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大唐虎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黄昏夕阳笼罩着整个皇宫,将巍峨的太极宫显得更加雄伟气派。
东宫太子府已经换了主人,李世民在继任太子之后,依然从承乾殿搬到了东宫入住,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继承人。
李世民刚刚处理好繁重的国事,在后堂小歇了片刻,问道:“今天是那几位先生值勤?”
立刻有侍婢答道:“是盖文达、褚亮、苏勗三位先生。”
李世民颔首道:“请他们来书房,我正好有事情与他们商讨。”
盖文达、褚亮、苏勗是文学馆十八学士中的文学大儒,李世民自由酷爱军略,对于政务有些反感,是故领军作战,战无不胜,政治水平只能说一般。但自从动了夺嫡心后,也知自己的不足。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出谋下,设立文学馆,招揽天下大儒。
李世民所招募的人都经过严苛把关,文学馆的文士擅长的不是吟诗作画,附庸风雅,而是时事政治,治国方略。
李世民从中选出十八位最出色的号称十八学士,让他们十八人分为六组,轮流值勤,住在李世民的家里,每每空闲,便召见其中三人商讨时事政治,学习治国方略。李世民本就天资聪颖,又下了这番功夫去学,自是成绩不凡。现如今他坐上太子之位,这个习惯依旧不改,每天都会与十八学士中的三位谈古论今,商讨治国方略。
盖文达、褚亮、苏勗得李世民这个时候召见。并不觉得奇怪。对于李世民的这股拼劲,他们早已习惯,自愧不如。
尤其是褚亮。褚亮杭州钱塘人,出生于政治世家,曾祖父的梁国的御史中丞,祖父是太子中舍人,父亲是陈国秘书监,三人都是那种名噪一时的良臣。褚亮自幼聪敏好学,又受家族三代人的影响。对于治国方略领悟极深,年纪轻轻便。名扬天下。
他是最早加入李世民麾下的谋臣之一,文学馆便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一手举办而成的,也是最早洞悉李世民心思的一批人。
那时的李世民可谓政务上的新手,很多地方都是一窍不通。也曾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不过短短四年,李世民的政治远见,比起他们这些师傅都不遑多让,进步之神速,着实让他们动容。
三人一同来到书房,李世民请他们入座之后,也开始了他们的日常讨论。
这日他们讨论的是经济,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民生。提高经济。
李世民与杨广可以说是一类人,都是一样的好大喜功,一样的胸有野望韬略。
唯独不同的是李世民能够看得清事实。没有杨广那种好高骛远的做派。杨广是想到就做,他不管百姓能不能支持,经济能不能支持,只要能够达到他的目标,达到他的计划,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也许是有杨广这前车之鉴。李世民尽管也想成就秦皇汉武的霸业,但一直忍着。耐下性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怎么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将经济发展起来,就是他所考虑的关键。
有事没事的就算以这个话题找人讨论,希望找出好的方法,加快大唐的经济发展。
四人商讨在兴头上,门外突然传来护卫的声音。
“殿下!有公文传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不满道:“不是说过在于先生商讨要事的时候,不许打扰?”
“是北方大将军传来的。”屋外的护卫有些尴尬的说着。干他们这行最是苦逼,李世民为表对十八学士的敬重,特别下了命令,在与十八学士商议要务的时候,不得随意打扰。但是李世民也曾下过命令,若北方罗士信那里传来公文要提醒他,第一时间将公文传给他,让他知道。
现在两个命令冲突,让护卫是不打扰呢,还是打扰呢?
最后因为担心北方传来的是军情,也就硬着头皮打扰了。
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自己矛盾的命令,也不再这个问题上追究,想了想道:“先拿进来吧。”
接过罗士信传来的公文,李世民先对盖文达、褚亮、苏勗抱以歉意的微笑,将公文拆了开来。
这看了第一眼,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字真不是一般的难看。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他实在是无力吐槽,心底琢磨着是不是要给罗士信下一道命令,让他不得自己书写公文。
这字写的丑的将军,并不是只有罗士信一个,甚至不识字的都有许多。只是他们的公文大多会请人代笔,类似罗士信这样自己动手,不嫌其丑的,却不多见。其... -->>
黄昏夕阳笼罩着整个皇宫,将巍峨的太极宫显得更加雄伟气派。
东宫太子府已经换了主人,李世民在继任太子之后,依然从承乾殿搬到了东宫入住,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继承人。
李世民刚刚处理好繁重的国事,在后堂小歇了片刻,问道:“今天是那几位先生值勤?”
立刻有侍婢答道:“是盖文达、褚亮、苏勗三位先生。”
李世民颔首道:“请他们来书房,我正好有事情与他们商讨。”
盖文达、褚亮、苏勗是文学馆十八学士中的文学大儒,李世民自由酷爱军略,对于政务有些反感,是故领军作战,战无不胜,政治水平只能说一般。但自从动了夺嫡心后,也知自己的不足。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出谋下,设立文学馆,招揽天下大儒。
李世民所招募的人都经过严苛把关,文学馆的文士擅长的不是吟诗作画,附庸风雅,而是时事政治,治国方略。
李世民从中选出十八位最出色的号称十八学士,让他们十八人分为六组,轮流值勤,住在李世民的家里,每每空闲,便召见其中三人商讨时事政治,学习治国方略。李世民本就天资聪颖,又下了这番功夫去学,自是成绩不凡。现如今他坐上太子之位,这个习惯依旧不改,每天都会与十八学士中的三位谈古论今,商讨治国方略。
盖文达、褚亮、苏勗得李世民这个时候召见。并不觉得奇怪。对于李世民的这股拼劲,他们早已习惯,自愧不如。
尤其是褚亮。褚亮杭州钱塘人,出生于政治世家,曾祖父的梁国的御史中丞,祖父是太子中舍人,父亲是陈国秘书监,三人都是那种名噪一时的良臣。褚亮自幼聪敏好学,又受家族三代人的影响。对于治国方略领悟极深,年纪轻轻便。名扬天下。
他是最早加入李世民麾下的谋臣之一,文学馆便是他与房玄龄、杜如晦一手举办而成的,也是最早洞悉李世民心思的一批人。
那时的李世民可谓政务上的新手,很多地方都是一窍不通。也曾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不过短短四年,李世民的政治远见,比起他们这些师傅都不遑多让,进步之神速,着实让他们动容。
三人一同来到书房,李世民请他们入座之后,也开始了他们的日常讨论。
这日他们讨论的是经济,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民生。提高经济。
李世民与杨广可以说是一类人,都是一样的好大喜功,一样的胸有野望韬略。
唯独不同的是李世民能够看得清事实。没有杨广那种好高骛远的做派。杨广是想到就做,他不管百姓能不能支持,经济能不能支持,只要能够达到他的目标,达到他的计划,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也许是有杨广这前车之鉴。李世民尽管也想成就秦皇汉武的霸业,但一直忍着。耐下性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怎么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将经济发展起来,就是他所考虑的关键。
有事没事的就算以这个话题找人讨论,希望找出好的方法,加快大唐的经济发展。
四人商讨在兴头上,门外突然传来护卫的声音。
“殿下!有公文传来。”
李世民皱着眉头不满道:“不是说过在于先生商讨要事的时候,不许打扰?”
“是北方大将军传来的。”屋外的护卫有些尴尬的说着。干他们这行最是苦逼,李世民为表对十八学士的敬重,特别下了命令,在与十八学士商议要务的时候,不得随意打扰。但是李世民也曾下过命令,若北方罗士信那里传来公文要提醒他,第一时间将公文传给他,让他知道。
现在两个命令冲突,让护卫是不打扰呢,还是打扰呢?
最后因为担心北方传来的是军情,也就硬着头皮打扰了。
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自己矛盾的命令,也不再这个问题上追究,想了想道:“先拿进来吧。”
接过罗士信传来的公文,李世民先对盖文达、褚亮、苏勗抱以歉意的微笑,将公文拆了开来。
这看了第一眼,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字真不是一般的难看。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他实在是无力吐槽,心底琢磨着是不是要给罗士信下一道命令,让他不得自己书写公文。
这字写的丑的将军,并不是只有罗士信一个,甚至不识字的都有许多。只是他们的公文大多会请人代笔,类似罗士信这样自己动手,不嫌其丑的,却不多见。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