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赤壁,明军联合指挥部中,此刻同样猛将云集,除了史德威、郭胜、张超、阎应元这些第一集团军的将领外,福建水师统领施琅,第四集团军司令黄德功,副司令马士英等将领也悉数到场。
一名作战参谋,拿出一份情报正在分析:“..........别看清军气势汹汹,但实际上他们此番动作,是想孤注一掷!另据探子来报,清军的粮草不足,已经发生了抢粮事件,就算我们不动他,当地老百姓,都能让他们焦头烂额。”
很显然,史德威他们不仅知道清军的进攻计划,而且还知道,清军如今面临的困境。
“当地老百姓,那也是汉人,也是我大明的子民,北方我们管不到,但这南方,不能再让鞑子祸害了!”郭胜的觉悟那是越来越高了。
“没错,不能寄希望于鞑子的良心发现,这次我军不仅要顶住鞑子的进攻,而且要将其牢牢牵制在赤壁、岳阳一线,使其无法腾出手来,对其余地方的老百姓下手。”张超也提议道。
以明军如今的兵力,咬住豪格这部分兵力,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要能将其拖在岳阳、赤壁一线,就算是拖,也能将其拖死。
“整那些弯弯绕干嘛?反正我也听不懂,这样吧,我先下去喝口酒,等你们商量好了,告诉我一声就成。史贤侄,你在这里官最大,你说怎么打,我就带入怎么打!”众人还在消化刚刚的情报,一声粗狂的声音,忽然从在座将领中传出。
不用想,说话之人定是第四集团军司令,嗜酒如命的靖南候黄德功。
别看黄得功此人外表粗犷,没有文化,还好酒贪杯,每次打仗都喝下几斗酒,有点类似借酒发疯的狂人。
但此人天生一副忠肝义胆,在整个明朝末年,可以说是为数不多,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级将领了。
黄得功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三十岁便升为副总兵官,分管京师的卫戍部队。
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十二岁的黄得功,率领禁军跟从总管熊文灿,到舞阳去镇压农民军,鏖战在光山和固始之间,他所率领的那部分军队,战功最为显著。
之后八月又随从熊文灿,在浙江的吴村和王家寨,镇压农民军将领马光玉,再次取得大胜,为此朝廷下诏加封他为太子太师(从一品),署总兵军衔。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德功跟从太监卢九德,在板石畈打败农民军,迫使农民军首领革里眼等五营兵投降。
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总兵的身份同王宪分别护守凤阳和泗州的皇陵。
同年,黄得功驻军定远,张献忠攻占桐城,挟持营将廖应登到城下诱降。
黄得功与刘良佐联合兵力,在鲍家岭打败闯军,黄得功在战斗时中箭伤了脸,反而更加勇猛,同贼兵转战十多天,他领导的那一部,所杀伤的敌军数最多。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得功移守庐州,农民军攻陷庐江、凤阳两郡县。
黄得功奉皇命在定远县镇守,当时张献忠匪帮暗藏在英山县、太湖县之间,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
有了之前的遭遇,张献忠对黄德功很是畏惧,听闻来人是黄德功,根本不与之接战,而是转身就逃。
黄得功领兵一路狂追,与张献忠本人最近的距离,甚至不到一尺左右,黄德功想要活捉对方,所以没有释放冷箭射杀,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反而被对方逃掉。
最终黄得功只接管了张献忠所抢掠的一万多平民百姓,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家乡,把武器、辎重收归朝廷。
崇祯十七年(1644年),黄得功又讨伐平定叛将刘超,被封为靖南伯。
崇祯十八年(1645年),年仅三十九岁的黄德功,于九江境内击溃左梦庚叛军,并及时率军回援南京,被朱由检再次加封为靖南侯,与李鸿飞的爵位平齐。
黄德功一路的升迁速度,算得上是一个奇迹,而且他可没有李鸿飞那个“神仙”身份作为掩护,除了凭借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外,剩下的或许就是对大明皇室的忠心了。
这样的莽汉,而且还绝对不会背叛大明皇室,朱由检用起来,甚至比李鸿飞还要放心不少,怎么可能不让他一路顺风顺水。
就连那嗜酒的毛病,都被特意准许,搞得黄德功手下的亲卫营,每次上战场前,都要每人干一大碗百酒,这些喝过酒的士兵,作战确实勇猛,但伤亡往往也比其余部队大得多。
在李鸿飞看来,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借酒闹事。
所以李鸿飞的第一集团军,在颁布禁酒令的时候,甚至还会拿黄德功做反面教材。
反面教材归反面教材,但黄德功资历摆在那里,就算李鸿飞在场,都得恭恭敬敬称一声黄太师(太子太师),他在议事大厅插科打诨,谁也拿他没辙。
“黄司令,您若不愿意听,可以随时离开,不过这里是会议室,还请不要打扰大家商讨军情。”史德威一脸严肃地对黄德功说道。
这时候史德威必须出言,挽回他这个联军总指挥的面子。
“呐.......不是我要走的啊,是总指挥大人让我出去喝酒的,马士英你先在这里开会,完事儿了告诉我一声就行。”黄德功才不讲什么面子,史德威刚一开口,他便借势闪人,一边走还不忘嘀咕道:“小屁孩,官不大,架子倒不小........”
整个联军之中,也就只有史德威能直言顶撞黄德功,同样也只有黄德功,才会称呼跟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史德威为“小屁孩”。
因为黄德功跟史可法是以称兄道弟,史德威按照辈分必须得叫他一声叔叔。
 ... -->>
赤壁,明军联合指挥部中,此刻同样猛将云集,除了史德威、郭胜、张超、阎应元这些第一集团军的将领外,福建水师统领施琅,第四集团军司令黄德功,副司令马士英等将领也悉数到场。
一名作战参谋,拿出一份情报正在分析:“..........别看清军气势汹汹,但实际上他们此番动作,是想孤注一掷!另据探子来报,清军的粮草不足,已经发生了抢粮事件,就算我们不动他,当地老百姓,都能让他们焦头烂额。”
很显然,史德威他们不仅知道清军的进攻计划,而且还知道,清军如今面临的困境。
“当地老百姓,那也是汉人,也是我大明的子民,北方我们管不到,但这南方,不能再让鞑子祸害了!”郭胜的觉悟那是越来越高了。
“没错,不能寄希望于鞑子的良心发现,这次我军不仅要顶住鞑子的进攻,而且要将其牢牢牵制在赤壁、岳阳一线,使其无法腾出手来,对其余地方的老百姓下手。”张超也提议道。
以明军如今的兵力,咬住豪格这部分兵力,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要能将其拖在岳阳、赤壁一线,就算是拖,也能将其拖死。
“整那些弯弯绕干嘛?反正我也听不懂,这样吧,我先下去喝口酒,等你们商量好了,告诉我一声就成。史贤侄,你在这里官最大,你说怎么打,我就带入怎么打!”众人还在消化刚刚的情报,一声粗狂的声音,忽然从在座将领中传出。
不用想,说话之人定是第四集团军司令,嗜酒如命的靖南候黄德功。
别看黄得功此人外表粗犷,没有文化,还好酒贪杯,每次打仗都喝下几斗酒,有点类似借酒发疯的狂人。
但此人天生一副忠肝义胆,在整个明朝末年,可以说是为数不多,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级将领了。
黄得功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三十岁便升为副总兵官,分管京师的卫戍部队。
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十二岁的黄得功,率领禁军跟从总管熊文灿,到舞阳去镇压农民军,鏖战在光山和固始之间,他所率领的那部分军队,战功最为显著。
之后八月又随从熊文灿,在浙江的吴村和王家寨,镇压农民军将领马光玉,再次取得大胜,为此朝廷下诏加封他为太子太师(从一品),署总兵军衔。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德功跟从太监卢九德,在板石畈打败农民军,迫使农民军首领革里眼等五营兵投降。
崇祯十四年(1641年),以总兵的身份同王宪分别护守凤阳和泗州的皇陵。
同年,黄得功驻军定远,张献忠攻占桐城,挟持营将廖应登到城下诱降。
黄得功与刘良佐联合兵力,在鲍家岭打败闯军,黄得功在战斗时中箭伤了脸,反而更加勇猛,同贼兵转战十多天,他领导的那一部,所杀伤的敌军数最多。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得功移守庐州,农民军攻陷庐江、凤阳两郡县。
黄得功奉皇命在定远县镇守,当时张献忠匪帮暗藏在英山县、太湖县之间,黄得功用五千骑兵前往镇压他们,在石牌与他们相遇。
有了之前的遭遇,张献忠对黄德功很是畏惧,听闻来人是黄德功,根本不与之接战,而是转身就逃。
黄得功领兵一路狂追,与张献忠本人最近的距离,甚至不到一尺左右,黄德功想要活捉对方,所以没有释放冷箭射杀,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反而被对方逃掉。
最终黄得功只接管了张献忠所抢掠的一万多平民百姓,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家乡,把武器、辎重收归朝廷。
崇祯十七年(1644年),黄得功又讨伐平定叛将刘超,被封为靖南伯。
崇祯十八年(1645年),年仅三十九岁的黄德功,于九江境内击溃左梦庚叛军,并及时率军回援南京,被朱由检再次加封为靖南侯,与李鸿飞的爵位平齐。
黄德功一路的升迁速度,算得上是一个奇迹,而且他可没有李鸿飞那个“神仙”身份作为掩护,除了凭借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外,剩下的或许就是对大明皇室的忠心了。
这样的莽汉,而且还绝对不会背叛大明皇室,朱由检用起来,甚至比李鸿飞还要放心不少,怎么可能不让他一路顺风顺水。
就连那嗜酒的毛病,都被特意准许,搞得黄德功手下的亲卫营,每次上战场前,都要每人干一大碗百酒,这些喝过酒的士兵,作战确实勇猛,但伤亡往往也比其余部队大得多。
在李鸿飞看来,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借酒闹事。
所以李鸿飞的第一集团军,在颁布禁酒令的时候,甚至还会拿黄德功做反面教材。
反面教材归反面教材,但黄德功资历摆在那里,就算李鸿飞在场,都得恭恭敬敬称一声黄太师(太子太师),他在议事大厅插科打诨,谁也拿他没辙。
“黄司令,您若不愿意听,可以随时离开,不过这里是会议室,还请不要打扰大家商讨军情。”史德威一脸严肃地对黄德功说道。
这时候史德威必须出言,挽回他这个联军总指挥的面子。
“呐.......不是我要走的啊,是总指挥大人让我出去喝酒的,马士英你先在这里开会,完事儿了告诉我一声就行。”黄德功才不讲什么面子,史德威刚一开口,他便借势闪人,一边走还不忘嘀咕道:“小屁孩,官不大,架子倒不小........”
整个联军之中,也就只有史德威能直言顶撞黄德功,同样也只有黄德功,才会称呼跟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史德威为“小屁孩”。
因为黄德功跟史可法是以称兄道弟,史德威按照辈分必须得叫他一声叔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