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黄沙百战穿金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郭炯根据侯大勇的授意,在凤州的大街小巷,用白色的石灰制土很多标语:“同心城是中原故土”“一切为了西北,一切为了同心”“凤州人和同人心连心,手牵手,本是一家人”“一人省一口,支援同心城。”
这些雪白标语的内容让凤州的老百姓很是担心,标语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凤州城内的老百姓去支援同心城的胡人,因此,大多数刚刚有些小钱的老百姓总觉得这些标语就如一只只伸出来的手爪,挥舞着扑向自己刚刚有些鼓起来的钱袋,老百姓通过各种门路,向衙门里的小吏们打听情况,幸运的是,小吏们都没有接到要求额外增税的通知,标语刷了十多天,衙门仍然没有增税的企图,凤州城内的老百姓这才放下心来,同时又迷惑不解,既能不从老百姓头上摸钱,那写这此标语又有什么用处?
当然,大街小巷的这些标语是有用处的,只不过局外人不清楚而已。
每个人掌握的权力和他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超出自己权力的思考只能是杞人忧天,没有用处且徒增烦恼。侯大勇坐镇西北,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他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句成语叫“高屋建瓴”就是形容侯大勇这类高官的思维角度,这里面有恭维,却也含有真实的成分。而普通人家只管得到一亩三分地,思考问题就限于“老婆孩子热坑头”当高官的“高屋建瓴”和百姓的“老婆孩子热坑头”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太平盛世就到了。
站在侯大勇的角度,他既要抽空同心城,又不能做得太过分而让人抓住把柄,侯大勇就“高屋建瓴”地想到三招,一是让郭炯刷标语,这既是哄老百姓,更是哄后来的冯继业,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二是此次搬迁,侯府并不在搬迁之列,侯大勇要等到钦差大臣宣布任命以后,才正式把凤州的家眷搬到灵州去,这样也可以掩饰侯大勇抽空同心城的意图;三是侯大勇在郭炯离开同心城之后,写了一封奏折,主要是向陛下报告西会州地三万多党项强敌仍在虎视着同心城,大战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另外,还报告了定难节度使准备把堂妹嫁给辽国南枢密院使一事,最后,表示自己大公无私,集中凤州的财力到同心城,武装西北联军,为国家为人民分忧解难,尽到一名臣子应尽的职责。
当然,侯大勇使出的三招,全部都是事实,只不过,任何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了解内情的明眼人在事后分析就能洞察真相。不过,洞察真相是一回事,能否抓到把柄是另外一回事。抓到把柄并让当今陛下柴荣相信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侯大勇才敢于在这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抽空凤州的财力用以提高同心城的实力。
这个时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为困难,老百姓难以了解到外部事务,只有通过衙门外贴出来的告示和地下传言来打听消息,前者消息神龙不见首尾,后者内容矛盾重重,这就搞乱了老百姓的思维。让许多人家陷入了两难境地,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按照“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原则,经过艰难选择,大多数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匠人,因为铁匠营有着丰厚的工钱。就选择了跟随铁匠营迁到同心城,而工钱相对较低的小工,大多数选项择了留在凤州城内,小工们的选择极为现实,凤州城总是需要铁匠的,这些手艺好的大师傅走后,他们这些小工的工钱或许就要涨起来。
凤州城内地商人却有不同的选择。
凤州经过三年的发展,已成为西部的一个商贸中心,各地商人云集在凤州,商人集中在一起既能增加商机,又能降低商业成本“到凤州发财”已成为流行在各地商人中的一句口头蝉。商人和普通老百姓不同,商人注重信息,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多更广,因而对时机的变化远比那些平常百姓敏锐,当郭炯和梁守恒回到凤州,着手搬迁铁匠器之时,商人们就意识到风向有些不对,西蜀商人、粟特商人、回鹘商人、江南商人和本地商人,纷纷找到郭炯和梁守恒询问究竟。
每天拜访郭炯和梁守恒地商人太多,把他们俩人弄得不胜其烦,侯大勇在凤州之时,提出了“亲商、重商、护商’要求,商人在凤州的地位远比其他地方要高,郭炯和梁守恒都亲身体会到商人对繁荣凤州所起的作用,且由于侯大勇多次给他们打招呼要重视商人,因此,两人虽烦,却仍然态度友好的接待了来访的商人,不断地耐心解释。两人分别接待了十几个有头脸的商人后,想到凤州商人有数百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俩人就商议着把各地商会的头目请到了衙门里,一次给他们说清楚,免得他们常来烦人。
十一月七日,除了党项商人以外,各地商会推荐的代表陆续来到了凤州衙门。
当各地商人中的大佬齐聚大厅地时候,梁守恒是凤州刺史,就由他首先向各地商会解释为什么要增兵、为何要搬迁铁匠铺,梁守恒对于搬迁铁匠铺和大规模使用凤州库银的做法本身就不理解,因此,梁守恒的解释就相当缺少感染力,难以说服这些头脑清楚灵活无比的大商人们,他们有的在摇头,有的眼中露出不解地神情。
郭炯知道西北节度使对调的事情,当他从同心城出发之时,专门询问过如何处置凤州商人的问题,令郭炯意外的是侯大勇对于此事显得很是麻木,完全没有了掏空凤州财税的凶狠。郭炯坐在大厅上首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的光线有些昏暗,郭炯坐在昏暗的光线里。就如闹市中的隐者一样,冷眼看着表情各异的商人,这些穿着奇异服装的各地商人在郭炯眼中他们就是一串串地钱币,又如黑雕军射出的一支支铁箭。
听着梁守恒唾液翻飞地讲解着牵强的理由。郭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离开同心城时侯大勇说过的话:“商人看重的是利润,他必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的最大化,需要有安全的环境、宽松的政策、良好的地理位置,哪个地方符合这些条件,商人就会朝那个地方靠拢,这就好比苹果总会从树上落到地面,流水总会从高处流到低处。灵州和同心城现在不具备这些条件,不过我当上灵州节度使后,灵州和同心城就具备了以上的三个条件。商人们自然会跟在我的身后,源源不断地来到同心城和灵州城,所以,对这些商人不妨放长线钩大鱼,遵守游戏规则,用诚信的态度赢得他们的认同,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重利,如果他们有疑问,你只须把地图一挂,讲清楚战场形势,商人们自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郭炯研究着每一位商人的表情,回味着侯大勇说过的这一番话,他对于侯大勇的佩服并没有随着地位地提高而减弱,而且,随着地位的提高,作为一军主将的郭炯更知道当家的难处。也就更能体会到侯大勇的高明之处。
当梁守恒讲完后,商人们都不出声,明显流露出不解和疑惑的神情。粱守恒看了一眼郭炯,对商人们道:“我如果有说得不清楚的地方,请郭都指挥使来解释。”
当商人地目光... -->>
郭炯根据侯大勇的授意,在凤州的大街小巷,用白色的石灰制土很多标语:“同心城是中原故土”“一切为了西北,一切为了同心”“凤州人和同人心连心,手牵手,本是一家人”“一人省一口,支援同心城。”
这些雪白标语的内容让凤州的老百姓很是担心,标语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凤州城内的老百姓去支援同心城的胡人,因此,大多数刚刚有些小钱的老百姓总觉得这些标语就如一只只伸出来的手爪,挥舞着扑向自己刚刚有些鼓起来的钱袋,老百姓通过各种门路,向衙门里的小吏们打听情况,幸运的是,小吏们都没有接到要求额外增税的通知,标语刷了十多天,衙门仍然没有增税的企图,凤州城内的老百姓这才放下心来,同时又迷惑不解,既能不从老百姓头上摸钱,那写这此标语又有什么用处?
当然,大街小巷的这些标语是有用处的,只不过局外人不清楚而已。
每个人掌握的权力和他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超出自己权力的思考只能是杞人忧天,没有用处且徒增烦恼。侯大勇坐镇西北,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他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句成语叫“高屋建瓴”就是形容侯大勇这类高官的思维角度,这里面有恭维,却也含有真实的成分。而普通人家只管得到一亩三分地,思考问题就限于“老婆孩子热坑头”当高官的“高屋建瓴”和百姓的“老婆孩子热坑头”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太平盛世就到了。
站在侯大勇的角度,他既要抽空同心城,又不能做得太过分而让人抓住把柄,侯大勇就“高屋建瓴”地想到三招,一是让郭炯刷标语,这既是哄老百姓,更是哄后来的冯继业,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二是此次搬迁,侯府并不在搬迁之列,侯大勇要等到钦差大臣宣布任命以后,才正式把凤州的家眷搬到灵州去,这样也可以掩饰侯大勇抽空同心城的意图;三是侯大勇在郭炯离开同心城之后,写了一封奏折,主要是向陛下报告西会州地三万多党项强敌仍在虎视着同心城,大战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另外,还报告了定难节度使准备把堂妹嫁给辽国南枢密院使一事,最后,表示自己大公无私,集中凤州的财力到同心城,武装西北联军,为国家为人民分忧解难,尽到一名臣子应尽的职责。
当然,侯大勇使出的三招,全部都是事实,只不过,任何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了解内情的明眼人在事后分析就能洞察真相。不过,洞察真相是一回事,能否抓到把柄是另外一回事。抓到把柄并让当今陛下柴荣相信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侯大勇才敢于在这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抽空凤州的财力用以提高同心城的实力。
这个时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为困难,老百姓难以了解到外部事务,只有通过衙门外贴出来的告示和地下传言来打听消息,前者消息神龙不见首尾,后者内容矛盾重重,这就搞乱了老百姓的思维。让许多人家陷入了两难境地,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按照“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原则,经过艰难选择,大多数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匠人,因为铁匠营有着丰厚的工钱。就选择了跟随铁匠营迁到同心城,而工钱相对较低的小工,大多数选项择了留在凤州城内,小工们的选择极为现实,凤州城总是需要铁匠的,这些手艺好的大师傅走后,他们这些小工的工钱或许就要涨起来。
凤州城内地商人却有不同的选择。
凤州经过三年的发展,已成为西部的一个商贸中心,各地商人云集在凤州,商人集中在一起既能增加商机,又能降低商业成本“到凤州发财”已成为流行在各地商人中的一句口头蝉。商人和普通老百姓不同,商人注重信息,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多更广,因而对时机的变化远比那些平常百姓敏锐,当郭炯和梁守恒回到凤州,着手搬迁铁匠器之时,商人们就意识到风向有些不对,西蜀商人、粟特商人、回鹘商人、江南商人和本地商人,纷纷找到郭炯和梁守恒询问究竟。
每天拜访郭炯和梁守恒地商人太多,把他们俩人弄得不胜其烦,侯大勇在凤州之时,提出了“亲商、重商、护商’要求,商人在凤州的地位远比其他地方要高,郭炯和梁守恒都亲身体会到商人对繁荣凤州所起的作用,且由于侯大勇多次给他们打招呼要重视商人,因此,两人虽烦,却仍然态度友好的接待了来访的商人,不断地耐心解释。两人分别接待了十几个有头脸的商人后,想到凤州商人有数百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俩人就商议着把各地商会的头目请到了衙门里,一次给他们说清楚,免得他们常来烦人。
十一月七日,除了党项商人以外,各地商会推荐的代表陆续来到了凤州衙门。
当各地商人中的大佬齐聚大厅地时候,梁守恒是凤州刺史,就由他首先向各地商会解释为什么要增兵、为何要搬迁铁匠铺,梁守恒对于搬迁铁匠铺和大规模使用凤州库银的做法本身就不理解,因此,梁守恒的解释就相当缺少感染力,难以说服这些头脑清楚灵活无比的大商人们,他们有的在摇头,有的眼中露出不解地神情。
郭炯知道西北节度使对调的事情,当他从同心城出发之时,专门询问过如何处置凤州商人的问题,令郭炯意外的是侯大勇对于此事显得很是麻木,完全没有了掏空凤州财税的凶狠。郭炯坐在大厅上首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的光线有些昏暗,郭炯坐在昏暗的光线里。就如闹市中的隐者一样,冷眼看着表情各异的商人,这些穿着奇异服装的各地商人在郭炯眼中他们就是一串串地钱币,又如黑雕军射出的一支支铁箭。
听着梁守恒唾液翻飞地讲解着牵强的理由。郭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离开同心城时侯大勇说过的话:“商人看重的是利润,他必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的最大化,需要有安全的环境、宽松的政策、良好的地理位置,哪个地方符合这些条件,商人就会朝那个地方靠拢,这就好比苹果总会从树上落到地面,流水总会从高处流到低处。灵州和同心城现在不具备这些条件,不过我当上灵州节度使后,灵州和同心城就具备了以上的三个条件。商人们自然会跟在我的身后,源源不断地来到同心城和灵州城,所以,对这些商人不妨放长线钩大鱼,遵守游戏规则,用诚信的态度赢得他们的认同,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重利,如果他们有疑问,你只须把地图一挂,讲清楚战场形势,商人们自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郭炯研究着每一位商人的表情,回味着侯大勇说过的这一番话,他对于侯大勇的佩服并没有随着地位地提高而减弱,而且,随着地位的提高,作为一军主将的郭炯更知道当家的难处。也就更能体会到侯大勇的高明之处。
当梁守恒讲完后,商人们都不出声,明显流露出不解和疑惑的神情。粱守恒看了一眼郭炯,对商人们道:“我如果有说得不清楚的地方,请郭都指挥使来解释。”
当商人地目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