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我要做门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殿下不妨去找阳里三老谈谈,三老皆长者,或许有些不同的见解……”张越轻声对刘进说道。
刘进听了也点点头。
于是,众人在厅房前的走廊上等了大约两刻钟左右。
厅房内的那位老人,似乎也看出来了点什么,于是轻轻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张越一行,问道:“诸位君子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刘进与张越连忙上前见礼,拜道:“不敢瞒长者,我等从长安来,欲采风于新丰之间……”
“哦……”老人微微颔首,笑道:“老夫活了六十多年,自元光后就再未见过像诸位小友这样诚心诚意来采风的年轻人拉……”
刘进听着,脸上微微有些挂不住。
自元光后,天下奢靡之风日盛,尤其是长安城的贵族子弟们,更是争相攀比,炫富。
一个邯郸来的舞姬,容貌稍微姣好一些,就能卖到百金之多!
来自僰国的僰奴,更是有价无市。
当初王师克复三越,取交趾、番禹之地,设为郡县。
然后,长安贵族又开始流行起爱吃南越的荔枝、龙眼之类的特产了。
甚至有商贾开辟了专门的速递通道,以满足长安勋贵的口腹之欲。
列侯子弟和外戚子弟们,现在基本上不是斗鸡走狗,就是纨绔败家。
几年前,他祖父甚至因此龙颜大怒,调动了军队封闭长安城门,大索十余日,突击严打了贵族勋臣的奢靡之风。
抓了不少人,罚了不少款。
但结果只是让长安的勋贵们消退了几个月,然后继续故我。
至于原本汉家贵族勋臣们的义务——采风,更是彻底沦落为公款旅游和吃喝了。
一路上,打着采风的旗号,行欺男霸女、鱼肉地方的贵族不要太多了。
“长者缪赞了……”张越适时的出来解除尴尬,对那老人道:“敢问长者贵姓?”
“老夫徐荣!”老人一抹胡须,无比骄傲的道:“蒙天子不弃,曾拜为酒泉都尉,授持节之权,行缴于河西之间!”
回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徐荣的眉毛都跳动了起来:“当初,大司马还与我喝过酒呢!”一脸的骄傲,仿佛他这辈子能与霍去病把酒言欢,已然无憾。
张越听了也是肃然起敬,拜道:“原来是老将军当面!”
“晚辈等来新丰采风,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老将军,不知道老将军可愿赏脸?”张越再拜着。
“这个当然可以!”徐荣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几个晚辈,特别高兴的说道。
作为致仕武官,他已经太久没有活动筋骨了。
如今,能碰上几个长安来的采风士子,而且,这些年轻人还挺对他胃口的,他自然也乐得有人陪他唠叨了。
于是,就带着张越一行,进了乡校的后院宅厅之内。
主宾落座后,就有着侍女端来了瓜果点心与酒水。
“诸位都尝尝……”老将军非常热情的介绍起来:“这些是老夫自己家种的胡瓜与石榴……诸位来的时机不错,正好是胡瓜与石榴成熟之时……”
张越一看,正是后世的黄瓜与石榴。
这两种作物都是引入中国不久的舶来物,在此时的汉室稀奇的很,一般来说,寻常百姓怕是连见都没有见过。
张越等人于是也都不客气,拿起一根黄瓜就啃了起来,脆爽香甜的口感,让张越也是唏嘘不已,回忆起了凉拌黄瓜的美味。
吃完一根黄瓜,张越就起身拜道:“晚辈有一事,想要请教长者……”
“说……”徐荣现在心情特别爽,闻言一挥手就道。
“晚辈等自长安而来,见阳里乡校,便是盛夏时节,也有童子入读其中,几无所遗,长者教化之功,堪称至善也!”张越轻身拜道:“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长者所为,可称圣功……”
听着张越的话,徐荣浑身都是轻飘飘的,连忙摆手道:“老夫只是尽些本职,做些本份之事而已……”
心里面却是高兴都找不着北了,他致仕后在这阳里辛辛苦苦,建起了这乡校,让全亭上下都信服他,遵从他,花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把这个事情办好。
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够在其他人面前炫耀一番,让人传颂他的名声吗?
可是等了好多年,徐荣也没听说过,有哪个文人在长安城里称颂他的贤名。
这就让老将军很不高兴了。
如今,这些来自长安的贵公子,若是回去以后能帮他宣传宣传,也算不错。
“可是……”张越却话锋一转问道:“晚辈等在阳里之外,所见田野之间,多奴婢劳作,而不见本亭农夫耕作之身影……未知此乃何故?”
徐荣听了,哈哈大笑,道:“此事易也,阳里之百姓,凡年二十三以上,非吏即士也!”
“老夫的四个儿子,如今就俱在居延戍边!”说到这个事情时,老将军的脸上已全是骄傲之色。
能将四个儿子全部培养成人,而且俱都继承自己衣钵,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荣誉!
家庭能世代出武将,这是评价武将世家的基础。
“至于耕作嘛……”徐荣轻轻一叹:“好男儿,岂能躬耕于田野之中,这天下有着大好功业在等着好男儿去夺取,所以,这阳里上下,无有农夫矣!”
“即使是孤儿、失亲之子,乡亲们也会领养,视若己出,送吾这乡校受训!”
“蒙童之时学识字、计数,稍长至成童,则学行伍之术,阵战之法,年二十三即应募于朝廷……只有少数不成才的人,才去做官吏……”
“而诸出阳里之士,虽远在万里之外,也会关心乡亲福祉,每岁取其俸禄、军饷之得十一,以托于吾,以养孤寡,以兴乡校……”
听着徐荣的叙述,刘进等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若果真若这徐荣所言一般,这阳里就根本不是乡村,而是一个兵营!
所有男子,出生以后就被打上了军队的标签。
他们压根就不研究怎么种田,也懒得去研究。
所有人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训练、应募、当兵,吃皇粮。
而籍贯于阳里的男子,在同等条件下也确实更容易被选拔进汉军的精锐部曲。
枌榆社的子弟!高帝的亲军之后!再没有比这个标签更容易打动军队的军官们的了。
以至于在这里,连淘汰品和残次品,也可以轻松做的胥吏……
张越听了更是目瞪口呆,这阳里的模式,让他有着莫名的熟悉感。
仿佛... -->>
“殿下不妨去找阳里三老谈谈,三老皆长者,或许有些不同的见解……”张越轻声对刘进说道。
刘进听了也点点头。
于是,众人在厅房前的走廊上等了大约两刻钟左右。
厅房内的那位老人,似乎也看出来了点什么,于是轻轻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张越一行,问道:“诸位君子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刘进与张越连忙上前见礼,拜道:“不敢瞒长者,我等从长安来,欲采风于新丰之间……”
“哦……”老人微微颔首,笑道:“老夫活了六十多年,自元光后就再未见过像诸位小友这样诚心诚意来采风的年轻人拉……”
刘进听着,脸上微微有些挂不住。
自元光后,天下奢靡之风日盛,尤其是长安城的贵族子弟们,更是争相攀比,炫富。
一个邯郸来的舞姬,容貌稍微姣好一些,就能卖到百金之多!
来自僰国的僰奴,更是有价无市。
当初王师克复三越,取交趾、番禹之地,设为郡县。
然后,长安贵族又开始流行起爱吃南越的荔枝、龙眼之类的特产了。
甚至有商贾开辟了专门的速递通道,以满足长安勋贵的口腹之欲。
列侯子弟和外戚子弟们,现在基本上不是斗鸡走狗,就是纨绔败家。
几年前,他祖父甚至因此龙颜大怒,调动了军队封闭长安城门,大索十余日,突击严打了贵族勋臣的奢靡之风。
抓了不少人,罚了不少款。
但结果只是让长安的勋贵们消退了几个月,然后继续故我。
至于原本汉家贵族勋臣们的义务——采风,更是彻底沦落为公款旅游和吃喝了。
一路上,打着采风的旗号,行欺男霸女、鱼肉地方的贵族不要太多了。
“长者缪赞了……”张越适时的出来解除尴尬,对那老人道:“敢问长者贵姓?”
“老夫徐荣!”老人一抹胡须,无比骄傲的道:“蒙天子不弃,曾拜为酒泉都尉,授持节之权,行缴于河西之间!”
回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徐荣的眉毛都跳动了起来:“当初,大司马还与我喝过酒呢!”一脸的骄傲,仿佛他这辈子能与霍去病把酒言欢,已然无憾。
张越听了也是肃然起敬,拜道:“原来是老将军当面!”
“晚辈等来新丰采风,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老将军,不知道老将军可愿赏脸?”张越再拜着。
“这个当然可以!”徐荣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几个晚辈,特别高兴的说道。
作为致仕武官,他已经太久没有活动筋骨了。
如今,能碰上几个长安来的采风士子,而且,这些年轻人还挺对他胃口的,他自然也乐得有人陪他唠叨了。
于是,就带着张越一行,进了乡校的后院宅厅之内。
主宾落座后,就有着侍女端来了瓜果点心与酒水。
“诸位都尝尝……”老将军非常热情的介绍起来:“这些是老夫自己家种的胡瓜与石榴……诸位来的时机不错,正好是胡瓜与石榴成熟之时……”
张越一看,正是后世的黄瓜与石榴。
这两种作物都是引入中国不久的舶来物,在此时的汉室稀奇的很,一般来说,寻常百姓怕是连见都没有见过。
张越等人于是也都不客气,拿起一根黄瓜就啃了起来,脆爽香甜的口感,让张越也是唏嘘不已,回忆起了凉拌黄瓜的美味。
吃完一根黄瓜,张越就起身拜道:“晚辈有一事,想要请教长者……”
“说……”徐荣现在心情特别爽,闻言一挥手就道。
“晚辈等自长安而来,见阳里乡校,便是盛夏时节,也有童子入读其中,几无所遗,长者教化之功,堪称至善也!”张越轻身拜道:“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长者所为,可称圣功……”
听着张越的话,徐荣浑身都是轻飘飘的,连忙摆手道:“老夫只是尽些本职,做些本份之事而已……”
心里面却是高兴都找不着北了,他致仕后在这阳里辛辛苦苦,建起了这乡校,让全亭上下都信服他,遵从他,花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把这个事情办好。
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够在其他人面前炫耀一番,让人传颂他的名声吗?
可是等了好多年,徐荣也没听说过,有哪个文人在长安城里称颂他的贤名。
这就让老将军很不高兴了。
如今,这些来自长安的贵公子,若是回去以后能帮他宣传宣传,也算不错。
“可是……”张越却话锋一转问道:“晚辈等在阳里之外,所见田野之间,多奴婢劳作,而不见本亭农夫耕作之身影……未知此乃何故?”
徐荣听了,哈哈大笑,道:“此事易也,阳里之百姓,凡年二十三以上,非吏即士也!”
“老夫的四个儿子,如今就俱在居延戍边!”说到这个事情时,老将军的脸上已全是骄傲之色。
能将四个儿子全部培养成人,而且俱都继承自己衣钵,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荣誉!
家庭能世代出武将,这是评价武将世家的基础。
“至于耕作嘛……”徐荣轻轻一叹:“好男儿,岂能躬耕于田野之中,这天下有着大好功业在等着好男儿去夺取,所以,这阳里上下,无有农夫矣!”
“即使是孤儿、失亲之子,乡亲们也会领养,视若己出,送吾这乡校受训!”
“蒙童之时学识字、计数,稍长至成童,则学行伍之术,阵战之法,年二十三即应募于朝廷……只有少数不成才的人,才去做官吏……”
“而诸出阳里之士,虽远在万里之外,也会关心乡亲福祉,每岁取其俸禄、军饷之得十一,以托于吾,以养孤寡,以兴乡校……”
听着徐荣的叙述,刘进等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若果真若这徐荣所言一般,这阳里就根本不是乡村,而是一个兵营!
所有男子,出生以后就被打上了军队的标签。
他们压根就不研究怎么种田,也懒得去研究。
所有人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训练、应募、当兵,吃皇粮。
而籍贯于阳里的男子,在同等条件下也确实更容易被选拔进汉军的精锐部曲。
枌榆社的子弟!高帝的亲军之后!再没有比这个标签更容易打动军队的军官们的了。
以至于在这里,连淘汰品和残次品,也可以轻松做的胥吏……
张越听了更是目瞪口呆,这阳里的模式,让他有着莫名的熟悉感。
仿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