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得多。孩子“不自觉”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积淀已久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时,家长在处理方式上充满强权作风,不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愿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导或批评孩子。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
小小独行侠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前几年从网上看一个报道,一位叫马宇歌的小姑娘,上中小学期间就独自走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孩子独自远行。马宇歌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凡事不知深浅。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圆圆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是9岁。当时她爸爸已来北京工作,她五一节独自乘17个小时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看她爸爸。
圆圆姥姥电话上听我说要把孩子一个人放火车上,担心坏了。说实在的,我和她爸爸也非常担心,让她独自走,肯定不如我带着她走的感觉好。在抚养她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忧的就是她的安全。特别是她4岁时,我们把她搞丢一次,这种担忧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病,总也好不了。
那次是带她到一个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楼,大家带来的三、四个小孩在小区院子里玩,从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我们在屋里放心地喝酒。可是当我们快要吃完饭了,出来却看不到圆圆,问那几个孩子,他们都没注意。大家一下子急坏了,酒也醒了,四处分头去找,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把圆圆找回来。原来她走出小区大门拔草,因为对那里不熟悉,返回来时找错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哭着乱跑,越跑越远,幸亏一个路边开小卖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给她点吃的,让她等家长来找。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后十多年如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梦到把圆圆搞丢了,每次都能从梦中吓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这样的梦才没有了。她上小学、包括初中,只要有一会儿不能确定她在哪里,我们就担心得要命。虽然从我们内心来说,恨不得除了到学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边,但知道不能限制她独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会“违心”地怂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这一次独自乘火车,是我告诉圆圆说,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在假期中陪你去看爸爸,你愿意的话就自己乘车去吧。她听了这个建议,开始有些疑虑,但经不起我的怂恿,转而就有些跃跃欲试。
在她走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焦虑。我不停地设想,不停地告诉圆圆遇到这个事该如何,那个事该如何。可能是我设想的意外太多了,圆圆突然说“你说得那么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忧虑过度,过分渲染危险,吓着孩子了。
事后我反思,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
事实上,圆圆来回一切都很顺利,虽说两头都有人接送,但这趟独自乘车的经历仍然让她觉得骄傲,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年她10岁时,我们已迁居北京,她暑假要从北京去青岛看望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小哲,也是来回独自乘火车。我们从北京送她走时,她说返回时不要来车站接她,她要自己从车站回家。我当时嘴上答应了,但有些不放心。从北京站回家需要先乘地铁,再倒公交车,上下公交车都要走较远一段路,这其实比从北京到青岛这段路还复杂。所以她回来那天,我还是跑火车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上。除了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几天不见很想她,急于看到,以为这样也能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结果,圆圆从火车上下来看到我吃了一惊,虽有些高兴,但更多是埋怨。埋怨我干吗跑火车站来接她。回家路上,我发现她对于怎么乘车回家已全部掌握,而且也很注意安全。比如进地铁时人很多,她会马上靠墙走,还提醒我靠边。所以她独自走完全没问题。
这件事我很后悔,我的“热情”把她想要独自完成一次旅行的完美感给破坏了。我只顾自己的心情,而没考虑孩子的愿望。我想,如果实在担心她的安全,我来车站藏在她后面,不让她看见,尾随她回家... -->>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得多。孩子“不自觉”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积淀已久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时,家长在处理方式上充满强权作风,不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愿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导或批评孩子。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
小小独行侠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前几年从网上看一个报道,一位叫马宇歌的小姑娘,上中小学期间就独自走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孩子独自远行。马宇歌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凡事不知深浅。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圆圆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是9岁。当时她爸爸已来北京工作,她五一节独自乘17个小时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看她爸爸。
圆圆姥姥电话上听我说要把孩子一个人放火车上,担心坏了。说实在的,我和她爸爸也非常担心,让她独自走,肯定不如我带着她走的感觉好。在抚养她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忧的就是她的安全。特别是她4岁时,我们把她搞丢一次,这种担忧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病,总也好不了。
那次是带她到一个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楼,大家带来的三、四个小孩在小区院子里玩,从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我们在屋里放心地喝酒。可是当我们快要吃完饭了,出来却看不到圆圆,问那几个孩子,他们都没注意。大家一下子急坏了,酒也醒了,四处分头去找,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把圆圆找回来。原来她走出小区大门拔草,因为对那里不熟悉,返回来时找错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哭着乱跑,越跑越远,幸亏一个路边开小卖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给她点吃的,让她等家长来找。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后十多年如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梦到把圆圆搞丢了,每次都能从梦中吓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这样的梦才没有了。她上小学、包括初中,只要有一会儿不能确定她在哪里,我们就担心得要命。虽然从我们内心来说,恨不得除了到学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边,但知道不能限制她独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会“违心”地怂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这一次独自乘火车,是我告诉圆圆说,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在假期中陪你去看爸爸,你愿意的话就自己乘车去吧。她听了这个建议,开始有些疑虑,但经不起我的怂恿,转而就有些跃跃欲试。
在她走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焦虑。我不停地设想,不停地告诉圆圆遇到这个事该如何,那个事该如何。可能是我设想的意外太多了,圆圆突然说“你说得那么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忧虑过度,过分渲染危险,吓着孩子了。
事后我反思,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
事实上,圆圆来回一切都很顺利,虽说两头都有人接送,但这趟独自乘车的经历仍然让她觉得骄傲,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年她10岁时,我们已迁居北京,她暑假要从北京去青岛看望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小哲,也是来回独自乘火车。我们从北京送她走时,她说返回时不要来车站接她,她要自己从车站回家。我当时嘴上答应了,但有些不放心。从北京站回家需要先乘地铁,再倒公交车,上下公交车都要走较远一段路,这其实比从北京到青岛这段路还复杂。所以她回来那天,我还是跑火车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上。除了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几天不见很想她,急于看到,以为这样也能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结果,圆圆从火车上下来看到我吃了一惊,虽有些高兴,但更多是埋怨。埋怨我干吗跑火车站来接她。回家路上,我发现她对于怎么乘车回家已全部掌握,而且也很注意安全。比如进地铁时人很多,她会马上靠墙走,还提醒我靠边。所以她独自走完全没问题。
这件事我很后悔,我的“热情”把她想要独自完成一次旅行的完美感给破坏了。我只顾自己的心情,而没考虑孩子的愿望。我想,如果实在担心她的安全,我来车站藏在她后面,不让她看见,尾随她回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