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大唐极品闲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场的人听到杜睿的口中居然蹦出了“天竺”这么个词,都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方才还在说,怎么才能治理好吐蕃,怎的一下子又和天竺扯上了关系,要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唯独席君买的眼里精光闪烁,一双眼睛睁得老大,若有所悟。
秦束琢磨了半天,还是不解其意,忙问道:“兄长,安定吐蕃,这和天竺有什么关系?”
众将也是不解,纷纷出言相询。
还是杜鲲鹏不想让众将再费思量,解释道:“杜大帅的意思就是说,若是出兵灭了天竺,这钱财问题就解决了,推行郡县就是最好的选择。”
“灭天竺?”
众将闻言都着实吃了一惊,一个个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束问道:“可是就算把天竺灭了,能弄到那么多钱财么?我在长安时也见着过不少天竺来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分明就是缺衣少穿的,他们会有钱!?”
天竺有没有钱?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天竺很有钱,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有,作为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即便是生民穷的要死,可那些寺院之中的金银财宝,确实堆积如山,这大概也是佛教国的一贯传统了。
杜睿前世曾到过泰国,就曾亲眼见到过一个普普通通的手工业者,一家九口的温饱问题还没能解决,却倾尽所有给寺庙捐献了十几颗宝石,为的就是向佛祈福,保佑全家人。
天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等级制度森严,远胜吐蕃的国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祈求来世,而上层阶级要通过宗教来达到控制这个国家的目的,对于佛,自然也是不能吝啬的。
可是和众将解释这个,显然没几个人能听得明白,杜睿思索了一番,道:“天竺地域广阔,气候温热,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若是灭了天竺的话,大唐就会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金银粮草就不会有问题,足够吐蕃都护府使用。”
杜鲲鹏这些年来行走天下,对于天竺也不算陌生,接口道:“岂止是够用,应该还有很多节余,朝廷还可以支用。”
薛万彻闻言,皱眉道:“可是天竺也是个大国,其实那么好灭的,如今吐蕃覆灭,我们虽然得到了那么多的牛羊,可是要攻入天竺,道路却难行,牛羊能带过去的不多,要是短时间内灭不了天竺,我军陷入了困境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薛万彻的担忧的确有些道理,但是杜睿却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答道:“天竺虽然是个大国,却是四分五裂,彼此间连年征战,与春秋战国时代极为相似,大唐若要灭天竺,应该费不了多少事。”
杜睿之所以这么有把握,还是因为大唐的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王玄策。
后世的历史学家喜欢将王玄策当成一个外交家,但是杜睿更喜欢将其称为一个将军,统帅。
与强汉时一样,与王玄策同时代的名将也多的举不胜数的,但是知名度远远不能与李靖、秦叔宝、李世绩等相比,甚至连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响亮,可是杜睿看过他的历史后大吃一惊,王玄策简直是个奇人。
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在原本的历史上,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曾经奉命出使天竺,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罗顺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
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见他们的财货多,贪婪之心大起,竟派了两千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泥婆罗,也就是后世的尼泊尔。
在泥婆罗,王玄策与泥婆罗王阿姆修瓦尔曼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泥婆罗借得七千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一千二百名精锐骑兵,凑凑合合组成一支上万人的杂牌军。
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就带着这么一点儿军队,王玄策踏上了复仇之路,对印度发起进攻。
阿罗顺那当然不把王玄策这点军队放在眼里,出动数万象兵前来围攻。王玄策沉着应战,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打得阿罗顺那丢盔弃甲。
其时,天竺一方的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这个难度比汉代时,常惠用异**队攻匈奴还难。
此战过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一一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王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在王玄策的指挥下,这支杂牌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攻城略地,打得阿罗顺那闻风丧胆,无路可逃,印度兵将与唐军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法,只得去投靠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
然而,王玄策接踵而至,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
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
王玄策大概是考虑到即使把东印度灭了,大唐离得太远,得不到好处,只能便宜靠得近的泥婆罗和吐蕃,这才接受了尸鸠摩的求和,放了东印度一马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至此,王玄策的复仇之举非常成功,回到长安,向太宗献捷。太宗大喜过望,封王玄策散朝大夫。
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王玄策乃是在印度这样的异国中,率领着尼泊尔异国的军队,与天竺大军作战而获得胜利的人,让这个人以英雄之姿在后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王玄策其实曾经三度前往印度,最初并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时则升为正使,还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率领了尼泊尔的骑兵大为活跃。其后他还曾经再一次前往,去做什么呢?其实他是去寺庙中参拜。是个立下了大功之后,挥挥双手就回去的人。中华的智慧与谦让表现的淋漓尽致,太让人佩服了!
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发挥。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这个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在晚唐因为战乱,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的。
关于这个人,后世日本的一个小说作家田中芳树认为一一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田中芳树的名字,对喜爱的中国读者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另一大“拿手好戏”当属历史小说,尤其是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具有浪漫英雄主义特色的历史小说。
杜睿前世曾看过的天竺热风录,就是以盛唐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实故事为线索,再现了那段几乎被遗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虽为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究其原因,杜睿前世在与朋友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候,曾不无幽默的表示,王玄策之所以被人淡忘,或许是因为被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 -->>
在场的人听到杜睿的口中居然蹦出了“天竺”这么个词,都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方才还在说,怎么才能治理好吐蕃,怎的一下子又和天竺扯上了关系,要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唯独席君买的眼里精光闪烁,一双眼睛睁得老大,若有所悟。
秦束琢磨了半天,还是不解其意,忙问道:“兄长,安定吐蕃,这和天竺有什么关系?”
众将也是不解,纷纷出言相询。
还是杜鲲鹏不想让众将再费思量,解释道:“杜大帅的意思就是说,若是出兵灭了天竺,这钱财问题就解决了,推行郡县就是最好的选择。”
“灭天竺?”
众将闻言都着实吃了一惊,一个个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秦束问道:“可是就算把天竺灭了,能弄到那么多钱财么?我在长安时也见着过不少天竺来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分明就是缺衣少穿的,他们会有钱!?”
天竺有没有钱?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天竺很有钱,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有,作为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即便是生民穷的要死,可那些寺院之中的金银财宝,确实堆积如山,这大概也是佛教国的一贯传统了。
杜睿前世曾到过泰国,就曾亲眼见到过一个普普通通的手工业者,一家九口的温饱问题还没能解决,却倾尽所有给寺庙捐献了十几颗宝石,为的就是向佛祈福,保佑全家人。
天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等级制度森严,远胜吐蕃的国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祈求来世,而上层阶级要通过宗教来达到控制这个国家的目的,对于佛,自然也是不能吝啬的。
可是和众将解释这个,显然没几个人能听得明白,杜睿思索了一番,道:“天竺地域广阔,气候温热,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人口众多,若是灭了天竺的话,大唐就会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金银粮草就不会有问题,足够吐蕃都护府使用。”
杜鲲鹏这些年来行走天下,对于天竺也不算陌生,接口道:“岂止是够用,应该还有很多节余,朝廷还可以支用。”
薛万彻闻言,皱眉道:“可是天竺也是个大国,其实那么好灭的,如今吐蕃覆灭,我们虽然得到了那么多的牛羊,可是要攻入天竺,道路却难行,牛羊能带过去的不多,要是短时间内灭不了天竺,我军陷入了困境的话,可就不好办了!”
薛万彻的担忧的确有些道理,但是杜睿却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答道:“天竺虽然是个大国,却是四分五裂,彼此间连年征战,与春秋战国时代极为相似,大唐若要灭天竺,应该费不了多少事。”
杜睿之所以这么有把握,还是因为大唐的历史上,曾出过一个王玄策。
后世的历史学家喜欢将王玄策当成一个外交家,但是杜睿更喜欢将其称为一个将军,统帅。
与强汉时一样,与王玄策同时代的名将也多的举不胜数的,但是知名度远远不能与李靖、秦叔宝、李世绩等相比,甚至连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响亮,可是杜睿看过他的历史后大吃一惊,王玄策简直是个奇人。
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在原本的历史上,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曾经奉命出使天竺,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罗顺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
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见他们的财货多,贪婪之心大起,竟派了两千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泥婆罗,也就是后世的尼泊尔。
在泥婆罗,王玄策与泥婆罗王阿姆修瓦尔曼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泥婆罗借得七千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一千二百名精锐骑兵,凑凑合合组成一支上万人的杂牌军。
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就带着这么一点儿军队,王玄策踏上了复仇之路,对印度发起进攻。
阿罗顺那当然不把王玄策这点军队放在眼里,出动数万象兵前来围攻。王玄策沉着应战,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打得阿罗顺那丢盔弃甲。
其时,天竺一方的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这个难度比汉代时,常惠用异**队攻匈奴还难。
此战过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一一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王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在王玄策的指挥下,这支杂牌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攻城略地,打得阿罗顺那闻风丧胆,无路可逃,印度兵将与唐军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法,只得去投靠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
然而,王玄策接踵而至,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
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
王玄策大概是考虑到即使把东印度灭了,大唐离得太远,得不到好处,只能便宜靠得近的泥婆罗和吐蕃,这才接受了尸鸠摩的求和,放了东印度一马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至此,王玄策的复仇之举非常成功,回到长安,向太宗献捷。太宗大喜过望,封王玄策散朝大夫。
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王玄策乃是在印度这样的异国中,率领着尼泊尔异国的军队,与天竺大军作战而获得胜利的人,让这个人以英雄之姿在后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王玄策其实曾经三度前往印度,最初并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时则升为正使,还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率领了尼泊尔的骑兵大为活跃。其后他还曾经再一次前往,去做什么呢?其实他是去寺庙中参拜。是个立下了大功之后,挥挥双手就回去的人。中华的智慧与谦让表现的淋漓尽致,太让人佩服了!
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发挥。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这个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在晚唐因为战乱,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的。
关于这个人,后世日本的一个小说作家田中芳树认为一一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田中芳树的名字,对喜爱的中国读者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另一大“拿手好戏”当属历史小说,尤其是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具有浪漫英雄主义特色的历史小说。
杜睿前世曾看过的天竺热风录,就是以盛唐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实故事为线索,再现了那段几乎被遗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虽为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究其原因,杜睿前世在与朋友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候,曾不无幽默的表示,王玄策之所以被人淡忘,或许是因为被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