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大宋不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却说邵隆与儿子邵继春商量之后,便分头行动。
邵继春出城去安抚流民,从府库里不多的粮食中分出一部分出城施粥。
这时候只需要给流民一口吃的,不让他们饿死罢了。
给他们吃得多了,反倒会撑死他们。
而邵隆,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竟然出城去了。
却说邵隆打扮成普通流寇的模样,只带了一队人马,也都打扮成流寇的模样,一路骑着快马向南寻小路钻入了大山之中。
事情太重要了,他需要亲自去向吴璘汇报。
不一日,一行人不惜马力地狂奔,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便抵达了兴州。
这条山路他们走了无数遍,各处的沟坎早已熟烂于胸,即便是在晚上,趁着微末的月色,也能策马疾驰。
在川陕军营之中,几位主将都拥有直达中军之权。
邵隆进了大门,一刻没有停歇地赶到了兴州府衙,前头报信的人刚把午睡吴璘叫醒,邵隆紧跟着就进了府衙大门。
吴璘见是邵隆亲自前来,不敢怠慢,一边着人布置饭菜,一边把邵隆召入书房商量。
两人坐定之后,没有丝毫寒暄,只是吴璘给邵隆倒了一杯凉茶。邵隆喝完之后,把李申之到来之后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两人陷入了沉默。
李申之的想法太过天马行空。
吴璘犹豫了。
面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李申之,吴璘犹豫了。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李申之的设想太诱人,以至于吴璘虽然觉得荒唐,却依然忍不住想要尝试一番。
让他犹豫还有一个原因,是尝试的代价很大,大到可能让他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
在之前,正如邵隆所言,吴璘是打算痛痛快快地交出秦州,商州,陕州,然后退守关隘,依托兴州、汉中、金州构筑新的防线。
只要朝廷没有什么变故,吴璘完全有信心守住这条防线。
莫说是金人,就算天兵天将来了,也休想从他的防区突进半步。
可是李申之的计划,又给了他新的希望。
同样作为战略大师,还没等邵隆说完的时候,吴璘便看懂了李申之的打算。
完全放弃陕州,留下一座商州空城,然后固守秦州。
没错,李申之没打算把秦州交出去,虽然秦州是李申之谈判是割让出去的。
从局势来看,当金人大举入侵关中平原之后,陕州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块飞地。就算宋人不割让给金人,也很难实现实际统治。
商州处于宋金交战的最前线,原本就是宋金双方拉锯的焦点,在宋金之间反复易手。
基本上谁主动出击,商州便会落入谁的手中。不论是宋人还是金人,都很难依靠单纯的防守抵御对方的进攻。
如果宋人不主动交出商州,金人便会依据和议条约对商州发动进攻,到时候不仅商州会落入金人手中,而且还会落下口实,成为金人在两国外交上抨击宋国的借口。
根据赵官家的尿性,只要金人一吓唬他,必定秒怂。
而惧怕金人的赵构,收拾自家人的时候却一点都不手软。有岳飞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公开地忤逆朝廷?尤其是自己有过错,并且丧权辱国的前提之下。
既然商州必定不保,不如大大方方地交给金人。
但是在交出商州之前,可以动一动手脚,把商州搞成一座空城,让金人得到也是白得。
金国毕竟还是渔猎游牧文明,而且对于土地的执着又没有蒙古人那么表态,面对一座空城,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占领而已。
再看秦州便不同了。
如果把整个关中地去当作一个脸盆,整个关中平原就是盆底,诸如长安,咸阳都地处盆底之中。
而围绕在周围的秦州,商州,兴州,便处于盆沿上。
其中秦州的地理位置更特殊一些,在盆沿的外面。
也就是说,金人想要进攻秦州,语言从盆底翻过脸盆的边,越过崇山峻岭,攻击脸盆的外面才行,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首先山区不利于骑兵行走,也无法携带大型攻城器械,更加不利于金人作战。
说到秦州的战争,不久之前刚发生过一次。
在不到一年之前,金人发动了全面攻宋的战争,在秦州便吃了一次大亏。
当时的吴璘驻守秦州,创造了叠阵,打了一场漂亮的以步兵破金兵的阵地战。
所谓叠阵,是一种多兵种,多种火力协调配合的复合阵型。
在这个阵型中,当敌人行进到不同的距离时,分别有不同的兵种输出火力,增加了进攻火力的密度。
当金人距离阵型一百步的时候,站在叠阵最后方的神臂弩开始发射,进行第一波杀伤。
金人行进到前七十步的时候,站在叠阵后方的弩手开始攻击。
当金人冲到阵前的时候,他们会对上站在叠阵最前排的长枪兵,还有站在长枪兵身后的刀斧手进行近战。
在前排近战兵有战损,亦或是体力下降的时候,后排的弩手和神臂弩手会放下弓弩,手持短兵上前近战。
由此可见,金人的正面虽然只有一排宋军,但他们其实同时受到了三排人的火力威胁。
通常的情况是,金人还没有冲到宋军的阵前,便被消耗了一大波,当他们冲到宋军阵前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任由宋军宰割。
若是金人冲了一半之后逃回去,那就更好了,宋军一个不死就能对金人射两波火力输出。
比放风筝都爽。
就这样,金人在打又打不过,后勤补给也跟不上的状态之下,无奈地退出了秦州地区。
能赢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
不论是从心理,还是从实力上,对于秦州的防御,宋人对金人都有绝对的优势。
这便是李申之的策略:送陕州,弃商州,守秦州。
只不过守秦州的意义,吴璘与李申之有些许不同。
从邵隆的传话来看,李申之之所以想要守住秦州,是想要以此为前进基地,进一步沟通西辽,西夏。
若是没有秦州这一个跳板,那么南宋政权便会与河西走廊以致西域一带彻底失去联系。
而吴璘之所以想要留住秦州,是想为日后的战略反攻留下一个重要的出兵点,可... -->>
却说邵隆与儿子邵继春商量之后,便分头行动。
邵继春出城去安抚流民,从府库里不多的粮食中分出一部分出城施粥。
这时候只需要给流民一口吃的,不让他们饿死罢了。
给他们吃得多了,反倒会撑死他们。
而邵隆,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竟然出城去了。
却说邵隆打扮成普通流寇的模样,只带了一队人马,也都打扮成流寇的模样,一路骑着快马向南寻小路钻入了大山之中。
事情太重要了,他需要亲自去向吴璘汇报。
不一日,一行人不惜马力地狂奔,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便抵达了兴州。
这条山路他们走了无数遍,各处的沟坎早已熟烂于胸,即便是在晚上,趁着微末的月色,也能策马疾驰。
在川陕军营之中,几位主将都拥有直达中军之权。
邵隆进了大门,一刻没有停歇地赶到了兴州府衙,前头报信的人刚把午睡吴璘叫醒,邵隆紧跟着就进了府衙大门。
吴璘见是邵隆亲自前来,不敢怠慢,一边着人布置饭菜,一边把邵隆召入书房商量。
两人坐定之后,没有丝毫寒暄,只是吴璘给邵隆倒了一杯凉茶。邵隆喝完之后,把李申之到来之后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两人陷入了沉默。
李申之的想法太过天马行空。
吴璘犹豫了。
面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李申之,吴璘犹豫了。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李申之的设想太诱人,以至于吴璘虽然觉得荒唐,却依然忍不住想要尝试一番。
让他犹豫还有一个原因,是尝试的代价很大,大到可能让他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
在之前,正如邵隆所言,吴璘是打算痛痛快快地交出秦州,商州,陕州,然后退守关隘,依托兴州、汉中、金州构筑新的防线。
只要朝廷没有什么变故,吴璘完全有信心守住这条防线。
莫说是金人,就算天兵天将来了,也休想从他的防区突进半步。
可是李申之的计划,又给了他新的希望。
同样作为战略大师,还没等邵隆说完的时候,吴璘便看懂了李申之的打算。
完全放弃陕州,留下一座商州空城,然后固守秦州。
没错,李申之没打算把秦州交出去,虽然秦州是李申之谈判是割让出去的。
从局势来看,当金人大举入侵关中平原之后,陕州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块飞地。就算宋人不割让给金人,也很难实现实际统治。
商州处于宋金交战的最前线,原本就是宋金双方拉锯的焦点,在宋金之间反复易手。
基本上谁主动出击,商州便会落入谁的手中。不论是宋人还是金人,都很难依靠单纯的防守抵御对方的进攻。
如果宋人不主动交出商州,金人便会依据和议条约对商州发动进攻,到时候不仅商州会落入金人手中,而且还会落下口实,成为金人在两国外交上抨击宋国的借口。
根据赵官家的尿性,只要金人一吓唬他,必定秒怂。
而惧怕金人的赵构,收拾自家人的时候却一点都不手软。有岳飞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公开地忤逆朝廷?尤其是自己有过错,并且丧权辱国的前提之下。
既然商州必定不保,不如大大方方地交给金人。
但是在交出商州之前,可以动一动手脚,把商州搞成一座空城,让金人得到也是白得。
金国毕竟还是渔猎游牧文明,而且对于土地的执着又没有蒙古人那么表态,面对一座空城,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占领而已。
再看秦州便不同了。
如果把整个关中地去当作一个脸盆,整个关中平原就是盆底,诸如长安,咸阳都地处盆底之中。
而围绕在周围的秦州,商州,兴州,便处于盆沿上。
其中秦州的地理位置更特殊一些,在盆沿的外面。
也就是说,金人想要进攻秦州,语言从盆底翻过脸盆的边,越过崇山峻岭,攻击脸盆的外面才行,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首先山区不利于骑兵行走,也无法携带大型攻城器械,更加不利于金人作战。
说到秦州的战争,不久之前刚发生过一次。
在不到一年之前,金人发动了全面攻宋的战争,在秦州便吃了一次大亏。
当时的吴璘驻守秦州,创造了叠阵,打了一场漂亮的以步兵破金兵的阵地战。
所谓叠阵,是一种多兵种,多种火力协调配合的复合阵型。
在这个阵型中,当敌人行进到不同的距离时,分别有不同的兵种输出火力,增加了进攻火力的密度。
当金人距离阵型一百步的时候,站在叠阵最后方的神臂弩开始发射,进行第一波杀伤。
金人行进到前七十步的时候,站在叠阵后方的弩手开始攻击。
当金人冲到阵前的时候,他们会对上站在叠阵最前排的长枪兵,还有站在长枪兵身后的刀斧手进行近战。
在前排近战兵有战损,亦或是体力下降的时候,后排的弩手和神臂弩手会放下弓弩,手持短兵上前近战。
由此可见,金人的正面虽然只有一排宋军,但他们其实同时受到了三排人的火力威胁。
通常的情况是,金人还没有冲到宋军的阵前,便被消耗了一大波,当他们冲到宋军阵前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任由宋军宰割。
若是金人冲了一半之后逃回去,那就更好了,宋军一个不死就能对金人射两波火力输出。
比放风筝都爽。
就这样,金人在打又打不过,后勤补给也跟不上的状态之下,无奈地退出了秦州地区。
能赢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
不论是从心理,还是从实力上,对于秦州的防御,宋人对金人都有绝对的优势。
这便是李申之的策略:送陕州,弃商州,守秦州。
只不过守秦州的意义,吴璘与李申之有些许不同。
从邵隆的传话来看,李申之之所以想要守住秦州,是想要以此为前进基地,进一步沟通西辽,西夏。
若是没有秦州这一个跳板,那么南宋政权便会与河西走廊以致西域一带彻底失去联系。
而吴璘之所以想要留住秦州,是想为日后的战略反攻留下一个重要的出兵点,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