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浴血荣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58.青年红军将领寻淮洲的人生传奇
我们下面要讲几位红军的将领,寻淮洲、刘畴西、胡天桃、王开湘,这几位将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了,包括我们今天的军人,甚至包括在今天的各种军史的回忆录中都很少谈及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在当年指挥作战的时候,给红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是当时工农红军作战的骨干、脊梁。他们带着满身的伤痛过早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帷幕后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首先是寻淮洲。
寻淮洲是当时红军中一位优秀的年轻指挥员,很多人都以为24岁当军团长的林彪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其实寻淮洲1933年出任红七军团军团长的时候还不满22岁。1955年授衔的时候,要求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首长以上职务的才具有评元帅衔资格,这个要求寻淮洲在1933年不满22岁的时候就达到了。
寻淮洲是湖南浏阳的青年学生,后来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我们前面讲到了朱毛会师是二十八团与三十一团会合,二十八团是南昌起义余部留下来的部队,秋收起义的余部留下来的部队整编后就是三十一团。寻淮洲当时就与陈伯钧、王良共同成为三十一团三个有名的青年知识分子连长。三人当中陈伯钧、王良都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算黄埔六期,唯有寻淮洲没有进过军校。但他一直是红四军战将、黄埔四期生伍中豪的下级。从这位与林彪齐名的红军将领身上,寻淮洲学到了很多东西,进步极快。
虽然一天军校都没有上过,但是这个年轻军人在战场上凭战功19岁就当师长,20岁当军长。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战斗当中,他率领红二十一军直插敌后,截断了蒋军五十二师的归路,为全歼五十二师创造了关键性的条件,获得了二等红星奖章,受到了中央军委的特别嘉奖。在当时那个年代,当军长,获得二等红星奖章,这样的指挥员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粟裕后来回忆说,寻淮洲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青年军事指挥员。他艰苦朴素,联系群众,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粟裕就是寻淮洲带出来的,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中极有造诣的一员青年战将。当时粟裕尚年长寻淮洲5岁,粟裕是1907年出生的,寻淮洲是1912年出生的。
伍中豪牺牲了,带出了寻淮洲;寻淮洲牺牲了,带出了粟裕。
这是一种传承。
然而他们那么年轻就逝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红军在1934年10月从江西苏区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中央苏区周围最大的部队,便是红十军团。
当时萧克、王震带领的红六军团向湘西走,到湘西与贺龙会合。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寻淮洲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两股力量,两支部队,都是分散中央红军所面临的战略压力。
寻淮洲的红七军团和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后,中央军委发来命令,红十军与红七军团合编为红十军团。红十军团编成之后方志敏是红十军团的军政委员会主席,黄埔一期生、原红十军军长刘畴西担任军团长。
红十军团辖三个师,把原来红七军团的部队改编为十九师,师长是寻淮洲。
二十师就是原来红十军的部队,师长由刘畴西兼任。
二十一师也是原来红十军的部队,师长是胡天桃。
这是一股可观的力量,红十军团上下共1万多人,有三个作战师,按理说是一股很好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失败了,仅仅存在了两个多月。
当时的军委主席朱德后来非常心痛地把这一现象概括成了八个字,叫“不编不散,一编就散”。
军团编成后,首战谭家桥,但很快失败了。
59.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
寻淮洲因何牺牲
红十军团编成后首战谭家桥之所以很快失败,军团长刘畴西的责任是很大的。
红十军团编成以后准备打敌人一个伏击。
那么打谁?
补充第一旅。
当时的考虑是,其他敌军距离尚远,唯尾随之敌补充第一旅显得孤立突出。敌人共三个团,装备比较好。红十军团是三个师,兵力和敌人差不多,但地形却十分有利。乌泥关至谭家桥两侧皆是山地及森林,地形险要,利于隐蔽埋伏。当时红军的弹药等物资极其缺乏,消灭补充第一旅,不但能获得人员和物资的补充,且能打掉追敌的气焰。
军团长刘畴西决定在这里打一仗,大家都无异议。
应该说这是一场立意积极的战斗,但作战对象的选择却不是太好。
我们从“补充第一旅”这个名字来看,好像是敌人不太正规的部队,杂牌部队。
其实不是。
补充第一旅1933年冬由保定编练处的三个补充团改编,旅长王耀武,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是蒋军中一员悍将。该旅装备好,干部多是军校毕业生,训练有素;士兵以北方人为多,战斗力相当强。
这是一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完全不似“补充”两字给人以二流部队... -->>
58.青年红军将领寻淮洲的人生传奇
我们下面要讲几位红军的将领,寻淮洲、刘畴西、胡天桃、王开湘,这几位将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了,包括我们今天的军人,甚至包括在今天的各种军史的回忆录中都很少谈及他们了。但是这些人在当年指挥作战的时候,给红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是当时工农红军作战的骨干、脊梁。他们带着满身的伤痛过早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帷幕后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首先是寻淮洲。
寻淮洲是当时红军中一位优秀的年轻指挥员,很多人都以为24岁当军团长的林彪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团长,其实寻淮洲1933年出任红七军团军团长的时候还不满22岁。1955年授衔的时候,要求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首长以上职务的才具有评元帅衔资格,这个要求寻淮洲在1933年不满22岁的时候就达到了。
寻淮洲是湖南浏阳的青年学生,后来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我们前面讲到了朱毛会师是二十八团与三十一团会合,二十八团是南昌起义余部留下来的部队,秋收起义的余部留下来的部队整编后就是三十一团。寻淮洲当时就与陈伯钧、王良共同成为三十一团三个有名的青年知识分子连长。三人当中陈伯钧、王良都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算黄埔六期,唯有寻淮洲没有进过军校。但他一直是红四军战将、黄埔四期生伍中豪的下级。从这位与林彪齐名的红军将领身上,寻淮洲学到了很多东西,进步极快。
虽然一天军校都没有上过,但是这个年轻军人在战场上凭战功19岁就当师长,20岁当军长。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战斗当中,他率领红二十一军直插敌后,截断了蒋军五十二师的归路,为全歼五十二师创造了关键性的条件,获得了二等红星奖章,受到了中央军委的特别嘉奖。在当时那个年代,当军长,获得二等红星奖章,这样的指挥员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粟裕后来回忆说,寻淮洲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青年军事指挥员。他艰苦朴素,联系群众,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粟裕就是寻淮洲带出来的,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中极有造诣的一员青年战将。当时粟裕尚年长寻淮洲5岁,粟裕是1907年出生的,寻淮洲是1912年出生的。
伍中豪牺牲了,带出了寻淮洲;寻淮洲牺牲了,带出了粟裕。
这是一种传承。
然而他们那么年轻就逝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红军在1934年10月从江西苏区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中央苏区周围最大的部队,便是红十军团。
当时萧克、王震带领的红六军团向湘西走,到湘西与贺龙会合。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寻淮洲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两股力量,两支部队,都是分散中央红军所面临的战略压力。
寻淮洲的红七军团和方志敏的红十军会合后,中央军委发来命令,红十军与红七军团合编为红十军团。红十军团编成之后方志敏是红十军团的军政委员会主席,黄埔一期生、原红十军军长刘畴西担任军团长。
红十军团辖三个师,把原来红七军团的部队改编为十九师,师长是寻淮洲。
二十师就是原来红十军的部队,师长由刘畴西兼任。
二十一师也是原来红十军的部队,师长是胡天桃。
这是一股可观的力量,红十军团上下共1万多人,有三个作战师,按理说是一股很好的力量,但是这股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失败了,仅仅存在了两个多月。
当时的军委主席朱德后来非常心痛地把这一现象概括成了八个字,叫“不编不散,一编就散”。
军团编成后,首战谭家桥,但很快失败了。
59.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
寻淮洲因何牺牲
红十军团编成后首战谭家桥之所以很快失败,军团长刘畴西的责任是很大的。
红十军团编成以后准备打敌人一个伏击。
那么打谁?
补充第一旅。
当时的考虑是,其他敌军距离尚远,唯尾随之敌补充第一旅显得孤立突出。敌人共三个团,装备比较好。红十军团是三个师,兵力和敌人差不多,但地形却十分有利。乌泥关至谭家桥两侧皆是山地及森林,地形险要,利于隐蔽埋伏。当时红军的弹药等物资极其缺乏,消灭补充第一旅,不但能获得人员和物资的补充,且能打掉追敌的气焰。
军团长刘畴西决定在这里打一仗,大家都无异议。
应该说这是一场立意积极的战斗,但作战对象的选择却不是太好。
我们从“补充第一旅”这个名字来看,好像是敌人不太正规的部队,杂牌部队。
其实不是。
补充第一旅1933年冬由保定编练处的三个补充团改编,旅长王耀武,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是蒋军中一员悍将。该旅装备好,干部多是军校毕业生,训练有素;士兵以北方人为多,战斗力相当强。
这是一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完全不似“补充”两字给人以二流部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