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帝国的荣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以没有对西藏采取强硬措施。而是采取用兵经略青海,招抚西藏的政策。
早在明历五年,傅友德就遣兵进入青海东部地区,前元在青海的大小官吏,有的向西退去。有的归附明朝,到了明历七年,傅友德控制了大部分青海地区。由于这里情况复杂,刘浩然就没有设省,而是直接交给甘肃省一并治理管辖。
大明在青海一方面拉拢宗教人士,一口气册封了四位法王,并按照漠北例,习行汉字,将其与西藏宗教人士割裂开,一方面则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大规模地执行改土归流,收编当地的部落,迁移头人首领,设立府县政权机构,执行保甲制度,此外从陕西北部、甘肃等地迁移大批的蒙古部落过来,再将当地藏人迁移出去,改变民族比例,进行整编混居。
明历九年,章阳沙加监藏看到前元已经复辟无望,大明如日中天,于是遣使向大明入贡。刘浩然封其为灌顶阐化王,并邀请诸多上师喇嘛入京受封而西藏已有数位上师喇嘛准备动身入京,大明招抚西藏的政策暂时获得功效。
“陛下,青海已无大事。大明用大量的铁器、茶叶、棉布换取牧民的牛羊皮毛,百姓们倒也安居了。”
“那就好,二哥,现在国用已经辞职,你看谁当这枢密院主事人比较好呢?”
“陛下,此事不该问臣。”傅友德连忙摇摇头道。
“二哥你是军中大将。枢密院乃军中主事之人,当然要问问你的意见。”刘浩然笑着说道。
“陛下,臣还想在西北待几年,为陛下西征辟疆。”傅友德默然了一会说道。
“我就知道二哥不愿意回来坐镇枢密院。不过西北、漠北乃中原两大毒瘤之一,现在漠北一去。我大明的重点当在西北了,看来二哥还想着如何驰骋沙场,而西北也离不开你呀。只是这国用辞职。枢密院缺乏坐镇之人啊!国胜如何?”
“国胜还年轻着,心比我还热,怎么肯来养老?再说了,国用是他兄长,为了避嫌,国胜怎么可能愿意接任枢密院呢?不如让大哥回
对于傅友德这个,建议。刘浩然不由心头一动,都承旨签枢密院事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一般担任这个职位后就只能等着致仕退休,通常情况是不会再挂帅出征的。把傅友德、冯国胜这两员当打的大将弄回来养老,刘浩然心里也有些不舍。大哥丁德兴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在军中的威望够高,压得住阵脚。虽然他的谋略不及冯国胜、傅友德。但也不是有勇无谋的鲁莽之人,而且现在枢密院的指挥权和调兵权已经集中在参军总署和军令司这两全部门手上,只要完善好这两全部门。丁德兴堪当此任。
“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二哥只管直说。”
“陛下,陆军部和海军部现在除了管理军籍之外,最重要的是调配军费,采办军愕,帷幄谋略倒是次要的,因此臣想请陛下为陆军的儿郎们找一个善于理财之人执掌陆军。”
刘浩然看了一眼傅幕德。笑意更浓了,拍了拍傅友德的手道:“还是兄长明白我的心思。”
二十二日,刘浩然宣布对枢密院的调整,首先他下诏将各省都指挥使改为提点“省军务都督,负责一省军务。海军则改为提舰队都督和比舰队大都督,与陆军相齐;接着刘浩然改参军总署为参军都指挥司,下辖两全部门,分别为陆军指挥司和海军指挥司。陆军指挥司负责陆军方面的战略策划和指挥。海军指挥司则负责海军方面的战略策刮和指挥,明确分工,而参军都指挥司则负责全军的战略策划和指挥。
参军都指挥司主官为都指挥使,陆军指挥司主官为陆军指挥使,海军指挥司主官为海军指挥使。两人均兼任参军都指挥司副都指挥使。
而枢密院其它各部门不变,依然如故。刘浩然诏令丁德兴大将为都承旨签枢密院事;邓友德上将为副都承导同签枢密院事领参军都指挥使;缘大亨致仕退休,改任荣禄资政大夫,其职副都承旨同签枢密院事兼都镇抚使有刘存孝接任;副都承旨同签枢密院事兼军政司录事总长由杨壕接任,军令司都司由刘存忠接任,军情司由侍卫长刘存玄接任。
陆军指挥使由新授衔的陆军上将徐达出任,徐达不愧是一代名将,经过南京陆军学堂学习以及战火洗礼之后,在明军中迅速崛起,其指挥才能和谋略为众将所称赞。傅友德更是对这位副手赞不绝口,夸他为大明第一参军。
海军指挥使则由廖永忠海军大将出任。廖永忠相比俞氏兄弟而言,更长于计谋策划”所以出任此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余大都督和都督各有转迁。
军方大调整,众人并不在意,枢密院历来是刘浩然和军方的自留地,别人想插手也插不进,而且也不敢插手。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接下来的内阁和地方调整。
谁知道刘浩然在军方调整之后首先召见的是陆军部尚书刘基。
“伯温先生,你看谁可为相?”刘浩然开门见山道。
刘基心头一突,连忙拱手答道:“回禀陛下,此关系国之重器,臣不敢擅言。”
刘浩然笑了笑道:“伯温先生真乃谨慎笃实之人,你算得上我的老师,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如我说,你只管答好与坏。”
“臣遵旨。”刘基无可奈何地答道。
“汪朝宗可为相否?”
“汪大学士处理机要。屡献忠谋,是为大才,然为相似为浅
“胡惟庸可为相否?”
“明大人志向远大,臣不敢揣摩。”
刘浩然眼角跳了跳,但依然面带微笑,继续问道;“杨希武如何?”
“杨大人才能甚高,然器量似”
刘浩然便不再说了,只是点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先生的金玉良言。”
所以没有对西藏采取强硬措施。而是采取用兵经略青海,招抚西藏的政策。
早在明历五年,傅友德就遣兵进入青海东部地区,前元在青海的大小官吏,有的向西退去。有的归附明朝,到了明历七年,傅友德控制了大部分青海地区。由于这里情况复杂,刘浩然就没有设省,而是直接交给甘肃省一并治理管辖。
大明在青海一方面拉拢宗教人士,一口气册封了四位法王,并按照漠北例,习行汉字,将其与西藏宗教人士割裂开,一方面则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大规模地执行改土归流,收编当地的部落,迁移头人首领,设立府县政权机构,执行保甲制度,此外从陕西北部、甘肃等地迁移大批的蒙古部落过来,再将当地藏人迁移出去,改变民族比例,进行整编混居。
明历九年,章阳沙加监藏看到前元已经复辟无望,大明如日中天,于是遣使向大明入贡。刘浩然封其为灌顶阐化王,并邀请诸多上师喇嘛入京受封而西藏已有数位上师喇嘛准备动身入京,大明招抚西藏的政策暂时获得功效。
“陛下,青海已无大事。大明用大量的铁器、茶叶、棉布换取牧民的牛羊皮毛,百姓们倒也安居了。”
“那就好,二哥,现在国用已经辞职,你看谁当这枢密院主事人比较好呢?”
“陛下,此事不该问臣。”傅友德连忙摇摇头道。
“二哥你是军中大将。枢密院乃军中主事之人,当然要问问你的意见。”刘浩然笑着说道。
“陛下,臣还想在西北待几年,为陛下西征辟疆。”傅友德默然了一会说道。
“我就知道二哥不愿意回来坐镇枢密院。不过西北、漠北乃中原两大毒瘤之一,现在漠北一去。我大明的重点当在西北了,看来二哥还想着如何驰骋沙场,而西北也离不开你呀。只是这国用辞职。枢密院缺乏坐镇之人啊!国胜如何?”
“国胜还年轻着,心比我还热,怎么肯来养老?再说了,国用是他兄长,为了避嫌,国胜怎么可能愿意接任枢密院呢?不如让大哥回
对于傅友德这个,建议。刘浩然不由心头一动,都承旨签枢密院事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一般担任这个职位后就只能等着致仕退休,通常情况是不会再挂帅出征的。把傅友德、冯国胜这两员当打的大将弄回来养老,刘浩然心里也有些不舍。大哥丁德兴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在军中的威望够高,压得住阵脚。虽然他的谋略不及冯国胜、傅友德。但也不是有勇无谋的鲁莽之人,而且现在枢密院的指挥权和调兵权已经集中在参军总署和军令司这两全部门手上,只要完善好这两全部门。丁德兴堪当此任。
“陛下,臣有个不情之请。”
“二哥只管直说。”
“陛下,陆军部和海军部现在除了管理军籍之外,最重要的是调配军费,采办军愕,帷幄谋略倒是次要的,因此臣想请陛下为陆军的儿郎们找一个善于理财之人执掌陆军。”
刘浩然看了一眼傅幕德。笑意更浓了,拍了拍傅友德的手道:“还是兄长明白我的心思。”
二十二日,刘浩然宣布对枢密院的调整,首先他下诏将各省都指挥使改为提点“省军务都督,负责一省军务。海军则改为提舰队都督和比舰队大都督,与陆军相齐;接着刘浩然改参军总署为参军都指挥司,下辖两全部门,分别为陆军指挥司和海军指挥司。陆军指挥司负责陆军方面的战略策划和指挥。海军指挥司则负责海军方面的战略策刮和指挥,明确分工,而参军都指挥司则负责全军的战略策划和指挥。
参军都指挥司主官为都指挥使,陆军指挥司主官为陆军指挥使,海军指挥司主官为海军指挥使。两人均兼任参军都指挥司副都指挥使。
而枢密院其它各部门不变,依然如故。刘浩然诏令丁德兴大将为都承旨签枢密院事;邓友德上将为副都承导同签枢密院事领参军都指挥使;缘大亨致仕退休,改任荣禄资政大夫,其职副都承旨同签枢密院事兼都镇抚使有刘存孝接任;副都承旨同签枢密院事兼军政司录事总长由杨壕接任,军令司都司由刘存忠接任,军情司由侍卫长刘存玄接任。
陆军指挥使由新授衔的陆军上将徐达出任,徐达不愧是一代名将,经过南京陆军学堂学习以及战火洗礼之后,在明军中迅速崛起,其指挥才能和谋略为众将所称赞。傅友德更是对这位副手赞不绝口,夸他为大明第一参军。
海军指挥使则由廖永忠海军大将出任。廖永忠相比俞氏兄弟而言,更长于计谋策划”所以出任此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余大都督和都督各有转迁。
军方大调整,众人并不在意,枢密院历来是刘浩然和军方的自留地,别人想插手也插不进,而且也不敢插手。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接下来的内阁和地方调整。
谁知道刘浩然在军方调整之后首先召见的是陆军部尚书刘基。
“伯温先生,你看谁可为相?”刘浩然开门见山道。
刘基心头一突,连忙拱手答道:“回禀陛下,此关系国之重器,臣不敢擅言。”
刘浩然笑了笑道:“伯温先生真乃谨慎笃实之人,你算得上我的老师,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如我说,你只管答好与坏。”
“臣遵旨。”刘基无可奈何地答道。
“汪朝宗可为相否?”
“汪大学士处理机要。屡献忠谋,是为大才,然为相似为浅
“胡惟庸可为相否?”
“明大人志向远大,臣不敢揣摩。”
刘浩然眼角跳了跳,但依然面带微笑,继续问道;“杨希武如何?”
“杨大人才能甚高,然器量似”
刘浩然便不再说了,只是点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先生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