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士 www.wx84.cc,楚史乱国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曹操最初的志向,本是成为卫霍伏波那般的名将,统领大汉军队征战沙场,成就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那般的丰功伟业。
甚至更进一步,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原的蛮夷之祸,消灭诸如匈奴鲜卑之流,让边荒百姓免受侵扰之苦。
令大汉重现甚至超越武帝时期的辉煌,是曹操自幼便拥有的抱负,只是,现实发生的一切是冰冷而残酷的,将他幼时的梦一点点撕碎。
当他踏入官场时,原以为各司其职便是为官的根本,然而按律法行事却得罪了蹇硕,在党锢之祸的中饱受牵连,若非祖父曹腾曾对张让有过些许提携之恩,险些在那场动乱之中丧命。
这让他多少了解到了大汉当下的现状,虽表面上保持着一个王朝应有的威严,但引领大汉前行的朝廷却是腐朽不堪。
那是他对大汉第一次产生失望的情绪,心中那道耀眼的光芒,似乎也蒙上了些许阴霾。
后来黄巾乱起,虽然在内心不愿接受,但曹操确实或多或少产生过大汉可能会就此崩溃的预感。
这让他无比惶恐,于是奋不顾身响应天子号召,竭尽全力协助大汉镇压住了黄巾军,可原以为会再起中兴的大汉又接连受挫,每每在心中升起的希望,却又因世事无常而烟消云散。
直至二帝争辉,刘辩愤而离去之后,虽仍有无尽不甘,但终于接受了梦想破灭的现实。
武帝的丰功伟业,不仅仅是因为卫霍之勇,更重要的是大汉国力之强,文景之治直接为武帝积累下足矣支撑大型战争的庞大国力,正是有了这样的国力支持,加之武帝大权独揽,大汉才得以一扫颓势,北驱匈奴。
当下,大汉表面上的国力虽称不上羸弱,但接连的动荡已经几乎耗尽了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全部底蕴,想要发动对北方异族的战争绝对是痴心妄想。
另外,皇权受到了王莽之后最大的一次冲击,在两年之内接连更换天子,乃至二日争辉,使得朝廷颜面尽失,更不要说,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权重兵强,令朝堂对地方的掌控近乎于无。
无论是从史书之上,还是从常理上分析,这样的大汉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不管曹操自己是否情愿,历史的车轮都不会停止转动的趋势。
昔年大周分封诸侯,数百年后礼乐崩坏,以至战国乱相,如今的天下大势,与当年何其类似。
曹操有心重现大汉荣光,但时也命也,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幼年志向,现在经过太公的点醒,亦应当重新建立此生之志。
沉思良久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虽无叹息,但声音之中充满了无奈:
“某毕生之志,便是扫清鲜卑匈奴等族,还百姓以安平。然中原乱起,安内方可御外。若事可为之,则行光武旧事,挽大汉危亡;若事不可为,则……另辟乾坤!”
最后四字,曹操说得无比沉重,他绝非顽固愚忠之辈,但也不是轻言放弃之人。原本历史中有实无名都没有迈过的心中底线,终究还是被时局所迫踏了过去。
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此刻的曹操在能力... -->>
曹操最初的志向,本是成为卫霍伏波那般的名将,统领大汉军队征战沙场,成就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那般的丰功伟业。
甚至更进一步,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原的蛮夷之祸,消灭诸如匈奴鲜卑之流,让边荒百姓免受侵扰之苦。
令大汉重现甚至超越武帝时期的辉煌,是曹操自幼便拥有的抱负,只是,现实发生的一切是冰冷而残酷的,将他幼时的梦一点点撕碎。
当他踏入官场时,原以为各司其职便是为官的根本,然而按律法行事却得罪了蹇硕,在党锢之祸的中饱受牵连,若非祖父曹腾曾对张让有过些许提携之恩,险些在那场动乱之中丧命。
这让他多少了解到了大汉当下的现状,虽表面上保持着一个王朝应有的威严,但引领大汉前行的朝廷却是腐朽不堪。
那是他对大汉第一次产生失望的情绪,心中那道耀眼的光芒,似乎也蒙上了些许阴霾。
后来黄巾乱起,虽然在内心不愿接受,但曹操确实或多或少产生过大汉可能会就此崩溃的预感。
这让他无比惶恐,于是奋不顾身响应天子号召,竭尽全力协助大汉镇压住了黄巾军,可原以为会再起中兴的大汉又接连受挫,每每在心中升起的希望,却又因世事无常而烟消云散。
直至二帝争辉,刘辩愤而离去之后,虽仍有无尽不甘,但终于接受了梦想破灭的现实。
武帝的丰功伟业,不仅仅是因为卫霍之勇,更重要的是大汉国力之强,文景之治直接为武帝积累下足矣支撑大型战争的庞大国力,正是有了这样的国力支持,加之武帝大权独揽,大汉才得以一扫颓势,北驱匈奴。
当下,大汉表面上的国力虽称不上羸弱,但接连的动荡已经几乎耗尽了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全部底蕴,想要发动对北方异族的战争绝对是痴心妄想。
另外,皇权受到了王莽之后最大的一次冲击,在两年之内接连更换天子,乃至二日争辉,使得朝廷颜面尽失,更不要说,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权重兵强,令朝堂对地方的掌控近乎于无。
无论是从史书之上,还是从常理上分析,这样的大汉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不管曹操自己是否情愿,历史的车轮都不会停止转动的趋势。
昔年大周分封诸侯,数百年后礼乐崩坏,以至战国乱相,如今的天下大势,与当年何其类似。
曹操有心重现大汉荣光,但时也命也,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幼年志向,现在经过太公的点醒,亦应当重新建立此生之志。
沉思良久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虽无叹息,但声音之中充满了无奈:
“某毕生之志,便是扫清鲜卑匈奴等族,还百姓以安平。然中原乱起,安内方可御外。若事可为之,则行光武旧事,挽大汉危亡;若事不可为,则……另辟乾坤!”
最后四字,曹操说得无比沉重,他绝非顽固愚忠之辈,但也不是轻言放弃之人。原本历史中有实无名都没有迈过的心中底线,终究还是被时局所迫踏了过去。
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此刻的曹操在能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