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二女仙七 (2/2)
文学巴士 www.wx84.cc,太平广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母
婴母姓谌,字叫婴,不知道是哪里人。西晋的时候,在丹阳郡黄堂观居住,当时的人自从幼年、壮年一直到衰老都见到她,而她的容颜、状态却没有改变。众人称她为婴母。有一次,她进吴市买东西,见到一个小孩,年龄大约十四五岁。这个小孩走到谌母面前下拜,说:“我应当作您的儿子。”谌母说:“年少之人,从什么地方来,拜我为母亲,既然不是同类,不合乎大道。”那个小孩就走了。一个多月以后,谌母又在吴市遇到了一个三岁孩子,这小孩儿又呼又叫,哭得很悲伤。突然遇到谌母,就拉住谌母的衣襟,说:“我母亲从哪来?”谌母可怜他,就收养抚育他,超过对自己亲生儿子。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既聪明又孝敬,与平常人不同。成年以后,风度神情极其豪迈,他居住的地方常常有特殊的云气,只是光影不真切。他还常说些蓬莱阆苑的事情。谌母觉得他很奇异,就对他说:“我和你暂时在这里互相依靠,你用什么作为称号呢?”那个孩子说:“从前承蒙天真让我盟誓,传授给我灵章,赐给我名号品级,称我为孝道明王,如今应当用这个名号称呼我。”于是告诉谌母修真的诀窍,他说:“总须处于高高的玄台之上,与同我们不同道的人疏远断绝关系,到山丘上去修闲,引顺阳和,在玄圃平和静修,明辨以前的错误并引以鉴,这样,无英公子、黄老玉书、大洞真经、豁落七元、大上隐玄之道就可以得到。晚上睡觉用流霞作屏障,眷顾着文昌之台。获得这种道的人,能让九凤齐唱,天籍骇虚,耸身奉节,入景浮空,驾龙车擎虎旗而通游八方了。您应该珍惜它。”有一天,孝道明王无声无息地隐身而去,谌母秘密地按道法修行,坚持了几十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其后吴猛、许逊从高阳向南云游,拜访了谌母,请谌母把所得之道传给他们,于是盟誓之后就传给他们,孝道之行便在江东传播开来。谌母闲暇的时候经常告诉两个人说:“世云从前是许逊的老师,现在玉皇的玄谱中,吴猛为御史,而许逊为高明大使,总领仙籍在五品以下的。又主管十二时辰,分配十二国的分野。许逊分领玄枵之野,以辰为子;吴猛统领星纪之邦,以辰为丑。许逊应当位居吴猛之上,以顺应仙阶的等级差别。”又过了几年,有云龙车驾、千乘万骑来迎谌母,谌母遂白日升天。如今洪州高安县东四十里,有座黄堂观,就是许逊立祠朝拜圣母的地方。她升天的事迹,在丹阳郡中流传。后来为了避唐宣宗的庙讳,钟陵祠称为谌母祠。其孝道之法,与灵宝略有差异,豫章的人世世代代修行它。
盱母
盱母是豫章人。她在外表上混同于世俗之人,而在内心里却在修习玄真要诀。她常说:“我在一千年前曾住在西山,世上的牵累稍稍停止,应该在那里回归真境。”她的儿子叫盱烈,字道微。道微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奉侍母亲,以孝顺出名。他家里贫穷,然而他置办的侍奉母亲的香甜食品,从不曾有过短缺。乡里之人很推重他。西晋武帝时,与她同郡的吴猛、许逊精诚修炼,感动上天,道化盛行。住在洪崖山,筑造玄坛,设立静室。吴猛去世之后,许逊就用宝符、真箓拯救世俗的百姓,远近的人都很尊崇他。许逊做官任某州的记室。后来每当旧历初一和十五,他便回家朝拜。有人看见他乘着龙,往来径直迅速,象近在咫尺一般。盱君淳朴诚信忠厚,许逊雇用他,他就与母亲一起在许逊宅院东北八十余步的地方居住以报恩,从早到晚侍奉着,神情郑重,态度恭敬严肃,不曾有过倦怠。盱母还经常在山下采摘花果,用来奉送许逊。许逊怜惜她诚恳的心志,常常想拯救度引她。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乡瑕丘仲,凭册书下令征召许君,拜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升天。许逊对道微及盱母说:“我奉太帝的命令,不能久留。你们可以随仙舆之后,期待将来成仙。”母子悲伤得不能自禁,拜了又拜,哀告请求,愿随许逊而去侍奉于云辇左右。许逊答应了他们母子的请求,就赐给他们灵药让他们服下,亲自传授真诀,于是在午时跟着许逊升天而去。如今坛井还在,乡人不敢修缮得太华丽,原因是盱君母子俭朴的缘故。世人称坛井为盱母井。
杜兰香
有个打鱼的人在湘江洞庭的岸边,听见小孩啼哭的声音,四下看一下没有发现别人,只有个三岁小女孩在岸边。打鱼的人很可怜这个小孩,就把她抱走了。小女孩长到十多岁时,天姿奇伟,容颜艳丽,光彩照人,赶上仙女了。有一天,突然有个青童灵人从空中下来,降临到她的家里,带着她离去。就要升天的时候,小女孩对她的养父说:“我是仙女杜兰香,因为犯了错误被贬到人间。天上的日期是有严格限制的,今天我就要回去了。”自从升天以后,有时她也回家。其后,她又在洞庭包山降临到张硕的家中,因为张硕也是个修道的人。杜兰香降临张硕家三年。教给张硕举形飞化的道术,张硕也获得成仙的机会。杜兰香刚降临张家的时候,留下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用这些仙器仙物作为她登上真仙的证据。又有一天晚上,兰香命侍女拿着黄麟羽毛的帔肩、大红色的鞋、黑色的帽子、鹤羽的大氅和饰有丹玉珰珮的宝剑,把它们送给张硕,说:“这都是上仙穿戴的东西,不是人间洞天所有之物。”不知道张硕成仙后仙官定为什么班次、什么品级。打鱼的人也老了,因为杜兰香的缘故,却越来越年轻了,往往不吃东西,后也学道江湖。后来不知到哪儿去了。
白水素女
谢端,是晋代福建省侯官县人。他小时候就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被邻人所抚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恭顺谨慎自守,不涉足非法的事。开始自己出去生活。他没有妻子,乡人们都可怜他、惦念他,共同谋划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有找到。谢端晚睡早起,种田十分卖力,不分昼夜去劳作。后来,他在城下发现一个大螺,象三升的壶那么大,觉得是个稀奇的东西,就把它拿回家去,放到瓮中养着它。一连十几天,谢端每天起来到野外种田,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家中有吃的有喝的有汤有水,好象是有人特意给他做的。谢端认为这是邻人帮他做的好事。几天都是这样,谢端就去向邻人道谢,邻人都说:“我们当初帮你做的不是为了这个,何必感谢我们呢?”谢端又觉得邻人不明白他的意思,然而屡次这样做个不停。后来谢端就把实话告诉他们,问他们是谁帮他做的。邻人笑着说:“你自己已经娶了媳妇,藏在屋里给你做饭,怎么反而说我们给你做的饭?”谢端没话可说,心里怀疑,却不知其中缘故。后来他在鸡刚叫的时候出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瓮中出来,到灶下去点火。谢端就进了门,直奔放瓮的地方去看那个大田螺,却只看见田螺的壳。他就又到灶下问那个女子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给我做饭呢?”那个女子很惶惑,想要回到瓮中去,却没能回去,只好回答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天帝可怜你年少孤单,能以恭敬谨顺的态度自守,所以派我暂且给你看守房舍,做饭做菜。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等你找到媳妇时,我自当回去。而你无故偷着看我,把我挡住。我的身形已经暴露,不宜再留下,你应当放我回去。虽然你今后自己做饭,情况稍差一些,但你勤于耕田劳作,打渔采药,可以维持生活。我这个壳给你留下,用它贮存米谷,可以经常不缺粮食。”谢端请她留下,她始终不肯。这时,天上忽然刮起风,下起雨,白水素女忽然身形一收就离去了。谢端为她立了神位,逢年过节祭祀她,家里常常丰足,只不过不致大富而已。于是乡人里便有把女儿嫁给谢端。谢端后来做了官,官至县令、郡守。现在道教中的素女就是白水素女。
蔡女仙
蔡女仙是襄阳人,小时候就心灵手巧,善长刺绣,邻里之人都夸奖她。有一天,忽然有个老头到她家拜访,请她绣凤。约定:凤凰的眼睛,等完工的那天,老头自己来指点。不久,凤凰绣成了,五彩缤纷,光芒闪耀。老头前来观看她绣的凤凰,指点她给凤凰安上眼睛。不一会儿,绣工完毕,一双凤凰腾跃飞舞,老头就与仙女各乘一只凤凰,升天而去。曾经降落到襄阳南山林子的树上,当时的人便将那座山命名为凤林山。后来在那个地方设置了凤林关,南山旁边还有凤台。朝廷诏令在女仙之宅建立了静贞观,有女仙画像保存在那里。有人说蔡女仙是晋朝时候的人。
蓬球
贝丘的西边有个玉女山。人们传说,晋朝太始年间,北海有个姓蓬名球字伯坚的人,进山去砍伐木材,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就迎着风寻到了北山。一看那里广阔无边,宫殿曲折幽深,楼台又大又敞亮。蓬球就进门偷偷地去看,首先看到的是五棵玉树;再稍稍往前走,又看见了四个女子,这四个女子端庄秀美,都是世上所没有的美貌女子,她们正一起在堂上玩弹棋。看到蓬球,她们都惊讶地站起来,问蓬球说:“蓬君什么缘故能来到这里?”蓬球回答说:“我是随着香气寻找到这里来的。”四个女子就又回去玩。一会儿,一个小一点的女子就上楼去弹琴,留下继续玩的女子就呼唤她说:“元晖,你为什么独自上楼?”这时,蓬球在树下站着,觉得稍微有点饿了,就用舌头舐树叶上将要滴下的露珠。忽然有一个女子乘着鹤来到了,冲着她们气愤地说:“玉华!你们为什么留下这么个俗人?王母娘娘命令王方平到各仙室巡行了。”蓬球害怕了,就溜出大门。回头一看,忽然宫殿、仙女都不见了。他回到家里时,竟然,已是几十年后的建平年间,他过去居住的房屋和邻里房舍,早都变为废墟了。
紫云观女道士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春二月,唐玄宗在东京洛阳,用李适之作河南府尹。李适之到任后,有一天刮起了大风,有个女道士乘着风来到玉贞观,落在钟楼上,引得观看的人象一堵墙似的。有人就把这事报告给府尹。府尹是个直率粗略的人,因为那个女道士使观众堆集起来而发怒,就把她的衣服扒下打板子。打到十下,乘风而来的那个女道士即不哀告,也没有伤损,面色不变。于是李适之大吃一惊,才以礼相请,并把这事上奏给皇帝。皇帝下诏书召女道士入内殿,询问她原故。原来她是蒲州紫云观女道士,由于辟谷时间长久,身体很轻,凭借风力就飞到这里。玄宗对她大加敬畏,赐给她金帛,把她送回到蒲州。几年以后,又因为刮大风,这个女道士终于飞去没有回来。
秦时妇人
唐朝开元年间,代州都督因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伪之事发生,就下令把没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赶走。客僧害怕被驱逐,大多暂时逃避到山谷中去。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深处。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纳人出进。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阔了。到了平地,踏过流水,渡过到另一岸,那里太阳、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到一个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着草叶,但容颜端庄秀丽。她看见和尚,害怕而又惊讶,就问和尚说:“你是什么人?”和尚说:“我是人啊!”女人笑着说:“难道有这样形骸的人吗?”和尚说:“我奉事佛,佛必须贬降形骸,所以这样。”她又顺便问:“佛是干什么的?”法朗就详细地说给她听。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他的话很有道理。”又问:“佛教的宗旨如何?”法朗就给她们讲解金刚经。她们听了再三再四称赞叫好。法朗就问她们:“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女人说:“我们本来是秦时人,随着蒙恬修筑长城。蒙恬多使用妇女,我们忍受不了那样的折磨,就逃避到这里。当初吃草根,得以不死。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间。”于是她们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养活他。草根涩,根本不能吃。法朗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天,就暂时告辞出去,到人间去寻找粮食。等到他到了代州,准备好粮食再去时,却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了。
何二娘
广州有个叫做何二娘的姑娘,以做鞋子为业,年纪二十岁,与她母亲一起居住。她一向不修仙术,有一天,忽然对她母亲说:“住在这里心里闷得慌,我心想出行云游。”后来有一天她就飞走了,上了罗浮山的僧寺。山上的和尚问她来这里的缘由,她回答说:“我愿意侍奉和尚。”从这以后,她就长期留在这里居住。开始不吃不喝,经常给寺里的众僧采摘山果充作斋饭,和尚们也不知她是从哪里弄来的。罗浮山的北面是循州,离南海四百里。循州的山寺中有杨梅树,有几十人合抱那么粗大,何氏经常采摘它的果实,到吃斋时就返回了。后来,循州山寺里的和尚到了罗浮山,对这里的人说,某月某日有个仙女来寺里采摘杨梅。罗浮山寺里的和尚验证这件事,那天果然是何氏采摘杨梅的日子。由于这个原因,远近的人都知道何氏得道成仙了。何氏后来就不再住在寺里,有时或十天或一月来一次而已。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诏派黄门使前往广州寻找何氏,把她找到了,她与使者一起进京。半路上,黄门使喜欢她的姿色,心里想要挑逗她而没有说出来。何二娘忽然说:“中使有如此邪心,我不可逗留了。”说完,她就腾跃而去,不知到哪里去了。其后她的踪迹再也没有来到人间了。
母
婴母姓谌,字叫婴,不知道是哪里人。西晋的时候,在丹阳郡黄堂观居住,当时的人自从幼年、壮年一直到衰老都见到她,而她的容颜、状态却没有改变。众人称她为婴母。有一次,她进吴市买东西,见到一个小孩,年龄大约十四五岁。这个小孩走到谌母面前下拜,说:“我应当作您的儿子。”谌母说:“年少之人,从什么地方来,拜我为母亲,既然不是同类,不合乎大道。”那个小孩就走了。一个多月以后,谌母又在吴市遇到了一个三岁孩子,这小孩儿又呼又叫,哭得很悲伤。突然遇到谌母,就拉住谌母的衣襟,说:“我母亲从哪来?”谌母可怜他,就收养抚育他,超过对自己亲生儿子。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既聪明又孝敬,与平常人不同。成年以后,风度神情极其豪迈,他居住的地方常常有特殊的云气,只是光影不真切。他还常说些蓬莱阆苑的事情。谌母觉得他很奇异,就对他说:“我和你暂时在这里互相依靠,你用什么作为称号呢?”那个孩子说:“从前承蒙天真让我盟誓,传授给我灵章,赐给我名号品级,称我为孝道明王,如今应当用这个名号称呼我。”于是告诉谌母修真的诀窍,他说:“总须处于高高的玄台之上,与同我们不同道的人疏远断绝关系,到山丘上去修闲,引顺阳和,在玄圃平和静修,明辨以前的错误并引以鉴,这样,无英公子、黄老玉书、大洞真经、豁落七元、大上隐玄之道就可以得到。晚上睡觉用流霞作屏障,眷顾着文昌之台。获得这种道的人,能让九凤齐唱,天籍骇虚,耸身奉节,入景浮空,驾龙车擎虎旗而通游八方了。您应该珍惜它。”有一天,孝道明王无声无息地隐身而去,谌母秘密地按道法修行,坚持了几十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其后吴猛、许逊从高阳向南云游,拜访了谌母,请谌母把所得之道传给他们,于是盟誓之后就传给他们,孝道之行便在江东传播开来。谌母闲暇的时候经常告诉两个人说:“世云从前是许逊的老师,现在玉皇的玄谱中,吴猛为御史,而许逊为高明大使,总领仙籍在五品以下的。又主管十二时辰,分配十二国的分野。许逊分领玄枵之野,以辰为子;吴猛统领星纪之邦,以辰为丑。许逊应当位居吴猛之上,以顺应仙阶的等级差别。”又过了几年,有云龙车驾、千乘万骑来迎谌母,谌母遂白日升天。如今洪州高安县东四十里,有座黄堂观,就是许逊立祠朝拜圣母的地方。她升天的事迹,在丹阳郡中流传。后来为了避唐宣宗的庙讳,钟陵祠称为谌母祠。其孝道之法,与灵宝略有差异,豫章的人世世代代修行它。
盱母
盱母是豫章人。她在外表上混同于世俗之人,而在内心里却在修习玄真要诀。她常说:“我在一千年前曾住在西山,世上的牵累稍稍停止,应该在那里回归真境。”她的儿子叫盱烈,字道微。道微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奉侍母亲,以孝顺出名。他家里贫穷,然而他置办的侍奉母亲的香甜食品,从不曾有过短缺。乡里之人很推重他。西晋武帝时,与她同郡的吴猛、许逊精诚修炼,感动上天,道化盛行。住在洪崖山,筑造玄坛,设立静室。吴猛去世之后,许逊就用宝符、真箓拯救世俗的百姓,远近的人都很尊崇他。许逊做官任某州的记室。后来每当旧历初一和十五,他便回家朝拜。有人看见他乘着龙,往来径直迅速,象近在咫尺一般。盱君淳朴诚信忠厚,许逊雇用他,他就与母亲一起在许逊宅院东北八十余步的地方居住以报恩,从早到晚侍奉着,神情郑重,态度恭敬严肃,不曾有过倦怠。盱母还经常在山下采摘花果,用来奉送许逊。许逊怜惜她诚恳的心志,常常想拯救度引她。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乡瑕丘仲,凭册书下令征召许君,拜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升天。许逊对道微及盱母说:“我奉太帝的命令,不能久留。你们可以随仙舆之后,期待将来成仙。”母子悲伤得不能自禁,拜了又拜,哀告请求,愿随许逊而去侍奉于云辇左右。许逊答应了他们母子的请求,就赐给他们灵药让他们服下,亲自传授真诀,于是在午时跟着许逊升天而去。如今坛井还在,乡人不敢修缮得太华丽,原因是盱君母子俭朴的缘故。世人称坛井为盱母井。
杜兰香
有个打鱼的人在湘江洞庭的岸边,听见小孩啼哭的声音,四下看一下没有发现别人,只有个三岁小女孩在岸边。打鱼的人很可怜这个小孩,就把她抱走了。小女孩长到十多岁时,天姿奇伟,容颜艳丽,光彩照人,赶上仙女了。有一天,突然有个青童灵人从空中下来,降临到她的家里,带着她离去。就要升天的时候,小女孩对她的养父说:“我是仙女杜兰香,因为犯了错误被贬到人间。天上的日期是有严格限制的,今天我就要回去了。”自从升天以后,有时她也回家。其后,她又在洞庭包山降临到张硕的家中,因为张硕也是个修道的人。杜兰香降临张硕家三年。教给张硕举形飞化的道术,张硕也获得成仙的机会。杜兰香刚降临张家的时候,留下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用这些仙器仙物作为她登上真仙的证据。又有一天晚上,兰香命侍女拿着黄麟羽毛的帔肩、大红色的鞋、黑色的帽子、鹤羽的大氅和饰有丹玉珰珮的宝剑,把它们送给张硕,说:“这都是上仙穿戴的东西,不是人间洞天所有之物。”不知道张硕成仙后仙官定为什么班次、什么品级。打鱼的人也老了,因为杜兰香的缘故,却越来越年轻了,往往不吃东西,后也学道江湖。后来不知到哪儿去了。
白水素女
谢端,是晋代福建省侯官县人。他小时候就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被邻人所抚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恭顺谨慎自守,不涉足非法的事。开始自己出去生活。他没有妻子,乡人们都可怜他、惦念他,共同谋划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有找到。谢端晚睡早起,种田十分卖力,不分昼夜去劳作。后来,他在城下发现一个大螺,象三升的壶那么大,觉得是个稀奇的东西,就把它拿回家去,放到瓮中养着它。一连十几天,谢端每天起来到野外种田,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家中有吃的有喝的有汤有水,好象是有人特意给他做的。谢端认为这是邻人帮他做的好事。几天都是这样,谢端就去向邻人道谢,邻人都说:“我们当初帮你做的不是为了这个,何必感谢我们呢?”谢端又觉得邻人不明白他的意思,然而屡次这样做个不停。后来谢端就把实话告诉他们,问他们是谁帮他做的。邻人笑着说:“你自己已经娶了媳妇,藏在屋里给你做饭,怎么反而说我们给你做的饭?”谢端没话可说,心里怀疑,却不知其中缘故。后来他在鸡刚叫的时候出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瓮中出来,到灶下去点火。谢端就进了门,直奔放瓮的地方去看那个大田螺,却只看见田螺的壳。他就又到灶下问那个女子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给我做饭呢?”那个女子很惶惑,想要回到瓮中去,却没能回去,只好回答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天帝可怜你年少孤单,能以恭敬谨顺的态度自守,所以派我暂且给你看守房舍,做饭做菜。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等你找到媳妇时,我自当回去。而你无故偷着看我,把我挡住。我的身形已经暴露,不宜再留下,你应当放我回去。虽然你今后自己做饭,情况稍差一些,但你勤于耕田劳作,打渔采药,可以维持生活。我这个壳给你留下,用它贮存米谷,可以经常不缺粮食。”谢端请她留下,她始终不肯。这时,天上忽然刮起风,下起雨,白水素女忽然身形一收就离去了。谢端为她立了神位,逢年过节祭祀她,家里常常丰足,只不过不致大富而已。于是乡人里便有把女儿嫁给谢端。谢端后来做了官,官至县令、郡守。现在道教中的素女就是白水素女。
蔡女仙
蔡女仙是襄阳人,小时候就心灵手巧,善长刺绣,邻里之人都夸奖她。有一天,忽然有个老头到她家拜访,请她绣凤。约定:凤凰的眼睛,等完工的那天,老头自己来指点。不久,凤凰绣成了,五彩缤纷,光芒闪耀。老头前来观看她绣的凤凰,指点她给凤凰安上眼睛。不一会儿,绣工完毕,一双凤凰腾跃飞舞,老头就与仙女各乘一只凤凰,升天而去。曾经降落到襄阳南山林子的树上,当时的人便将那座山命名为凤林山。后来在那个地方设置了凤林关,南山旁边还有凤台。朝廷诏令在女仙之宅建立了静贞观,有女仙画像保存在那里。有人说蔡女仙是晋朝时候的人。
蓬球
贝丘的西边有个玉女山。人们传说,晋朝太始年间,北海有个姓蓬名球字伯坚的人,进山去砍伐木材,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就迎着风寻到了北山。一看那里广阔无边,宫殿曲折幽深,楼台又大又敞亮。蓬球就进门偷偷地去看,首先看到的是五棵玉树;再稍稍往前走,又看见了四个女子,这四个女子端庄秀美,都是世上所没有的美貌女子,她们正一起在堂上玩弹棋。看到蓬球,她们都惊讶地站起来,问蓬球说:“蓬君什么缘故能来到这里?”蓬球回答说:“我是随着香气寻找到这里来的。”四个女子就又回去玩。一会儿,一个小一点的女子就上楼去弹琴,留下继续玩的女子就呼唤她说:“元晖,你为什么独自上楼?”这时,蓬球在树下站着,觉得稍微有点饿了,就用舌头舐树叶上将要滴下的露珠。忽然有一个女子乘着鹤来到了,冲着她们气愤地说:“玉华!你们为什么留下这么个俗人?王母娘娘命令王方平到各仙室巡行了。”蓬球害怕了,就溜出大门。回头一看,忽然宫殿、仙女都不见了。他回到家里时,竟然,已是几十年后的建平年间,他过去居住的房屋和邻里房舍,早都变为废墟了。
紫云观女道士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春二月,唐玄宗在东京洛阳,用李适之作河南府尹。李适之到任后,有一天刮起了大风,有个女道士乘着风来到玉贞观,落在钟楼上,引得观看的人象一堵墙似的。有人就把这事报告给府尹。府尹是个直率粗略的人,因为那个女道士使观众堆集起来而发怒,就把她的衣服扒下打板子。打到十下,乘风而来的那个女道士即不哀告,也没有伤损,面色不变。于是李适之大吃一惊,才以礼相请,并把这事上奏给皇帝。皇帝下诏书召女道士入内殿,询问她原故。原来她是蒲州紫云观女道士,由于辟谷时间长久,身体很轻,凭借风力就飞到这里。玄宗对她大加敬畏,赐给她金帛,把她送回到蒲州。几年以后,又因为刮大风,这个女道士终于飞去没有回来。
秦时妇人
唐朝开元年间,代州都督因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伪之事发生,就下令把没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赶走。客僧害怕被驱逐,大多暂时逃避到山谷中去。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深处。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纳人出进。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阔了。到了平地,踏过流水,渡过到另一岸,那里太阳、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到一个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着草叶,但容颜端庄秀丽。她看见和尚,害怕而又惊讶,就问和尚说:“你是什么人?”和尚说:“我是人啊!”女人笑着说:“难道有这样形骸的人吗?”和尚说:“我奉事佛,佛必须贬降形骸,所以这样。”她又顺便问:“佛是干什么的?”法朗就详细地说给她听。女人们互相看了看,笑着说:“他的话很有道理。”又问:“佛教的宗旨如何?”法朗就给她们讲解金刚经。她们听了再三再四称赞叫好。法朗就问她们:“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女人说:“我们本来是秦时人,随着蒙恬修筑长城。蒙恬多使用妇女,我们忍受不了那样的折磨,就逃避到这里。当初吃草根,得以不死。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间。”于是她们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养活他。草根涩,根本不能吃。法朗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天,就暂时告辞出去,到人间去寻找粮食。等到他到了代州,准备好粮食再去时,却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儿了。
何二娘
广州有个叫做何二娘的姑娘,以做鞋子为业,年纪二十岁,与她母亲一起居住。她一向不修仙术,有一天,忽然对她母亲说:“住在这里心里闷得慌,我心想出行云游。”后来有一天她就飞走了,上了罗浮山的僧寺。山上的和尚问她来这里的缘由,她回答说:“我愿意侍奉和尚。”从这以后,她就长期留在这里居住。开始不吃不喝,经常给寺里的众僧采摘山果充作斋饭,和尚们也不知她是从哪里弄来的。罗浮山的北面是循州,离南海四百里。循州的山寺中有杨梅树,有几十人合抱那么粗大,何氏经常采摘它的果实,到吃斋时就返回了。后来,循州山寺里的和尚到了罗浮山,对这里的人说,某月某日有个仙女来寺里采摘杨梅。罗浮山寺里的和尚验证这件事,那天果然是何氏采摘杨梅的日子。由于这个原因,远近的人都知道何氏得道成仙了。何氏后来就不再住在寺里,有时或十天或一月来一次而已。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诏派黄门使前往广州寻找何氏,把她找到了,她与使者一起进京。半路上,黄门使喜欢她的姿色,心里想要挑逗她而没有说出来。何二娘忽然说:“中使有如此邪心,我不可逗留了。”说完,她就腾跃而去,不知到哪里去了。其后她的踪迹再也没有来到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