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碧海飘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过一会儿,鞭响,钟鸣,殿门敞开,开朝了!
两条长长的队伍慢腾腾地向金銮宝殿走入,渐渐地分成四列,随着前边四人停住脚步,队伍不再往前。
盛装威仪的皇帝陛下,在一个董公公的扶持下,从龙椅的右手边的侧门口走了进来,慢慢地走上了高台,坐于椅榻之上。皇帝虽然年迈,但龙袍加身,威仪四射,让人见而生畏。
一等陛下坐稳,随着台上董公公的一声‘跪’,所有臣工欢欢跪拜,俯首贴地,口中欢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数拜落地。再随着董公公的一声‘起’,臣工欢欢而起。
站在台边的董公公向皇帝微微走近点,大声道:“陛下开朝,共理天下大事,有本上奏者依次奏来。”
“陛下,臣有本上奏。”只见中间那一列的中间位置走出一位文官来,手提奏本,迈着细小的步子,跑到最前边站好,低头俯身,双手举起奏本。
董公公一见,从台边走了下来,接过奏本,走上台去,俯身递给坐在高位的皇帝陛下。
陛下打开折子,看了看,温声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文官一听,心儿舒畅,轻舒秀眉,满转秀眼,缓张秀口,很是秀气地说道:“陛下,上党郡守袁成焕,玩忽职守,天灾不赈,匪盗不剿,以致饥民满郡,盗匪四起,已到恶犬不吠,公鸡不鸣了。”
站在第一位的胖子走了上前,喜声问道:“怎么就个恶犬不吠,公鸡不鸣了?”
文官豪言壮语起来:“太子殿下,恶犬被砍头,公鸡被拔毛,拿什么吠,拿什么鸣啊。”
太子一乐,对着殿门外大声喊道:“袁成焕,你可知罪?”
只见门外疾跑进来一个人,一把跑到陛下的椅榻前边,跪倒膜拜,莫不做声。
皇帝将奏章向他头前扔了出去,对着伏在地上的袁成焕温言道:“你看看,人家参你的这些事,到底属不属实。”
袁成焕微微抬头,捡起地上的奏章,认真的看了起来,看到最后一个字,冷冷一笑,然后拜倒在地,朗声道:“臣有罪,臣上负朝廷,下负百姓。臣袁成焕愿意领罪。”
言语一出,那个上奏的文官与肥胖的太子喜笑颜开,欢乐不断,整得其他人都不敢站出来为袁成焕说话。
皇帝见之,心里难受,对着趴在地上的袁成焕道:“有盗匪为什么不去清剿啊?袁成焕。”
伏在地上的袁成焕道:“陛下,不是没有去,只是每次清剿,那些流民就投降,可没过十几天又上山去了。都是我大夏国的子民,周将军下不了那个手。”
皇帝一听,温声道:“怎么投降了又上山去了呢,难道他们就那么喜欢做盗匪?”
袁成焕道:“陛下,都是臣无能,没办法生产钱粮。他们投降了,府衙也只能救济十来天的粥水,其他的没办法帮他们解决。他们在天灾下,为了活命,连土地都卖了,什么都没有,拿什么为民啊!”
皇帝道:“朝廷不是给你拨了一百万两吗?就是不够,你也可以到地方募捐啊。”
袁成焕道:“陛下,朝廷拨的那些赈灾银两虽说有一百万两,可到我手上的,就只有二十万两了。况且地方上的那些豪绅商贾,要他们出点钱,就好比要他们的命,还把我当成强盗给赶了出来。灾难越重,物价越高,连我家的孩子都只能天天喝粥水度日,就别说其他的穷苦人了。”
皇帝一听,温声道:“你站起来说话吧。”
袁成焕站了起来,一张脸黑瘦黑瘦的,已无半两好肉,看得其他同僚们的心里好生难受,生怕脏了自己的眼睛。
皇帝见着袁成焕那张干瘦的黑脸,也不想多说什么,温言道:“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回去的时候,到户部领五十万两银子带走吧,这样就没人敢吃你的银子了。回去后,匪还是要清剿的,愿意投降的,你就帮他们要回土地,好好地安抚。对待当地的那些豪绅商贾们,也无须太客气了,苦命人要是都死光了,世间还会有贵人吗!要是实在不行,就杀几个给那些人看看,看看是地重要,钱粮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出了事,都算我的。”
袁成焕跪拜在地,哭泣道:“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回馆驿去吧,好好想想,怎样才能把朝廷交办的差事办好,你是地方长官,那里你最大。”
袁成焕拜别皇帝,向殿外走了出去。
皇帝望着袁成焕远去的背影,对着太子道:“太子,他袁成焕这回要是再出什么事,你就去上党做郡守吧,不用再回朝了。”
太子一听,汗毛一竖,小声道:“是,父王。”给那个举报人就是一脚,怒声道,“还不退下。”
举报人一听,拜别陛下,退了回去。
皇帝对台下看了看,没人发声,于是将声音放大了点道:“列位臣工,要是没什么事,那就散朝吧。”
“陛下,臣要参一人。”一个文官,六十来岁,锁住眉毛,吊着眼睛,拉着长鼻,冻着阔嘴,从太子后边走了出来,对着前座的皇帝,拱手俯身道。
皇帝看了一眼,轻声道:“严相,有什么话就说吧。”
严相道:“陛下,太行山匪盗十分猖獗,多次攻击州府,搞得天怒人怨了。建兴节度使周亚仁领兵不力,多次败仗,损兵折将不说,就连朝廷拨的军饷都给匪盗抢了去。”
皇帝一听,厉声道:“周亚仁何在?”
只见武官队列中走出一人来,身材高大,脸相温善,走到前边,跪了下去,参拜道:“臣周亚仁拜见陛下,陛下龙体金安。”
皇帝道:“周亚仁,严相说的这些属实吗?”
周亚仁俯拜在地,莫不做声,好像罪状属实,没法申辩。
皇帝见之,很是生气道:“严相可有什么想法?”
严相道:“陛下,现当务之急,就是清剿匪盗,不能再让他们侵扰州郡了。”
皇帝道:“可有什么人选?”
严相道:“安将军身经百战,在北边没让胡人占到我大夏国半点便宜,这次要是调他来清剿这股盗匪,必能一举歼灭之,还太行地区一片安宁。”
皇帝一听,欢笑道:“安爱卿勇武可嘉,战功卓著,调他来,就怕北边出事,还是另选他人吧。”
太子一听,很是高兴,对着皇帝欢言道:“父王,我保举一人,定能将匪盗一举歼灭。”
皇帝看了他一眼,小声道:“谁啊?有这么大的能耐。”
太子一听,欢笑道:“安将军之子,安龙军。”
皇帝道:“他有什么战绩?现居何职?”
太子喜色道:“上次斩首五千敌军的就是他带的兵,现居游击将军,安大将军的左膀右臂。”
严相附和道:“陛下,小安将军已身经百战,可堪重用,调他来清剿太行匪盗,再好不过了。”
皇帝看了两人一眼,感觉很有道理,对着脚下站着的兵部尚书张守城道:“兵部有什么意见吗?”
张守城站了出来,寂寞着声儿道:“陛下,臣惶恐,臣不知。”
皇帝一听,大声怒吼道:“做了这么些年的兵部尚书,什么都不知,要你何用,回家种地去吧!”
张守城一听,默不作声,孤零零地站着,一动都不敢动,生怕动了一下,就会让皇帝威严扫地。
襄王一见,走了出来,和声道:“父王息怒,张将军虽有过失,但也于国有功。不如派他领兵太行,清剿匪盗,成了算戴罪立功,不成就双罪并罚。到那时,也怪不得父王了。”
皇帝一听,连忙站起身,走上前来,用手指着张守城,极为生气道:“张守城,给你半年时间,要是清剿不了这太行匪盗,就别怪朝廷法度了。”
还未等张守城跪拜谢恩,严相走上前来,大声道:“陛下,不可,张大人戎马半生,有功于朝廷,理应安享晚年,不该再让他领兵出征了。”
皇帝好像没有听到,对着跪拜在地的周亚仁道:“周亚仁,你就做个偏将,跟着张守城打杂去吧。”
周亚仁俯首在地,拜谢道:“谢陛下恩典!”
皇帝道:“还不给我速速退下,见着就心烦。”张守城、周亚仁两人立马站了回去。
这一阵快操作,严相跟太子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站在一旁的安大将军两眼嗷嗷直叫。
太子见之,脸色全无,正要对皇帝开口,皇帝装着没看见,转身就往龙椅走去,坐了下来。
严相看了看太子,一脸孤寂,退了回去。
皇帝看了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太子,温声道:“太子,还有事吗?”
太子醒转过来,对着父王俯首道:“父王,这些天我老梦到南边,今天一想,记起了洞庭湖那里匪盗猖獗,危害江山社稷。孩儿想请缨到南边剿匪去,清除朝廷隐患,还荆湖一片太平,望父王批准。”
皇帝道:“那里不是由郑经负责吗?难道匪盗还没清理干净,都已两年多了。”
听皇帝这么一说,从文官堆里蹦出一个人来,小跑到皇帝脚下,对着皇帝温声道:“陛下,去年就有人上报,说郑经嫖妓,敛财,跟匪盗称兄道弟,吃扣军饷,还在老家霸占良田。现已查实,罪状条条属实,望陛下明断。”说完就双手捧起供状、供词。
董公公一见,走了下去,接了过来,递了上去。
皇帝一看,提了提声音道:“郑经何在?”
武官队里走了一个人来,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长鼻大嘴,红光满面,气势威威。走到台前,一把跪拜在地,口中念道:“臣郑经,参拜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郑经,你可知罪?”
郑经想道,这明显是有人针对自己来着的,就算罪证不属实,要是陛下真想自己死,争辩无用,便伏拜在地,小声道:“臣知罪,请陛下降罪。”
太子一听,极为高兴,厉声道:“既已认罪,就该伏法。来人啊,拉出去砍了。”殿外勇士一听,走进来两个,走到郑经身边,就要动手。
襄王一见,厉声道:“大胆,陛下在此,由不得尔等放肆。”勇士一听,对着皇帝跪拜下去,俯身贴地,不敢言语。
太子正要迁怒于襄王,听到身后严相一声小小的咳嗽,赶忙停了下来,转身跪倒,俯身贴额在地,小声道:“父王,儿臣知错。”
皇帝没看太子,对着跪在地上的郑经道:“郑经,你虽跟着张守城立过战功,有功于朝廷,但功归功,过是过,如果功过能相抵,那国家律法安置何用。来人啦,拉出去,午门斩首。”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诺。”走进来两个甲士,架起郑经,向门外走去。
张守城正想移步,被一个声音挡了回去。
“慢着。”襄王向着皇上跪了下去,温声道,“陛下,杀一人容易,救一人难。”
皇帝一听,先叫停两名甲士,对着襄王道:“隆儿,起来说话。”
襄王道:“陛下,郑经虽然该杀,但也不急在这一时。他虽剿匪无功,但也对匪盗相当熟悉,要是他愿意跟随大军去剿匪,当个参谋,做双眼睛,我官军定能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况且他的罪状还不一定属实。”
益王一听,赶紧站了出来,对着皇帝俯首道:“陛下,四哥说的有道理。要是用好了郑经,就能拯救好多我大夏国的好男儿,先留着他的命在,于国有益。”
皇帝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扶起襄王,对着郑经道:“郑经,怎么匪盗越剿越多了?你就没认真剿过?”
郑经跪着爬了回来,拜在皇上的脚前,温声道:“陛下,我一开始也是满怀激情地剿匪的,可我手里的兵马有限,其他四围州府的将领阳奉阴违,不能统一调度。那可是八百里洞庭,首尾不能兼顾,败下阵来,后面就松懈下来了。”
皇帝道:“哦,是这么回事。那你觉得派个皇子下去统领全局,会不会好点?”
郑经一听,温言道:“陛下,要是皇权能到,各州府必然要听从号令,不出一年,定能清剿成功。”
其他皇子一听,立马站了出来,抢到皇帝跟前,一同跪下,争先恐后道:“父王,儿臣愿意前往,为朝廷分忧解难。”
皇帝欢言道:“吾儿都是好样的,先起来说话。”说完就走上龙椅,坐了下来,处在了静思之中。
严相走上前来,对着皇帝道:“陛下,何不让太子前往,更能将朝廷威严带到,必能事半功倍。”
皇帝想了想,温言道:“太子本是最好的人选,但我身体不好,他要留在京城帮我处理一些政务。”
刚等皇帝说完,从第二排走出一个文官,温言道:“陛下,我看二皇子合适,他曾带过兵。”
皇帝道:“徐相,我知道你的意思。”
刚等皇帝说完,又从第三排走出一个人来,打着两个灯笼道:“陛下,三皇子极为合适。他曾在南方游玩过,对江南的一些风俗人情多少有些了解,武陵那边民族不是很统一,做起事来也容易些。”
皇帝道:“颜爱卿,你的意思我懂。”
刚等皇帝把话说完,从第三排又走出一个人来,对着皇帝道:“陛下,匪盗也是人,愿意投降的也可以从宽处理。五皇子熟读兵书,曾也在西北领过兵,又满怀仁德,实至名归的一代贤王,定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杀戮。”
皇帝道:“是啊,简爱卿,减少杀戮,是莫大的功德。”
刚等皇帝说完,又从第四排走出一个人来,对着皇帝道:“陛下,七皇子性情阔达,心怀仁义,遇事果敢,能跟人打成一片。这份差事要是交给七皇子,再合适不过了。”
皇帝道:“杨爱卿,我也觉得七皇子能够胜任。”
刚等皇帝的话落地,除了太子跟襄王外,众皇子一起俯身请愿,同声道:“儿臣愿为父王分忧。”
皇帝一看,极为为难,不小心将眼光向郑经投了过去,温言道:“郑经,你过来。”
郑经一听,立马跪了过去,俯拜在地。
皇帝道:“郑经,依你看,那个皇子做统帅更合适些?”
郑经抬起头,有些不敢相信,于是结结巴巴道:“陛下,我...”
皇帝道:“说说吧,恕你无罪。”
郑经立马拜倒在地,苦声道:“陛下,那我真就说了。”
皇帝温言道:“说吧!”
郑经听过,想了想,刚才要不是襄王救我,我早已在黄泉路上了,虽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要是不能在这次剿匪中立功,那还是死路一条。要想立功,那我得找位能信得过我的,必须还是个聪敏人。襄王是不行的了,他都没有跪下来,那就益王吧,此人虽没打过交道,但他跟襄王一个鼻孔出气。刚才襄王的言语,绝对不是他俩兄弟想出来的,必定有高人指点,对了,选益王。想到这里,抬起头,对着皇帝大声道:“陛下,我觉得益王殿下更合适些。”
皇帝道:“起来说话。”一等郑经站起,温言道,“你怎么觉得益王更合适呢?”
郑经道:“回禀陛下,益王殿下对着我这条贱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能救多少人,说明益王不是个好杀之人。这份仁德之心,对那些不是硬要做匪盗的人来说,就是一份生存的希望,这会给剿匪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还有就是,益王殿下连我这种该死之人都能想到怎么利用,别说对其他那些可用之人了,这是一个统帅最该具备的才能。”
皇帝一听,温言道:“那你是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益王了?”
郑经道:“是的,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皇帝道:“好,那就这么定了,益王去荆湖剿匪。”
皇帝言语落地,其他皇子拜倒在地,口中喊道:“父王。”
皇帝道:“你们也该听到郑经的话了,择优而用,都起来吧。”
皇帝走回龙椅,对着列位臣工道:“今天就议到这里吧,散朝。”说完就向龙椅右边的侧门走了去。
随着董公公的一声“散朝”,所有臣工跪拜在地,边磕着头边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皇帝走后,益王站了起来,看着四哥还跪在地上,于是走了过去,扶起襄王道:“四哥,你怎么哭了。”
襄王用衣袖抹了抹眼泪,欢言道:“我没哭,我高兴来着。”
益王道:“明明哭了,怎么是高兴来着。”
襄王向益王笑了笑,走到郑经的身边,对着郑经微笑道:“郑经,我带你去见见你的救命恩人吧。”
郑经一听,心里特别高兴,跟在两位殿下的后边,向着宫外走去。
小过一会儿,鞭响,钟鸣,殿门敞开,开朝了!
两条长长的队伍慢腾腾地向金銮宝殿走入,渐渐地分成四列,随着前边四人停住脚步,队伍不再往前。
盛装威仪的皇帝陛下,在一个董公公的扶持下,从龙椅的右手边的侧门口走了进来,慢慢地走上了高台,坐于椅榻之上。皇帝虽然年迈,但龙袍加身,威仪四射,让人见而生畏。
一等陛下坐稳,随着台上董公公的一声‘跪’,所有臣工欢欢跪拜,俯首贴地,口中欢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数拜落地。再随着董公公的一声‘起’,臣工欢欢而起。
站在台边的董公公向皇帝微微走近点,大声道:“陛下开朝,共理天下大事,有本上奏者依次奏来。”
“陛下,臣有本上奏。”只见中间那一列的中间位置走出一位文官来,手提奏本,迈着细小的步子,跑到最前边站好,低头俯身,双手举起奏本。
董公公一见,从台边走了下来,接过奏本,走上台去,俯身递给坐在高位的皇帝陛下。
陛下打开折子,看了看,温声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文官一听,心儿舒畅,轻舒秀眉,满转秀眼,缓张秀口,很是秀气地说道:“陛下,上党郡守袁成焕,玩忽职守,天灾不赈,匪盗不剿,以致饥民满郡,盗匪四起,已到恶犬不吠,公鸡不鸣了。”
站在第一位的胖子走了上前,喜声问道:“怎么就个恶犬不吠,公鸡不鸣了?”
文官豪言壮语起来:“太子殿下,恶犬被砍头,公鸡被拔毛,拿什么吠,拿什么鸣啊。”
太子一乐,对着殿门外大声喊道:“袁成焕,你可知罪?”
只见门外疾跑进来一个人,一把跑到陛下的椅榻前边,跪倒膜拜,莫不做声。
皇帝将奏章向他头前扔了出去,对着伏在地上的袁成焕温言道:“你看看,人家参你的这些事,到底属不属实。”
袁成焕微微抬头,捡起地上的奏章,认真的看了起来,看到最后一个字,冷冷一笑,然后拜倒在地,朗声道:“臣有罪,臣上负朝廷,下负百姓。臣袁成焕愿意领罪。”
言语一出,那个上奏的文官与肥胖的太子喜笑颜开,欢乐不断,整得其他人都不敢站出来为袁成焕说话。
皇帝见之,心里难受,对着趴在地上的袁成焕道:“有盗匪为什么不去清剿啊?袁成焕。”
伏在地上的袁成焕道:“陛下,不是没有去,只是每次清剿,那些流民就投降,可没过十几天又上山去了。都是我大夏国的子民,周将军下不了那个手。”
皇帝一听,温声道:“怎么投降了又上山去了呢,难道他们就那么喜欢做盗匪?”
袁成焕道:“陛下,都是臣无能,没办法生产钱粮。他们投降了,府衙也只能救济十来天的粥水,其他的没办法帮他们解决。他们在天灾下,为了活命,连土地都卖了,什么都没有,拿什么为民啊!”
皇帝道:“朝廷不是给你拨了一百万两吗?就是不够,你也可以到地方募捐啊。”
袁成焕道:“陛下,朝廷拨的那些赈灾银两虽说有一百万两,可到我手上的,就只有二十万两了。况且地方上的那些豪绅商贾,要他们出点钱,就好比要他们的命,还把我当成强盗给赶了出来。灾难越重,物价越高,连我家的孩子都只能天天喝粥水度日,就别说其他的穷苦人了。”
皇帝一听,温声道:“你站起来说话吧。”
袁成焕站了起来,一张脸黑瘦黑瘦的,已无半两好肉,看得其他同僚们的心里好生难受,生怕脏了自己的眼睛。
皇帝见着袁成焕那张干瘦的黑脸,也不想多说什么,温言道:“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回去的时候,到户部领五十万两银子带走吧,这样就没人敢吃你的银子了。回去后,匪还是要清剿的,愿意投降的,你就帮他们要回土地,好好地安抚。对待当地的那些豪绅商贾们,也无须太客气了,苦命人要是都死光了,世间还会有贵人吗!要是实在不行,就杀几个给那些人看看,看看是地重要,钱粮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出了事,都算我的。”
袁成焕跪拜在地,哭泣道:“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回馆驿去吧,好好想想,怎样才能把朝廷交办的差事办好,你是地方长官,那里你最大。”
袁成焕拜别皇帝,向殿外走了出去。
皇帝望着袁成焕远去的背影,对着太子道:“太子,他袁成焕这回要是再出什么事,你就去上党做郡守吧,不用再回朝了。”
太子一听,汗毛一竖,小声道:“是,父王。”给那个举报人就是一脚,怒声道,“还不退下。”
举报人一听,拜别陛下,退了回去。
皇帝对台下看了看,没人发声,于是将声音放大了点道:“列位臣工,要是没什么事,那就散朝吧。”
“陛下,臣要参一人。”一个文官,六十来岁,锁住眉毛,吊着眼睛,拉着长鼻,冻着阔嘴,从太子后边走了出来,对着前座的皇帝,拱手俯身道。
皇帝看了一眼,轻声道:“严相,有什么话就说吧。”
严相道:“陛下,太行山匪盗十分猖獗,多次攻击州府,搞得天怒人怨了。建兴节度使周亚仁领兵不力,多次败仗,损兵折将不说,就连朝廷拨的军饷都给匪盗抢了去。”
皇帝一听,厉声道:“周亚仁何在?”
只见武官队列中走出一人来,身材高大,脸相温善,走到前边,跪了下去,参拜道:“臣周亚仁拜见陛下,陛下龙体金安。”
皇帝道:“周亚仁,严相说的这些属实吗?”
周亚仁俯拜在地,莫不做声,好像罪状属实,没法申辩。
皇帝见之,很是生气道:“严相可有什么想法?”
严相道:“陛下,现当务之急,就是清剿匪盗,不能再让他们侵扰州郡了。”
皇帝道:“可有什么人选?”
严相道:“安将军身经百战,在北边没让胡人占到我大夏国半点便宜,这次要是调他来清剿这股盗匪,必能一举歼灭之,还太行地区一片安宁。”
皇帝一听,欢笑道:“安爱卿勇武可嘉,战功卓著,调他来,就怕北边出事,还是另选他人吧。”
太子一听,很是高兴,对着皇帝欢言道:“父王,我保举一人,定能将匪盗一举歼灭。”
皇帝看了他一眼,小声道:“谁啊?有这么大的能耐。”
太子一听,欢笑道:“安将军之子,安龙军。”
皇帝道:“他有什么战绩?现居何职?”
太子喜色道:“上次斩首五千敌军的就是他带的兵,现居游击将军,安大将军的左膀右臂。”
严相附和道:“陛下,小安将军已身经百战,可堪重用,调他来清剿太行匪盗,再好不过了。”
皇帝看了两人一眼,感觉很有道理,对着脚下站着的兵部尚书张守城道:“兵部有什么意见吗?”
张守城站了出来,寂寞着声儿道:“陛下,臣惶恐,臣不知。”
皇帝一听,大声怒吼道:“做了这么些年的兵部尚书,什么都不知,要你何用,回家种地去吧!”
张守城一听,默不作声,孤零零地站着,一动都不敢动,生怕动了一下,就会让皇帝威严扫地。
襄王一见,走了出来,和声道:“父王息怒,张将军虽有过失,但也于国有功。不如派他领兵太行,清剿匪盗,成了算戴罪立功,不成就双罪并罚。到那时,也怪不得父王了。”
皇帝一听,连忙站起身,走上前来,用手指着张守城,极为生气道:“张守城,给你半年时间,要是清剿不了这太行匪盗,就别怪朝廷法度了。”
还未等张守城跪拜谢恩,严相走上前来,大声道:“陛下,不可,张大人戎马半生,有功于朝廷,理应安享晚年,不该再让他领兵出征了。”
皇帝好像没有听到,对着跪拜在地的周亚仁道:“周亚仁,你就做个偏将,跟着张守城打杂去吧。”
周亚仁俯首在地,拜谢道:“谢陛下恩典!”
皇帝道:“还不给我速速退下,见着就心烦。”张守城、周亚仁两人立马站了回去。
这一阵快操作,严相跟太子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站在一旁的安大将军两眼嗷嗷直叫。
太子见之,脸色全无,正要对皇帝开口,皇帝装着没看见,转身就往龙椅走去,坐了下来。
严相看了看太子,一脸孤寂,退了回去。
皇帝看了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太子,温声道:“太子,还有事吗?”
太子醒转过来,对着父王俯首道:“父王,这些天我老梦到南边,今天一想,记起了洞庭湖那里匪盗猖獗,危害江山社稷。孩儿想请缨到南边剿匪去,清除朝廷隐患,还荆湖一片太平,望父王批准。”
皇帝道:“那里不是由郑经负责吗?难道匪盗还没清理干净,都已两年多了。”
听皇帝这么一说,从文官堆里蹦出一个人来,小跑到皇帝脚下,对着皇帝温声道:“陛下,去年就有人上报,说郑经嫖妓,敛财,跟匪盗称兄道弟,吃扣军饷,还在老家霸占良田。现已查实,罪状条条属实,望陛下明断。”说完就双手捧起供状、供词。
董公公一见,走了下去,接了过来,递了上去。
皇帝一看,提了提声音道:“郑经何在?”
武官队里走了一个人来,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长鼻大嘴,红光满面,气势威威。走到台前,一把跪拜在地,口中念道:“臣郑经,参拜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道:“郑经,你可知罪?”
郑经想道,这明显是有人针对自己来着的,就算罪证不属实,要是陛下真想自己死,争辩无用,便伏拜在地,小声道:“臣知罪,请陛下降罪。”
太子一听,极为高兴,厉声道:“既已认罪,就该伏法。来人啊,拉出去砍了。”殿外勇士一听,走进来两个,走到郑经身边,就要动手。
襄王一见,厉声道:“大胆,陛下在此,由不得尔等放肆。”勇士一听,对着皇帝跪拜下去,俯身贴地,不敢言语。
太子正要迁怒于襄王,听到身后严相一声小小的咳嗽,赶忙停了下来,转身跪倒,俯身贴额在地,小声道:“父王,儿臣知错。”
皇帝没看太子,对着跪在地上的郑经道:“郑经,你虽跟着张守城立过战功,有功于朝廷,但功归功,过是过,如果功过能相抵,那国家律法安置何用。来人啦,拉出去,午门斩首。”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诺。”走进来两个甲士,架起郑经,向门外走去。
张守城正想移步,被一个声音挡了回去。
“慢着。”襄王向着皇上跪了下去,温声道,“陛下,杀一人容易,救一人难。”
皇帝一听,先叫停两名甲士,对着襄王道:“隆儿,起来说话。”
襄王道:“陛下,郑经虽然该杀,但也不急在这一时。他虽剿匪无功,但也对匪盗相当熟悉,要是他愿意跟随大军去剿匪,当个参谋,做双眼睛,我官军定能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况且他的罪状还不一定属实。”
益王一听,赶紧站了出来,对着皇帝俯首道:“陛下,四哥说的有道理。要是用好了郑经,就能拯救好多我大夏国的好男儿,先留着他的命在,于国有益。”
皇帝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扶起襄王,对着郑经道:“郑经,怎么匪盗越剿越多了?你就没认真剿过?”
郑经跪着爬了回来,拜在皇上的脚前,温声道:“陛下,我一开始也是满怀激情地剿匪的,可我手里的兵马有限,其他四围州府的将领阳奉阴违,不能统一调度。那可是八百里洞庭,首尾不能兼顾,败下阵来,后面就松懈下来了。”
皇帝道:“哦,是这么回事。那你觉得派个皇子下去统领全局,会不会好点?”
郑经一听,温言道:“陛下,要是皇权能到,各州府必然要听从号令,不出一年,定能清剿成功。”
其他皇子一听,立马站了出来,抢到皇帝跟前,一同跪下,争先恐后道:“父王,儿臣愿意前往,为朝廷分忧解难。”
皇帝欢言道:“吾儿都是好样的,先起来说话。”说完就走上龙椅,坐了下来,处在了静思之中。
严相走上前来,对着皇帝道:“陛下,何不让太子前往,更能将朝廷威严带到,必能事半功倍。”
皇帝想了想,温言道:“太子本是最好的人选,但我身体不好,他要留在京城帮我处理一些政务。”
刚等皇帝说完,从第二排走出一个文官,温言道:“陛下,我看二皇子合适,他曾带过兵。”
皇帝道:“徐相,我知道你的意思。”
刚等皇帝说完,又从第三排走出一个人来,打着两个灯笼道:“陛下,三皇子极为合适。他曾在南方游玩过,对江南的一些风俗人情多少有些了解,武陵那边民族不是很统一,做起事来也容易些。”
皇帝道:“颜爱卿,你的意思我懂。”
刚等皇帝把话说完,从第三排又走出一个人来,对着皇帝道:“陛下,匪盗也是人,愿意投降的也可以从宽处理。五皇子熟读兵书,曾也在西北领过兵,又满怀仁德,实至名归的一代贤王,定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杀戮。”
皇帝道:“是啊,简爱卿,减少杀戮,是莫大的功德。”
刚等皇帝说完,又从第四排走出一个人来,对着皇帝道:“陛下,七皇子性情阔达,心怀仁义,遇事果敢,能跟人打成一片。这份差事要是交给七皇子,再合适不过了。”
皇帝道:“杨爱卿,我也觉得七皇子能够胜任。”
刚等皇帝的话落地,除了太子跟襄王外,众皇子一起俯身请愿,同声道:“儿臣愿为父王分忧。”
皇帝一看,极为为难,不小心将眼光向郑经投了过去,温言道:“郑经,你过来。”
郑经一听,立马跪了过去,俯拜在地。
皇帝道:“郑经,依你看,那个皇子做统帅更合适些?”
郑经抬起头,有些不敢相信,于是结结巴巴道:“陛下,我...”
皇帝道:“说说吧,恕你无罪。”
郑经立马拜倒在地,苦声道:“陛下,那我真就说了。”
皇帝温言道:“说吧!”
郑经听过,想了想,刚才要不是襄王救我,我早已在黄泉路上了,虽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要是不能在这次剿匪中立功,那还是死路一条。要想立功,那我得找位能信得过我的,必须还是个聪敏人。襄王是不行的了,他都没有跪下来,那就益王吧,此人虽没打过交道,但他跟襄王一个鼻孔出气。刚才襄王的言语,绝对不是他俩兄弟想出来的,必定有高人指点,对了,选益王。想到这里,抬起头,对着皇帝大声道:“陛下,我觉得益王殿下更合适些。”
皇帝道:“起来说话。”一等郑经站起,温言道,“你怎么觉得益王更合适呢?”
郑经道:“回禀陛下,益王殿下对着我这条贱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能救多少人,说明益王不是个好杀之人。这份仁德之心,对那些不是硬要做匪盗的人来说,就是一份生存的希望,这会给剿匪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还有就是,益王殿下连我这种该死之人都能想到怎么利用,别说对其他那些可用之人了,这是一个统帅最该具备的才能。”
皇帝一听,温言道:“那你是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益王了?”
郑经道:“是的,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皇帝道:“好,那就这么定了,益王去荆湖剿匪。”
皇帝言语落地,其他皇子拜倒在地,口中喊道:“父王。”
皇帝道:“你们也该听到郑经的话了,择优而用,都起来吧。”
皇帝走回龙椅,对着列位臣工道:“今天就议到这里吧,散朝。”说完就向龙椅右边的侧门走了去。
随着董公公的一声“散朝”,所有臣工跪拜在地,边磕着头边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皇帝走后,益王站了起来,看着四哥还跪在地上,于是走了过去,扶起襄王道:“四哥,你怎么哭了。”
襄王用衣袖抹了抹眼泪,欢言道:“我没哭,我高兴来着。”
益王道:“明明哭了,怎么是高兴来着。”
襄王向益王笑了笑,走到郑经的身边,对着郑经微笑道:“郑经,我带你去见见你的救命恩人吧。”
郑经一听,心里特别高兴,跟在两位殿下的后边,向着宫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