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大明天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叶向高想不到杨涟竟然直言到如此地步,不由得拱手道:“论起坦荡,某不如文孺呀。”
朱由校也拱手道:“杨卿此言,可谓是一语中的。东林中有识之士反对党争,而东林却不得不在党争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无法拔出。这似乎是个悖论,其实朕倒是觉得很容易理解。”
“东林人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君子小人之辩。君子小人,最早只是用来区分贵族与平民,并无道德方面的含义。至圣人出,提出亲君子而远小人,那也只是指出我们在道德方面要加强修养,向君子方向靠拢。那是一个希望,而不是一个标准,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是君子。”
”而圣人确实指出了君子小人之间的区别,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圣人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小人,想让这天下都是君子呀。“
“然而东林人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只要是政见不同,便称对方为小人,以君子自居。这种作法,朕是很不满意的。世上能称之为君子者几希,凭什么你们东林人就是君子,别人就是小人?这标准是你们东林人定的吗?谁给你们这个权力的?”
“东林人擅长于裹胁民意,总是说自己的意见便是民众的意见。开口便是天下震怒,民众皆恶之,天下皆曰可杀,俨然一幅天下人的代言者的嘴脸。你区区一省之地的小团体,便能代表天下人?”
朱由校声音越说越大,叶向高和杨涟的脸色越变越白。他们俩都是明白人,听皇帝所说,虽然也许有些地方稍微偏向一些,但总体说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东林党自从形成后,便一直与楚党斗,与浙党斗,与齐党斗,甚至与皇帝斗,不合意者便斥之为异端小人,打下了偌大的名头,却也树下了更多的敌人。
魏忠贤赶紧递上茶饮,朱由校接过一口饮尽,接着说道:“东林党人是君子吗?看这卷宗,只怕未必。按照圣人的标准,这天下能够有几个君子?在朕看来,这天下有一群伪君子,倒不如有一群真小人。”
叶向高大惊:“陛下,此言,此言……”
朱由校笑道:“叶师可是说朕此言大谬?请叶师听朕说来,看是不是有道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朕觉得怀土怀惠有什么不好?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如果有自己不能解决的事,请求别人的帮助有什么问题?”(注,此句有不同解释。)
“我们不能要求大明人都变成君子,也不可能都变成君子。君子固穷,这很好吗?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得好一点?所以朕说宁愿这天下都是真小人,而不要尽是些伪君子。”
这样一说,叶向高倒也没有办法反驳,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杨涟道:“陛下的意思是,不要对人要求过高,即便是小人,只要遵纪守法,能够有自己做人的操守,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是吧。”
朱由校道:“是呀,不要提什么操守,就说是底线吧。小人只要在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东西的时候,不要伤害别人,那就很好了。世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大明真的便象是天堂一样了,要那么多的君子干嘛?指责别人?”
叶向高也说道:“是呀,东林人有一种执念,那便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君子。却想不到最后成了这个样子,这卷宗看起来是如此地讽刺呀。”
朱由校笑道:“我们有时候向一个方向努力,最后却发现自己走到了另一个方向,这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努力的方向本来就是虚无漂渺之事时,那种无法达成目标的幻灭感会使得其理想完全破灭,进而走向自己原本目标的反面。”
“象有些人觉得,这世界上每一个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没有错,每一个人,在尊严方面,在生命方面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但他们觉得,在财产方面也应该平等,这就有些偏执而不可理喻了。最后他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那么他们就会先追求自己需要的平等,也就是他们高于其他人的财产平等。东林人妄想在大明建立一个君子之国,也便是与这些人的追求非常相似。那么最后一样,走向了自己追求的反面,自己变成了地道的伪君子,这卷宗上面的便是明证。“
杨涟有些困惑地问道:”陛下所说,便是东林一开始的君子小人之议最后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朱由校道:”是的,东林先贤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君子遍地,世界大同。然而这想法本身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就象朕刚才说的,世上所有人财产平等,这并不是对的,至少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间段里不可能实现得了,那么,这个想法就是错的。“
”东林人应该把自己的努力方向放在一个可以看到结果的目标上面。比如让所有人都能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所有人都能够有一个相对来说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这很难,但至少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做到呀。而想让大明人都变成君子,只要脑袋里没有进水,都会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叶向高和杨涟不明白脑袋为什么会进水,但并不妨碍他们明白朱由校的基本意思。皇帝的意思便是东林人太喜欢虚的东西,而没有落到实地上面。
虽然指出了症结所在,但想要改变这一点却是极其难的,这不是说发个圣旨就能解决的。叶向高道:“陛下,您一直以来,重实效而轻空言,即便是东林中人,也有人已经明白过来了。象左侍郎便一改往日抨击时政的习惯,转而研究北方水利情况,便是明证。”
杨涟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朱由校笑道:“杨卿之言有理,朕想按自己的想法来改变东林,还要请两位爱卿襄助呀。”
叶向高想不到杨涟竟然直言到如此地步,不由得拱手道:“论起坦荡,某不如文孺呀。”
朱由校也拱手道:“杨卿此言,可谓是一语中的。东林中有识之士反对党争,而东林却不得不在党争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无法拔出。这似乎是个悖论,其实朕倒是觉得很容易理解。”
“东林人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君子小人之辩。君子小人,最早只是用来区分贵族与平民,并无道德方面的含义。至圣人出,提出亲君子而远小人,那也只是指出我们在道德方面要加强修养,向君子方向靠拢。那是一个希望,而不是一个标准,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是君子。”
”而圣人确实指出了君子小人之间的区别,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圣人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小人,想让这天下都是君子呀。“
“然而东林人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只要是政见不同,便称对方为小人,以君子自居。这种作法,朕是很不满意的。世上能称之为君子者几希,凭什么你们东林人就是君子,别人就是小人?这标准是你们东林人定的吗?谁给你们这个权力的?”
“东林人擅长于裹胁民意,总是说自己的意见便是民众的意见。开口便是天下震怒,民众皆恶之,天下皆曰可杀,俨然一幅天下人的代言者的嘴脸。你区区一省之地的小团体,便能代表天下人?”
朱由校声音越说越大,叶向高和杨涟的脸色越变越白。他们俩都是明白人,听皇帝所说,虽然也许有些地方稍微偏向一些,但总体说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东林党自从形成后,便一直与楚党斗,与浙党斗,与齐党斗,甚至与皇帝斗,不合意者便斥之为异端小人,打下了偌大的名头,却也树下了更多的敌人。
魏忠贤赶紧递上茶饮,朱由校接过一口饮尽,接着说道:“东林党人是君子吗?看这卷宗,只怕未必。按照圣人的标准,这天下能够有几个君子?在朕看来,这天下有一群伪君子,倒不如有一群真小人。”
叶向高大惊:“陛下,此言,此言……”
朱由校笑道:“叶师可是说朕此言大谬?请叶师听朕说来,看是不是有道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朕觉得怀土怀惠有什么不好?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如果有自己不能解决的事,请求别人的帮助有什么问题?”(注,此句有不同解释。)
“我们不能要求大明人都变成君子,也不可能都变成君子。君子固穷,这很好吗?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得好一点?所以朕说宁愿这天下都是真小人,而不要尽是些伪君子。”
这样一说,叶向高倒也没有办法反驳,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杨涟道:“陛下的意思是,不要对人要求过高,即便是小人,只要遵纪守法,能够有自己做人的操守,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是吧。”
朱由校道:“是呀,不要提什么操守,就说是底线吧。小人只要在追求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东西的时候,不要伤害别人,那就很好了。世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大明真的便象是天堂一样了,要那么多的君子干嘛?指责别人?”
叶向高也说道:“是呀,东林人有一种执念,那便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君子。却想不到最后成了这个样子,这卷宗看起来是如此地讽刺呀。”
朱由校笑道:“我们有时候向一个方向努力,最后却发现自己走到了另一个方向,这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努力的方向本来就是虚无漂渺之事时,那种无法达成目标的幻灭感会使得其理想完全破灭,进而走向自己原本目标的反面。”
“象有些人觉得,这世界上每一个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没有错,每一个人,在尊严方面,在生命方面本来就应该是平等的。但他们觉得,在财产方面也应该平等,这就有些偏执而不可理喻了。最后他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那么他们就会先追求自己需要的平等,也就是他们高于其他人的财产平等。东林人妄想在大明建立一个君子之国,也便是与这些人的追求非常相似。那么最后一样,走向了自己追求的反面,自己变成了地道的伪君子,这卷宗上面的便是明证。“
杨涟有些困惑地问道:”陛下所说,便是东林一开始的君子小人之议最后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朱由校道:”是的,东林先贤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君子遍地,世界大同。然而这想法本身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就象朕刚才说的,世上所有人财产平等,这并不是对的,至少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间段里不可能实现得了,那么,这个想法就是错的。“
”东林人应该把自己的努力方向放在一个可以看到结果的目标上面。比如让所有人都能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所有人都能够有一个相对来说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这很难,但至少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来做到呀。而想让大明人都变成君子,只要脑袋里没有进水,都会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叶向高和杨涟不明白脑袋为什么会进水,但并不妨碍他们明白朱由校的基本意思。皇帝的意思便是东林人太喜欢虚的东西,而没有落到实地上面。
虽然指出了症结所在,但想要改变这一点却是极其难的,这不是说发个圣旨就能解决的。叶向高道:“陛下,您一直以来,重实效而轻空言,即便是东林中人,也有人已经明白过来了。象左侍郎便一改往日抨击时政的习惯,转而研究北方水利情况,便是明证。”
杨涟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朱由校笑道:“杨卿之言有理,朕想按自己的想法来改变东林,还要请两位爱卿襄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