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光荣与梦想之光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时在朝鲜,花房义质已经进入仁川府。
12日夜,仁川府使任荣镐设宴,接待花房义质等人。
酒席间,一名日本军曹跑到花房义质身边耳语道:“阁下,有两名朝鲜人跑到我军驻地,自称是闵妃属下官员,想要求见阁下。”
在朝鲜担任公使期间,花房义质和闵妃多有接触,知道此人乃是亲/日派。其实正是因为闵妃的亲/日政策,才造成了朝鲜的这次兵变。如今此人派人前来接触,肯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想到这里,花房便起身向任荣镐告辞,回到日军驻地。随即,有士兵带进两个朝鲜人来。
二人一进房间,便拜倒在地:“兵曹判书赵宁夏、工曹参判金宏集见过尊使。”
看着匍匐在脚下的两名朝鲜官员,花房微微翘起了嘴角。他并没有让两人起来,而是直接问道:“你二人深夜来访,是有什么事要告诉我么?”
二人连忙道:“是、是。回尊使阁下,我们都是反对大院君的,希望贵国大军能帮助我们迎回王妃。这次前来,我们带来一个消息。”
随即,二人将打探到的中国皇帝准备派兵前来朝鲜的消息,告诉了花房义质。
得到消息的花房立刻和高岛鞆之助、仁礼景范进行了商议,并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井上馨。
8月14日,得知清朝准备派兵的消息后,井上馨大为震惊,随即命令花房义质“一秒也不要犹豫,马上进入京城,以速决谈判,避免中国的干涉”。同时告诫花房义质“你出使之事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比清国人进入京城的先后快慢”。
得到命令后的花房义质不敢耽搁,立即率领士兵从仁川出发。8月15日,花房义质会同陆军少将高岛鞆之助、海军少将仁礼景范率1500名日军抵达汉城,准备强行进城与朝鲜政府谈判。
大院君虽非常不愿意日本人进入,但由于日本兵临城下,被迫于18日同意日军入城。8月19日,1500名日本军全数进入汉城,在昌德宫敦化门广场屯驻。
就在日军进入汉城的同时,奉旨驰援朝鲜的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率‘庆字军’六营共3000人,乘招商局货轮抵达朝鲜。和他同时到达的还有统领水师的丁汝昌。此时,清军仍秉承‘后发制人’的原则,不想与日军立即发生冲突,随即于仁川北部南阳府的马山浦登岸。
清军大营。
中军帐中,正中间坐的是吴长庆。下首,左边第一个是丁汝昌,之后是林泰增、邓世昌等水军管带;右边第一个是道员马建忠,之后则是庆字军中的带兵将官。
这一次朝鲜之行,吴长庆做为主帅,此时自然要和诸位同僚就朝鲜局势交换一下意见。
“本官此次身负皇命,率军支援朝鲜,主要是为平乱而来。至于日本人的事,来之前蒙皇上亲自接见,面授机宜。”
说着,冲上方拱了拱手。下面所座的众人立刻挺直了腰板儿,准备聆听皇上口谕。
扫了一眼众人,吴长庆这才道:“皇上的意思,我大清是爱好和平的,能不发生武装冲突,自然最好。但是小鬼子如果非要蹦跶,那也不要客气,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也是很有必要地。”
众人都知道皇帝幼年登基,如今年龄还不大,此时听皇帝将日本人称为‘小鬼子’,心中都是莞尔。不过皇帝这样称呼,倒还是很贴切。那些‘洋鬼子‘都是人高马大的,但东洋人个子矮小,他们称呼日本人,不是一直也是叫‘倭人’、‘倭寇’么。
吴长庆传递完了朝廷的最高指示,便把头转过来,对马建忠拱手道:“马大人,”
马建中连忙回礼。
“之前有劳马大人为我军打探消息,吴某再次多谢了。不知如今朝鲜王宫情形如何?”
马建忠道:“军门客气了,下官也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说着又道:“如今日本人的兵舰已经封锁了汉江口,而且日本兵也已经兵临汉城。日前,朝政一直是由大院君把持,此人野心甚大,希望通过这次兵变彻底掌握政权,因此最害怕日本干涉。这几日在城中,以‘斥和攘夷’的口号希望鼓动官员和百姓一致抗日。但如今城内百姓虽然斗志激烈,但官员和士兵们则害怕和日本开战。没有了官员和士兵的支持,以下官来看,恐怕大院君也扛不住日本人的压力,弄不好,现在日本人已经进城了。若是日本人和朝鲜抢先签订了协议,那我国就被动了。”
马建忠却不知道,如今花房不但率军进了汉城,甚至已经见到了大院君和朝鲜国王李熙,并立即开始与负责接待的朝鲜领议政洪淳穆、礼曹判书李会正等人谈判了。
吴长庆才不管那大院君受了多大压力,朝鲜又签不签订什么协议,在他看来,只要日本人不动武,跟自己就没关系。当即笑道:“若是朝鲜能和日本人顺利签订协议,而不用打仗,那是最好不过。”
听吴长庆这么一说,坐在一旁的马建忠却摇了摇头,苦笑道:“军门大人错了。如果此事如此简单,朝廷又何必派我等前来?直接坐视日本人和朝鲜签约不就行了?又何必劳动大人大军?”
吴长庆虽是此次行动主帅,但他是个武官,对这些外交上的东西,就远远没有马建忠这样经常和洋人打交道的文官那么清楚了。听马建忠这么一说,好像朝廷如此安排还另有深意,连忙问道:“马大人有何高见?”
“适才军门曾转达陛下口谕,不知军门对陛下的口谕作何理解?”
听他这么一问,不但是吴长庆,其他在座的人也都伸长了脖子,想听听马建忠到底要说什么。只是众人之中,倒有两人似乎表情和其他人不同,若有所思。
吴长庆愣了一下,马建中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朝廷或者说是皇帝陛下安排他过来的用意。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但表面上却不能表露出来:“说来是下官的不是,军门还是听下官将此次朝鲜兵变的来龙去脉详细说来。”
>
此时在朝鲜,花房义质已经进入仁川府。
12日夜,仁川府使任荣镐设宴,接待花房义质等人。
酒席间,一名日本军曹跑到花房义质身边耳语道:“阁下,有两名朝鲜人跑到我军驻地,自称是闵妃属下官员,想要求见阁下。”
在朝鲜担任公使期间,花房义质和闵妃多有接触,知道此人乃是亲/日派。其实正是因为闵妃的亲/日政策,才造成了朝鲜的这次兵变。如今此人派人前来接触,肯定是对自己有利的。
想到这里,花房便起身向任荣镐告辞,回到日军驻地。随即,有士兵带进两个朝鲜人来。
二人一进房间,便拜倒在地:“兵曹判书赵宁夏、工曹参判金宏集见过尊使。”
看着匍匐在脚下的两名朝鲜官员,花房微微翘起了嘴角。他并没有让两人起来,而是直接问道:“你二人深夜来访,是有什么事要告诉我么?”
二人连忙道:“是、是。回尊使阁下,我们都是反对大院君的,希望贵国大军能帮助我们迎回王妃。这次前来,我们带来一个消息。”
随即,二人将打探到的中国皇帝准备派兵前来朝鲜的消息,告诉了花房义质。
得到消息的花房立刻和高岛鞆之助、仁礼景范进行了商议,并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井上馨。
8月14日,得知清朝准备派兵的消息后,井上馨大为震惊,随即命令花房义质“一秒也不要犹豫,马上进入京城,以速决谈判,避免中国的干涉”。同时告诫花房义质“你出使之事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比清国人进入京城的先后快慢”。
得到命令后的花房义质不敢耽搁,立即率领士兵从仁川出发。8月15日,花房义质会同陆军少将高岛鞆之助、海军少将仁礼景范率1500名日军抵达汉城,准备强行进城与朝鲜政府谈判。
大院君虽非常不愿意日本人进入,但由于日本兵临城下,被迫于18日同意日军入城。8月19日,1500名日本军全数进入汉城,在昌德宫敦化门广场屯驻。
就在日军进入汉城的同时,奉旨驰援朝鲜的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率‘庆字军’六营共3000人,乘招商局货轮抵达朝鲜。和他同时到达的还有统领水师的丁汝昌。此时,清军仍秉承‘后发制人’的原则,不想与日军立即发生冲突,随即于仁川北部南阳府的马山浦登岸。
清军大营。
中军帐中,正中间坐的是吴长庆。下首,左边第一个是丁汝昌,之后是林泰增、邓世昌等水军管带;右边第一个是道员马建忠,之后则是庆字军中的带兵将官。
这一次朝鲜之行,吴长庆做为主帅,此时自然要和诸位同僚就朝鲜局势交换一下意见。
“本官此次身负皇命,率军支援朝鲜,主要是为平乱而来。至于日本人的事,来之前蒙皇上亲自接见,面授机宜。”
说着,冲上方拱了拱手。下面所座的众人立刻挺直了腰板儿,准备聆听皇上口谕。
扫了一眼众人,吴长庆这才道:“皇上的意思,我大清是爱好和平的,能不发生武装冲突,自然最好。但是小鬼子如果非要蹦跶,那也不要客气,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也是很有必要地。”
众人都知道皇帝幼年登基,如今年龄还不大,此时听皇帝将日本人称为‘小鬼子’,心中都是莞尔。不过皇帝这样称呼,倒还是很贴切。那些‘洋鬼子‘都是人高马大的,但东洋人个子矮小,他们称呼日本人,不是一直也是叫‘倭人’、‘倭寇’么。
吴长庆传递完了朝廷的最高指示,便把头转过来,对马建忠拱手道:“马大人,”
马建中连忙回礼。
“之前有劳马大人为我军打探消息,吴某再次多谢了。不知如今朝鲜王宫情形如何?”
马建忠道:“军门客气了,下官也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说着又道:“如今日本人的兵舰已经封锁了汉江口,而且日本兵也已经兵临汉城。日前,朝政一直是由大院君把持,此人野心甚大,希望通过这次兵变彻底掌握政权,因此最害怕日本干涉。这几日在城中,以‘斥和攘夷’的口号希望鼓动官员和百姓一致抗日。但如今城内百姓虽然斗志激烈,但官员和士兵们则害怕和日本开战。没有了官员和士兵的支持,以下官来看,恐怕大院君也扛不住日本人的压力,弄不好,现在日本人已经进城了。若是日本人和朝鲜抢先签订了协议,那我国就被动了。”
马建忠却不知道,如今花房不但率军进了汉城,甚至已经见到了大院君和朝鲜国王李熙,并立即开始与负责接待的朝鲜领议政洪淳穆、礼曹判书李会正等人谈判了。
吴长庆才不管那大院君受了多大压力,朝鲜又签不签订什么协议,在他看来,只要日本人不动武,跟自己就没关系。当即笑道:“若是朝鲜能和日本人顺利签订协议,而不用打仗,那是最好不过。”
听吴长庆这么一说,坐在一旁的马建忠却摇了摇头,苦笑道:“军门大人错了。如果此事如此简单,朝廷又何必派我等前来?直接坐视日本人和朝鲜签约不就行了?又何必劳动大人大军?”
吴长庆虽是此次行动主帅,但他是个武官,对这些外交上的东西,就远远没有马建忠这样经常和洋人打交道的文官那么清楚了。听马建忠这么一说,好像朝廷如此安排还另有深意,连忙问道:“马大人有何高见?”
“适才军门曾转达陛下口谕,不知军门对陛下的口谕作何理解?”
听他这么一问,不但是吴长庆,其他在座的人也都伸长了脖子,想听听马建忠到底要说什么。只是众人之中,倒有两人似乎表情和其他人不同,若有所思。
吴长庆愣了一下,马建中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朝廷或者说是皇帝陛下安排他过来的用意。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但表面上却不能表露出来:“说来是下官的不是,军门还是听下官将此次朝鲜兵变的来龙去脉详细说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