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功亏一篑 (2/2)
文学巴士 www.wx84.cc,不死者的二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由于中国军队攻坚武器的缺乏,加上日本守军战术素养较高,日军仅存的几个重要据点竟迟迟攻不下来。
中国军队当时是否真的缺乏攻坚武器呢?
事实并非如此,国民政府为淞沪抗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调动了当时最新锐的攻坚武器,但却没能在最关键的开始阶段尽快充分地使用。
在淞沪战役开战之初,作为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并未将所有巷战及攻击武器发给进攻部队使用,待何应钦在蒋介石的压力之下配属参战部队使用之时已到了8月19日,由于经过最初4天的血战,久经训练熟悉城市攻坚战、步坦协同作战的德械师官兵伤亡惨重,新近补充的士兵多为地方保安团和未经训练的新兵,致使部队空有攻坚利器却无法有效的使用!
当时,在进攻上海日军据点时,中国军队并未按照城市攻坚战的普遍做法——逐屋推进,而是沿着街道推进,将部队置于日军街道、屋顶的交叉火力之下,再加上日军用装甲车辆当做活动碉堡,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的惨重伤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初期的失误还有很多。8月14日至8月20日,也就是城市攻坚战进入白热化的6天时间里,张治中将军的第九集团军司令部就接到三次停止进攻的命令,直接导致了三次进攻都功亏一篑,给了日军喘息的机会和实施增援的时间。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军队战斗序列,将全国南北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
第一战区:负责河北、鲁北地区作战,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后为程潜。
第二战区:负责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作战,阎锡山任司令长官。
第三战区:负责浙江地区作战,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前敌总指挥则由陈诚担任。
第四战区:负责福建、广东地区作战,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兼任司令长官。
第五战区:负责山东南部、淮北地区作战,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后为李宗仁。
同时,国民政府还下达了作战方针:“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继敌军之登陆,或乘机歼灭之。”
确切的情报显示,日本援军动向明确,在沿海一带登陆已经不可避免。整体作战范围的扩大和战线的外移已成定局,整个局势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中国军队的围点攻势就这样被迫结束,淞沪战场由此进入了第二阶段——反登陆作战阶段。
日军意识到中方将淞沪战场作为陷阱,吧自己拖入长期战争的意图,仍然决定大举增援上海,一方面是他们发现国军实力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另一发面,日军自信可以速战速决,一举占领上海,摆脱可能由此引发的全盘战略上的被动局面,避免日后军用物资和人力资源的更大消耗。
面对即将扩大的战事,8月15日,日军大本营调集三个陆军师团组成的上海派遣军,迅速增援淞沪战场。
8月20日,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指挥部所属的19个师、6个旅的兵力作了重新部署,将战区部队分为了5支;由第九集团军负责构筑真如镇至吴淞镇等处工事,巩固前一阶段的围攻基础;54军负责警戒日军登陆部队,对沿海登录要点进行封锁;第114师负责从江北方面阻击在长江南岸登陆并试图渡江的日军了;第八集团军负责抗击可能在杭州湾一带登陆之敌;第十集团军负责警戒淞沪外围的浙东沿海地区。
nbsp; 由于中国军队攻坚武器的缺乏,加上日本守军战术素养较高,日军仅存的几个重要据点竟迟迟攻不下来。
中国军队当时是否真的缺乏攻坚武器呢?
事实并非如此,国民政府为淞沪抗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调动了当时最新锐的攻坚武器,但却没能在最关键的开始阶段尽快充分地使用。
在淞沪战役开战之初,作为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并未将所有巷战及攻击武器发给进攻部队使用,待何应钦在蒋介石的压力之下配属参战部队使用之时已到了8月19日,由于经过最初4天的血战,久经训练熟悉城市攻坚战、步坦协同作战的德械师官兵伤亡惨重,新近补充的士兵多为地方保安团和未经训练的新兵,致使部队空有攻坚利器却无法有效的使用!
当时,在进攻上海日军据点时,中国军队并未按照城市攻坚战的普遍做法——逐屋推进,而是沿着街道推进,将部队置于日军街道、屋顶的交叉火力之下,再加上日军用装甲车辆当做活动碉堡,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的惨重伤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初期的失误还有很多。8月14日至8月20日,也就是城市攻坚战进入白热化的6天时间里,张治中将军的第九集团军司令部就接到三次停止进攻的命令,直接导致了三次进攻都功亏一篑,给了日军喘息的机会和实施增援的时间。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军队战斗序列,将全国南北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
第一战区:负责河北、鲁北地区作战,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后为程潜。
第二战区:负责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作战,阎锡山任司令长官。
第三战区:负责浙江地区作战,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前敌总指挥则由陈诚担任。
第四战区:负责福建、广东地区作战,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兼任司令长官。
第五战区:负责山东南部、淮北地区作战,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后为李宗仁。
同时,国民政府还下达了作战方针:“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继敌军之登陆,或乘机歼灭之。”
确切的情报显示,日本援军动向明确,在沿海一带登陆已经不可避免。整体作战范围的扩大和战线的外移已成定局,整个局势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中国军队的围点攻势就这样被迫结束,淞沪战场由此进入了第二阶段——反登陆作战阶段。
日军意识到中方将淞沪战场作为陷阱,吧自己拖入长期战争的意图,仍然决定大举增援上海,一方面是他们发现国军实力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另一发面,日军自信可以速战速决,一举占领上海,摆脱可能由此引发的全盘战略上的被动局面,避免日后军用物资和人力资源的更大消耗。
面对即将扩大的战事,8月15日,日军大本营调集三个陆军师团组成的上海派遣军,迅速增援淞沪战场。
8月20日,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指挥部所属的19个师、6个旅的兵力作了重新部署,将战区部队分为了5支;由第九集团军负责构筑真如镇至吴淞镇等处工事,巩固前一阶段的围攻基础;54军负责警戒日军登陆部队,对沿海登录要点进行封锁;第114师负责从江北方面阻击在长江南岸登陆并试图渡江的日军了;第八集团军负责抗击可能在杭州湾一带登陆之敌;第十集团军负责警戒淞沪外围的浙东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