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让孩子在淘气中增长智慧
文学巴士 www.wx84.cc,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十三章 让孩子在淘气中增长智慧
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新鲜玩具给拆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就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想必你也曾有过这样令你头疼的事吧,那么你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有时淘气破坏了东西,你能否心平气和地教育他,并开发他的潜能?
给孩子新买的电动车,被孩子拆得七零八落;爸爸旅游时带回来的工艺品小木船,也被孩子给“分解”成一块块碎木片……这几乎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那么家长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有什么反应呢?大声呵斥,耐心劝导?不,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您何不纵容孩子一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搞破坏”中提高创造力,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研究人员发现,手指活动灵巧的孩子,大脑的思维活动往往非常活跃。在手工活动中,孩子进行的拆装、黏接、装配等一系列动作,都要通过听、视、触等感觉系统传入大脑的运动区,再由大脑的运动区发出指令,不断地调整手的动作,这样反复循环刺激,能使脑细胞的功能得到加强,思维水平得以提高。因此,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手工活动中,能够得到智能的发展。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总是以种种理由抑制孩子这一好奇心驱使下的美好天性。
杨振宁教授在回答乖孩子好不好时很有意思,他说:“淘气、好
玩的孩子好不好?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觉得很好。也许淘气的孩子
会做一些打破一件东西的事,但从长远看没有特别的重要性。”
“乖乖听话这个观念在美国社会不被认为是一种好的表现。由
于这个缘故,于是在美国出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有好有坏。我
认识许多非常成功的人,他们不是好孩子,但他们后来有大成功。
而正因为他们不是好孩子,他们的胆子比较大,他们念中学、念大
学,念了两年不念了。这在中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可是这些人在
美国比较被容忍。这确实产生了一些非常成功的人,比如比尔?盖
茨。”
运用纵容计就不要怕麻烦,认为孩子搞手工劳动要摊放材料、工具,弄得家里凌乱不堪;也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弄脏了手。父母不妨为孩子提供专门的衣服、擦手的抹布。至于孩子使用剪刀、针等危险工具,父母开始可以指导孩子使用,以后再逐步让孩子独立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孩子初次使用时,受到伤害,也能达到训练孩子心、眼、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目的。实际上,在一些“破坏活动”中,只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许多问题都可解决好。父母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使孩子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
为了培养好学、好问、好动的儿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
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
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
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
‘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
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
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家长不能再把培养乖孩子作为培养目标,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宝
宝,听话!不听话,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让孩子那颗被弯曲、被压抑
的心灵回归自然。
[育子心得]
1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孩子玩耍时尽量不要干涉他。
2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3给孩子玩耍的空间。
[名人语录]
“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俗,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了,则衰萎。”
——王守仁
第四十三章 让孩子在淘气中增长智慧
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新鲜玩具给拆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这位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就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想必你也曾有过这样令你头疼的事吧,那么你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有时淘气破坏了东西,你能否心平气和地教育他,并开发他的潜能?
给孩子新买的电动车,被孩子拆得七零八落;爸爸旅游时带回来的工艺品小木船,也被孩子给“分解”成一块块碎木片……这几乎是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那么家长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有什么反应呢?大声呵斥,耐心劝导?不,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您何不纵容孩子一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在“搞破坏”中提高创造力,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研究人员发现,手指活动灵巧的孩子,大脑的思维活动往往非常活跃。在手工活动中,孩子进行的拆装、黏接、装配等一系列动作,都要通过听、视、触等感觉系统传入大脑的运动区,再由大脑的运动区发出指令,不断地调整手的动作,这样反复循环刺激,能使脑细胞的功能得到加强,思维水平得以提高。因此,孩子在他们感兴趣的手工活动中,能够得到智能的发展。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总是以种种理由抑制孩子这一好奇心驱使下的美好天性。
杨振宁教授在回答乖孩子好不好时很有意思,他说:“淘气、好
玩的孩子好不好?我的回答很简单,我觉得很好。也许淘气的孩子
会做一些打破一件东西的事,但从长远看没有特别的重要性。”
“乖乖听话这个观念在美国社会不被认为是一种好的表现。由
于这个缘故,于是在美国出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有好有坏。我
认识许多非常成功的人,他们不是好孩子,但他们后来有大成功。
而正因为他们不是好孩子,他们的胆子比较大,他们念中学、念大
学,念了两年不念了。这在中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可是这些人在
美国比较被容忍。这确实产生了一些非常成功的人,比如比尔?盖
茨。”
运用纵容计就不要怕麻烦,认为孩子搞手工劳动要摊放材料、工具,弄得家里凌乱不堪;也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弄脏了手。父母不妨为孩子提供专门的衣服、擦手的抹布。至于孩子使用剪刀、针等危险工具,父母开始可以指导孩子使用,以后再逐步让孩子独立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孩子初次使用时,受到伤害,也能达到训练孩子心、眼、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目的。实际上,在一些“破坏活动”中,只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许多问题都可解决好。父母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使孩子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
为了培养好学、好问、好动的儿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
出了“六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
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
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
‘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
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
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家长不能再把培养乖孩子作为培养目标,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宝
宝,听话!不听话,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让孩子那颗被弯曲、被压抑
的心灵回归自然。
[育子心得]
1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孩子玩耍时尽量不要干涉他。
2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3给孩子玩耍的空间。
[名人语录]
“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俗,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了,则衰萎。”
——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