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三国之袁氏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晔巡视全城回来,也是满心忧虑。
袁否管的是军兵,刘晔管的却是民。
周瑜有句话说对了,困难是双方的,江东军困难,袁军也一样困难。
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袁军比江东军还困难,因为江东军再是艰苦也仍然能够做到上下一心,而袁军内部却并非铁板一块。
毕竟,袁否入主庐江还是时日太短。
相比现实条件的困难,人心向背的困难更加难以克服。
刘晔走进袁否行辕时,正好看到刘偕、刘威两人离开。
刘晔不愿跟两人照面,便闪在了一边,待两人过去后,刘晔才正了正衣冠,急匆匆的走进袁否行辕,却看到袁否正黑着脸在生气。
“怎么了,公子?”刘晔作揖见礼说,“可是刘偕、刘威叔侄又说什么了?”
袁否摇了摇头,说道:“刘偕、刘威叔侄并未明说,但是我岂能听不出来?”
的确,刚才刘偕、刘威只是向他叫苦,并未多说什么,但是袁否却听出了这叔侄俩的言外之意,这叔侄俩的意思是向孙策求和。
至于求和的筹码,叔侄俩没说,但袁否又岂能猜不到?
除传国玉玺以外,还能什么筹码能够用来向孙策求和?
刘晔便不再多说,涉及到传国玉玺,他真的不便多说。
毕竟,袁否可是矢口否认传国玉玺在他手里。
袁否又问刘晔:“子扬,官民百姓的情形怎样?”
“情形尚可,百姓对公子还是信赖的。”刘晔停了下,又道,“不过,城内的士族大户就不怎么安分,他们不仅互相奔走勾连,而且不少人还在暗中散布流言,说公子不愿把传国玉玺还给孙策,所以才会招来孙策的大军。”
袁否闻言顿时目光一厉,嘿嘿冷笑说:“看来有人忍不住要跳出来了!”
聪明如袁否,又岂能听不出来?流言散布者的用心可谓恶毒,这是要将居巢城内十几万军民百姓的怨恨,由孙策转到他袁否身上,这是要硬生生的将孙策发起的这场不义之战的罪责全都归结到他袁否的头上。
城中的士族大户就几家,袁否用脚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甚至,袁否都能猜出来,这定然是范阳、范建父子俩。
刘偕、刘威叔侄虽然也和他袁否不对付,但他们也绝对不会倒向孙氏,因为一旦孙策得到庐江郡,刘氏的下场只会更加惨!
他袁否还可以让刘勋当皖城令,还能让刘偕当长史,让刘威当骑都尉,可一旦孙策得到了庐江郡,刘勋、刘偕、刘威他们叔侄三人能否能够保住性命都还得两说,因为孙策为打庐江损失这么惨重,就必然要从庐江的士族豪强身上找回来。
而刘勋叔侄,既肥又没有根基,是最理想不过的肥猪。
所以,刘偕、刘威叔侄俩虽然阳奉阴违,却绝对不会背后勾连孙氏。
范氏却不然,首先,范氏原本就和孙氏勾连不清,当初袁否因为缺粮,找到范阳借粮时,范阳就明确告诉他,他的粮食已经拿去巢湖买田,后来刘勋退位让贤,他袁否当了庐江太守,范氏父子碍于大势所趋,也不过只是表面上恭顺。
现在范氏父子以为时机成熟,终于又要跳出来了。
徐盛也想到了其中厉害,说道:“公子,末将这便追索拿人!”
“拿人?不,不能拿人。”袁否摇头道,“眼下对方还心存顾忌,只敢躲在暗中散布流言,但若是抓人,那就是双方彻底撕破脸了,若只是一家、两家,倒也拿得,可若是查出整个庐江的士族豪强都参与其中呢?”
流言的始作俑者或许只有范氏父子,可焉知其余的各家士族豪强就没有参与其中?再退一步讲,既便其余各家士族豪强的家主没有参与其中,可他们的家... -->>
刘晔巡视全城回来,也是满心忧虑。
袁否管的是军兵,刘晔管的却是民。
周瑜有句话说对了,困难是双方的,江东军困难,袁军也一样困难。
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袁军比江东军还困难,因为江东军再是艰苦也仍然能够做到上下一心,而袁军内部却并非铁板一块。
毕竟,袁否入主庐江还是时日太短。
相比现实条件的困难,人心向背的困难更加难以克服。
刘晔走进袁否行辕时,正好看到刘偕、刘威两人离开。
刘晔不愿跟两人照面,便闪在了一边,待两人过去后,刘晔才正了正衣冠,急匆匆的走进袁否行辕,却看到袁否正黑着脸在生气。
“怎么了,公子?”刘晔作揖见礼说,“可是刘偕、刘威叔侄又说什么了?”
袁否摇了摇头,说道:“刘偕、刘威叔侄并未明说,但是我岂能听不出来?”
的确,刚才刘偕、刘威只是向他叫苦,并未多说什么,但是袁否却听出了这叔侄俩的言外之意,这叔侄俩的意思是向孙策求和。
至于求和的筹码,叔侄俩没说,但袁否又岂能猜不到?
除传国玉玺以外,还能什么筹码能够用来向孙策求和?
刘晔便不再多说,涉及到传国玉玺,他真的不便多说。
毕竟,袁否可是矢口否认传国玉玺在他手里。
袁否又问刘晔:“子扬,官民百姓的情形怎样?”
“情形尚可,百姓对公子还是信赖的。”刘晔停了下,又道,“不过,城内的士族大户就不怎么安分,他们不仅互相奔走勾连,而且不少人还在暗中散布流言,说公子不愿把传国玉玺还给孙策,所以才会招来孙策的大军。”
袁否闻言顿时目光一厉,嘿嘿冷笑说:“看来有人忍不住要跳出来了!”
聪明如袁否,又岂能听不出来?流言散布者的用心可谓恶毒,这是要将居巢城内十几万军民百姓的怨恨,由孙策转到他袁否身上,这是要硬生生的将孙策发起的这场不义之战的罪责全都归结到他袁否的头上。
城中的士族大户就几家,袁否用脚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甚至,袁否都能猜出来,这定然是范阳、范建父子俩。
刘偕、刘威叔侄虽然也和他袁否不对付,但他们也绝对不会倒向孙氏,因为一旦孙策得到庐江郡,刘氏的下场只会更加惨!
他袁否还可以让刘勋当皖城令,还能让刘偕当长史,让刘威当骑都尉,可一旦孙策得到了庐江郡,刘勋、刘偕、刘威他们叔侄三人能否能够保住性命都还得两说,因为孙策为打庐江损失这么惨重,就必然要从庐江的士族豪强身上找回来。
而刘勋叔侄,既肥又没有根基,是最理想不过的肥猪。
所以,刘偕、刘威叔侄俩虽然阳奉阴违,却绝对不会背后勾连孙氏。
范氏却不然,首先,范氏原本就和孙氏勾连不清,当初袁否因为缺粮,找到范阳借粮时,范阳就明确告诉他,他的粮食已经拿去巢湖买田,后来刘勋退位让贤,他袁否当了庐江太守,范氏父子碍于大势所趋,也不过只是表面上恭顺。
现在范氏父子以为时机成熟,终于又要跳出来了。
徐盛也想到了其中厉害,说道:“公子,末将这便追索拿人!”
“拿人?不,不能拿人。”袁否摇头道,“眼下对方还心存顾忌,只敢躲在暗中散布流言,但若是抓人,那就是双方彻底撕破脸了,若只是一家、两家,倒也拿得,可若是查出整个庐江的士族豪强都参与其中呢?”
流言的始作俑者或许只有范氏父子,可焉知其余的各家士族豪强就没有参与其中?再退一步讲,既便其余各家士族豪强的家主没有参与其中,可他们的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