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沔水中(1) (1/2)
文学巴士 www.wx84.cc,水经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东过堵阳县,堵水出自上粉县,北流注之。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东历新城郡,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世祖建武元年封邓晨为侯国也。汉末以为房陵郡。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以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治房陵故县。有粉水,县居其上,故曰上粉县也。堵水之旁有别溪,岸侧土色鲜黄,乃云可啖。有言饮此水者,令人无病而寿,岂其信乎?又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侧水谓之白马塞。孟达为守,登之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为《上堵吟》,音韵哀切,有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堵水又东北径上庸郡,故庸国也。《春秋·文公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庸,小国,附楚,楚有灾不救,举群蛮以叛,故灭之以为县,属汉中郡。汉末,又分为上庸郡,城三面际水。堵水又东径方城亭西,东北历<;山参>;山下,而北径堵阳县南,北流注于汉,谓之堵口。汉水又东,谓之涝滩,冬则水浅,而下多大石。又东为净滩,夏水急盛,川多湍洑,行旅苦之。故谚曰:冬涝夏净,断官使命,言二滩阻碍也。
又东过郧乡南。
汉水又东径郧乡县南之西山,上有石蝦蟆,仓卒看之与真不别。汉水又东径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县故黎也。即长利之郧乡矣。《地理志》曰:有郧关。李奇以为郧子国。晋太康五年立以为县。汉水又东径琵琶谷口,荆、益二州,分境于此,故谓之琵琶界也。
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
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文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缠络鄢鄀,地连纪郢,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考按经传,宜以《尚书》为正耳。汉水又东为佷了潭,谭中有石碛洲,长六十丈,广十八丈,世亦以此洲为佷子葬父于斯,故潭得厥目焉,所未详也。汉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北,世祖封邓晨子堂为侯国。
内有一碑,文字磨灭,不可复识,俗相传言是《华君铭》,亦不详华君何代之士?
汉水又东,平阳川水注之。水出县北伏龙山,南历平阳川,径平阳故城下。又南流注于沔。沔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东,又东,曾水注之。水导源县南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山参>;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荆州图副记》曰:山形特秀,异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隐遁斯山,故亦曰谢罗山焉。曾水发源山麓,径越山阴,东北流注于沔,谓之曾口。沔水又东径龙巢山下。山在沔水中,高十五丈,广员一里二百三十步。山形峻峭,其上秀林茂木,隆冬不凋。
又东南过涉都城东北,故乡名也。按《郡国志》筑阳县有涉都乡者也。汉武帝元封元年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均水于县入沔,谓之均口也。
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
县治故城南临沔水,谓之酂头。汉高帝六年,封萧何为侯国也。薛瓒曰:今南乡酂头是也。《茂陵书》曰在南阳,王莽更名南庚者也。
又南过穀城东,又南过阴县之西。
沔水东迳穀城南,而不迳其东矣。城在穀城山上,春秋谷伯绥之邑也。墉闉颓毁,基堑亦存。沔水又东南迳阴县故城西,故下阴也。《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是也。县东有冢。县令济南刘熹,字德怡,魏时宰县,雅好博古,教学立碑,载生徒百有余人,不终业而夭者,因葬其地,号曰生坟。沔水又东南得洛溪口,水出县西北集池陂,东南流迳洛阳城,北枕洛溪,溪水东南注沔水也。
又南过筑阳县东,筑水出自房陵县,东过其县,南流注之。
沔水又南,泛水注之。水出梁州阆阳县。魏遣夏侯渊与张郃下巴西,进军宕渠。刘备军泛口,即是水所出也。张飞自别道袭张郃于此水,郃败,弃马升山,走远汉中。泛水又东迳巴西,历巴渠北新城、上庸,东迳泛阳县故城南,自县以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水陆迳绝。又东迳学城南,梁州大路所由也。旧说,昔者有人立学都于此,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御难,故城得厥名矣。
泛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泛口也。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本郡陆道之所由。山东有二碑:其一即记阙林山,文曰:君国者不跻高堙下,先时或断山冈,以通平道,民多病,守长冠军张仲瑜乃与邦人筑断故山道,作此铭。其一《郭先生碑》,先生名辅,字甫成,有孝友悦学之美,其女为立碑于此,并无年号,皆不知何代人也。沔水又南迳筑阳县东,又南,筑水注之。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县以黄初中分房陵立。筑水东南流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所未详也。
筑水又东迳筑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附庸也。秦平鄢郢,立以为县。王莽更名之曰宜禾也。建武二十八年,世祖封吴盱为侯国。筑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筑口。沔水又南迳高亭山,东山有灵焉,士民奉之,所请有验。沔水又东为漆滩,新野郡山都县与顺阳筑阳分界于斯滩矣。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沔南有固城,城侧... -->>
又东过堵阳县,堵水出自上粉县,北流注之。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东历新城郡,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世祖建武元年封邓晨为侯国也。汉末以为房陵郡。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以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治房陵故县。有粉水,县居其上,故曰上粉县也。堵水之旁有别溪,岸侧土色鲜黄,乃云可啖。有言饮此水者,令人无病而寿,岂其信乎?又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侧水谓之白马塞。孟达为守,登之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为《上堵吟》,音韵哀切,有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堵水又东北径上庸郡,故庸国也。《春秋·文公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庸,小国,附楚,楚有灾不救,举群蛮以叛,故灭之以为县,属汉中郡。汉末,又分为上庸郡,城三面际水。堵水又东径方城亭西,东北历<;山参>;山下,而北径堵阳县南,北流注于汉,谓之堵口。汉水又东,谓之涝滩,冬则水浅,而下多大石。又东为净滩,夏水急盛,川多湍洑,行旅苦之。故谚曰:冬涝夏净,断官使命,言二滩阻碍也。
又东过郧乡南。
汉水又东径郧乡县南之西山,上有石蝦蟆,仓卒看之与真不别。汉水又东径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县故黎也。即长利之郧乡矣。《地理志》曰:有郧关。李奇以为郧子国。晋太康五年立以为县。汉水又东径琵琶谷口,荆、益二州,分境于此,故谓之琵琶界也。
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
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文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缠络鄢鄀,地连纪郢,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考按经传,宜以《尚书》为正耳。汉水又东为佷了潭,谭中有石碛洲,长六十丈,广十八丈,世亦以此洲为佷子葬父于斯,故潭得厥目焉,所未详也。汉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北,世祖封邓晨子堂为侯国。
内有一碑,文字磨灭,不可复识,俗相传言是《华君铭》,亦不详华君何代之士?
汉水又东,平阳川水注之。水出县北伏龙山,南历平阳川,径平阳故城下。又南流注于沔。沔水又东南径武当县故城东,又东,曾水注之。水导源县南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山参>;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荆州图副记》曰:山形特秀,异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隐遁斯山,故亦曰谢罗山焉。曾水发源山麓,径越山阴,东北流注于沔,谓之曾口。沔水又东径龙巢山下。山在沔水中,高十五丈,广员一里二百三十步。山形峻峭,其上秀林茂木,隆冬不凋。
又东南过涉都城东北,故乡名也。按《郡国志》筑阳县有涉都乡者也。汉武帝元封元年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均水于县入沔,谓之均口也。
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
县治故城南临沔水,谓之酂头。汉高帝六年,封萧何为侯国也。薛瓒曰:今南乡酂头是也。《茂陵书》曰在南阳,王莽更名南庚者也。
又南过穀城东,又南过阴县之西。
沔水东迳穀城南,而不迳其东矣。城在穀城山上,春秋谷伯绥之邑也。墉闉颓毁,基堑亦存。沔水又东南迳阴县故城西,故下阴也。《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是也。县东有冢。县令济南刘熹,字德怡,魏时宰县,雅好博古,教学立碑,载生徒百有余人,不终业而夭者,因葬其地,号曰生坟。沔水又东南得洛溪口,水出县西北集池陂,东南流迳洛阳城,北枕洛溪,溪水东南注沔水也。
又南过筑阳县东,筑水出自房陵县,东过其县,南流注之。
沔水又南,泛水注之。水出梁州阆阳县。魏遣夏侯渊与张郃下巴西,进军宕渠。刘备军泛口,即是水所出也。张飞自别道袭张郃于此水,郃败,弃马升山,走远汉中。泛水又东迳巴西,历巴渠北新城、上庸,东迳泛阳县故城南,自县以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水陆迳绝。又东迳学城南,梁州大路所由也。旧说,昔者有人立学都于此,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御难,故城得厥名矣。
泛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泛口也。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本郡陆道之所由。山东有二碑:其一即记阙林山,文曰:君国者不跻高堙下,先时或断山冈,以通平道,民多病,守长冠军张仲瑜乃与邦人筑断故山道,作此铭。其一《郭先生碑》,先生名辅,字甫成,有孝友悦学之美,其女为立碑于此,并无年号,皆不知何代人也。沔水又南迳筑阳县东,又南,筑水注之。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县以黄初中分房陵立。筑水东南流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所未详也。
筑水又东迳筑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附庸也。秦平鄢郢,立以为县。王莽更名之曰宜禾也。建武二十八年,世祖封吴盱为侯国。筑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筑口。沔水又南迳高亭山,东山有灵焉,士民奉之,所请有验。沔水又东为漆滩,新野郡山都县与顺阳筑阳分界于斯滩矣。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沔南有固城,城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