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住下后,百无聊赖,开始练习起书法。不过,他练字的方式十分奇特:看得多,想得多,真正动笔的次数却很少。但让周围人纳闷的是,没过几天,这位新姑爷的书法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便有人向他请教书法之道,王守仁也不谦虚,侃侃而谈道:“我刚开始学习书法时,对着古帖临摹,却只能学到字形,收效甚微。之后我再不肯轻易下笔,而是凝思静虑,拟形于心,直到贯通其法,之后再提笔落纸,便如有神助了。”
王守仁不是一个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怪异的少年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岁的他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标——做圣贤。
有理想是好的,可是王兄弟挑的这个理想可操作性实在不高,毕竟之前除若干疯子、精神病自称实现了该理想之外,大家公认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人,如孔某、孟某等。
王守仁自己也摸不着头脑,所以他出没于佛寺道院,希望从和尚道士身上寻找成为圣贤的灵感。但除了学会念经打坐之外,连圣贤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没有灰心丧气,仍然不断地追寻着圣贤之道。
终归是会找到方法的,王守仁坚信这一点。
或许是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上天,不久之后,它就给王守仁指出了那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弘治二年(1489),十八岁的王守仁离开江西,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回老家余姚,在旅途之中,他认识了一个书生,便结伴而行,闲聊解闷。
交谈中,他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位书生思虑良久,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
“格物穷理。”
参考消息
许仙
王守仁在大婚之日去的道观,乃南昌名胜西山万寿宫,是专为奉祀许逊而建的。许逊,东晋南昌人,曾拜著名道士吴猛为师,尽得真传,后前往四川任旌阳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弃官。相传他回家不久,恰逢鄱阳湖水灾泛滥,他便铸铁为柱,下施八索,勾锁地穴,力斩兴风作浪的孽龙,最终消除了水患。之后,他在西山结庐而居,修炼长生之术,最终在其一百三十六岁那年大功告成,全家四十二口拔宅升空,鸡犬也同日升天。当地人感念他的恩德,便亲切地称他为“许仙”、“许真君”,并修建了铁柱观。到了宋代,宋徽宗御赐匾额“玉隆万寿”,铁柱观遂改名为万寿宫,并一直沿用至今。
“何意?”
书生笑了:
“你回去看朱圣人的书,自然就知道了。”
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
圣贤之路
朱圣人就是朱熹。要说起这位仁兄,那可真算得上是地球人都知道,知名度无与伦比,连高祖朱元璋都想改家谱,给他当孙子。
可关于他的争论几百年也没消停过,骂他的人说他是败类,捧他的人说他是圣贤,但无论如何,双方都承认这样一点:他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
朱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支持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反对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禁锢思想的罪魁祸首。
其实朱熹先生远没有人们所说得那么复杂,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过他的目标有些特殊罢了。
他追求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深邃的秘密。
(提示:下面的内容将叙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相信按本人的讲述方式,大家是能够理解的,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去翻书吧。)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炼,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掌握!
这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白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最著名的“开悟”者就是“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
按照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即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据说五代年间,有一位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到后来,他五六十岁,剑法出神入化之时,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阵,却从未被打败过。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才真正开始相信小说中的一句常用语: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开悟,也不是练习武术,这玩意儿是从书中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找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一、道是个稀罕玩意儿,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二、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三、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既然道这么好,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还是按照职业来划分,如果你去问一个已经开悟的和尚,得到的回答会十分有趣。
对于这个问题,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禅师的答案是:把佛像烧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来求火。
德山和尚的答案是:文殊和普贤是挑粪的。(罪过罪过)
他们并不是在说胡话,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就能从中体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真意。所谓目中无佛,心中有佛,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处。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径,也正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谬的语言中,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他们以各种耸人听闻的话来回答问题,只是想要告诉你,悟道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会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你。
可是高僧们的答案可操作性实在不强,一般人干不了,很难让我们满意,我们再来看看武者。
对于练武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简单,丢给你一把剑,你就慢慢练吧,悟道经验交流大会至于要练多久才能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最高境界,不要问师傅,也不要问你自己,鬼才知道。
毕竟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里,绝顶高手一般也就一两个人,如果你没有练出来,那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诸位一定要端正心态。
现在我们的期盼都寄托在儒家的朱圣人身上,希望这里有通往圣贤之路的钥匙。
朱圣人确实不负众望,用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好,现在我们终于回到了起点,和王守仁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那么这四个字到底有什么魔力,又是什么意思呢?
朱圣人还是很耐心的,他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头黄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头的那几贯私房钱也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朱圣人不收你学费就够意思了,还能帮你包打天下?
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问得好!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是会“豁然贯通”的。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豁然贯通”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导师们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但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格”吧,请你相信,到了“豁然贯通”的时候,你就能“豁然贯通”了。
好了,我们的哲学课到此结束,课上讨论了关于佛学、禅宗、儒学、宋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信这种讲述方式大家能够理解。
其实我并不愿讲这些东西,但如果不讲,诸位就很难理解王守仁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也无法体会他那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
圣贤之路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名将之路更加艰辛。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帮手,没有导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然而,十八岁的王守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道路,他最终成功了,在十九年后的那个地方,那个夜晚,那个载入历史的瞬间。
住下后,百无聊赖,开始练习起书法。不过,他练字的方式十分奇特:看得多,想得多,真正动笔的次数却很少。但让周围人纳闷的是,没过几天,这位新姑爷的书法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于是便有人向他请教书法之道,王守仁也不谦虚,侃侃而谈道:“我刚开始学习书法时,对着古帖临摹,却只能学到字形,收效甚微。之后我再不肯轻易下笔,而是凝思静虑,拟形于心,直到贯通其法,之后再提笔落纸,便如有神助了。”
王守仁不是一个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怪异的少年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岁的他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标——做圣贤。
有理想是好的,可是王兄弟挑的这个理想可操作性实在不高,毕竟之前除若干疯子、精神病自称实现了该理想之外,大家公认的也就那么两三个人,如孔某、孟某等。
王守仁自己也摸不着头脑,所以他出没于佛寺道院,希望从和尚道士身上寻找成为圣贤的灵感。但除了学会念经打坐之外,连圣贤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没有灰心丧气,仍然不断地追寻着圣贤之道。
终归是会找到方法的,王守仁坚信这一点。
或许是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上天,不久之后,它就给王守仁指出了那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弘治二年(1489),十八岁的王守仁离开江西,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回老家余姚,在旅途之中,他认识了一个书生,便结伴而行,闲聊解闷。
交谈中,他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位书生思虑良久,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
“格物穷理。”
参考消息
许仙
王守仁在大婚之日去的道观,乃南昌名胜西山万寿宫,是专为奉祀许逊而建的。许逊,东晋南昌人,曾拜著名道士吴猛为师,尽得真传,后前往四川任旌阳县令,因不满官场黑暗而弃官。相传他回家不久,恰逢鄱阳湖水灾泛滥,他便铸铁为柱,下施八索,勾锁地穴,力斩兴风作浪的孽龙,最终消除了水患。之后,他在西山结庐而居,修炼长生之术,最终在其一百三十六岁那年大功告成,全家四十二口拔宅升空,鸡犬也同日升天。当地人感念他的恩德,便亲切地称他为“许仙”、“许真君”,并修建了铁柱观。到了宋代,宋徽宗御赐匾额“玉隆万寿”,铁柱观遂改名为万寿宫,并一直沿用至今。
“何意?”
书生笑了:
“你回去看朱圣人的书,自然就知道了。”
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
圣贤之路
朱圣人就是朱熹。要说起这位仁兄,那可真算得上是地球人都知道,知名度无与伦比,连高祖朱元璋都想改家谱,给他当孙子。
可关于他的争论几百年也没消停过,骂他的人说他是败类,捧他的人说他是圣贤,但无论如何,双方都承认这样一点:他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
朱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支持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反对者认为,他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是禁锢思想的罪魁祸首。
其实朱熹先生远没有人们所说得那么复杂,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不过他的目标有些特殊罢了。
他追求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深邃的秘密。
(提示:下面的内容将叙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相信按本人的讲述方式,大家是能够理解的,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去翻书吧。)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炼,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掌握!
这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白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最著名的“开悟”者就是“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
按照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即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据说五代年间,有一位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到后来,他五六十岁,剑法出神入化之时,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阵,却从未被打败过。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才真正开始相信小说中的一句常用语: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开悟,也不是练习武术,这玩意儿是从书中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找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一、道是个稀罕玩意儿,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二、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三、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既然道这么好,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还是按照职业来划分,如果你去问一个已经开悟的和尚,得到的回答会十分有趣。
对于这个问题,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禅师的答案是:把佛像烧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来求火。
德山和尚的答案是:文殊和普贤是挑粪的。(罪过罪过)
他们并不是在说胡话,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就能从中体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真意。所谓目中无佛,心中有佛,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处。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径,也正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谬的语言中,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他们以各种耸人听闻的话来回答问题,只是想要告诉你,悟道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会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你。
可是高僧们的答案可操作性实在不强,一般人干不了,很难让我们满意,我们再来看看武者。
对于练武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简单,丢给你一把剑,你就慢慢练吧,悟道经验交流大会至于要练多久才能达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最高境界,不要问师傅,也不要问你自己,鬼才知道。
毕竟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里,绝顶高手一般也就一两个人,如果你没有练出来,那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诸位一定要端正心态。
现在我们的期盼都寄托在儒家的朱圣人身上,希望这里有通往圣贤之路的钥匙。
朱圣人确实不负众望,用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好,现在我们终于回到了起点,和王守仁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那么这四个字到底有什么魔力,又是什么意思呢?
朱圣人还是很耐心的,他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头黄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头的那几贯私房钱也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朱圣人不收你学费就够意思了,还能帮你包打天下?
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问得好!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是会“豁然贯通”的。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豁然贯通”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导师们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但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格”吧,请你相信,到了“豁然贯通”的时候,你就能“豁然贯通”了。
好了,我们的哲学课到此结束,课上讨论了关于佛学、禅宗、儒学、宋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信这种讲述方式大家能够理解。
其实我并不愿讲这些东西,但如果不讲,诸位就很难理解王守仁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也无法体会他那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
圣贤之路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名将之路更加艰辛。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帮手,没有导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然而,十八岁的王守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道路,他最终成功了,在十九年后的那个地方,那个夜晚,那个载入历史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