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时空之门161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族问题的本质还是阶级矛盾。”
“只要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能分辨,谁是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野心家!谁是被野心家欺骗和蒙蔽的无辜同胞!”
“对于被欺骗和蒙蔽的无辜同胞,我们要教育他们,团结他们!对于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野心家,我们必须坚决的消灭之!”
——1621年·王书辉·《复兴会的民族使命》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公元1621年五月,秦良玉率领五千白杆兵,乘坐复兴会提供的八艘中型蒸汽明轮船,从高家镇码头出发,逆长江而上,向重庆进发。
复兴会的蒸汽明轮船本身的运载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每艘轮船后面拖着的专用运兵驳船,却可以轻松的装载士兵和物资。
秦良玉和大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一起坐在复兴会专门准备的,设置了专门座位和顶棚的驳船上。兄妹三人正在议论复兴会这次提供的兵器有多么犀利,板甲有多么合身坚固。突然,秦良玉听到紧随其后的船上,复兴军志愿营战士们唱起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时间沉默了起来。
看到秦良玉若有所思的面容,秦邦屏叹了口气,对秦良玉说道:“三妹,你二哥(秦邦翰)不是已经都说了么。王仪宾之所以行事这样肆意,那是因为三代天子的宠信。他可不是你想的那种,只是个单纯的精通兵书战策的读书人。”
“他是辽东将门出身,机缘巧合做了枝江郡王的女婿。虽没听说过他在兵事上有什么才能,可是京师传言,这位仪宾可是精通经营聚敛之术的。开工坊,办厂矿,一年之内,就赚取了巨万家资。三代天子都收了他不少的好处,所以才对他宠爱有加。这不是,天子现在连荆州卫指挥使的差事都给了他么。”
“既然他有了卫所武官的身份,以他辽东将门的出身,训练几百个军兵,这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天子都许他这个亲戚做官,你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再说了,虽然跨境出兵有违军法制度。但是,以他的身份,派出些家丁给你助阵,这又有些什么大不了的。你就当这是少年人对你这个军中英豪的敬仰孺慕之心吧,不要想得太多了。”
看到秦良玉还是不说话,他的弟弟秦民屏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三姐就是喜欢多想。要我说,咱们给朝廷效命,死了多少的人,耗费了多少心血。可是朝廷有一丝一毫的体恤么?在辽东的时候,无论是朝廷的大员还是当地的将门,谁不是把咱们这些客军当成炮灰送死的。要不是王仪宾提醒,我们兄弟二人差点被那些混账东西算计死了。”
“那些混账东西,接连的丢城失地,不想着怎么抗击鞑虏卫护百姓,反而一心嫉妒我们白杆兵的武勇,想法设法的要把我们置于死地。真照着王仪宾那话说了,都是一群‘猪队友’。自己打仗不行,嫉贤妒能残害忠良他们最拿手了。”
看到秦良玉因为弟弟的话脸上现出怒容。秦邦屏赶忙喝到:“你住口!你也是四十岁的人了,这种心怀怨恨的话怎么好说出来!真是长到多大也不晓事,你要给我们秦家招灾,给你外甥惹祸么!”
今年已经快五十岁的秦良玉,是个心思剔透的聪明人。她从大哥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很明显,对于朝廷的不体恤,对于文官的掣肘,对于武将世家的算计,自己在辽东险之又险,靠着王书辉提醒才逃过一劫的哥哥,已经彻底的对朝廷厌恶和痛恨了。
秦家最小的儿子秦民屏,是个不喜欢读书,头脑简单的家伙。他对自己哥哥话里的维护和劝慰全然无法理解,反而自己先发起火来。他皱着眉头对自己的哥哥和姐姐说道:“你们对于王家侄儿还有什么好疑虑的。人家跟咱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全是因为咱们在辽东死战为国,才对咱家这样推崇帮助的。”
“你们当这些兵器盔甲,还有那火药弹,外甥那一营的火枪,全都是从天上刮大风掉下来的不成!那是人家王家侄儿自己掏腰包,从南洋人那里买来的!”
“天下的武官多了。人家王家侄儿自己就是辽东将门出身,可是他就是看不起那群猪狗一样的东西,偏偏对咱们家这般关心。你们不要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了!你们不领王家侄儿的情,我秦老四是要领王家侄儿的情的!你们要是还有顾虑,那些兵甲火器,你们就不要用了,全都给我一个人,我自己领兵去杀那帮奢家的叛匪好了!”
说完了一大堆怒气冲冲的话,秦民屏也不管哥哥的喝骂,一转身离开这个小棚子,跑到后面士兵呆的地方去了。
秦良玉看到自己弟弟的表现,心里是微微发苦的。其实别说是哥哥和弟弟了,就是她自己,也对朝廷感到灰心丧气。
自己一心报国,从石柱西南之地,万里领兵去辽东抗虏。可文官克扣粮饷,搞什么“飘没”,几千将士没有棉衣御寒,缺少粮草充饥。还是王书辉自掏腰包,让枝江王府在京师的管家,买了棉衣和粮食,千辛万苦的送到山海关给白杆兵的。
那些当地的将门世家,处处针对白杆兵,什么苦活、累活、送死的活,都支应到白杆兵头上去做。朝廷派驻辽东的文官居然对他们事事偏袒,对白杆兵的遭遇不闻不问。就是这样,当地所谓的友军,居然就那么看着白杆兵和鞑虏大战,眼睁睁的瞅着白杆兵死伤惨重,不派一兵一卒前来支援。
要不是自己被派回石柱征兵遇到土司叛乱,这时候还在辽东的话,现在很有可能白杆兵连一个人都剩不下,全被他们坑死了。
所以,自己的哥哥弟弟对朝廷有怨气,心里对朝廷不信任,秦良玉自己也都能够理解。可是,对于王书辉这个人,对于复兴会的所作所为,秦良玉心里就是不托底。但是,她又搞不清楚问题在哪里。这种不踏实的感觉,一直困扰着秦良玉。
一方面,王书辉送粮食,送武器,是在实实在在的帮助秦良玉,增强白杆兵的武力。另一方面,复兴会在石柱地区,搞农业,搞养殖,建工厂。不仅直接的补贴白杆兵的家属,让白杆兵将士对秦良玉和马家越来越归心。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也开始越来越直接的受到复兴会的好处,对秦良玉和马家崇敬非常。
从哪个角度看,王书辉对于自己,对于石柱土司,都是在全心全意的帮助。可是,王书辉的这份热情和真诚背后,总让秦良玉觉得有些什么其他的意味。
正在秦良玉还在琢磨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八艘驳船上开始歌声四起了。出身石柱山民的白杆兵,本身大部分就是歌唱能手,他们听到复兴军唱起歌儿来,就开始积极主动的放开自己的歌喉。可是,这些歌声因为没有组织,一片混乱。
秦良玉认真的分辨了一下,发现很多白杆兵战士们,唱的都是在对复兴军的军医部队的情歌。要知道,复兴军派来支援白杆兵的那些军医和卫生员,很多都是女战士。
她们一年多来,可是真真正正的在战场上和战场下,救了不少的白杆兵战士。战士们中,有一半对她们心怀感激,一半对她们心生爱慕。所以,这些山歌听起来,有不少直白的“哥哥妹妹”之类的词汇出现。这让秦良玉一直紧绷着的脸上,露出些笑容来。
秦家是个诗书人家,但是秦良玉的老父亲,精通兵法战阵的秦葵老先生,却是个经世致用的人。所以,即使是秦邦屏和秦良玉,都对战士们唱起山歌俚调不以为意。
看到自己的弟弟秦民屏和自己的儿子/外甥马祥麟,也跟着大家唱起山歌来。两人相... -->>
“民族问题的本质还是阶级矛盾。”
“只要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能分辨,谁是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野心家!谁是被野心家欺骗和蒙蔽的无辜同胞!”
“对于被欺骗和蒙蔽的无辜同胞,我们要教育他们,团结他们!对于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野心家,我们必须坚决的消灭之!”
——1621年·王书辉·《复兴会的民族使命》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公元1621年五月,秦良玉率领五千白杆兵,乘坐复兴会提供的八艘中型蒸汽明轮船,从高家镇码头出发,逆长江而上,向重庆进发。
复兴会的蒸汽明轮船本身的运载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每艘轮船后面拖着的专用运兵驳船,却可以轻松的装载士兵和物资。
秦良玉和大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一起坐在复兴会专门准备的,设置了专门座位和顶棚的驳船上。兄妹三人正在议论复兴会这次提供的兵器有多么犀利,板甲有多么合身坚固。突然,秦良玉听到紧随其后的船上,复兴军志愿营战士们唱起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时间沉默了起来。
看到秦良玉若有所思的面容,秦邦屏叹了口气,对秦良玉说道:“三妹,你二哥(秦邦翰)不是已经都说了么。王仪宾之所以行事这样肆意,那是因为三代天子的宠信。他可不是你想的那种,只是个单纯的精通兵书战策的读书人。”
“他是辽东将门出身,机缘巧合做了枝江郡王的女婿。虽没听说过他在兵事上有什么才能,可是京师传言,这位仪宾可是精通经营聚敛之术的。开工坊,办厂矿,一年之内,就赚取了巨万家资。三代天子都收了他不少的好处,所以才对他宠爱有加。这不是,天子现在连荆州卫指挥使的差事都给了他么。”
“既然他有了卫所武官的身份,以他辽东将门的出身,训练几百个军兵,这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天子都许他这个亲戚做官,你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再说了,虽然跨境出兵有违军法制度。但是,以他的身份,派出些家丁给你助阵,这又有些什么大不了的。你就当这是少年人对你这个军中英豪的敬仰孺慕之心吧,不要想得太多了。”
看到秦良玉还是不说话,他的弟弟秦民屏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三姐就是喜欢多想。要我说,咱们给朝廷效命,死了多少的人,耗费了多少心血。可是朝廷有一丝一毫的体恤么?在辽东的时候,无论是朝廷的大员还是当地的将门,谁不是把咱们这些客军当成炮灰送死的。要不是王仪宾提醒,我们兄弟二人差点被那些混账东西算计死了。”
“那些混账东西,接连的丢城失地,不想着怎么抗击鞑虏卫护百姓,反而一心嫉妒我们白杆兵的武勇,想法设法的要把我们置于死地。真照着王仪宾那话说了,都是一群‘猪队友’。自己打仗不行,嫉贤妒能残害忠良他们最拿手了。”
看到秦良玉因为弟弟的话脸上现出怒容。秦邦屏赶忙喝到:“你住口!你也是四十岁的人了,这种心怀怨恨的话怎么好说出来!真是长到多大也不晓事,你要给我们秦家招灾,给你外甥惹祸么!”
今年已经快五十岁的秦良玉,是个心思剔透的聪明人。她从大哥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很明显,对于朝廷的不体恤,对于文官的掣肘,对于武将世家的算计,自己在辽东险之又险,靠着王书辉提醒才逃过一劫的哥哥,已经彻底的对朝廷厌恶和痛恨了。
秦家最小的儿子秦民屏,是个不喜欢读书,头脑简单的家伙。他对自己哥哥话里的维护和劝慰全然无法理解,反而自己先发起火来。他皱着眉头对自己的哥哥和姐姐说道:“你们对于王家侄儿还有什么好疑虑的。人家跟咱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全是因为咱们在辽东死战为国,才对咱家这样推崇帮助的。”
“你们当这些兵器盔甲,还有那火药弹,外甥那一营的火枪,全都是从天上刮大风掉下来的不成!那是人家王家侄儿自己掏腰包,从南洋人那里买来的!”
“天下的武官多了。人家王家侄儿自己就是辽东将门出身,可是他就是看不起那群猪狗一样的东西,偏偏对咱们家这般关心。你们不要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了!你们不领王家侄儿的情,我秦老四是要领王家侄儿的情的!你们要是还有顾虑,那些兵甲火器,你们就不要用了,全都给我一个人,我自己领兵去杀那帮奢家的叛匪好了!”
说完了一大堆怒气冲冲的话,秦民屏也不管哥哥的喝骂,一转身离开这个小棚子,跑到后面士兵呆的地方去了。
秦良玉看到自己弟弟的表现,心里是微微发苦的。其实别说是哥哥和弟弟了,就是她自己,也对朝廷感到灰心丧气。
自己一心报国,从石柱西南之地,万里领兵去辽东抗虏。可文官克扣粮饷,搞什么“飘没”,几千将士没有棉衣御寒,缺少粮草充饥。还是王书辉自掏腰包,让枝江王府在京师的管家,买了棉衣和粮食,千辛万苦的送到山海关给白杆兵的。
那些当地的将门世家,处处针对白杆兵,什么苦活、累活、送死的活,都支应到白杆兵头上去做。朝廷派驻辽东的文官居然对他们事事偏袒,对白杆兵的遭遇不闻不问。就是这样,当地所谓的友军,居然就那么看着白杆兵和鞑虏大战,眼睁睁的瞅着白杆兵死伤惨重,不派一兵一卒前来支援。
要不是自己被派回石柱征兵遇到土司叛乱,这时候还在辽东的话,现在很有可能白杆兵连一个人都剩不下,全被他们坑死了。
所以,自己的哥哥弟弟对朝廷有怨气,心里对朝廷不信任,秦良玉自己也都能够理解。可是,对于王书辉这个人,对于复兴会的所作所为,秦良玉心里就是不托底。但是,她又搞不清楚问题在哪里。这种不踏实的感觉,一直困扰着秦良玉。
一方面,王书辉送粮食,送武器,是在实实在在的帮助秦良玉,增强白杆兵的武力。另一方面,复兴会在石柱地区,搞农业,搞养殖,建工厂。不仅直接的补贴白杆兵的家属,让白杆兵将士对秦良玉和马家越来越归心。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也开始越来越直接的受到复兴会的好处,对秦良玉和马家崇敬非常。
从哪个角度看,王书辉对于自己,对于石柱土司,都是在全心全意的帮助。可是,王书辉的这份热情和真诚背后,总让秦良玉觉得有些什么其他的意味。
正在秦良玉还在琢磨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八艘驳船上开始歌声四起了。出身石柱山民的白杆兵,本身大部分就是歌唱能手,他们听到复兴军唱起歌儿来,就开始积极主动的放开自己的歌喉。可是,这些歌声因为没有组织,一片混乱。
秦良玉认真的分辨了一下,发现很多白杆兵战士们,唱的都是在对复兴军的军医部队的情歌。要知道,复兴军派来支援白杆兵的那些军医和卫生员,很多都是女战士。
她们一年多来,可是真真正正的在战场上和战场下,救了不少的白杆兵战士。战士们中,有一半对她们心怀感激,一半对她们心生爱慕。所以,这些山歌听起来,有不少直白的“哥哥妹妹”之类的词汇出现。这让秦良玉一直紧绷着的脸上,露出些笑容来。
秦家是个诗书人家,但是秦良玉的老父亲,精通兵法战阵的秦葵老先生,却是个经世致用的人。所以,即使是秦邦屏和秦良玉,都对战士们唱起山歌俚调不以为意。
看到自己的弟弟秦民屏和自己的儿子/外甥马祥麟,也跟着大家唱起山歌来。两人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