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崔哲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礼记—大学里讲,做人应该尽量去“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只恐怕,在现实社会里,这是一个永远都实现不了的梦想!
因为人的本性:多喜克人,而不喜克己!
克人者众而克己者乏之社会现象,是文明的现代社会里所最不文明的泛象,也是所谓的“和谐社会”里所最不和谐的一面。
“克己”的能量,首先得有勇气开展自我批评,并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正确的双层面:既要做到不去谄媚和纵容邪恶,还要做到不被世俗之表面的东西迷惑掉自己的身心。
能做到这一步,是相当难的!
相反“克人”就容易多了:只要大耍无赖嘴脸和下三滥的卑鄙手腕,以及施展无耻之极的冷血手段,那么任谁都可以做到很轻松很随意地去伤害他人。
鲁迅先生也很喜欢强调“每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而在事实上他也的确这么去做了。但是,这么做的结果,终于使得他忍无可忍地要拿起杂文的匕首和投枪,去批判存在于当时社会中之林林种种的意识病毒:以杂文做药,用来唤醒和治疗国人的麻木,就是鲁迅先生所曾经强调过的杂文使命。
鲁迅先生,并没有因为克己之行为,而决定终止在现代社会中被某些无知的人所认定的“庸人自扰”之杂文写作:因为他既要克己,同时也要去克那些坏人。鲁迅先生这么做的原因,正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克己的缘故,所以鲁迅先生必然要用杂文去教育和鞭笞那些只知道无限制地去克人,却从来都不喜欢克己的卑劣之徒。
在现代社会里的现实情况往往是:喜欢克人者,不但喜欢没完没了地去自欺,同时也更喜欢无节制地去欺压他人;而一些喜欢自诩为“仁人志士”的所谓“克己”者,不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之修养其身心的境界,反而喜欢竭尽所能地站到一个纵容邪恶以及为邪恶势力作帮凶和铁杆奸的滑稽角色上去。
在如今社会,如果还有人打算要对着他人去大讲特讲“如何克己”之道,其言论本质也无异于在谈论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一般:徒增任谁都腻歪的无聊笑料罢了。
于一部分人而言,修身养性与齐家,还比较容易做到,因为这些都纯属于个人的私事儿。私事儿,自然比不得天下事儿那么复杂,更比不得“治国”这种事儿。私事儿,只要自己肯做,就一定能做好。
但是天下事儿和国事,岂是一部分喜欢“克己”的读书人所能左右得了的?
所以鲁迅先生,最终没有走上梁实秋之流的“文学无阶级性”之小资主义情调,也没有走上徐志摩的“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之路,而恰恰走上了用杂文来批判和鞭笞当时社会之根深蒂固的意识病毒之路。
“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其内在逻辑,原本也是没错的,但是在实际上却并不符合泛化的基本人性。这句话,充其量只是一句明显超脱了最基本的人性之理想模式,而非建立在普遍化的人性之基础上的逻辑。所以,自古以来,这句话虽然被强调了无数遍,到了最后,也无非变成了为邪恶而辩护的帮凶和打手,以及为愚民而实施之看起来很“冠冕堂皇”的说教。
“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所以成了谬论,关键是看喜欢宣扬这种论调的人,在事实上究竟是针对着哪些人说的:如果他们仅仅是对着他们自己说,那自然也无需当成舆论来发布出来,而只需要他们自己默默地去“克己”就行了,如果是为了当作一个用来宣传的口号,那倒还不如不说,因为说了也无非等于在公然放屁。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最喜欢一厢情愿地要求别人去“克己”的人,在事实上却恰恰是一部分从来都不懂得也不喜欢去“克己”之人:郭跳跳,一个曾经在国民面前出尽了洋相的丑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类似郭跳跳之流的丑类,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
相信不用我说,任谁也都清... -->>
礼记—大学里讲,做人应该尽量去“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只恐怕,在现实社会里,这是一个永远都实现不了的梦想!
因为人的本性:多喜克人,而不喜克己!
克人者众而克己者乏之社会现象,是文明的现代社会里所最不文明的泛象,也是所谓的“和谐社会”里所最不和谐的一面。
“克己”的能量,首先得有勇气开展自我批评,并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正确的双层面:既要做到不去谄媚和纵容邪恶,还要做到不被世俗之表面的东西迷惑掉自己的身心。
能做到这一步,是相当难的!
相反“克人”就容易多了:只要大耍无赖嘴脸和下三滥的卑鄙手腕,以及施展无耻之极的冷血手段,那么任谁都可以做到很轻松很随意地去伤害他人。
鲁迅先生也很喜欢强调“每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而在事实上他也的确这么去做了。但是,这么做的结果,终于使得他忍无可忍地要拿起杂文的匕首和投枪,去批判存在于当时社会中之林林种种的意识病毒:以杂文做药,用来唤醒和治疗国人的麻木,就是鲁迅先生所曾经强调过的杂文使命。
鲁迅先生,并没有因为克己之行为,而决定终止在现代社会中被某些无知的人所认定的“庸人自扰”之杂文写作:因为他既要克己,同时也要去克那些坏人。鲁迅先生这么做的原因,正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克己的缘故,所以鲁迅先生必然要用杂文去教育和鞭笞那些只知道无限制地去克人,却从来都不喜欢克己的卑劣之徒。
在现代社会里的现实情况往往是:喜欢克人者,不但喜欢没完没了地去自欺,同时也更喜欢无节制地去欺压他人;而一些喜欢自诩为“仁人志士”的所谓“克己”者,不但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之修养其身心的境界,反而喜欢竭尽所能地站到一个纵容邪恶以及为邪恶势力作帮凶和铁杆奸的滑稽角色上去。
在如今社会,如果还有人打算要对着他人去大讲特讲“如何克己”之道,其言论本质也无异于在谈论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一般:徒增任谁都腻歪的无聊笑料罢了。
于一部分人而言,修身养性与齐家,还比较容易做到,因为这些都纯属于个人的私事儿。私事儿,自然比不得天下事儿那么复杂,更比不得“治国”这种事儿。私事儿,只要自己肯做,就一定能做好。
但是天下事儿和国事,岂是一部分喜欢“克己”的读书人所能左右得了的?
所以鲁迅先生,最终没有走上梁实秋之流的“文学无阶级性”之小资主义情调,也没有走上徐志摩的“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之路,而恰恰走上了用杂文来批判和鞭笞当时社会之根深蒂固的意识病毒之路。
“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其内在逻辑,原本也是没错的,但是在实际上却并不符合泛化的基本人性。这句话,充其量只是一句明显超脱了最基本的人性之理想模式,而非建立在普遍化的人性之基础上的逻辑。所以,自古以来,这句话虽然被强调了无数遍,到了最后,也无非变成了为邪恶而辩护的帮凶和打手,以及为愚民而实施之看起来很“冠冕堂皇”的说教。
“修心,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所以成了谬论,关键是看喜欢宣扬这种论调的人,在事实上究竟是针对着哪些人说的:如果他们仅仅是对着他们自己说,那自然也无需当成舆论来发布出来,而只需要他们自己默默地去“克己”就行了,如果是为了当作一个用来宣传的口号,那倒还不如不说,因为说了也无非等于在公然放屁。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那些最喜欢一厢情愿地要求别人去“克己”的人,在事实上却恰恰是一部分从来都不懂得也不喜欢去“克己”之人:郭跳跳,一个曾经在国民面前出尽了洋相的丑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类似郭跳跳之流的丑类,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
相信不用我说,任谁也都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