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与沙共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5年走了。
那一年,伟华公司海外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中国国内市场,这个世界开始听到了中国科技企业轻轻的、坚实的脚步声。
2006年1月中旬,阿拉伯世界的重要节日,宰牲节来了,埃及放了个长假。
钱旦和老谢、严丽丽结伴而行,去西奈山上观日出、圣凯瑟琳修道院里找寻燃烧的荆棘。行程由老谢决定,算是给他饯行。
他们起了个大早,赶去开罗市中心的长途汽车站,却赶了个晚集,印着“Oasis”公司Logo的大巴车上午十点半钟才离开车站,在城里东兜西转直到十二点多才驶出开罗。
即使是上了路直车少的西奈半岛,大巴依旧走走停停。下午,车驶进一个加油站,钱旦从瞌睡中醒来,向窗外一瞥,竟见司机大佬嘴里叼根香烟,手上拿把油枪,一边吞云吐雾一边亲自加着油,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他心中的加油站守则,惊得他瞪圆了双眼张大了嘴。
太阳将近落山时才感觉车疾驰起来,暮色里绰绰山影在公路两旁掠过。
他们到了圣凯瑟琳保护区门口时时针已经指向晚上七点,半夜还要起来登西奈山,本该赶紧找个地方睡上一觉,他们的第一站却是去了警察局。
横行中东北非多年的老谢居然嫌麻烦,故意没带护照,身上只带了一纸护照复印件。
西奈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东的交通要道,二战之后是几次阿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近些年来屡次发生恐怖袭击,半岛上关卡重重,盘查甚严。他们三人一路上倒是畅行无阻,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最后一个哨卡的警察较了真,将老谢请下车,盘来查去,扬言要遣送回去。
三个人摆出最诚挚笑容,解释来说明去,结果还是被带进了警察局,被留置在一个空房间里。
时间滴答逝去,警察局里人越来越少,他们生怕人家遗忘了还有三个等候宽大处理的中国人,不时走出门去对来来往往的警察说声“Hello!”
终于,有人过来给老谢做签字画押之类的手续了。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他们总算完成了“坦白从宽”的流程,重回到夜登西奈山的主题里。
乡村公路寂寞在冬夜,钱旦手里捧着本“LonelyPlanet”,昏黄路灯下边走边翻开它,发现圣凯瑟琳修道院里有客舍。三个人很快有了一致意见,找到修道院,把他们的大本营建在客舍里,先恢复体力值。
走着走着,钱旦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往肩膀上落,定睛一看,竟然是小小雪花。他有好几年没有机会遇见雪花飘落了,没料到这个假期会在埃及遇见雪!
见到飘雪才觉得寒风凛冽,天地间如同只剩下他们三人般孤寂。
又走了两、三公里,饥寒交迫的时候蓦然看见前方山谷里灯火阑珊,它们是如此温柔地召唤。雪,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了,抬头望见万千星星在夜空闪烁,星河清澈明亮,北斗七星灿烂夺目,这里就是书上所说的“安息谷”吧?
灯火阑珊处果然是圣凯瑟琳修道院的客舍。
幸好客舍里还有房间。他们放下背囊,直扑餐厅,那里有免费晚餐供应。钱旦平日对埃及人的汤不以为然,认为“老火靓汤”是只有中国菜才做得到的境界。但在这个寒冷冬夜,三个人坐在已经空荡荡的餐厅里,看到侍者端出热汤已经喜出望外,喝一口,从喉咙一直温暖到胃,疲乏也解去。
再去凝望四壁色彩浓重的宗教绘画,钱旦真想要说一句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了。
晚餐结束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他们赶紧回房小睡。小小客房虽然条件简陋,五十五美元一晚的价格按照国内标准来看也并不便宜,但有热水,更有两架在埃及第一次见到的电暖炉,已然超出了他们期望。
午夜两点,闹钟把他们唤醒,是时候出发去登山了。
本来有几分担心黑暗里找不到登山路,走到院子里却吓了一跳,人头攒动,那是相当热闹。登山路有两条,一条是从修道院背后山崖直上,需要征服近四千个壁立的台阶;另一条路漫长些,却是相对平缓的盘山路。他们选择的是随着大队人马沿盘山路而上。
天漆黑,每个人都摁亮了手电或者头灯,点点灯光从山脚蜿蜒而上,似一条火龙在游走。一开始他们还能在谈笑风生中健步如飞,渐渐就觉脚步沉重,开始喘着粗气盯着脚下被手电光圈住的一小块地机械迈步了。
路不宽,且曲折,还要给那些上上下下兜揽生意的高大骆驼们让路,更加让人觉得忙乱而且累。
好在一路上相隔不远就会有一座当地人的小石屋,屋内灯火照射出来,明亮了路途,给冬夜添了几分温馨。
石屋里面会卖些茶水、饮料和糖果点心什么的,屋里屋外还放些长条凳供人歇脚。他们就以这些小石屋为阶段目标,走得累了挤在长条凳上坐下来,捧一杯热红茶,吃两块巧克力,看一看路过的人。
两小时左右走到了骆驼道尽头,离山顶已经不远了。
这里有一大片空旷,当地人建了些木板屋,供人们在最后登顶前“加油充电”。
时间还早,估计日出会在一个多小时以后,黎明前寒风更加凛冽,木屋中的灯火在温柔地召唤,他们就掀开一间房的门帘走了进去。
这一夜同行的有一个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韩国旅行团,整团人也挤在这间木屋里面,空气里弥漫着韩国泡面的牛肉香。
他们三人又累又困,懒得彼此交谈,呆坐着默读从天花板到四面墙壁上密密麻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涂鸦。
泡面香渐渐消散,吃饱了的韩国人开始歌唱,她们的歌一首接着一首,越唱越整齐嘹亮,越唱越神情投入,唱到后来,有人已是双目紧闭,双手按胸,满脸是泪。歌声里唱的究竟是宗教?是民族?或者只是为自己加油?满屋的虔诚让钱旦更加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默默打量着这群“邻居”。
登顶时候... -->>
2005年走了。
那一年,伟华公司海外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中国国内市场,这个世界开始听到了中国科技企业轻轻的、坚实的脚步声。
2006年1月中旬,阿拉伯世界的重要节日,宰牲节来了,埃及放了个长假。
钱旦和老谢、严丽丽结伴而行,去西奈山上观日出、圣凯瑟琳修道院里找寻燃烧的荆棘。行程由老谢决定,算是给他饯行。
他们起了个大早,赶去开罗市中心的长途汽车站,却赶了个晚集,印着“Oasis”公司Logo的大巴车上午十点半钟才离开车站,在城里东兜西转直到十二点多才驶出开罗。
即使是上了路直车少的西奈半岛,大巴依旧走走停停。下午,车驶进一个加油站,钱旦从瞌睡中醒来,向窗外一瞥,竟见司机大佬嘴里叼根香烟,手上拿把油枪,一边吞云吐雾一边亲自加着油,这一幕彻底颠覆了他心中的加油站守则,惊得他瞪圆了双眼张大了嘴。
太阳将近落山时才感觉车疾驰起来,暮色里绰绰山影在公路两旁掠过。
他们到了圣凯瑟琳保护区门口时时针已经指向晚上七点,半夜还要起来登西奈山,本该赶紧找个地方睡上一觉,他们的第一站却是去了警察局。
横行中东北非多年的老谢居然嫌麻烦,故意没带护照,身上只带了一纸护照复印件。
西奈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东的交通要道,二战之后是几次阿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近些年来屡次发生恐怖袭击,半岛上关卡重重,盘查甚严。他们三人一路上倒是畅行无阻,已经到达目的地了,最后一个哨卡的警察较了真,将老谢请下车,盘来查去,扬言要遣送回去。
三个人摆出最诚挚笑容,解释来说明去,结果还是被带进了警察局,被留置在一个空房间里。
时间滴答逝去,警察局里人越来越少,他们生怕人家遗忘了还有三个等候宽大处理的中国人,不时走出门去对来来往往的警察说声“Hello!”
终于,有人过来给老谢做签字画押之类的手续了。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他们总算完成了“坦白从宽”的流程,重回到夜登西奈山的主题里。
乡村公路寂寞在冬夜,钱旦手里捧着本“LonelyPlanet”,昏黄路灯下边走边翻开它,发现圣凯瑟琳修道院里有客舍。三个人很快有了一致意见,找到修道院,把他们的大本营建在客舍里,先恢复体力值。
走着走着,钱旦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往肩膀上落,定睛一看,竟然是小小雪花。他有好几年没有机会遇见雪花飘落了,没料到这个假期会在埃及遇见雪!
见到飘雪才觉得寒风凛冽,天地间如同只剩下他们三人般孤寂。
又走了两、三公里,饥寒交迫的时候蓦然看见前方山谷里灯火阑珊,它们是如此温柔地召唤。雪,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了,抬头望见万千星星在夜空闪烁,星河清澈明亮,北斗七星灿烂夺目,这里就是书上所说的“安息谷”吧?
灯火阑珊处果然是圣凯瑟琳修道院的客舍。
幸好客舍里还有房间。他们放下背囊,直扑餐厅,那里有免费晚餐供应。钱旦平日对埃及人的汤不以为然,认为“老火靓汤”是只有中国菜才做得到的境界。但在这个寒冷冬夜,三个人坐在已经空荡荡的餐厅里,看到侍者端出热汤已经喜出望外,喝一口,从喉咙一直温暖到胃,疲乏也解去。
再去凝望四壁色彩浓重的宗教绘画,钱旦真想要说一句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了。
晚餐结束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他们赶紧回房小睡。小小客房虽然条件简陋,五十五美元一晚的价格按照国内标准来看也并不便宜,但有热水,更有两架在埃及第一次见到的电暖炉,已然超出了他们期望。
午夜两点,闹钟把他们唤醒,是时候出发去登山了。
本来有几分担心黑暗里找不到登山路,走到院子里却吓了一跳,人头攒动,那是相当热闹。登山路有两条,一条是从修道院背后山崖直上,需要征服近四千个壁立的台阶;另一条路漫长些,却是相对平缓的盘山路。他们选择的是随着大队人马沿盘山路而上。
天漆黑,每个人都摁亮了手电或者头灯,点点灯光从山脚蜿蜒而上,似一条火龙在游走。一开始他们还能在谈笑风生中健步如飞,渐渐就觉脚步沉重,开始喘着粗气盯着脚下被手电光圈住的一小块地机械迈步了。
路不宽,且曲折,还要给那些上上下下兜揽生意的高大骆驼们让路,更加让人觉得忙乱而且累。
好在一路上相隔不远就会有一座当地人的小石屋,屋内灯火照射出来,明亮了路途,给冬夜添了几分温馨。
石屋里面会卖些茶水、饮料和糖果点心什么的,屋里屋外还放些长条凳供人歇脚。他们就以这些小石屋为阶段目标,走得累了挤在长条凳上坐下来,捧一杯热红茶,吃两块巧克力,看一看路过的人。
两小时左右走到了骆驼道尽头,离山顶已经不远了。
这里有一大片空旷,当地人建了些木板屋,供人们在最后登顶前“加油充电”。
时间还早,估计日出会在一个多小时以后,黎明前寒风更加凛冽,木屋中的灯火在温柔地召唤,他们就掀开一间房的门帘走了进去。
这一夜同行的有一个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韩国旅行团,整团人也挤在这间木屋里面,空气里弥漫着韩国泡面的牛肉香。
他们三人又累又困,懒得彼此交谈,呆坐着默读从天花板到四面墙壁上密密麻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涂鸦。
泡面香渐渐消散,吃饱了的韩国人开始歌唱,她们的歌一首接着一首,越唱越整齐嘹亮,越唱越神情投入,唱到后来,有人已是双目紧闭,双手按胸,满脸是泪。歌声里唱的究竟是宗教?是民族?或者只是为自己加油?满屋的虔诚让钱旦更加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默默打量着这群“邻居”。
登顶时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