履险,百死轻生,妻息诛夷,昆季冥灭,馀臣母子,得 逢兴运。臣母妾刘,今年八十有一,臣叔母妾丘,七十有五,臣门弟侄故自无人, 妾丘儿孙又久亡泯,两家侍养,馀臣一人。前帝知臣之孤茕,养臣以州里,不欲使 顿居草莱,又复矜臣温清,所以一年之内,再三休沐。臣之屡披丹款,频冒宸鉴, 非欲苟违朝廷,远离畿辇。一者以年将六十,汤火居心,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 温枕扇席,无复成童。二者职居彝宪,邦之司直,若自亏身体,何问国章?前德绸 缪,始许哀放,内侍近臣,多悉此旨。正以选贤与能,广求明哲,趑趄荏苒,未始 取才。而上玄降戾,奄至今日,德音在耳,坟土遽乾,悠悠昊天,哀此罔极。兼臣 私心煎切,弥迫近时,缕缕之祈,转忘尘触。伏惟陛下睿哲聪明,嗣兴下武,刑于 四海,弘此孝治。寸管求天,仰归帷扆,有感必应,实望圣明。特乞霈然申其私礼, 则王者之德,覃及无方,矧彼翔沈,孰非涵养。”诏答曰:“省表具怀。卿誉驰咸、 雒,情深宛、沛。日者理切倚闾,言归异域,复牵时役,遂乖侍养。虽周生之思, 每欲弃官,戴礼垂文,得遗从政,前朝光宅四海,劬劳万机,以卿才为独步, 职居专席,方深委任,屡屈情礼。朕嗣奉洪基,思弘景业,顾兹寡薄,兼缠哀疚, 实赖贤哲,同致雍熙,岂便释简南闱,解绂东路。当令冯亲入舍,荀母从官,用睹 朝荣,不亏家礼。寻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得所,并无废也。”
初,高祖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用,欲宠贵之。 会王琳入寇大雷,留异拥据东境,帝欲使炯因是立功,乃解中丞,加明威将军,遣 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文帝闻之,即日举哀,并遣吊祭, 赠侍中,谥曰恭子。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 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 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 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 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 善属文。释褐梁西中郎行参军,寻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 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 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 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及侯景之乱,荔率亲属入台,除镇西谘议参军,舍人如故。台城陷,逃归乡里。 侯景平,元帝征为中书侍郎,贞阳侯,授扬州别驾,并不就。
张彪之据会稽也,荔时在焉。及文帝平彪,高祖遗荔书曰:“丧乱已来,贤哲 凋散,君才用有美,声闻许、洛,当今朝廷惟新,广求英隽,岂可栖迟东土,独善 其身?今令兄子将接出都,想必副朝廷虚迟也。”文帝又与书曰:“君东南有美, 声誉洽闻,自应翰飞京许,共康时弊,而削迹丘园,保兹独善,岂使称空谷之望邪? 必愿便尔俶装,且为出都之计。唯迟披觏,在于兹日。”迫切之不得已,乃应命至 都。高祖崩,文帝嗣位,除太子中庶子,仍侍太子读书。寻领大著作、东扬扬州二 州大中正,庶子如故。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 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 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 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 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人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 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 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方欲仗委,良须克壮,今 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文帝甚伤惜 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子世基、世南, 并少知名。
寄字次安,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者,遇寄于门,因嘲之曰:“郎君姓 虞,必当无智。”寄应声答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入谓其父曰: “此子非常人,文举之对不是过也。”及长,好学,善属文。性冲静,有栖遁之志。 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大同中,尝骤雨,殿前往往有杂 色宝珠,梁武观之甚有喜色,寄因上瑞雨颂。帝谓寄兄荔曰:“此颂典裁清拔, 卿家之士龙也。将如何擢用?”寄闻之,叹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击壤之情耳。 吾岂买名求仕者乎?”乃闭门称疾,唯以书籍自娱。岳阳王为会稽太守,引寄为行 参军,迁记室参军,领郡五官掾。又转中记室,掾如故。在职简略烦苛,务存大体, 曹局之内,终日寂然。
侯景之乱,寄随兄荔入台,除镇南湘东王谘议参军,加贞威将军。京城陷,遁 还乡里。及张彪往临川,强寄俱行,寄与彪将郑玮同舟而载,玮尝忤彪意,乃劫寄 奔于晋安。时陈宝应据有闽中,得寄甚喜。高祖平侯景,寄劝令自结,宝应从之, 乃遣使归诚。承圣元年,除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每 欲引寄为僚属,委以文翰,寄固辞,获免。
及宝应结婚留异,潜有逆谋,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 谏,宝应辄引说他事以拒之。又尝令左右诵汉书,卧而听之,至蒯通说韩信曰 “相君之背,贵不可言”宝应蹶然起曰“可谓智士”寄正色曰:“覆郦骄韩, 未足称智;岂若班彪王命,识所归乎?”寄知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 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复起,宝应以为假托,使烧寄所卧屋, 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 救之。宝应自此方信。
及留异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谏曰:
东山虞寄致书于明将军使君节下:寄流离世故,飘寓贵乡,将军待以上宾之礼, 申以国士之眷,意气所感,何日忘之。而寄沈痼弥留,忄妻阴将尽,常恐卒填沟壑, 涓尘莫报,是以敢布腹心,冒陈丹款,愿将军留须臾之虑,少思察之,则瞑目之日, 所怀毕矣。
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 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将军文武兼资,英威不世, 往因多难,仗剑兴师,援旗誓众,抗威千里,岂不以四郊多垒,共谋王室,匡时报 主,宁国庇民乎?此所以五尺童子,皆愿荷戟而随将军者也。及高祖武皇肇基草昧, 初济艰难。于时天下沸腾,民无定主,豺狼当道,鲸鲵横击,海内业业,未知所从。 将军运动微之鉴,折从衡之辩,策名委质,自托宗盟,此将军妙算远图,发于衷诚 者也。及主上继业,钦明睿圣,选贤与能,群臣辑睦,结将军以维城之重,崇将军 以裂土之封。岂非宏谟庙略,推赤心于物也?屡申明诏,款笃殷勤,君臣之分定矣, 骨肉之恩深矣。不意将军惑于邪说,遽生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 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千虑一得,请陈愚算。愿将 军少戢雷霆,赊其晷刻,使得尽狂瞽之说,披肝胆之诚,则虽死之日,由生之年也。
自天厌梁德,多难荐臻,寰宇分崩,英雄互起,不可胜纪,人人自以为得之。 然夷凶翦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岂非历 数有在,惟天所授,当璧应运?其事甚明一也。主上承基,明德远被,天纲再张, 地维重纽。夫以王琳之强,侯瑱之力,进足以摇荡中原,争衡天下,退足以屈强江 外,雄长偏隅。然或命一旅之师,或资一士之说,琳则瓦解冰泮,投身异域,瑱则 厥角稽颡,委命阙廷。斯又天假之威,而除其患。其事甚明二也。今将军以籓戚之 重,东南之众,尽忠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窦融,宠过吴芮,析圭判野,南面 称孤?其事甚明三也。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至于余 孝顷、潘纯陀、李孝钦、欧阳頠等,悉委以心腹,任以爪牙,胸中豁然,曾无纤芥。 况将军衅非张绣,罪异毕谌,当何虑于危亡,何失于富贵?此又其事甚明四也。方 今周、齐邻睦,境外无虞,并兵一向,匪朝伊夕,非刘、项竞逐之机,楚、赵连从 之势,何得雍容高拱,坐论西伯?其事甚明五也。且留将军狼顾一隅,亟经摧衄, 声实亏丧,胆气衰沮。高瓖、向文政、留瑜、黄子玉,此数人者,将军所知,首鼠 两端,唯利是视;其馀将帅,亦可见矣。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 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此又其事甚明六也。且将军之强,孰如侯景?将军之众, 孰如王琳?武皇灭侯景于前,今上摧王琳于后,此乃天时,非复人力。且兵革已后, 民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于白刃之间乎?此又 其事甚明七也。历观前古,鉴之往事,子阳、季孟,倾覆相寻,馀善、右渠,危亡 继及,天命可畏,山川难恃。况将军欲以数郡之地,当天下之兵,以诸侯之资,拒 天子之命,强弱逆顺,可得侔乎?此又其事甚明八也。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 爱其亲,岂能及物?留将军身縻国爵,子尚王姬,犹且弃天属而弗顾,背明君而孤 立,危急之日,岂能同忧共患,不背将军者乎?至于师老力屈,惧诛利赏,必有韩、 智晋阳之谋,张、陈井陉之势。此又其事甚明九也。且北军万里远斗,锋不可当, 将军自战其地,人多顾后。梁安背向为心,修旿匹夫之力,众寡不敌,将帅不侔, 师以无名而出,事以无机而动,以此称兵,示知其利。夫以汉朝吴、楚,晋室颖、 颙,连城数十,长戟百万,拔本塞源,自图家国,其有成功者乎?此又其事甚明十 也。
为将军计者,莫若不远而复,绝亲留氏,秦郎、快郎,随遣入质,释甲偃兵, 一遵诏旨。且朝廷许以铁券之要,申以白马之盟,朕弗食言,誓之宗社。寄闻明者 鉴未形,智者不再计,此成败之效,将军勿疑。吉凶之几,间不容发。方今籓维尚 少,皇子幼冲,凡预宗枝,皆蒙宠树。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 之势,而能克修籓服,北面称臣,宁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岂不身与山河等安, 名与金石相敝?愿加三思,虑之无忽。
寄气力绵微,馀阴无几,感恩怀德,不觉狂言,鈇钺之诛,甘之如荠。
宝应览书大怒。或谓宝应曰:“虞公病势渐笃,言多错谬。”宝应意乃小释。 亦为寄有民望,且优容之。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扞秦曰:“早从虞公 计,不至今日。”扞秦但泣而已。宝应既擒,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 以先识免祸。
初,沙门慧摽涉猎有才思,及宝应起兵,作五言诗以送之,曰:“送马犹临水, 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入紫微宫。”宝应得之甚悦。慧摽赍以示寄,寄一览 便止,正色无言。摽退,寄谓所亲曰:“摽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竟坐是诛。
文帝寻敕都督章昭达以理发遣,令寄还朝。及至,即日引见,谓寄曰:“管宁 无恙?”其慰劳之怀若此。顷之,文帝谓到仲举曰:“衡阳王既出阁,虽未置府僚, 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仲举未知所对,文帝曰: “吾自得之。”乃手敕用寄,寄入谢,文帝曰:“所以暂屈卿游籓者,非止以文翰 相烦,乃令以师表相事也。”寻兼散骑常侍,聘齐,寄辞老疾,不行,除国子博士。 顷之,又表求解职归乡里,文帝优旨报答,许其东还。仍除东扬州别驾,寄又以疾 辞。高宗即位,征授扬州治中及尚书左丞,并不就。乃除东中郎建安王谘议,加戎 昭将军,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 但朔望笺修而已。太建八年,加太中大夫,将军如故。十一年卒,时年七十。
寄少笃行,造次必于仁厚,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至于临危执节,则辞气凛然, 白刃不惮也。自流寓南土,与兄荔隔绝,因感气病,每得荔书,气辄奔剧,危殆者 数矣。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才期年数月,便自求解退。常曰:“知足不辱, 吾知足矣。”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 坐。常出游近寺,闾里传相告语,老幼罗列,望拜道左。或言誓为约者,但指寄便 不欺,其至行所感如此。所制文笔,遭乱多不存。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枢数岁而父母俱丧, 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 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 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 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 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纶甚嘉 之,将引荐于朝廷。寻遇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枢肆志寻 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 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 也。然支父有让王之介,严子有傲帝之规,千载美谈,所不废也。比求志之士,望 途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
天嘉元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 时往游焉。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 之,前后数反,枢固辞以疾。门人或进曰:“鄱阳王待以师友,非关爵位,市朝之 间,何妨静默。”枢不得已,乃行。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 营茅茨而居焉。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
枢少属乱离,每所居之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目精洞黄,能视暗中 物。常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纮庑,时集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太建 十三年卒,时年六十。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史臣曰:沈炯仕于梁室,年在知命,冀郎署之薄官,止邑宰之卑职,及下笔盟 坛,属辞劝表,激扬旨趣,信文人之伟者欤!虞荔之献筹沈密,尽其诚款,可谓有 益明时矣。
<b>译文</b>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祖父选遥,在梁朝任寻阳太守。父亲选坛,任王府记室参军。
沈炯少年时有出众的才智,为当时人们所推重。始任王国常侍,升任为尚书左民侍郎,调出朝廷任为吴兴县令。在遭遇侯景叛乱的灾难时,吴郡太守袁君正入京援救,任用沈炯监理郡中政事。京城失陷,侯景的将领宋子仙占据吴兴,派遣使者招致沈炯,委任他书记的职务。沈炯以有病为理由坚决推辞,宋子仙发怒,下令杀他。沈烟脱去衣服将要被杀时,因为路间有桑树妨碍,于是把他牵往另一个地方,有人赶紧救助他,幸而得以免死。宋子仙爱惜他的才能,终于逼他服从命令掌管书记的工作。到宋子仙为王僧辩击败,王僧辩向来知道沈炯的名声,就在军中出钱购买到了他,酬谢捉到沈炯的人铁钱十万,从这时起紧急檄文和军事文书都出自于沈炯。到简文查遇害,四方的封疆大吏都上书给在江陵的萧绎劝他登上帝位,王僧辩命令沈炯写劝进表,他的文词十分精美,当时各封疆大吏的上书没有比得上他的。
产担南下,舆王坦趱会合于皇荃湾,登上坛场举行盟会,沈炯为他们写作了盟书。到侯景往东逃至昱登时,抓住了选坝的妻子虞压,儿子选适,并杀了他们,选炯的弟弟带着他们的母亲逃走而得以免除死难。侯景叛乱被子定后,梁元童同情他的妻和子遭杀戮,特封他为原乡县侯,食邑五百户。王僧辩担任司徒时,任用沈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召他进入朝廷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
荆州失陷时,沈炯被西魏所俘虏,西魏的人十分礼遇他,任命沈炯为仪同三司。沈炯因为母亲年老在束边居住,总想回国,惟恐魏人爱惜自己的文才而留着自己不肯放行,于是一直闭门不再扫路迎客,没有什么交游。时常有文章写好,随即就毁掉,不让流传开来。曾经独自行经漠武帝筑的通天台,写了陈情表呈上朝廷,诉说自己思念回乡的意思。他在文中说:“臣听说乔山虽然遮蔽,鼎湖的神灵还可以祈祷,有鲁已经荒芜,左庭的业迹没有消灭。伏思陛下能降恩德于猹芦,继承神灵于丰釜。选王朝已经建立,想做神仙正可期望,追随前代帝王登上海滨的之罘山,在泰山的日观峰祭神而称颂自己的功德,在汾河的中段绝流而渡,指点柏梁台而举行盛宴,多么快乐呀,难道不是吗!不久之后命运归宿是离开人世而成仙,道路走到尽头帝王去世,杂错珍宝的帐子缀饰珍珠的帘子,一时破败散落,茂陵玉碗,仿佛离开了人间,陵云原有的基础,和平原上肥沃的田地一样了。别风宫的余址,对着土山显得模糊不清,寄居他乡被拘缚的臣子,哪能不落泪。从前承明殿既然倾倒,严助便向东归去,有套着四匹马的车乘坐,司马长卿往西返回,恭敬地听说这些足以效法的往事,私下亦有回去的心意。黍稷没有远扬的香气,但哪敢忘记追求幸福。”呈上朝廷后,这天夜裹沈炯梦见有宫廷戒严的地方,士兵警卫得非常严密,沈炯便把自己的事情陈诉,听到有人说:“十分不愿意放您回去,但这个时候可以到来。”不多几天,他就和王克等人一起获准往东回去。绍泰二年到达都城,被任命为司农卿,升任御史中丞。
高祖接受禅让,选姻加官通直散骑常侍,中丞的职务依然担任。因为母亲年老他上表请求回家抚养母亲,皇帝下令不许可。
文帝登位,邀姻又上表说:“臣平生遭遇不幸,二十岁时父亲去世而成了孤儿,母子孤单,兄弟间相互扶助成长。恭敬周到地亲身奉养母亲,出仕不选择官职,做官在梁朝成功,生命幸存于乱世,冒着危难经历险途,在百次遭遇死难的险境中已把生命看轻,妻和儿子都被杀害,兄弟已经去世,剩下臣母子两人,得以遇上国家兴盛的时运。臣的母亲刘氏,今年八十一岁,臣的叔母丘氏,七十五岁,臣家中的弟侄从前一直没有后人,叔母丘氏的儿孙又很久前就死去了,两家老人的侍奉抚养,祇剩臣一人。前帝知道臣的孤独,以俸禄养臣于故乡,不愿让臣留居乡野地方,又关心臣冬暖夏凉,所以一年之中,再三让臣休假。臣屡次披露赤诚之心,频繁地在君主阅览时有所冒犯,不是随意违抗朝廷,要远离京城。一是因为自己年纪将到六十岁,家事如沸汤烈火存在心中,每次跪着拜读家中来信,总是先感到恐惧而后才喜悦起来,给母亲冬温枕夏扇席,不再是年龄稍大的儿童了。二是因为职务在于掌管经常大法,担任国家... -->>
沈炯 虞荔 弟寄 马枢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祖瑀,梁寻阳太守。父续,王府记室参军。炯 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释褐王国常侍,迁为尚书左民侍郎,出为吴令。侯景之难, 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师,以炯监郡。京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遣使召炯,委 以书记之任。炯固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炯解衣将就戮,碍于路间桑树,乃更 牵往他所,或遽救之,仅而获免。子仙爱其才,终逼之令掌书记。及子仙为王僧辩 所败,僧辩素闻其名,于军中购得之,酬所获者铁钱十万,自是羽檄军书皆出于炯。 及简文遇害,四方岳牧皆上表于江陵劝进,僧辩令炯制表,其文甚工,当时莫有逮 者。
高祖南下,与僧辩会于白茅湾,登坛设盟,炯为其文。及侯景东奔至吴郡,获 炯妻虞氏,子行简,并杀之,炯弟携其母逃而获免。侯景平,梁元帝愍其妻子婴戮, 特封原乡县侯,邑五百户。僧辩为司徒,以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为给事黄门侍 郎,领尚书左丞。
荆州陷,为西魏所虏,魏人甚礼之,授炯仪同三司。炯以母老在东,恒思归国, 恐魏人爱其文才而留之,恒闭门却扫,无所交游。时有文章,随即弃毁,不令流布。 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其辞曰:“臣闻乔山虽掩,鼎湖 之灵可祠,有鲁既荒,大庭之迹无泯。伏惟陛下降德猗兰,纂灵豊谷。汉道既登, 神仙可望,射之罘于海浦,礼日观而称功,横中流于汾河,指柏梁而高宴,何其乐 也,岂不然欤!既而运属上仙,道穷晏驾,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宛出 人间,陵云故基,共原田而膴,别风馀址,对陵阜而茫茫,羁旅缧臣,能不落泪! 昔承明既厌,严助东归,驷马可乘,长卿西返,恭闻故实,窃有愚心。黍稷非馨, 敢忘徼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 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绍泰二年至都, 除司农卿,迁御史中丞。
高祖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中丞如故。以母老表请归养,诏不许。文帝嗣位, 又表曰:“臣婴生不幸,弱冠而孤,母子零丁,兄弟相长。谨身为养,仕不择官, 宦成梁朝,命存乱世,冒危履险,百死轻生,妻息诛夷,昆季冥灭,馀臣母子,得 逢兴运。臣母妾刘,今年八十有一,臣叔母妾丘,七十有五,臣门弟侄故自无人, 妾丘儿孙又久亡泯,两家侍养,馀臣一人。前帝知臣之孤茕,养臣以州里,不欲使 顿居草莱,又复矜臣温清,所以一年之内,再三休沐。臣之屡披丹款,频冒宸鉴, 非欲苟违朝廷,远离畿辇。一者以年将六十,汤火居心,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 温枕扇席,无复成童。二者职居彝宪,邦之司直,若自亏身体,何问国章?前德绸 缪,始许哀放,内侍近臣,多悉此旨。正以选贤与能,广求明哲,趑趄荏苒,未始 取才。而上玄降戾,奄至今日,德音在耳,坟土遽乾,悠悠昊天,哀此罔极。兼臣 私心煎切,弥迫近时,缕缕之祈,转忘尘触。伏惟陛下睿哲聪明,嗣兴下武,刑于 四海,弘此孝治。寸管求天,仰归帷扆,有感必应,实望圣明。特乞霈然申其私礼, 则王者之德,覃及无方,矧彼翔沈,孰非涵养。”诏答曰:“省表具怀。卿誉驰咸、 雒,情深宛、沛。日者理切倚闾,言归异域,复牵时役,遂乖侍养。虽周生之思, 每欲弃官,戴礼垂文,得遗从政,前朝光宅四海,劬劳万机,以卿才为独步, 职居专席,方深委任,屡屈情礼。朕嗣奉洪基,思弘景业,顾兹寡薄,兼缠哀疚, 实赖贤哲,同致雍熙,岂便释简南闱,解绂东路。当令冯亲入舍,荀母从官,用睹 朝荣,不亏家礼。寻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得所,并无废也。”
初,高祖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用,欲宠贵之。 会王琳入寇大雷,留异拥据东境,帝欲使炯因是立功,乃解中丞,加明威将军,遣 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文帝闻之,即日举哀,并遣吊祭, 赠侍中,谥曰恭子。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 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 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 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 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 善属文。释褐梁西中郎行参军,寻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 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 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 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及侯景之乱,荔率亲属入台,除镇西谘议参军,舍人如故。台城陷,逃归乡里。 侯景平,元帝征为中书侍郎,贞阳侯,授扬州别驾,并不就。
张彪之据会稽也,荔时在焉。及文帝平彪,高祖遗荔书曰:“丧乱已来,贤哲 凋散,君才用有美,声闻许、洛,当今朝廷惟新,广求英隽,岂可栖迟东土,独善 其身?今令兄子将接出都,想必副朝廷虚迟也。”文帝又与书曰:“君东南有美, 声誉洽闻,自应翰飞京许,共康时弊,而削迹丘园,保兹独善,岂使称空谷之望邪? 必愿便尔俶装,且为出都之计。唯迟披觏,在于兹日。”迫切之不得已,乃应命至 都。高祖崩,文帝嗣位,除太子中庶子,仍侍太子读书。寻领大著作、东扬扬州二 州大中正,庶子如故。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 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 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 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 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人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 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 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方欲仗委,良须克壮,今 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文帝甚伤惜 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子世基、世南, 并少知名。
寄字次安,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者,遇寄于门,因嘲之曰:“郎君姓 虞,必当无智。”寄应声答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入谓其父曰: “此子非常人,文举之对不是过也。”及长,好学,善属文。性冲静,有栖遁之志。 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国左常侍。大同中,尝骤雨,殿前往往有杂 色宝珠,梁武观之甚有喜色,寄因上瑞雨颂。帝谓寄兄荔曰:“此颂典裁清拔, 卿家之士龙也。将如何擢用?”寄闻之,叹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击壤之情耳。 吾岂买名求仕者乎?”乃闭门称疾,唯以书籍自娱。岳阳王为会稽太守,引寄为行 参军,迁记室参军,领郡五官掾。又转中记室,掾如故。在职简略烦苛,务存大体, 曹局之内,终日寂然。
侯景之乱,寄随兄荔入台,除镇南湘东王谘议参军,加贞威将军。京城陷,遁 还乡里。及张彪往临川,强寄俱行,寄与彪将郑玮同舟而载,玮尝忤彪意,乃劫寄 奔于晋安。时陈宝应据有闽中,得寄甚喜。高祖平侯景,寄劝令自结,宝应从之, 乃遣使归诚。承圣元年,除和戎将军、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每 欲引寄为僚属,委以文翰,寄固辞,获免。
及宝应结婚留异,潜有逆谋,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 谏,宝应辄引说他事以拒之。又尝令左右诵汉书,卧而听之,至蒯通说韩信曰 “相君之背,贵不可言”宝应蹶然起曰“可谓智士”寄正色曰:“覆郦骄韩, 未足称智;岂若班彪王命,识所归乎?”寄知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 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复起,宝应以为假托,使烧寄所卧屋, 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 救之。宝应自此方信。
及留异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谏曰:
东山虞寄致书于明将军使君节下:寄流离世故,飘寓贵乡,将军待以上宾之礼, 申以国士之眷,意气所感,何日忘之。而寄沈痼弥留,忄妻阴将尽,常恐卒填沟壑, 涓尘莫报,是以敢布腹心,冒陈丹款,愿将军留须臾之虑,少思察之,则瞑目之日, 所怀毕矣。
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 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将军文武兼资,英威不世, 往因多难,仗剑兴师,援旗誓众,抗威千里,岂不以四郊多垒,共谋王室,匡时报 主,宁国庇民乎?此所以五尺童子,皆愿荷戟而随将军者也。及高祖武皇肇基草昧, 初济艰难。于时天下沸腾,民无定主,豺狼当道,鲸鲵横击,海内业业,未知所从。 将军运动微之鉴,折从衡之辩,策名委质,自托宗盟,此将军妙算远图,发于衷诚 者也。及主上继业,钦明睿圣,选贤与能,群臣辑睦,结将军以维城之重,崇将军 以裂土之封。岂非宏谟庙略,推赤心于物也?屡申明诏,款笃殷勤,君臣之分定矣, 骨肉之恩深矣。不意将军惑于邪说,遽生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 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千虑一得,请陈愚算。愿将 军少戢雷霆,赊其晷刻,使得尽狂瞽之说,披肝胆之诚,则虽死之日,由生之年也。
自天厌梁德,多难荐臻,寰宇分崩,英雄互起,不可胜纪,人人自以为得之。 然夷凶翦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岂非历 数有在,惟天所授,当璧应运?其事甚明一也。主上承基,明德远被,天纲再张, 地维重纽。夫以王琳之强,侯瑱之力,进足以摇荡中原,争衡天下,退足以屈强江 外,雄长偏隅。然或命一旅之师,或资一士之说,琳则瓦解冰泮,投身异域,瑱则 厥角稽颡,委命阙廷。斯又天假之威,而除其患。其事甚明二也。今将军以籓戚之 重,东南之众,尽忠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窦融,宠过吴芮,析圭判野,南面 称孤?其事甚明三也。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至于余 孝顷、潘纯陀、李孝钦、欧阳頠等,悉委以心腹,任以爪牙,胸中豁然,曾无纤芥。 况将军衅非张绣,罪异毕谌,当何虑于危亡,何失于富贵?此又其事甚明四也。方 今周、齐邻睦,境外无虞,并兵一向,匪朝伊夕,非刘、项竞逐之机,楚、赵连从 之势,何得雍容高拱,坐论西伯?其事甚明五也。且留将军狼顾一隅,亟经摧衄, 声实亏丧,胆气衰沮。高瓖、向文政、留瑜、黄子玉,此数人者,将军所知,首鼠 两端,唯利是视;其馀将帅,亦可见矣。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 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此又其事甚明六也。且将军之强,孰如侯景?将军之众, 孰如王琳?武皇灭侯景于前,今上摧王琳于后,此乃天时,非复人力。且兵革已后, 民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于白刃之间乎?此又 其事甚明七也。历观前古,鉴之往事,子阳、季孟,倾覆相寻,馀善、右渠,危亡 继及,天命可畏,山川难恃。况将军欲以数郡之地,当天下之兵,以诸侯之资,拒 天子之命,强弱逆顺,可得侔乎?此又其事甚明八也。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 爱其亲,岂能及物?留将军身縻国爵,子尚王姬,犹且弃天属而弗顾,背明君而孤 立,危急之日,岂能同忧共患,不背将军者乎?至于师老力屈,惧诛利赏,必有韩、 智晋阳之谋,张、陈井陉之势。此又其事甚明九也。且北军万里远斗,锋不可当, 将军自战其地,人多顾后。梁安背向为心,修旿匹夫之力,众寡不敌,将帅不侔, 师以无名而出,事以无机而动,以此称兵,示知其利。夫以汉朝吴、楚,晋室颖、 颙,连城数十,长戟百万,拔本塞源,自图家国,其有成功者乎?此又其事甚明十 也。
为将军计者,莫若不远而复,绝亲留氏,秦郎、快郎,随遣入质,释甲偃兵, 一遵诏旨。且朝廷许以铁券之要,申以白马之盟,朕弗食言,誓之宗社。寄闻明者 鉴未形,智者不再计,此成败之效,将军勿疑。吉凶之几,间不容发。方今籓维尚 少,皇子幼冲,凡预宗枝,皆蒙宠树。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 之势,而能克修籓服,北面称臣,宁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岂不身与山河等安, 名与金石相敝?愿加三思,虑之无忽。
寄气力绵微,馀阴无几,感恩怀德,不觉狂言,鈇钺之诛,甘之如荠。
宝应览书大怒。或谓宝应曰:“虞公病势渐笃,言多错谬。”宝应意乃小释。 亦为寄有民望,且优容之。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扞秦曰:“早从虞公 计,不至今日。”扞秦但泣而已。宝应既擒,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 以先识免祸。
初,沙门慧摽涉猎有才思,及宝应起兵,作五言诗以送之,曰:“送马犹临水, 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入紫微宫。”宝应得之甚悦。慧摽赍以示寄,寄一览 便止,正色无言。摽退,寄谓所亲曰:“摽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竟坐是诛。
文帝寻敕都督章昭达以理发遣,令寄还朝。及至,即日引见,谓寄曰:“管宁 无恙?”其慰劳之怀若此。顷之,文帝谓到仲举曰:“衡阳王既出阁,虽未置府僚, 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仲举未知所对,文帝曰: “吾自得之。”乃手敕用寄,寄入谢,文帝曰:“所以暂屈卿游籓者,非止以文翰 相烦,乃令以师表相事也。”寻兼散骑常侍,聘齐,寄辞老疾,不行,除国子博士。 顷之,又表求解职归乡里,文帝优旨报答,许其东还。仍除东扬州别驾,寄又以疾 辞。高宗即位,征授扬州治中及尚书左丞,并不就。乃除东中郎建安王谘议,加戎 昭将军,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于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 但朔望笺修而已。太建八年,加太中大夫,将军如故。十一年卒,时年七十。
寄少笃行,造次必于仁厚,虽僮竖未尝加以声色,至于临危执节,则辞气凛然, 白刃不惮也。自流寓南土,与兄荔隔绝,因感气病,每得荔书,气辄奔剧,危殆者 数矣。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才期年数月,便自求解退。常曰:“知足不辱, 吾知足矣。”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 坐。常出游近寺,闾里传相告语,老幼罗列,望拜道左。或言誓为约者,但指寄便 不欺,其至行所感如此。所制文笔,遭乱多不存。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枢数岁而父母俱丧, 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 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 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 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 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纶甚嘉 之,将引荐于朝廷。寻遇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枢肆志寻 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 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 也。然支父有让王之介,严子有傲帝之规,千载美谈,所不废也。比求志之士,望 途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
天嘉元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 时往游焉。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 之,前后数反,枢固辞以疾。门人或进曰:“鄱阳王待以师友,非关爵位,市朝之 间,何妨静默。”枢不得已,乃行。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 营茅茨而居焉。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
枢少属乱离,每所居之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目精洞黄,能视暗中 物。常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纮庑,时集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太建 十三年卒,时年六十。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史臣曰:沈炯仕于梁室,年在知命,冀郎署之薄官,止邑宰之卑职,及下笔盟 坛,属辞劝表,激扬旨趣,信文人之伟者欤!虞荔之献筹沈密,尽其诚款,可谓有 益明时矣。
<b>译文</b>
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祖父选遥,在梁朝任寻阳太守。父亲选坛,任王府记室参军。
沈炯少年时有出众的才智,为当时人们所推重。始任王国常侍,升任为尚书左民侍郎,调出朝廷任为吴兴县令。在遭遇侯景叛乱的灾难时,吴郡太守袁君正入京援救,任用沈炯监理郡中政事。京城失陷,侯景的将领宋子仙占据吴兴,派遣使者招致沈炯,委任他书记的职务。沈炯以有病为理由坚决推辞,宋子仙发怒,下令杀他。沈烟脱去衣服将要被杀时,因为路间有桑树妨碍,于是把他牵往另一个地方,有人赶紧救助他,幸而得以免死。宋子仙爱惜他的才能,终于逼他服从命令掌管书记的工作。到宋子仙为王僧辩击败,王僧辩向来知道沈炯的名声,就在军中出钱购买到了他,酬谢捉到沈炯的人铁钱十万,从这时起紧急檄文和军事文书都出自于沈炯。到简文查遇害,四方的封疆大吏都上书给在江陵的萧绎劝他登上帝位,王僧辩命令沈炯写劝进表,他的文词十分精美,当时各封疆大吏的上书没有比得上他的。
产担南下,舆王坦趱会合于皇荃湾,登上坛场举行盟会,沈炯为他们写作了盟书。到侯景往东逃至昱登时,抓住了选坝的妻子虞压,儿子选适,并杀了他们,选炯的弟弟带着他们的母亲逃走而得以免除死难。侯景叛乱被子定后,梁元童同情他的妻和子遭杀戮,特封他为原乡县侯,食邑五百户。王僧辩担任司徒时,任用沈炯为从事中郎。梁元帝征召他进入朝廷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
荆州失陷时,沈炯被西魏所俘虏,西魏的人十分礼遇他,任命沈炯为仪同三司。沈炯因为母亲年老在束边居住,总想回国,惟恐魏人爱惜自己的文才而留着自己不肯放行,于是一直闭门不再扫路迎客,没有什么交游。时常有文章写好,随即就毁掉,不让流传开来。曾经独自行经漠武帝筑的通天台,写了陈情表呈上朝廷,诉说自己思念回乡的意思。他在文中说:“臣听说乔山虽然遮蔽,鼎湖的神灵还可以祈祷,有鲁已经荒芜,左庭的业迹没有消灭。伏思陛下能降恩德于猹芦,继承神灵于丰釜。选王朝已经建立,想做神仙正可期望,追随前代帝王登上海滨的之罘山,在泰山的日观峰祭神而称颂自己的功德,在汾河的中段绝流而渡,指点柏梁台而举行盛宴,多么快乐呀,难道不是吗!不久之后命运归宿是离开人世而成仙,道路走到尽头帝王去世,杂错珍宝的帐子缀饰珍珠的帘子,一时破败散落,茂陵玉碗,仿佛离开了人间,陵云原有的基础,和平原上肥沃的田地一样了。别风宫的余址,对着土山显得模糊不清,寄居他乡被拘缚的臣子,哪能不落泪。从前承明殿既然倾倒,严助便向东归去,有套着四匹马的车乘坐,司马长卿往西返回,恭敬地听说这些足以效法的往事,私下亦有回去的心意。黍稷没有远扬的香气,但哪敢忘记追求幸福。”呈上朝廷后,这天夜裹沈炯梦见有宫廷戒严的地方,士兵警卫得非常严密,沈炯便把自己的事情陈诉,听到有人说:“十分不愿意放您回去,但这个时候可以到来。”不多几天,他就和王克等人一起获准往东回去。绍泰二年到达都城,被任命为司农卿,升任御史中丞。
高祖接受禅让,选姻加官通直散骑常侍,中丞的职务依然担任。因为母亲年老他上表请求回家抚养母亲,皇帝下令不许可。
文帝登位,邀姻又上表说:“臣平生遭遇不幸,二十岁时父亲去世而成了孤儿,母子孤单,兄弟间相互扶助成长。恭敬周到地亲身奉养母亲,出仕不选择官职,做官在梁朝成功,生命幸存于乱世,冒着危难经历险途,在百次遭遇死难的险境中已把生命看轻,妻和儿子都被杀害,兄弟已经去世,剩下臣母子两人,得以遇上国家兴盛的时运。臣的母亲刘氏,今年八十一岁,臣的叔母丘氏,七十五岁,臣家中的弟侄从前一直没有后人,叔母丘氏的儿孙又很久前就死去了,两家老人的侍奉抚养,祇剩臣一人。前帝知道臣的孤独,以俸禄养臣于故乡,不愿让臣留居乡野地方,又关心臣冬暖夏凉,所以一年之中,再三让臣休假。臣屡次披露赤诚之心,频繁地在君主阅览时有所冒犯,不是随意违抗朝廷,要远离京城。一是因为自己年纪将到六十岁,家事如沸汤烈火存在心中,每次跪着拜读家中来信,总是先感到恐惧而后才喜悦起来,给母亲冬温枕夏扇席,不再是年龄稍大的儿童了。二是因为职务在于掌管经常大法,担任国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