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明末之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啸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沉声道:“尔是何人?为何求见本公?”
方中吉拘束地站着,扫了一旁的军兵一眼,欲语还休。
李啸会意,遂屏退通禀的军兵,再让方中吉与自已分宾主而坐。
方中吉坐下后,他抬起头,一双英目中,却满是复杂神色。
“方相士有何话,不方便直说吗?”李啸轻声问了句。
方中吉点了点头,才低声道:“正是。唐国公,现在帐中,只有你我二人,在下方可对你从实告之。“
李啸笑道:”那你但说无妨。“
方中吉轻吸一口气,轻声道:”敢问唐国公,万历年间,为朝廷钦天监效力的大相士方玉,大人可有耳闻?”
李啸的脸色,一下子就严肃了起来。
读过《国榷》等明代史书的他,当然对这个方玉有所了解。
方玉,出身相士世家,家学十分悠远,他为人聪颖,道术高深,诸如观星堪舆,寻龙望气等术无不精通,万历五年时,年纪轻轻就代替其父,被选入钦天监,担任监司司员一职。
不过,史书上对方玉的记载十分简略,李啸对他的整个人生过程,也记不太清了。
而关于他的结局,好象在《国榷》中有过一句话,“方玉因选陵事,为帝所憎,逐之,不知所归。”
想到这里,李啸试探着问了一句:“方玉乃是万历年间钦天监司员,是我朝顶尖的大相士,难道他与你……”
“大人说得不错,方玉乃是在下祖父,本道乃是方玉之孙也。”方中吉黯然回应道。
“哦……”
“大人,您一定对在下十分好奇吧?”方中吉惨笑一声:“不知道李大人可有兴趣,听我讲一讲我祖父方玉的故事?”
李啸直视着方中吉晶然闪亮的眼神,点头道:“可以,本公愿闻其详。”
听李啸这么说,方中吉脸色放松下来,随后便开始,讲述其祖父方玉,给万历皇帝选择万年福地的故事。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当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只有21岁,与后来昏愦懒政的史书标准形象不同,此时的他,还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雄心的“愤青”天子。那一年,万历皇帝去天寿山春祭,见到苍山寥廓,山河万里,忽然心有所动,动起了给自已选择万年吉壤的念头。
皇帝一发令,手下的相士与风水师们立即忙碌起来,开始在京城郊外,四处给皇帝堪查选址。
只不过,当时同样年纪轻轻,只有26岁的钦天监司员方玉,对钦天监的同事们,每天这般忙碌选址,却是十分冷漠,一点都不想参与。
而他之所以对选择皇陵一事这般冷漠不上心,并不是方玉为人惫懒不想干活,而是,道术高深又精通风水堪舆的他,曾暗中遍访京城一带,发现能安葬朱家皇帝的火属性陵墓,已经没有合适之处了。
只不过,方玉人微言轻,他的探查结果,无法对任何人明言,只能压抑在心中。而他这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令钦天监的大领导,监正杨汝常十分不满。
随后,在杨汝常的催逼下,方玉还是只能离开钦天监,装模作样的去京城郊外探查,当然也没有任何结果。
后来,钦天监派出给皇帝选址的司员与风水师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在京城附近,想再找到风水极佳的万年福地,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他们接连找了好几处地方,不是方向不宜,就是堂局狭窄,还有一些地方,要么是位次参差,要么砂水倾倒,总之,都不是上佳风水所宜之地。
完不成皇帝的差事,可是一件罪过很大的事情。
故而,皇帝的陵址一天没着落,作为钦天监监正的杨汝常,心里便一天不得踏实,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令他越来越焦急不安。
要知道,杨汝常从前任监正杨宏亮手中,接手钦天监担任监正,也不过才只有一年时间,一直想快点做出成绩,来讨皇帝欢心的他,却万万没想到,才上任不久,就卡壳在帝陵选址上,让自已的仕途大为蒙尘,如何能不让他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偏偏在这时,皇帝又派太监来钦天监催逼进度,令杨汝常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这时,作为监正的杨汝常再也坐不住了,也不敢再整天呆在钦天监摆领导派头了,他这个钦天监的大领导,开始同底下的司员一般,亲自跑腿,四处探查,遍寻京城郊外,为皇帝查找吉穴。
有大领导亲自出马,手下的钦天监司员们为了表现,也个个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访查后,总算寻得了在各位风水师看来,堪称上佳的风水宝地。
其中一处,是形龙山,钦天监的风水师们,对其评价是主峰高耸,诸山拱抱,河水绕脚,众水来贺,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风阁,明堂开亮,辅弼森严,堪称至尊至贵之地。
而另一处是小峪山,风水师们认为,此地十分符合风水宝地格局,其来山绵远雄峻,主势尊严,水星行龙,金星站穴,左右四辅,拱顾周旋,明堂端正,砂水有情,亦是安葬帝王的上佳之穴。
选定了这两处风水宝地,杨汝常忙不迭地向万历皇帝报喜,同时在奏章中,厚颜无耻地为自已大表其功。
万历闻报,亦十分欣喜,遂上报两宫皇太后,得到懿旨同意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再借秋祭陵之机,亲自前往形龙山和小峪山两地查看。
经过一番对比,万历皇帝自已更钟意小峪山,遂上报两宫皇太后,得到批准后,便把小峪山更名为大峪山,在这里正式修造自已的陵墓,这个地方,便是后来的万历皇帝葬身的定陵之址。
福地既定,接下来便是正式定穴,也就是地宫的正式埋葬之所。
有道是三年寻龙,十年定穴,这定穴的功夫,却比寻找福址要更难得多。在风水学中,还有“定穴差一线,富贵不相见”的说法,足见这定穴功夫之难。
好不容易,折腾到了当年年底,在一众风水师的共同测算下,这定穴之事才最终定下来。在选了良辰吉日后,在定穴的地方,举行了盛大的动土仪式。
这样的动土仪式完成后,待来年开春,土地化冻后,立刻会有大批工匠入驻此地,开始兴建皇帝的陵墓。
动土仪式开始时,万历皇帝十分高兴,他带着太监与护卫,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
见到皇帝也来参加... -->>
李啸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沉声道:“尔是何人?为何求见本公?”
方中吉拘束地站着,扫了一旁的军兵一眼,欲语还休。
李啸会意,遂屏退通禀的军兵,再让方中吉与自已分宾主而坐。
方中吉坐下后,他抬起头,一双英目中,却满是复杂神色。
“方相士有何话,不方便直说吗?”李啸轻声问了句。
方中吉点了点头,才低声道:“正是。唐国公,现在帐中,只有你我二人,在下方可对你从实告之。“
李啸笑道:”那你但说无妨。“
方中吉轻吸一口气,轻声道:”敢问唐国公,万历年间,为朝廷钦天监效力的大相士方玉,大人可有耳闻?”
李啸的脸色,一下子就严肃了起来。
读过《国榷》等明代史书的他,当然对这个方玉有所了解。
方玉,出身相士世家,家学十分悠远,他为人聪颖,道术高深,诸如观星堪舆,寻龙望气等术无不精通,万历五年时,年纪轻轻就代替其父,被选入钦天监,担任监司司员一职。
不过,史书上对方玉的记载十分简略,李啸对他的整个人生过程,也记不太清了。
而关于他的结局,好象在《国榷》中有过一句话,“方玉因选陵事,为帝所憎,逐之,不知所归。”
想到这里,李啸试探着问了一句:“方玉乃是万历年间钦天监司员,是我朝顶尖的大相士,难道他与你……”
“大人说得不错,方玉乃是在下祖父,本道乃是方玉之孙也。”方中吉黯然回应道。
“哦……”
“大人,您一定对在下十分好奇吧?”方中吉惨笑一声:“不知道李大人可有兴趣,听我讲一讲我祖父方玉的故事?”
李啸直视着方中吉晶然闪亮的眼神,点头道:“可以,本公愿闻其详。”
听李啸这么说,方中吉脸色放松下来,随后便开始,讲述其祖父方玉,给万历皇帝选择万年福地的故事。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当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只有21岁,与后来昏愦懒政的史书标准形象不同,此时的他,还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雄心的“愤青”天子。那一年,万历皇帝去天寿山春祭,见到苍山寥廓,山河万里,忽然心有所动,动起了给自已选择万年吉壤的念头。
皇帝一发令,手下的相士与风水师们立即忙碌起来,开始在京城郊外,四处给皇帝堪查选址。
只不过,当时同样年纪轻轻,只有26岁的钦天监司员方玉,对钦天监的同事们,每天这般忙碌选址,却是十分冷漠,一点都不想参与。
而他之所以对选择皇陵一事这般冷漠不上心,并不是方玉为人惫懒不想干活,而是,道术高深又精通风水堪舆的他,曾暗中遍访京城一带,发现能安葬朱家皇帝的火属性陵墓,已经没有合适之处了。
只不过,方玉人微言轻,他的探查结果,无法对任何人明言,只能压抑在心中。而他这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令钦天监的大领导,监正杨汝常十分不满。
随后,在杨汝常的催逼下,方玉还是只能离开钦天监,装模作样的去京城郊外探查,当然也没有任何结果。
后来,钦天监派出给皇帝选址的司员与风水师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在京城附近,想再找到风水极佳的万年福地,实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他们接连找了好几处地方,不是方向不宜,就是堂局狭窄,还有一些地方,要么是位次参差,要么砂水倾倒,总之,都不是上佳风水所宜之地。
完不成皇帝的差事,可是一件罪过很大的事情。
故而,皇帝的陵址一天没着落,作为钦天监监正的杨汝常,心里便一天不得踏实,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令他越来越焦急不安。
要知道,杨汝常从前任监正杨宏亮手中,接手钦天监担任监正,也不过才只有一年时间,一直想快点做出成绩,来讨皇帝欢心的他,却万万没想到,才上任不久,就卡壳在帝陵选址上,让自已的仕途大为蒙尘,如何能不让他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偏偏在这时,皇帝又派太监来钦天监催逼进度,令杨汝常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这时,作为监正的杨汝常再也坐不住了,也不敢再整天呆在钦天监摆领导派头了,他这个钦天监的大领导,开始同底下的司员一般,亲自跑腿,四处探查,遍寻京城郊外,为皇帝查找吉穴。
有大领导亲自出马,手下的钦天监司员们为了表现,也个个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访查后,总算寻得了在各位风水师看来,堪称上佳的风水宝地。
其中一处,是形龙山,钦天监的风水师们,对其评价是主峰高耸,诸山拱抱,河水绕脚,众水来贺,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风阁,明堂开亮,辅弼森严,堪称至尊至贵之地。
而另一处是小峪山,风水师们认为,此地十分符合风水宝地格局,其来山绵远雄峻,主势尊严,水星行龙,金星站穴,左右四辅,拱顾周旋,明堂端正,砂水有情,亦是安葬帝王的上佳之穴。
选定了这两处风水宝地,杨汝常忙不迭地向万历皇帝报喜,同时在奏章中,厚颜无耻地为自已大表其功。
万历闻报,亦十分欣喜,遂上报两宫皇太后,得到懿旨同意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再借秋祭陵之机,亲自前往形龙山和小峪山两地查看。
经过一番对比,万历皇帝自已更钟意小峪山,遂上报两宫皇太后,得到批准后,便把小峪山更名为大峪山,在这里正式修造自已的陵墓,这个地方,便是后来的万历皇帝葬身的定陵之址。
福地既定,接下来便是正式定穴,也就是地宫的正式埋葬之所。
有道是三年寻龙,十年定穴,这定穴的功夫,却比寻找福址要更难得多。在风水学中,还有“定穴差一线,富贵不相见”的说法,足见这定穴功夫之难。
好不容易,折腾到了当年年底,在一众风水师的共同测算下,这定穴之事才最终定下来。在选了良辰吉日后,在定穴的地方,举行了盛大的动土仪式。
这样的动土仪式完成后,待来年开春,土地化冻后,立刻会有大批工匠入驻此地,开始兴建皇帝的陵墓。
动土仪式开始时,万历皇帝十分高兴,他带着太监与护卫,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
见到皇帝也来参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