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黑铁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为已经将近年关,江南的早春即将来临,不似北方中原一般寒冷肃杀,已经显露出几分桃红柳绿的颜色。
自打离开文王谷,杨桓三人驱车向北,饥餐渴饮,很快进入扬州境地,距离繁华富庶的扬州城约莫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这一日傍晚,三人因为加紧赶路错过宿头,左近又没有村舍野店,不得不寻到一座山寺过夜。
官道两旁群山连绵,却都不是陡峭的奇峰高崖,而是起伏的丘陵矮山,官道在山势平缓处蜿蜒修筑,可见两侧的梯田、茶园、果园、花圃,东侧一座矮山的半山腰上,栖座着一家规模不大的山寺,黄墙红瓦,钟鼓之声浑厚安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大兴盛于南北朝时期,一直传至隋唐。当即女皇武瞾潜龙未曾升腾之时,也曾被送往清苦寺庙中修行,做了一名女尼,对于佛教有着很深的感情。
女皇登临大宝之时,有一雍州人名叫唐同泰的,主动为武则天献上一块奇石,石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根据唐同泰的讲述,这块石头出于洛水,是被九条五爪金龙合力托出洛水,辗转落到唐同泰手中,故而晋献女皇。
武则天大喜,将这块石头赐名为“宝图”,又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亲自去洛水拜受天命,自诩为“圣母”,并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同年七月,洛阳法华寺僧人法明,联合洛阳城周边大寺大院十位住持高僧,向武则天晋献了一部《大云经》。这部书据说是后凉时期的高僧慧海所译,又名《大云无相经》,其中有两段经文提到女人即将做皇帝的事,而且叙述得十分详细有序。
其中一段经文写道:“有一天女,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另一段则写道:“是天女者,为众生故,耳时诸臣奉此女为继王嗣,威服天下,无违拗者,当得做佛……”
当时这两段话传遍大唐,许多得道僧人争相涌出,合力撰写了一部《大云经疏》,对这两段话进行了歪曲而细致的注释。不外乎解释说武则天乃是佛祖早已预言选定的女皇之类,为武则天的登基铺垫了通明佛光,增添了许多怪力乱神的色彩。
当时的人大多信封佛教,本不喜女子当权者,却也不敢违拗佛祖的意愿,为武则天登基制造了代天巡狩的借口,扫平崎岖不平的道路。武则天大喜,赏赐有功僧人紫袈裟,银鱼袋,封为上师大尚佛,参功立祖,从此更加作兴佛教,导致民间寺庙林立,三步一院,五步一堂,遍地僧尼,处处钟鼓,民众无不诚心信奉,极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杨桓三人将马车停在山门外,见寺院中门紧闭,只留下一扇角门虚掩。山门两侧张榜着金漆大字的对联:善缘恶缘,无缘不至;心念意念,无念不为。门上正中则横着一具硕大的金匾,上书:灵光寺。
杨桓敲开角门,自有灰衣小沙弥上来稽首问询。杨桓道出错过宿头,想要借宿一晚等语,小沙弥自满面笑容的将三人迎了进去,于禅殿内请坐,便去后面知会住持。
这所寺庙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药王殿,法堂,正殿,配殿,经疏阁等一应俱全,寺中只有僧人十数,浴头,踏头,罚主,化食等位置却均由住持一人操劳,知客僧亦轮流值守。
寺院占地不大,草木葱郁,虽有人清扫整理,依旧难掩气象衰败,显然少有香火供奉,全因其坐落之地过于偏僻,虽无热闹大城中的寺院那般繁华,却也露出些许清幽气象,后院数十枝桃花方始含蓄待放,姿态万千,虽无蜂蝶缠绕翻飞,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正是修行的好去处。
住持师傅法号弘宣,是一名积年老僧,白眉低垂,面相和蔼,身体清瘦,自有一番天然慈悲之意。弘宣获悉杨桓等人来意,宣念了一声佛号,命知客僧奉上滚水茶汤,邀三人落座休息,双掌合什道:“天下人走路,哪有背着房屋的道理,既然来到此处,食宿自有老僧安排整顿,三位且不必心忧,只管自在便是。”
杨桓起身答谢,去包裹中取出些零碎金银,并一吊小钱,作为茶饭之资。老僧倒不在意,将钱财递于小沙弥收起,邀请三人将寺庙前后参观一番,重新落座后,小沙弥上前禀报道:“尊师,夜斋已经安排好了。”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这顿晚饭是专门为杨桓三人安排的。杨桓再三谢过,随老僧去往斋堂,见一溜长桌木凳,十分简陋,餐桌上摆着几只碟碗,都是些清水煮熟的干菜,冬储的大头菜佐以细盐麻油,热面筋,大馒头,并些粉汤攒糕,聊以充饥。
老僧陪同落座,只是拣选几条菜叶陪伴。饭罢,老僧叮嘱小沙弥为杨桓等人清扫客房,四人居坐于老僧禅房中,啜茗清谈,不过谈说些佛理,讲述些万物道法而已。
杨桓赶路疲惫,不知好歹的侧卧在蒲团之上,只顾着捶打腰背。古奇哪里肯安稳说话儿,早已不知跑到哪里玩耍,连盖雪银犼一并带了出去。裴乾坤也感困倦,强打精神同老僧谈说,口中早已打起了哈欠。
正不耐烦时,老僧却没眼色的起了谈兴,兴致浓烈的宣讲起人生苦厄,需做善事修行,方能得脱轮回之苦。杨桓侧卧朦胧,随口敷衍道:“大师,您说人生苦厄,可我并不觉得苦,反倒觉得苦日子过得甘之如饴,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就不用再修行做善事了?”
弘宣念佛道:“施主此言差矣,我佛所谓人生八苦,乃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八苦贯穿人的一生,却是无法避免,想来人活一世,哪里会有真正的无欲无求,若是世人均已觉醒,这大千世界中的嗔怪、争斗、纷扰、杀孽,岂不是悉数尽了?”
因为已经将近年关,江南的早春即将来临,不似北方中原一般寒冷肃杀,已经显露出几分桃红柳绿的颜色。
自打离开文王谷,杨桓三人驱车向北,饥餐渴饮,很快进入扬州境地,距离繁华富庶的扬州城约莫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这一日傍晚,三人因为加紧赶路错过宿头,左近又没有村舍野店,不得不寻到一座山寺过夜。
官道两旁群山连绵,却都不是陡峭的奇峰高崖,而是起伏的丘陵矮山,官道在山势平缓处蜿蜒修筑,可见两侧的梯田、茶园、果园、花圃,东侧一座矮山的半山腰上,栖座着一家规模不大的山寺,黄墙红瓦,钟鼓之声浑厚安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大兴盛于南北朝时期,一直传至隋唐。当即女皇武瞾潜龙未曾升腾之时,也曾被送往清苦寺庙中修行,做了一名女尼,对于佛教有着很深的感情。
女皇登临大宝之时,有一雍州人名叫唐同泰的,主动为武则天献上一块奇石,石上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根据唐同泰的讲述,这块石头出于洛水,是被九条五爪金龙合力托出洛水,辗转落到唐同泰手中,故而晋献女皇。
武则天大喜,将这块石头赐名为“宝图”,又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亲自去洛水拜受天命,自诩为“圣母”,并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同年七月,洛阳法华寺僧人法明,联合洛阳城周边大寺大院十位住持高僧,向武则天晋献了一部《大云经》。这部书据说是后凉时期的高僧慧海所译,又名《大云无相经》,其中有两段经文提到女人即将做皇帝的事,而且叙述得十分详细有序。
其中一段经文写道:“有一天女,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另一段则写道:“是天女者,为众生故,耳时诸臣奉此女为继王嗣,威服天下,无违拗者,当得做佛……”
当时这两段话传遍大唐,许多得道僧人争相涌出,合力撰写了一部《大云经疏》,对这两段话进行了歪曲而细致的注释。不外乎解释说武则天乃是佛祖早已预言选定的女皇之类,为武则天的登基铺垫了通明佛光,增添了许多怪力乱神的色彩。
当时的人大多信封佛教,本不喜女子当权者,却也不敢违拗佛祖的意愿,为武则天登基制造了代天巡狩的借口,扫平崎岖不平的道路。武则天大喜,赏赐有功僧人紫袈裟,银鱼袋,封为上师大尚佛,参功立祖,从此更加作兴佛教,导致民间寺庙林立,三步一院,五步一堂,遍地僧尼,处处钟鼓,民众无不诚心信奉,极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
杨桓三人将马车停在山门外,见寺院中门紧闭,只留下一扇角门虚掩。山门两侧张榜着金漆大字的对联:善缘恶缘,无缘不至;心念意念,无念不为。门上正中则横着一具硕大的金匾,上书:灵光寺。
杨桓敲开角门,自有灰衣小沙弥上来稽首问询。杨桓道出错过宿头,想要借宿一晚等语,小沙弥自满面笑容的将三人迎了进去,于禅殿内请坐,便去后面知会住持。
这所寺庙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药王殿,法堂,正殿,配殿,经疏阁等一应俱全,寺中只有僧人十数,浴头,踏头,罚主,化食等位置却均由住持一人操劳,知客僧亦轮流值守。
寺院占地不大,草木葱郁,虽有人清扫整理,依旧难掩气象衰败,显然少有香火供奉,全因其坐落之地过于偏僻,虽无热闹大城中的寺院那般繁华,却也露出些许清幽气象,后院数十枝桃花方始含蓄待放,姿态万千,虽无蜂蝶缠绕翻飞,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正是修行的好去处。
住持师傅法号弘宣,是一名积年老僧,白眉低垂,面相和蔼,身体清瘦,自有一番天然慈悲之意。弘宣获悉杨桓等人来意,宣念了一声佛号,命知客僧奉上滚水茶汤,邀三人落座休息,双掌合什道:“天下人走路,哪有背着房屋的道理,既然来到此处,食宿自有老僧安排整顿,三位且不必心忧,只管自在便是。”
杨桓起身答谢,去包裹中取出些零碎金银,并一吊小钱,作为茶饭之资。老僧倒不在意,将钱财递于小沙弥收起,邀请三人将寺庙前后参观一番,重新落座后,小沙弥上前禀报道:“尊师,夜斋已经安排好了。”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这顿晚饭是专门为杨桓三人安排的。杨桓再三谢过,随老僧去往斋堂,见一溜长桌木凳,十分简陋,餐桌上摆着几只碟碗,都是些清水煮熟的干菜,冬储的大头菜佐以细盐麻油,热面筋,大馒头,并些粉汤攒糕,聊以充饥。
老僧陪同落座,只是拣选几条菜叶陪伴。饭罢,老僧叮嘱小沙弥为杨桓等人清扫客房,四人居坐于老僧禅房中,啜茗清谈,不过谈说些佛理,讲述些万物道法而已。
杨桓赶路疲惫,不知好歹的侧卧在蒲团之上,只顾着捶打腰背。古奇哪里肯安稳说话儿,早已不知跑到哪里玩耍,连盖雪银犼一并带了出去。裴乾坤也感困倦,强打精神同老僧谈说,口中早已打起了哈欠。
正不耐烦时,老僧却没眼色的起了谈兴,兴致浓烈的宣讲起人生苦厄,需做善事修行,方能得脱轮回之苦。杨桓侧卧朦胧,随口敷衍道:“大师,您说人生苦厄,可我并不觉得苦,反倒觉得苦日子过得甘之如饴,是不是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就不用再修行做善事了?”
弘宣念佛道:“施主此言差矣,我佛所谓人生八苦,乃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八苦贯穿人的一生,却是无法避免,想来人活一世,哪里会有真正的无欲无求,若是世人均已觉醒,这大千世界中的嗔怪、争斗、纷扰、杀孽,岂不是悉数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