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世界未解之谜(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馈赠以千万计。楚汉战争时期,陈平携黄金4万斤,到楚国行反间之计;刘邦平定天下后,叔孙通定朝仪,得赐黄金500斤;吕后死后,遗诏赐诸侯王黄金各千斤;梁孝王死后,库存黄金40万斤;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受赐黄金20万斤;王莽末年,府藏黄金以万斤为一匮,尚有60匮,他处还有十数匮……秦汉黄金之多令后世惊奇,但到东汉年间,黄金突然消失,退出流通领域,不仅在商品交换中以物换物,而且以黄金赏赐也极少见。那么,西汉时的巨量黄金到哪里去了呢?后世学者做出了种种推测和考证。大体有佛教耗金说、外贸输出说、黄金为铜说和地下说。
佛教耗金说认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处建寺,到处塑像,大到通都大邑,小到穷乡僻壤,无不有佛寺,无不用金涂。加之风俗奢靡,用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积少成多,日消月耗,就把西汉时期大量的黄金消失殆尽。反对者认为,佛教耗金说一违历史,二悖情理。因为史书明确记载,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初年,当时的佛教在中国并未站稳脚跟,只能依附于中国传统的道教和神仙思想,根本不可能大张旗鼓地修寺庙、塑神像,所以也很少用金涂塑像,即使有一些使用黄金,量也微乎其微,不至于巨量黄金突然消失。而且西汉巨量黄金退出流通领域是在东汉开国时期就发生了,当时的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外贸输出说认为,西汉巨量黄金突然消失是因为对外贸易,大量输出国外造成的。这种说法显然也缺乏根据,因为西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国家,是商品输出国,只有少量的黄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国购买奇珍异宝,但并不常见,而且许多还是邻国称臣纳贡而得,加上和汉朝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根本认识不到黄金的价值,对黄金的需求量也很有限。相反,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向西方国家输入了大量的丝绸和布帛,却换来了大量的黄金。如当时的罗马帝国,为了获得中国的丝绸产品,用大量的黄金作为交换,以致有学者认为,用黄金换取中国的丝绸,是后来罗马帝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黄金为铜说认为,史书上记载的西汉时期大量赏赐黄金、府藏黄金都是指的“黄铜”,所以数量才会巨大。因为从历史上看,从秦汉黄金开采量上看,从对外贸易看,西汉不可能冒出那么多黄金。人们惯以“金”称呼钱财,有可能把当时流通的铜称作“黄金”。这种说法也缺乏有力证据,因为汉代时金、铜区分极明显,金的开采由金官管理,铜的开采由铜官管理;黄金、铜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黄金的计量单位为斤,铜钱的计量单位为铢;黄金主要用于赏赐、馈赠,铜主要用于铸钱和铸造一些器物。黄铜和黄金泾渭分明,根本不可能混淆。
地下说有两种,一种认为西汉黄金以金币的形式窖藏在地下:一种认为西汉的黄金被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在墓中。前一种观点的依据是科学家们对地球黄金开采的预测,科学家预测认为,有史以来人类在地球上共开采了9万吨以上的黄金,而现在留在世上的只有6万吨,其余3万多吨窖藏在地下。而且考古工作者也不断发现地下窖藏的西汉黄金。以此说明西汉大量黄金突然消失,只能是公私窖藏于地下,后因战乱或人祸,藏主或亡或逃而使藏金失传。地下窖藏说似乎很科学,而且还有考古发掘实物为证,西汉黄金消失之谜仿佛可以解开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因为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贮存巨量黄金的金库总是留有线索的,绝不会一场战争或一场天灾人祸后,所有的黄金拥有者都死去或忘记自己的财宝所在。如果说一部分因窖藏而消失还可以理解,而绝大多数黄金都说是因窖藏而不知所终则难以理解。后一种观点的依据是汉代盛行的厚葬之风,导致大量的黄金被随葬在墓里。西汉时期朝廷规定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供宗庙,三分之一用以赏赐、馈赠那些忠于汉王朝的文臣武将和敬待外国来宾,剩下的三分之一则用以营造陵墓,构建再生世界。而黄金作为当时的上等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其三分之一用于随葬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个推理和今日科学家的预测不谋而合。但事实上,许多汉代的厚葬墓自埋葬日起就已成了盗墓者的目标,因为汉代有用玉衣随葬的习俗,所以汉墓是盗墓者首选的对象,更何况是随葬大量的黄金呢?这么巨大的财富肯定不会从盗墓者的双手中漏掉。而且还须注意的是,埋葬在地下的并不限于黄金,还有银有铜有种种奇珍异宝,而惟独黄金却奇迹般地消失了呢?
看来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明显的漏洞,西汉巨量黄金失踪之谜仍在困扰着人们。
“狸猫换太子”真假之谜
有一出京剧,叫《狸猫换太子》。演的是宋朝龙图阁大学士钦差大人包拯巡行到一处破窑之前,被一双目失明的老妇拦住,哭诉自己的身世。经过细心推求,方知她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了解了她鲜为人知的悲惨而又离奇的经历。
原来,李娘娘只是宋仁宗之父——宋真宗后宫的宫女,因受皇帝宠幸,被封为才人、婉仪,并且怀上了“龙种”。那时候,“母以子贵”,李娘娘幻想着生下儿子,平步青云,当上皇后。
可是,阴险毒辣的刘德妃,自己没有生育,偏偏嫉妒李娘娘,于是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了刚刚生下的宋仁宗。待到宋真宗喜滋滋来看自己的骨肉之时,眼前却是血淋淋的一个怪物。他不问青红皂白,一怒之下,把李娘娘打入冷宫。后来李娘娘在一位好心的宫女帮助之下,逃出了深宫,躲过了刘德妃的灭口之灾。从此在一处破窑里,隐姓埋名,苦苦等了20年,盼望自己有出头之日。
包拯是以清正廉明、大公无私闻名的清官。为洗雪李娘娘的冤仇,他把她带回京城,设计使仁宗认母,真相大白。结果坏人受到惩处,李娘娘被封为李宸妃,母子团圆,结局美满。
演戏归演戏,现实中的李宸妃并没有母子相认这一出。
宋仁宗在解开他的生母之谜之时,李宸妃已经去世许久了。围绕宋仁宗生母的传说就是另一些说法了。
馈赠以千万计。楚汉战争时期,陈平携黄金4万斤,到楚国行反间之计;刘邦平定天下后,叔孙通定朝仪,得赐黄金500斤;吕后死后,遗诏赐诸侯王黄金各千斤;梁孝王死后,库存黄金40万斤;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受赐黄金20万斤;王莽末年,府藏黄金以万斤为一匮,尚有60匮,他处还有十数匮……秦汉黄金之多令后世惊奇,但到东汉年间,黄金突然消失,退出流通领域,不仅在商品交换中以物换物,而且以黄金赏赐也极少见。那么,西汉时的巨量黄金到哪里去了呢?后世学者做出了种种推测和考证。大体有佛教耗金说、外贸输出说、黄金为铜说和地下说。
佛教耗金说认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处建寺,到处塑像,大到通都大邑,小到穷乡僻壤,无不有佛寺,无不用金涂。加之风俗奢靡,用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积少成多,日消月耗,就把西汉时期大量的黄金消失殆尽。反对者认为,佛教耗金说一违历史,二悖情理。因为史书明确记载,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初年,当时的佛教在中国并未站稳脚跟,只能依附于中国传统的道教和神仙思想,根本不可能大张旗鼓地修寺庙、塑神像,所以也很少用金涂塑像,即使有一些使用黄金,量也微乎其微,不至于巨量黄金突然消失。而且西汉巨量黄金退出流通领域是在东汉开国时期就发生了,当时的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外贸输出说认为,西汉巨量黄金突然消失是因为对外贸易,大量输出国外造成的。这种说法显然也缺乏根据,因为西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国家,是商品输出国,只有少量的黄金流到西域、南海各国购买奇珍异宝,但并不常见,而且许多还是邻国称臣纳贡而得,加上和汉朝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根本认识不到黄金的价值,对黄金的需求量也很有限。相反,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向西方国家输入了大量的丝绸和布帛,却换来了大量的黄金。如当时的罗马帝国,为了获得中国的丝绸产品,用大量的黄金作为交换,以致有学者认为,用黄金换取中国的丝绸,是后来罗马帝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黄金为铜说认为,史书上记载的西汉时期大量赏赐黄金、府藏黄金都是指的“黄铜”,所以数量才会巨大。因为从历史上看,从秦汉黄金开采量上看,从对外贸易看,西汉不可能冒出那么多黄金。人们惯以“金”称呼钱财,有可能把当时流通的铜称作“黄金”。这种说法也缺乏有力证据,因为汉代时金、铜区分极明显,金的开采由金官管理,铜的开采由铜官管理;黄金、铜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黄金的计量单位为斤,铜钱的计量单位为铢;黄金主要用于赏赐、馈赠,铜主要用于铸钱和铸造一些器物。黄铜和黄金泾渭分明,根本不可能混淆。
地下说有两种,一种认为西汉黄金以金币的形式窖藏在地下:一种认为西汉的黄金被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在墓中。前一种观点的依据是科学家们对地球黄金开采的预测,科学家预测认为,有史以来人类在地球上共开采了9万吨以上的黄金,而现在留在世上的只有6万吨,其余3万多吨窖藏在地下。而且考古工作者也不断发现地下窖藏的西汉黄金。以此说明西汉大量黄金突然消失,只能是公私窖藏于地下,后因战乱或人祸,藏主或亡或逃而使藏金失传。地下窖藏说似乎很科学,而且还有考古发掘实物为证,西汉黄金消失之谜仿佛可以解开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无懈可击,因为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贮存巨量黄金的金库总是留有线索的,绝不会一场战争或一场天灾人祸后,所有的黄金拥有者都死去或忘记自己的财宝所在。如果说一部分因窖藏而消失还可以理解,而绝大多数黄金都说是因窖藏而不知所终则难以理解。后一种观点的依据是汉代盛行的厚葬之风,导致大量的黄金被随葬在墓里。西汉时期朝廷规定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供宗庙,三分之一用以赏赐、馈赠那些忠于汉王朝的文臣武将和敬待外国来宾,剩下的三分之一则用以营造陵墓,构建再生世界。而黄金作为当时的上等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其三分之一用于随葬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个推理和今日科学家的预测不谋而合。但事实上,许多汉代的厚葬墓自埋葬日起就已成了盗墓者的目标,因为汉代有用玉衣随葬的习俗,所以汉墓是盗墓者首选的对象,更何况是随葬大量的黄金呢?这么巨大的财富肯定不会从盗墓者的双手中漏掉。而且还须注意的是,埋葬在地下的并不限于黄金,还有银有铜有种种奇珍异宝,而惟独黄金却奇迹般地消失了呢?
看来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明显的漏洞,西汉巨量黄金失踪之谜仍在困扰着人们。
“狸猫换太子”真假之谜
有一出京剧,叫《狸猫换太子》。演的是宋朝龙图阁大学士钦差大人包拯巡行到一处破窑之前,被一双目失明的老妇拦住,哭诉自己的身世。经过细心推求,方知她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了解了她鲜为人知的悲惨而又离奇的经历。
原来,李娘娘只是宋仁宗之父——宋真宗后宫的宫女,因受皇帝宠幸,被封为才人、婉仪,并且怀上了“龙种”。那时候,“母以子贵”,李娘娘幻想着生下儿子,平步青云,当上皇后。
可是,阴险毒辣的刘德妃,自己没有生育,偏偏嫉妒李娘娘,于是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了刚刚生下的宋仁宗。待到宋真宗喜滋滋来看自己的骨肉之时,眼前却是血淋淋的一个怪物。他不问青红皂白,一怒之下,把李娘娘打入冷宫。后来李娘娘在一位好心的宫女帮助之下,逃出了深宫,躲过了刘德妃的灭口之灾。从此在一处破窑里,隐姓埋名,苦苦等了20年,盼望自己有出头之日。
包拯是以清正廉明、大公无私闻名的清官。为洗雪李娘娘的冤仇,他把她带回京城,设计使仁宗认母,真相大白。结果坏人受到惩处,李娘娘被封为李宸妃,母子团圆,结局美满。
演戏归演戏,现实中的李宸妃并没有母子相认这一出。
宋仁宗在解开他的生母之谜之时,李宸妃已经去世许久了。围绕宋仁宗生母的传说就是另一些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