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巨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诺大的密室内,五十多名来自帝国各地,代表着各自地区,各自行业的商人与资本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的在低声交谈着什么,有的则在低头沉思着。密室的中央,一名年纪约莫五十岁的中年人正在奋笔疾书。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人放下了毛笔,拿着刚写好的文件来到了门边。
“好了?”站在门边的中年人回过了头来,顺手丢掉了手上的烟头。
当时,香烟还是很时髦的“奢侈品”只有达官显贵,或者富豪商贾才能享用这种来自美洲大陆的特产。
拿着文件的中年人微微点了点头,同时将文件递了过去。
很快,门边那人就看完了文件。“交给大家传阅一下吧,另外,还有几处地点需要润色。重新抄录一遍后,我们再署名盖章。”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密室内的五十多人回到了靠墙的椅子上。
随着重新抄录的文件在众人手上传递,文件上多出了五十多个签名,五十多个手印,以及代表帝国商人与资本家集团的五十多个大家族的印章。
被誉为“帝国宪法之母”的自由与民主宣言就此诞生。
次日,即明历一百七十年(公元1538年),即位已十七年的世宗皇帝正式宣布解除南北封锁令,任命严嵩为内阁首辅,同时设立议政院,专司监政议政。
至此,以“大礼仪”事件为爆发点,持续了十七年,被称为“立宪战争”的帝国第二次内战正是结束。
内战的起因,还得从十七年前说起。
武宗皇帝驾崩时,无子嗣,也无兄弟。也就是说,需要从帝国皇室中选出新的皇帝。
按照“顺位继承权”武宗皇帝的叔父,孝宗皇帝的弟弟,既兴献王长子为皇位的头号继承人。
当年,即明历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四月,世宗皇帝正式即位。
以当时的情况来讲,对南方的新兴资本家以及北方的守旧地主来说,世宗皇帝都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世宗皇帝生于新兴工业资本发展迅速的湖广地区。
其次,兴献王乃湖广地区最大的地主。
也就是说,世宗皇帝具有资本家与地主的两大身份。而当时,帝国国内最为尖锐的就是新兴资本家与守旧地主之间的矛盾。
完全可以想像,资本家与地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扩大工业生产规模,资本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换句话说,资本家需要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其进入城市,成为自由工人。另外,工业发展需要包括棉花、麻、蚕丝等原材料,也就需要有更多的土地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因此,从宣宗皇帝时期出现第一个种植园开始,到武宗时期,帝国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数百个种植园。
不管是“解放”农民,还是种植经济作物,还是建立种植园,都触及到了地主阶层的利益。虽然到武宗时期,帝国南方的很多开明地主已经转为生产工业原料,即种植经济作物,成为了种植园主,加入了资本家的行列。但是,在帝国北方,特别是适合棉花,甜菜(糖的原料)的地区,绝大部分地主仍然抵制工业化浪潮。
当时,唯一能够坐上帝国皇位,并且不引发内乱的只有世宗皇帝。
问题是,世宗皇帝根本无法化解帝国国内的严重矛盾。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甚至可以说,正是世宗皇帝激化了帝国国内矛盾。
一切,都是由世宗皇帝的出身带来的。
世宗皇帝为兴献王之子,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的侄子。也就是说,他与武宗皇帝是堂兄弟关系。
即位之后,与皇统有关的争论就出现了。
说白了,就是世宗皇帝的父亲,兴献王的名位。
按照帝国皇治,皇帝的父亲是太上皇,即便已经过世,也应尊其为皇考。可兴献王为孝宗皇帝的弟弟,武宗皇帝的叔叔,若兴献王为皇考,将孝宗皇帝与武宗皇帝置于何处?更何况,当时武宗皇帝刚刚驾崩,世宗皇帝刚即位。
四月,随着年仅十六岁的世宗皇帝下诏,尊其父为兴献皇帝,其母为兴献皇后。
同月,内阁府出罢废案,反对世宗皇帝擅改帝国大宗。
五月初,由锦衣卫改编而来,受皇帝指挥的禁军包围了内阁府,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五名内阁大臣(即内阁部长)请辞。同日,世宗皇帝获准杨廷和等大臣的辞呈。到此“大礼仪”事件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六月,世宗皇帝宣布解散内阁,任命前司礼大臣张璁重新组阁。
同月,杨廷和到达南京,联合南方五大家族,共同商议对策。
月底,世宗皇帝正式任命张璁为内阁首辅,并且成立了新内阁。当时,新内阁的主要大臣皆是世宗皇帝的支持者。
七月初,杨廷和在江南五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在南京宣布成立临时内阁。
同日,在杨廷和宣布了“讨伐令”之后,南京临时内阁下达“封江令”断绝了南方与北方的水陆交通,并且从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调遣军队入京(南京),加强了两江防备,准备北伐。
面对南方资产阶级的威胁,以世宗皇帝为首的北方集团也积极备战。
只是,当时双方都没有放弃和解的努力。毕竟,对刚刚经历了“黄金三十年”发展的帝国来说,资本主义,以及工业化进程已经深入民心,甚至影响到了帝国每一个臣民。更何况,杨廷和为武宗皇帝时期的旧臣,深知战争带来的危害。
同样的,世宗皇帝刚即位,即便得到了张璁等旧臣的支持,根基仍不牢固。
最重要的是,北方工业匮乏,战争资源贫瘠,若打起来,北方集团并无胜算。
杨廷和深知这一点,因... -->>
诺大的密室内,五十多名来自帝国各地,代表着各自地区,各自行业的商人与资本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的在低声交谈着什么,有的则在低头沉思着。密室的中央,一名年纪约莫五十岁的中年人正在奋笔疾书。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人放下了毛笔,拿着刚写好的文件来到了门边。
“好了?”站在门边的中年人回过了头来,顺手丢掉了手上的烟头。
当时,香烟还是很时髦的“奢侈品”只有达官显贵,或者富豪商贾才能享用这种来自美洲大陆的特产。
拿着文件的中年人微微点了点头,同时将文件递了过去。
很快,门边那人就看完了文件。“交给大家传阅一下吧,另外,还有几处地点需要润色。重新抄录一遍后,我们再署名盖章。”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密室内的五十多人回到了靠墙的椅子上。
随着重新抄录的文件在众人手上传递,文件上多出了五十多个签名,五十多个手印,以及代表帝国商人与资本家集团的五十多个大家族的印章。
被誉为“帝国宪法之母”的自由与民主宣言就此诞生。
次日,即明历一百七十年(公元1538年),即位已十七年的世宗皇帝正式宣布解除南北封锁令,任命严嵩为内阁首辅,同时设立议政院,专司监政议政。
至此,以“大礼仪”事件为爆发点,持续了十七年,被称为“立宪战争”的帝国第二次内战正是结束。
内战的起因,还得从十七年前说起。
武宗皇帝驾崩时,无子嗣,也无兄弟。也就是说,需要从帝国皇室中选出新的皇帝。
按照“顺位继承权”武宗皇帝的叔父,孝宗皇帝的弟弟,既兴献王长子为皇位的头号继承人。
当年,即明历一百五十三年(公元1521年)四月,世宗皇帝正式即位。
以当时的情况来讲,对南方的新兴资本家以及北方的守旧地主来说,世宗皇帝都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世宗皇帝生于新兴工业资本发展迅速的湖广地区。
其次,兴献王乃湖广地区最大的地主。
也就是说,世宗皇帝具有资本家与地主的两大身份。而当时,帝国国内最为尖锐的就是新兴资本家与守旧地主之间的矛盾。
完全可以想像,资本家与地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扩大工业生产规模,资本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换句话说,资本家需要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其进入城市,成为自由工人。另外,工业发展需要包括棉花、麻、蚕丝等原材料,也就需要有更多的土地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因此,从宣宗皇帝时期出现第一个种植园开始,到武宗时期,帝国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数百个种植园。
不管是“解放”农民,还是种植经济作物,还是建立种植园,都触及到了地主阶层的利益。虽然到武宗时期,帝国南方的很多开明地主已经转为生产工业原料,即种植经济作物,成为了种植园主,加入了资本家的行列。但是,在帝国北方,特别是适合棉花,甜菜(糖的原料)的地区,绝大部分地主仍然抵制工业化浪潮。
当时,唯一能够坐上帝国皇位,并且不引发内乱的只有世宗皇帝。
问题是,世宗皇帝根本无法化解帝国国内的严重矛盾。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甚至可以说,正是世宗皇帝激化了帝国国内矛盾。
一切,都是由世宗皇帝的出身带来的。
世宗皇帝为兴献王之子,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的侄子。也就是说,他与武宗皇帝是堂兄弟关系。
即位之后,与皇统有关的争论就出现了。
说白了,就是世宗皇帝的父亲,兴献王的名位。
按照帝国皇治,皇帝的父亲是太上皇,即便已经过世,也应尊其为皇考。可兴献王为孝宗皇帝的弟弟,武宗皇帝的叔叔,若兴献王为皇考,将孝宗皇帝与武宗皇帝置于何处?更何况,当时武宗皇帝刚刚驾崩,世宗皇帝刚即位。
四月,随着年仅十六岁的世宗皇帝下诏,尊其父为兴献皇帝,其母为兴献皇后。
同月,内阁府出罢废案,反对世宗皇帝擅改帝国大宗。
五月初,由锦衣卫改编而来,受皇帝指挥的禁军包围了内阁府,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五名内阁大臣(即内阁部长)请辞。同日,世宗皇帝获准杨廷和等大臣的辞呈。到此“大礼仪”事件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六月,世宗皇帝宣布解散内阁,任命前司礼大臣张璁重新组阁。
同月,杨廷和到达南京,联合南方五大家族,共同商议对策。
月底,世宗皇帝正式任命张璁为内阁首辅,并且成立了新内阁。当时,新内阁的主要大臣皆是世宗皇帝的支持者。
七月初,杨廷和在江南五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在南京宣布成立临时内阁。
同日,在杨廷和宣布了“讨伐令”之后,南京临时内阁下达“封江令”断绝了南方与北方的水陆交通,并且从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调遣军队入京(南京),加强了两江防备,准备北伐。
面对南方资产阶级的威胁,以世宗皇帝为首的北方集团也积极备战。
只是,当时双方都没有放弃和解的努力。毕竟,对刚刚经历了“黄金三十年”发展的帝国来说,资本主义,以及工业化进程已经深入民心,甚至影响到了帝国每一个臣民。更何况,杨廷和为武宗皇帝时期的旧臣,深知战争带来的危害。
同样的,世宗皇帝刚即位,即便得到了张璁等旧臣的支持,根基仍不牢固。
最重要的是,北方工业匮乏,战争资源贫瘠,若打起来,北方集团并无胜算。
杨廷和深知这一点,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