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崇祯十七年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中一地,地势险要,夹在关中与川蜀之间,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汉末张鲁得此地,得以割据称雄近三十年。
汉中之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北方政权想打巴蜀,还是巴蜀政权想出蜀北伐,都要先下汉中。
蜀汉昭烈皇帝入蜀之后,第一件要事,就是出兵北上与曹瞒争夺汉中,此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姜维,皆以此地为根基,数次兴兵北上,讨伐魏晋。
对于入蜀已有三载时间的大西政权来说,无论是出蜀争天下,还是偏安蜀中,汉中之地都是必得之地。
大西军从贺珍、孙守法手中接过汉中之后,与清军大战已经持续五月之久,兵马钱粮损失惨重,而已汉中一地,显然无法养的起十多万大军,许多物资都需要从蜀地走栈道运送过来。
中原王朝打仗,有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预示着打仗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而北方民族,牵着马儿,带上弓箭,就直接来了,对他们而言,几乎不须要战争成本,一路上随便抢点,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汉人的布匹,粮食,铁锅,金银,对他们来说都是宝贝,他们打仗只要不死,几乎就是稳赚不赔。
反观汉人,即便击败了北方游牧,也几乎无利可图,茫茫草原和大漠上,人家说走就走,说回就回,游牧的东西汉人也看不上,汉人最看重的东西是土地,是能种出粮食的土地,但是一条长城已经将能种粮食的土地圈了进来。
长城不仅是中原王朝抵御游牧袭扰的屏障,也是一条农耕与畜牧的分界线。
中原王朝战斗成本高,游牧战斗成本低,游牧的战斗欲望自然也更加强烈,这也是中原王朝始终要面对北方边患的原因。
唐诗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点也不夸张,大西军从蜀中运出粮食,将一斗米运到汉中,运送的人要吃掉四斗,时间一长,自然吃力起来。
豪格兵分三路,主力走陈仓道,两路偏师,一出斜谷,一出子午谷,与大西军激战,大西军虽然利用险要,抗住了清兵的攻击,但是却无法击败清兵。
大西官制,继承明朝,但设左右丞相,有点不伦不类,这主要是大西军打击士绅的政策,得不到士人支持的原因。
张献忠的左丞相汪兆龄,是大西政权的二把手,张献忠在四川施行的许多过激政策,多出于此人之手。
士为四民之首,威望散布乡野,应该是朝廷拉拢之人,但汪兆龄却建议张献忠以科举诓骗,将士人诱入城中软禁,寻机杀害,使大西走了大顺的后路,始终得不到士绅支持。
汉中之战打了几个月,耗费无数钱粮,汪兆龄觉得无利可图,便来劝说张献忠。陈仓道的西军大营,扎在两山之间,扼住清兵南下的要道,大帐里张献忠负手而立,帐外亲兵禀报道:“陛下,左丞相求见。”
>
汉中一地,地势险要,夹在关中与川蜀之间,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汉末张鲁得此地,得以割据称雄近三十年。
汉中之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北方政权想打巴蜀,还是巴蜀政权想出蜀北伐,都要先下汉中。
蜀汉昭烈皇帝入蜀之后,第一件要事,就是出兵北上与曹瞒争夺汉中,此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姜维,皆以此地为根基,数次兴兵北上,讨伐魏晋。
对于入蜀已有三载时间的大西政权来说,无论是出蜀争天下,还是偏安蜀中,汉中之地都是必得之地。
大西军从贺珍、孙守法手中接过汉中之后,与清军大战已经持续五月之久,兵马钱粮损失惨重,而已汉中一地,显然无法养的起十多万大军,许多物资都需要从蜀地走栈道运送过来。
中原王朝打仗,有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预示着打仗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而北方民族,牵着马儿,带上弓箭,就直接来了,对他们而言,几乎不须要战争成本,一路上随便抢点,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汉人的布匹,粮食,铁锅,金银,对他们来说都是宝贝,他们打仗只要不死,几乎就是稳赚不赔。
反观汉人,即便击败了北方游牧,也几乎无利可图,茫茫草原和大漠上,人家说走就走,说回就回,游牧的东西汉人也看不上,汉人最看重的东西是土地,是能种出粮食的土地,但是一条长城已经将能种粮食的土地圈了进来。
长城不仅是中原王朝抵御游牧袭扰的屏障,也是一条农耕与畜牧的分界线。
中原王朝战斗成本高,游牧战斗成本低,游牧的战斗欲望自然也更加强烈,这也是中原王朝始终要面对北方边患的原因。
唐诗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点也不夸张,大西军从蜀中运出粮食,将一斗米运到汉中,运送的人要吃掉四斗,时间一长,自然吃力起来。
豪格兵分三路,主力走陈仓道,两路偏师,一出斜谷,一出子午谷,与大西军激战,大西军虽然利用险要,抗住了清兵的攻击,但是却无法击败清兵。
大西官制,继承明朝,但设左右丞相,有点不伦不类,这主要是大西军打击士绅的政策,得不到士人支持的原因。
张献忠的左丞相汪兆龄,是大西政权的二把手,张献忠在四川施行的许多过激政策,多出于此人之手。
士为四民之首,威望散布乡野,应该是朝廷拉拢之人,但汪兆龄却建议张献忠以科举诓骗,将士人诱入城中软禁,寻机杀害,使大西走了大顺的后路,始终得不到士绅支持。
汉中之战打了几个月,耗费无数钱粮,汪兆龄觉得无利可图,便来劝说张献忠。陈仓道的西军大营,扎在两山之间,扼住清兵南下的要道,大帐里张献忠负手而立,帐外亲兵禀报道:“陛下,左丞相求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