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部队已经极为疲劳,根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
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用手指向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就在这里。”
计划与阴谋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墙之下,在这条水路上,战船唯一的阻碍是长江到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
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朱元璋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朱元璋为陈友谅的汉军选定的墓地是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军队能利用当地的石灰山做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高级将领们,这些人和他一起从濠州打到应天,个个身经百战,朱元璋充分地信任他们。在这些将领面前,朱元璋一扫之前的犹豫和踌躇,带着自信的表情宣布了他的计划。
龙湾位置
首先,他指示驻守城正北方的邵荣放弃阵地,因为他镇守的正是那个关键的地方——龙湾。
其次,他命令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旦汉军进入伏击圈就进行攻击。
最后,他本人带着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最后的决战力量。
“此次攻击,我为总指挥,当我挥舞红色旗帜时,即代表敌军已经到达,当我挥舞黄色旗帜时,你们就要全力进攻,决战只在此时!”
然而徐达提出了疑问:如果陈友谅军不攻占龙湾,而直接从秦淮河攻击应天,这个计划是无法执行的。
是的,说得有道理,陈友谅带领的是水军,必定会走水路,他又凭什么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朱元璋打陆地战呢?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他指着将领中的一个人说道:“这就要靠你了。”
这个人叫康茂才。
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双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倒戈,建议陈友谅采取水路进攻,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会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水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水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陈友谅大喜过望,并表示一定会在胜利后重赏康茂才。在得到陈友谅的回音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连夜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将给予陈友谅最为沉重的精神打击。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以坚定的目光看着他的将领们:“我们自濠州出发以来,经历了无数困苦,打败了无数敌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虽然陈友谅比我们强大,但只要我们敢于迎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相信我是对的。”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
——拿破仑
朱元璋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无数的建议中,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他当之无愧。
他正等待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他已经成为了皇帝,现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着头,聆听他的训示,他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应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将永远在世界上消失,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将在他的管理下,成为他的臣民。
我不是渔民的后代,从来都不是!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安插在朱元璋军中的康茂才已经成为我的内线,他将在明天为我打开通往应天的道路,我的舰队将一往无前,征服这个富庶的地方,然后就是张士诚,他不过是个软弱的家伙,绝不会是我的对手,我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龙湾的圈套
至正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激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色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
老康!
无人应答。
第二声:
老康!
仍旧无人回答。
陈友谅借着皎洁的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地发现这并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而是石桥!
陈友谅感觉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
中计!
按照他的估计,此时应该是“火把丛生,杀声遍地,伏兵杀出”,可是在他惊慌一阵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一向精明的陈友谅现在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康茂才莫非是有事来不了了?
无论如何,这里很危险,不能久留。
正在此时,他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弟弟陈友仁已经统率一万人马在新河口之北的龙湾登陆,并击败了驻守在那里的军队,正等待大军的到来。
那就去龙湾登陆吧。
陈友谅命令船队加快速度,于当日下午到达了龙湾,之后他组织士兵上岸,一切都很顺利,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双眼睛正在不远处的狮子山上看着他。
那是朱元璋的眼睛。
他的预料没有错,陈友谅果然放弃了在江东桥进攻的企图,他是一个疑心重的人,必然选择稳妥的进攻方法。
在确定所有的士兵都进入了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了红旗。
此时,隐藏在石灰山后、应天南城、大胜关的五路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出现,但他们并没有摇旗呐喊,而是静静地看着汉军,因为他们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
汉军的士兵们终于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大的麻袋里,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盔甲上的反光,而这些敌人却纹丝不动,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那种眼神好似家乡过年时屠户看着圈里的猪羊。
战场上出现了可怕的宁静。
比死亡更可怕的宁静。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他们并没有在这种可怕的沉默中等待多久,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黄旗。
五路军队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率领下对汉军展开了轮番冲击,骑兵来往纵横,所向披靡!早已经惊慌失措的汉军无法抵抗,他们纷纷奔向自己的船只,然而此时正是退潮之时,船只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入长江逃生。陈友谅挤进能够开动的小船上逃命,一路逃到九江,胜利的梦想就此破灭。
此战汉军在战场上留下了两万具尸体、七千名俘虏,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还俘获了一百艘大船和数百条小船,朱元璋借助这些船只为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做好了准备。
陈友谅打了败仗,逃回了江西,而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器小”,眼睁睁地看着陈友谅被痛打一顿,只派了几千兵马在江浙与朱元璋接壤一带武装游行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了。这个人确实如陈友谅所说,刀架在脖子上才会着急。
不速之客
龙湾之战胜利后的一天,紫金山上的禅寺迎来了一位香客。当时的应天虽然已经为朱元璋所管辖,但治安情况仍然不好,所以寺中僧众一到晚上就会紧闭寺门。这天黄昏时分,这个香客走进了寺庙的大门,口称天晚无法赶路,希望留宿一夜,看门的小僧看此人相貌不俗(很丑)且十分凶恶,竟然不敢阻拦,让他进了内寺。
禅寺的住持闻听此事,慌忙出来看。当他初见此人,也不禁吃了一惊,但他毕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细看之下顿觉此人身上自有一股豪迈之气,且带一把宝剑在身,他暗自揣测这人极有可能是出外打劫的强盗,像这种人一定不能得罪,如果激怒了他,一把火烧了禅寺,自己和老婆孩子怎么办,于是做主留他一晚。
应天的镇守者朱元璋已经开始微服私访了,这也成为他之后几十年的习惯,这天他到紫金山下,看见了禅寺,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和尚的情景,便到寺中一游。
这天夜里,住持左思右想睡不着,他怕那个强盗嫌疑极重的人晚上会出来搞事,可这话也不能直说,他思虑良久,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邀请这个人去大殿讲禅。
所谓讲禅和魏晋时期的清谈差不多,一群人吃饱了饭,坐在一起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税。
朱元璋深更半夜被吵醒,得知居然是让他去讲禅,哭笑不得。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明白住持的意思。住的是人家的地方,礼貌起见,他随住持来到了大殿。
此时,空旷的大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分东西坐定后,住持开始地打量朱元璋。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民军领袖,衣着必定是朴素的,面相必定是凶恶的,看上去比较土,也是肯定的。
做强盗做到这个地步,连件好点的衣服都没有,说他是强盗都抬举他了,顶多是个乡巴佬。
但既然是讲禅,还是要说点什么的,于是住持开口了:
“施主何方人氏?”
朱元璋答:
“敢烦禅师下问,在下祖籍淮右。”
“所持何业?”
“目下无业,唯四处游侠而已。”
住持认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乡巴佬:
“我观施主面相,似有杀气,目下天下大乱,望施主早择良业,安分守己,闲来无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
朱元璋不动声色:
“不知何谓人生之理?”
“人生之理即心境二字,我送施主两句真言,望好自揣摩。”
“敢请赐教。”
“先祖有云:境忘心自灭,心灭境无侵。人生无非虚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面露轻蔑之色的和尚,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久久不去。
住持大惊失色,朱元璋站起身来,缓步走向住持,突然抽出腰间宝剑,将剑架在他的脖子上!
住持再也掩饰不住,惊慌失措,颤声说道:
“你想干什么?如要钱财,可以给你。”
朱元璋:
“禅师心境如此了得,为何也会害怕!方今天下,所以大乱,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马乱,只由隔岸观火!如天下太平,谁愿游侠?如尔等人,饱食终日,娶妻生子,只是妄谈心境,苟且偷生,可耻!”
然后,他归剑回鞘,朝自己的禅房走去。
住持终于发现,这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于是,他对着朱元璋的背影大声喊道:
“贫僧有眼不识泰山,敢问施主高姓大名?!”
背影没有停留,越走越远。
住持归房一夜未眠,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决定第二天要问个明白。
第二天,他起身来到朱元璋的禅房,但已是人去房空,在大殿的墙壁上,却留着用朱砂写就的几行大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部队已经极为疲劳,根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
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用手指向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就在这里。”
计划与阴谋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墙之下,在这条水路上,战船唯一的阻碍是长江到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
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朱元璋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朱元璋为陈友谅的汉军选定的墓地是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军队能利用当地的石灰山做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高级将领们,这些人和他一起从濠州打到应天,个个身经百战,朱元璋充分地信任他们。在这些将领面前,朱元璋一扫之前的犹豫和踌躇,带着自信的表情宣布了他的计划。
龙湾位置
首先,他指示驻守城正北方的邵荣放弃阵地,因为他镇守的正是那个关键的地方——龙湾。
其次,他命令杨靖、赵德胜、常遇春、徐达带领部队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旦汉军进入伏击圈就进行攻击。
最后,他本人带着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最后的决战力量。
“此次攻击,我为总指挥,当我挥舞红色旗帜时,即代表敌军已经到达,当我挥舞黄色旗帜时,你们就要全力进攻,决战只在此时!”
然而徐达提出了疑问:如果陈友谅军不攻占龙湾,而直接从秦淮河攻击应天,这个计划是无法执行的。
是的,说得有道理,陈友谅带领的是水军,必定会走水路,他又凭什么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朱元璋打陆地战呢?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他指着将领中的一个人说道:“这就要靠你了。”
这个人叫康茂才。
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双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倒戈,建议陈友谅采取水路进攻,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会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水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水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陈友谅大喜过望,并表示一定会在胜利后重赏康茂才。在得到陈友谅的回音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连夜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将给予陈友谅最为沉重的精神打击。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以坚定的目光看着他的将领们:“我们自濠州出发以来,经历了无数困苦,打败了无数敌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虽然陈友谅比我们强大,但只要我们敢于迎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相信我是对的。”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
——拿破仑
朱元璋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无数的建议中,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他当之无愧。
他正等待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他已经成为了皇帝,现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着头,聆听他的训示,他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应天指日可克,朱元璋将永远在世界上消失,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将在他的管理下,成为他的臣民。
我不是渔民的后代,从来都不是!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安插在朱元璋军中的康茂才已经成为我的内线,他将在明天为我打开通往应天的道路,我的舰队将一往无前,征服这个富庶的地方,然后就是张士诚,他不过是个软弱的家伙,绝不会是我的对手,我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龙湾的圈套
至正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激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色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
老康!
无人应答。
第二声:
老康!
仍旧无人回答。
陈友谅借着皎洁的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地发现这并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而是石桥!
陈友谅感觉血液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
中计!
按照他的估计,此时应该是“火把丛生,杀声遍地,伏兵杀出”,可是在他惊慌一阵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一向精明的陈友谅现在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康茂才莫非是有事来不了了?
无论如何,这里很危险,不能久留。
正在此时,他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弟弟陈友仁已经统率一万人马在新河口之北的龙湾登陆,并击败了驻守在那里的军队,正等待大军的到来。
那就去龙湾登陆吧。
陈友谅命令船队加快速度,于当日下午到达了龙湾,之后他组织士兵上岸,一切都很顺利,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双眼睛正在不远处的狮子山上看着他。
那是朱元璋的眼睛。
他的预料没有错,陈友谅果然放弃了在江东桥进攻的企图,他是一个疑心重的人,必然选择稳妥的进攻方法。
在确定所有的士兵都进入了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了红旗。
此时,隐藏在石灰山后、应天南城、大胜关的五路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出现,但他们并没有摇旗呐喊,而是静静地看着汉军,因为他们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
汉军的士兵们终于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大的麻袋里,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盔甲上的反光,而这些敌人却纹丝不动,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那种眼神好似家乡过年时屠户看着圈里的猪羊。
战场上出现了可怕的宁静。
比死亡更可怕的宁静。
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他们并没有在这种可怕的沉默中等待多久,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黄旗。
五路军队在徐达、常遇春、冯胜的率领下对汉军展开了轮番冲击,骑兵来往纵横,所向披靡!早已经惊慌失措的汉军无法抵抗,他们纷纷奔向自己的船只,然而此时正是退潮之时,船只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入长江逃生。陈友谅挤进能够开动的小船上逃命,一路逃到九江,胜利的梦想就此破灭。
此战汉军在战场上留下了两万具尸体、七千名俘虏,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还俘获了一百艘大船和数百条小船,朱元璋借助这些船只为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做好了准备。
陈友谅打了败仗,逃回了江西,而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器小”,眼睁睁地看着陈友谅被痛打一顿,只派了几千兵马在江浙与朱元璋接壤一带武装游行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了。这个人确实如陈友谅所说,刀架在脖子上才会着急。
不速之客
龙湾之战胜利后的一天,紫金山上的禅寺迎来了一位香客。当时的应天虽然已经为朱元璋所管辖,但治安情况仍然不好,所以寺中僧众一到晚上就会紧闭寺门。这天黄昏时分,这个香客走进了寺庙的大门,口称天晚无法赶路,希望留宿一夜,看门的小僧看此人相貌不俗(很丑)且十分凶恶,竟然不敢阻拦,让他进了内寺。
禅寺的住持闻听此事,慌忙出来看。当他初见此人,也不禁吃了一惊,但他毕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细看之下顿觉此人身上自有一股豪迈之气,且带一把宝剑在身,他暗自揣测这人极有可能是出外打劫的强盗,像这种人一定不能得罪,如果激怒了他,一把火烧了禅寺,自己和老婆孩子怎么办,于是做主留他一晚。
应天的镇守者朱元璋已经开始微服私访了,这也成为他之后几十年的习惯,这天他到紫金山下,看见了禅寺,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和尚的情景,便到寺中一游。
这天夜里,住持左思右想睡不着,他怕那个强盗嫌疑极重的人晚上会出来搞事,可这话也不能直说,他思虑良久,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邀请这个人去大殿讲禅。
所谓讲禅和魏晋时期的清谈差不多,一群人吃饱了饭,坐在一起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税。
朱元璋深更半夜被吵醒,得知居然是让他去讲禅,哭笑不得。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明白住持的意思。住的是人家的地方,礼貌起见,他随住持来到了大殿。
此时,空旷的大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分东西坐定后,住持开始地打量朱元璋。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民军领袖,衣着必定是朴素的,面相必定是凶恶的,看上去比较土,也是肯定的。
做强盗做到这个地步,连件好点的衣服都没有,说他是强盗都抬举他了,顶多是个乡巴佬。
但既然是讲禅,还是要说点什么的,于是住持开口了:
“施主何方人氏?”
朱元璋答:
“敢烦禅师下问,在下祖籍淮右。”
“所持何业?”
“目下无业,唯四处游侠而已。”
住持认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乡巴佬:
“我观施主面相,似有杀气,目下天下大乱,望施主早择良业,安分守己,闲来无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
朱元璋不动声色:
“不知何谓人生之理?”
“人生之理即心境二字,我送施主两句真言,望好自揣摩。”
“敢请赐教。”
“先祖有云:境忘心自灭,心灭境无侵。人生无非虚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面露轻蔑之色的和尚,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久久不去。
住持大惊失色,朱元璋站起身来,缓步走向住持,突然抽出腰间宝剑,将剑架在他的脖子上!
住持再也掩饰不住,惊慌失措,颤声说道:
“你想干什么?如要钱财,可以给你。”
朱元璋:
“禅师心境如此了得,为何也会害怕!方今天下,所以大乱,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马乱,只由隔岸观火!如天下太平,谁愿游侠?如尔等人,饱食终日,娶妻生子,只是妄谈心境,苟且偷生,可耻!”
然后,他归剑回鞘,朝自己的禅房走去。
住持终于发现,这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于是,他对着朱元璋的背影大声喊道:
“贫僧有眼不识泰山,敢问施主高姓大名?!”
背影没有停留,越走越远。
住持归房一夜未眠,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决定第二天要问个明白。
第二天,他起身来到朱元璋的禅房,但已是人去房空,在大殿的墙壁上,却留着用朱砂写就的几行大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